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4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后失语工作记忆的事件相关电位及时频特征
1
作者 黄幸 常静玲 +1 位作者 张梓寒 李颖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5,共10页
目的 探索卒中后失语(PSA)工作记忆的任务态脑电特征。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招募PSA患者(PSA组)和健康受试者(HC组)各8例,采集脑电图和记忆量表数据,通过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电数据分析时域事件相关电位... 目的 探索卒中后失语(PSA)工作记忆的任务态脑电特征。方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招募PSA患者(PSA组)和健康受试者(HC组)各8例,采集脑电图和记忆量表数据,通过工作记忆任务态的脑电数据分析时域事件相关电位(ERP)和时频的脑电频段指标特点,与记忆量表中的各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例,每组5例。ERP分析发现前额区诱发N1和P2成分,顶枕区诱发P300成分。与HC组相比,PSA组在出现条件下,中央前额区N1和P2激活增强,右侧顶枕区P300活动降低(|t|> 2.193, P <0.05)。与HC组相比,PSA组在未出现条件下右侧前额区、中央顶枕区θ频段能量降低,左侧顶枕区α1频段能量降低,左侧中央区γ频段能量增加(t> 2.398, 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γ频段的能量与听觉词语学习测验中的即刻回忆(r=0.914, P=0.030)、正确再认(r=0.931, P=0.022)和数字广度测验中的倒背(r=0.924, P=0.025)、顺背(r=0.889, P=0.044)呈强正相关。结论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可调动PSA患者记忆相关脑区代偿活动,可作为PSA工作记忆相关研究的评价客观指征。语言损伤与工作记忆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语 工作记忆 脑电图 事件相关电位 视觉工作记忆任务 特征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对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转化研究(综述)
2
作者 郭年春 王婧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 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存在临床高风险期(CHR),早发现早干预对于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至关重要。事件相关电位(ERP)作为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不同的ERP成分可反映不同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探寻CHR异常的ERP成分,对疾病的早期识别和转化风险可能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本综述发现,P300和MMN对精神病的转化风险有预测作用,其他ERP成分如P50、P1、N400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作为高危人群精神病转化风险标志物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临床高风险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脑血流动力学探讨通督醒脑针法改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3
作者 武扬 赵保东 张捷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通督醒脑针法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认知康复训练和盐酸多奈哌齐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通督醒脑针法,疗程8周。比较两组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脑部血管血流最大峰值(Vs)、平均流速(Vm)和血管阻力指数(RI)水平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差异。采用MoCA评分、MMSE评分与P300潜伏期、波幅高低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病灶卒中患者的MoCA和P300水平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和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动脉Vs及Vm值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动脉RI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波幅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oCA评分、MMSE评分呈负相关,P300波幅与MoCA评分、MMSE评分则呈正相关。MoCA评分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额叶卒中组、颞叶卒中组、顶叶卒中组与基底节区卒中组、枕叶卒中组比较,治疗前MoCA评分低,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减低(P<0.05);与顶叶卒中组比较,额叶组和颞叶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醒脑针法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大脑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卒中患者以额叶、颞叶卒中后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醒脑针法 事件相关电位P300 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冲突监控中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N450的研究
4
作者 王爱莉 贾美雪 随力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24年第2期144-150,共7页
为探讨健康人执行Stroop变式(字义-时长)任务时,冲突监控过程中兴奋与抑制对事件相关电位N450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46名本科生随机分配至时长估计任务组(n=22)和一致性判断任务组(n=24),分别诱发字义的抑制及字义的兴奋与抑制,对两组在... 为探讨健康人执行Stroop变式(字义-时长)任务时,冲突监控过程中兴奋与抑制对事件相关电位N450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46名本科生随机分配至时长估计任务组(n=22)和一致性判断任务组(n=24),分别诱发字义的抑制及字义的兴奋与抑制,对两组在两种条件下(字义-时长判断冲突与不冲突)的行为数据和事件相关电位N450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两组冲突条件下,反应时显著增加;在时长估计任务组中,冲突条件下正确率显著下降(P<0.05);(2)仅诱导字义的抑制,冲突与不冲突条件下N450波幅无显著差异;同时诱导字义的抑制与兴奋,冲突与不冲突条件下N450波幅有显著差异(P<0.05);(3)sLORETA溯源结果表明,冲突处理与扣带回和额顶叶网络被激活有关。研究表明,刺激冲突时被试的反应会受到显著影响,事件相关电位N450与刺激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OP 认知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冲突监控 N450
下载PDF
户外有氧运动联合阿立哌唑对老年肥胖精神分裂症患者脂质代谢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5
