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文论:从文本间性到事物间性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进 王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本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轴心概念。随着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演进,文本主义逐渐占据理论中心。与之联袂而行的文本间性和"文本巨无霸"理论聚焦于语言、符号、话语,致使其忽略现实事物的局限性日益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本逐渐成为文学理论的轴心概念。随着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理论演进,文本主义逐渐占据理论中心。与之联袂而行的文本间性和"文本巨无霸"理论聚焦于语言、符号、话语,致使其忽略现实事物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出来。20世纪末期,文学理论"回归事物"的思潮和物质文化研究的崛起引发了从"文本间性"到"事物间性"的范式转换。"事物间性"概念建立在反思文本主义的基础上,旨在调解长期以来语言/事实、人/物、心/身的分裂状态,重新考察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性以及事物参与社会生活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文化 文本 文本巨无霸 事物间性
下载PDF
事物间性美学:通向“伟大的外部”
2
作者 张进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8,207,208,共12页
21世纪以来,文艺美学领域出现了一股推测“事物间性”的热潮,这与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其中,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以哈曼、莫顿等人为代表的“客体导向本体论”呈现了两条不同路径。前者遵循关系优先性地位,... 21世纪以来,文艺美学领域出现了一股推测“事物间性”的热潮,这与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等现实问题密切相关。其中,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以哈曼、莫顿等人为代表的“客体导向本体论”呈现了两条不同路径。前者遵循关系优先性地位,强调事物间性的内在构成性;后者将后撤的实体作为本体论前提,使事物间性成为漂浮在物体面前的感性配置空间。二者都试图摆脱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困扰现代哲学的“相关主义”,走向梅亚苏所谓的“伟大的外部”和庄子所说的“不期精粗”。在此过程中,文艺和美学有助于记录存在物之间的多种关系,切近事物的感知,创建新的间性联系。通过扭转既有的生存模式,我们有可能走向一种未来共存的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物间性 行动者网络 客体导向本体论 相关主义 未来共存
原文传递
论文学物性批评的关联向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理论批评转向物性问题研究,彰显出文学物性的四个关联向度:文学语言能指的物质性以及文本本身的物质属性;文学语境条件的物质性以及文学与起限制作用的社会世界和事实条件的物质关联;文学感知主体的物质...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理论批评转向物性问题研究,彰显出文学物性的四个关联向度:文学语言能指的物质性以及文本本身的物质属性;文学语境条件的物质性以及文学与起限制作用的社会世界和事实条件的物质关联;文学感知主体的物质性和审美经验藉以发生的身体的物质性;文学表征对象的物质性以及经验客体和对象世界的物质性。这些批评向度之间策应互动,促发了文学研究焦点从"文本间性"向"事物间性"的转移,以及文学观念从"人性之表征"向"物性之体现"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 批评 事物间性 的体现
下载PDF
幽暗生态学与后人文主义生态诗学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进 许栋梁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99,共5页
"幽暗生态学"作为一种深具反思与批判