作者 单小黑 张富松 芮敬华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户外有氧运动联合阿立哌唑对老年肥胖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脂质代谢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肥胖S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7例。对... 【目的】探讨户外有氧运动联合阿立哌唑对老年肥胖精神分裂症(SCH)患者脂质代谢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老年肥胖SC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户外有氧运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脂质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谷氨酸(GLU)、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P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300潜伏期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300波幅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LU、TG、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户外有氧运动治疗老年肥胖SCH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社会功能重建,调节脂质代谢,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治疗 阿立哌唑/治疗应用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老年人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事件相关电位及与神经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会鹏 周爽 +4 位作者 刘晓娜 王强 杨国栋 冯玥 王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2,共6页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内源性标记物,及与认知功能特定的维度受损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22例,其无症状一级亲属24例,正常对照27例。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200、P300测试,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N200、P300潜伏期较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延长,P300振幅降低;一级亲属组的P300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均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在6项神经认知功能测验中的评分明显低于一级亲属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一级亲属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组和一级亲属组的N200潜伏期与符号编码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0.49,均P<0.05),P300潜伏期与词语学习均呈负相关(r=-0.12、-0.49,均P<0.05)。结论:ERPs可为精神分裂症无症状一级亲属的早期认知功能改变的识别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事件相关电位 神经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老化对认知注意加工影响的事件相关电位
7
作者 刘永 侯俊林 +5 位作者 李宁 丁莹 吕茹 沈玮 闫国立 詹向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91-1596,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被试的失匹配负波(MMN)和P3a脑电成分,探讨脑老化对认知注意加工的影响。方法按照性别1∶2匹配,选择郑州市某社区认知功能正常的青年(青年组)和中老年被试(中老年组),采用听觉三刺激oddball范式记录被试脑电数据,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被试的失匹配负波(MMN)和P3a脑电成分,探讨脑老化对认知注意加工的影响。方法按照性别1∶2匹配,选择郑州市某社区认知功能正常的青年(青年组)和中老年被试(中老年组),采用听觉三刺激oddball范式记录被试脑电数据,比较两组被试脑电注意加工成分MMN和P3a的差异。结果两组MMN波幅及潜伏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青年组相比,中老年组P3a波幅明显减小(P<0.05),青年组波幅显著大于中老年组(P<0.05);且中老年组P3a潜伏期延长显著长于青年组(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认知加工晚期的注意朝向加工出现损伤,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老化 注意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注意朝向
下载PDF
照片怀旧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心境状态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8
作者 郑跃 王贞 张晓晓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5期47-49,57,共4页
目的探讨照片怀旧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 目的探讨照片怀旧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加照片怀旧疗法,连续干预1个月。干预1个月后,统计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试A(TMTA)、连线测试B(TMTB)、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试(HVLT)、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MoCA、HVLT评分高于对照组,TMTA、TMTB短于对照组(t=6.546、5.966、10.743、7.207,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抑郁、慌乱、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精力评分高于对照组(t=6.672、7.586、8.450、10.852,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低于对照组,波幅高于对照组(t=6.372、4.134,P<0.01);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t=4.570、2.630、4.155,P<0.01)。结论照片怀旧疗法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缓解不良心境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常规康复训练 照片怀旧疗法 事件相关电位P300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联合昏迷恢复量表对意识障碍患儿预后评估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蒙 杨健全 +5 位作者 沈文宾 尹保奇 郝汇睿 赵永红 李宏磊 李恩耀 《中国康复》 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MN)、P300检查联合昏迷恢复量表(CRS-R)在意识障碍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意识障碍(DOC)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 目的:探讨失匹配负波(MMN)、P300检查联合昏迷恢复量表(CRS-R)在意识障碍患儿预后判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42例意识障碍(DOC)患儿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基本资料、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结果。以入院后6个月、脱离MCS或死亡为研究终点,根据CRS-R评分采用床旁评估或电话随访追踪患儿预后。分别对患儿临床资料、量表及ERP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指标,对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逐步法-向前),建立回归模型,绘制ROC曲线,判断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患儿CRS-R评分、失匹配负波(MMN)潜伏期与波幅、P300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MMN潜伏期每增加10ms,患儿清醒的概率是原来的0.54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548,95%CI 0.344-0.872,P=0.011);MMN波幅每增加0.1uv,患儿预后清醒的概率增加0.3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34,95%CI 1.060-1.695,P=0.014);P300波幅每增加0.1uv,患儿预后清醒的概率增加0.261倍(OR=1.261,95%CI 0.986-1.612,P=0.064);对模型进行检验,χ^(2)=9.917,P=0.271,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绘制ROC曲线发现,MMN潜伏期、MMN波幅与P300波幅3种方法联合所对应的AUC值最高,为0.938,P<0.001。结论:MMN潜伏期与波幅、P300波幅均与DOC患儿的预后相关,3种指标联合检测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均最高,可对DOC患儿的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昏迷恢复量表 预后
下载PDF
抽动障碍伴或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N2、P3a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10
作者 任永颖 刘子奇 +6 位作者 张樊 王小月 杨文民 孙静 张建昭 王昕 杨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3期90-93,98,共5页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于抽动障碍(TD)患儿反应抑制及注意功能的影响,为TD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共95例,分为单纯TD组(47... 目的探讨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对于抽动障碍(TD)患儿反应抑制及注意功能的影响,为TD患儿的认知功能研究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9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儿童共95例,分为单纯TD组(47例)、TD共患ADHD组(19例)、正常对照组(29例),对所有儿童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2、P3a的检测。利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三组ERP成分N2、P3a波幅和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TD+ADHD组C3点的N2波幅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ADHD组Pz点的P3a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TD患儿、慢性TD+ADHD患儿Oz点的P3a波幅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患ADHD会导致TD患儿反应抑制功能损害,慢性TD患儿存在注意认知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反应抑制 注意认知 事件相关电位 儿童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的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上海专家共识
11
作者 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 丁晶 +4 位作者 王继军 邓钰蕾 吴惠涓 唐莺莹 彭伟锋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65-73,共9页
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可以客观反映大脑认知加工过程。因其成分受实验任务范式、同步脑电信号采集和分析参数、幅值和潜伏期定量提取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亟须建立事件相关电位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促进其辅助临床诊疗的... 事件相关电位是一种特殊的脑诱发电位,可以客观反映大脑认知加工过程。因其成分受实验任务范式、同步脑电信号采集和分析参数、幅值和潜伏期定量提取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亟须建立事件相关电位临床应用与操作规范,促进其辅助临床诊疗的作用。上海市医学会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专科分会就事件相关电位在主要神经和精神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操作报告规范提出专家共识,以促进该临床技术的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操作规范 认知功能 意识障碍 精神障碍 睡眠障碍
下载PDF
忧郁型与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对比研究
12
作者 储召松 王欣 +5 位作者 和梦鑫 金梦云 许秀峰 刘磊 王娜 沈宗霖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究忧郁型(MEL)与非忧郁型抑郁症(NMEL)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将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 目的:探究忧郁型(MEL)与非忧郁型抑郁症(NMEL)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将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118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分为MEL组(60例)和NMEL组(58例);对两组患者进行ERPs检测,比较两组患者Fz、Cz、Pz位点N1、N2、P2、P3潜伏期和P3波幅的差异,并分析有差异ERPs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MEL组Fz点P3波幅明显低于NMEL组(t=-2.582,P=0.011)。MEL组和NMEL组Fz点P3波幅与患者病程、MADRS总分、HAMD-17总分以及各因子分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L患者认知资源投入和大脑活跃性较NMEL患者下降,Fz点P3波幅下降可能是MEL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性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忧郁型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
下载PDF
进食障碍患者注意偏向及抑制控制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综述)
13
作者 郑理匀 朱琳琳 +2 位作者 杨晶菁 司天梅 孔庆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35-740,共6页
进食障碍是一类易复发、疾病负担重的慢性疾病。进食障碍患者存在与执行功能相关的神经认知缺陷,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注意偏向及抑制控制的异常。随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发展,进食障碍患者认知异常背后的神经机制得以被探究。本文回顾了... 进食障碍是一类易复发、疾病负担重的慢性疾病。进食障碍患者存在与执行功能相关的神经认知缺陷,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注意偏向及抑制控制的异常。随着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发展,进食障碍患者认知异常背后的神经机制得以被探究。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进食障碍患者注意偏向以及抑制控制两方面相关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为基于神经认知机制诊疗方案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食障碍 注意偏向 抑制控制 事件相关电位 综述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复杂听觉场景事件相关电位的特征研究
14
作者 黄贺梅 刘履方 +3 位作者 蔡跃新 李佳鸿 陈桂生 郑亿庆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患者复杂听觉环境下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特征及其与认知能力及言语辨别能力的相关性,了解其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相关的中枢处理过程。方法采集25名老年性聋患者和25名听力正常年轻人的“鸡尾酒会...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患者复杂听觉环境下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特征及其与认知能力及言语辨别能力的相关性,了解其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相关的中枢处理过程。方法采集25名老年性聋患者和25名听力正常年轻人的“鸡尾酒会”场景下ERP数据,比较相关成分振幅、峰值潜伏期及脑区激活差异。同时对老年性聋患者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并对其中14名老年人进行言语辨别能力测试,分析其与ERP相关性。结果老年性聋患者与年轻人相比关联性负变(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振幅降低(F=5.174,P=0.027),同时N1、P1成分潜伏期延长(N1:F=6.067,P=0.021;P1:F=13.985,P=0.001),N1振幅升高(F=4.301,P=0.049)。单声源情况下老年性聋组枕叶激活减弱(t=-4.396,P<0.001),多声源情况下减弱进一步扩大到颞叶皮质(t=-5.569,P<0.001)。老年性聋组中,随年龄增长,CNV振幅下降(r=-0.460,P=0.021),P1潜伏期延长(r=0.419,P=0.037),TCT与CNV振幅呈正相关(r=0.601,P=0.023),认知量表总分与N1振幅呈负相关(r=-0.643,P=0.002)。结论老年性聋患者注意力资源分配与预期准备能力较年轻人显著下降,在单声源情况下出现选择性注意和工作记忆能力下降,多声源情况下进一步表现出显著的听觉皮层激活不足。注意力资源分配能力与总体认知水平相关,并随年龄增加而衰退,参与了老年性聋患者言语辨别能力下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事件相关电位 鸡尾酒会效应 言语理解
下载PDF
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MMN、P300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15
作者 杜雨欣 肖黎黎 +3 位作者 刘春霞 张弟文 邹欣 赵东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MMN)、P300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92例(迟发脑病组)、单纯有害气体中毒患者87例(单纯中毒组),入组次日采用脑诱发电位仪检测事... 目的探讨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失匹配负波(MMN)、P300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92例(迟发脑病组)、单纯有害气体中毒患者87例(单纯中毒组),入组次日采用脑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MMN、P300潜伏期和波幅,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MMN、P300潜伏期和波幅以及MMSE、MoCA评分;分析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MMN、P300潜伏期和波幅与MMSE、MoCA评分的关系。结果迟发脑病组MMN、P300潜伏期均高于单纯中毒组,MMN、P300波幅均低于单纯中毒组(P均<0.05)。迟发脑病组MMSE、MoCA评分均低于单纯中毒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迟发脑病组MMN、P300潜伏期与MMSE、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而MMN、P300波幅与MMSE、MoCA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MMN和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显著降低,并且二者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气体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300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正常听力儿童事件相关电位P1波及失匹配负波随年龄的变化规律
16
作者 赵诗扬 蒋妍 +4 位作者 吴文静 张秋敏 王媛 费文轩 王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7期430-433,共4页
目的 探究正常听力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中P1波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以及听觉皮层的发育情况。方法 招募2~11岁儿童,在排除听力问题后,于隔声室内静坐进行听觉诱发电位... 目的 探究正常听力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中P1波及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以及听觉皮层的发育情况。方法 招募2~11岁儿童,在排除听力问题后,于隔声室内静坐进行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随年龄变化P1波以及MMN的振幅和潜伏期的发展趋势。结果 P1波以及MMN的潜伏期均与儿童年龄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P1波的潜伏期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而MMN的潜伏期仅在2~3岁小龄组存在显著性延后。结论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由言语声诱发的P1波和MMN的潜伏期存在逐渐缩短的趋势,听觉皮层的功能不断发育,因此在临床听觉康复中的效果应根据年龄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儿童 事件相关电位 失匹配负波 P1波潜伏期
下载PDF
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黄艺锦 孙鹏伦 +1 位作者 王姣琦(综述) 徐忠信(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45-1148,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尚无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协助PD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一项灵敏的电生理指标,可以检...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负担。目前临床上尚无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协助PD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一项灵敏的电生理指标,可以检测PD患者疾病初期隐匿的认知能力下降。本文就P300在PD患者认知障碍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织物舒适度研究进展
18
作者 苑洁 翟淑娜 +2 位作者 娄琳 王其才 雷雨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31,共7页
为实现瞬态捕捉织物刺激下的大脑反应,明确织物舒适度大脑感知机制,从织物舒适度感知过程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表征原理2个方面阐述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织物舒适度表征上的技术优势,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与织物舒... 为实现瞬态捕捉织物刺激下的大脑反应,明确织物舒适度大脑感知机制,从织物舒适度感知过程以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表征原理2个方面阐述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在织物舒适度表征上的技术优势,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与织物舒适度相关的诱发电位成分,得到与织物触觉感知存在相关的诱发电位主要为中期和晚期正成分以及刺激450 ms处出现的负电位成分。晚期正成分主要与织物表面粗糙度和接触压力刺激感知相关;中期正成分与刺痒感、接触冷暖感和黏体感相关;刺激450 ms处出现的负电位成分与大脑感知的抗干扰能力相关。与织物视觉舒适度感知相关的诱发电位主要为正电位成分、早期和中期负成分。强烈的织物视觉刺激会引起早期正成分、中期正成分和早期负成分振幅增大,但颜色组合数目增多会导致中期正成分和中期负成分的潜伏期延长,识别速度变慢。晚期正成分才是视觉舒适感知的最终决策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织物舒适度 大脑感知 触觉舒适度 视觉舒适度
下载PDF
基于行为与事件相关电位的机器学习重度抑郁识别研究
19
作者 侯峰 张明 +2 位作者 蔺向彬 张威 马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2-553,共12页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由于先天基因异常或后天环境突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心境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均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客观的辅助诊断生理指标以及更为有效的MDD辅助诊断方法对其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重大... 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由于先天基因异常或后天环境突变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心境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均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寻找更为有效且客观的辅助诊断生理指标以及更为有效的MDD辅助诊断方法对其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情绪脸-词Stroop任务,通过采集被试的行为数据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使用传统机器学习、集成学习及深度学习方法对31名重度抑郁患者和31名健康对照个体进行研究,以准确率(ACC)、F1分数(F1-score)、召回率(Recall)、特异率(Specificity)、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等6个指标作为不同分类方法的评价指标,按照7:2:1的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该过程被重复10次,最终的分类结果为10次的平均值±标准差。重度抑郁识别所使用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可以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和提取特征,在重度抑郁识别正确率达89.76%±19.18%;基于ERP数据的研究发现,CNN在6个指标下均得到了最优结果,其中重度抑郁识别正确率达90.71%±14.17%;所提出的基于行为及ERP数据的多模态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行为脑电并行时序卷积神经网络(BEPTCNN),其在重度抑郁识别中准确率可达95.48%±7.31%。行为及ERP数据均可作为重度抑郁辅助诊断的有效生理指标,所提出的BEPTCNN模型有望成为重度抑郁诊断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 行为数据 事件相关电位 卷积神经网络 抑郁识别
下载PDF
针刺鬼穴对心理生理性失眠事件相关电位N2影响的临床研究
20
作者 梁兰天 黄浩彬 吴永刚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鬼穴”对心理生理性失眠(PPI)的事件相关电位(ERP)N2成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组,60例PP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在针刺前后分别行1次PSQI、DBAS评分和N2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 目的:观察针刺“鬼穴”对心理生理性失眠(PPI)的事件相关电位(ERP)N2成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组,60例PP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在针刺前后分别行1次PSQI、DBAS评分和N2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检测,健康组则不行干预措施,在入组前行1次PSQI和DBAS评分,入组后检测1次N2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量表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刺前的PSQI评分、DB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刺后均得到改善,其中观察组的针刺后评分及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脑电方面,3组针刺前后正性、负性潜伏期及正性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针刺前负性波幅比健康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后均得到提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针刺前后的负性波幅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鬼穴”治疗PPI的疗效显著,能够很好地提升N2的负性波幅,改善对睡眠的错误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鬼穴 心理生理性失眠 N2 事件相关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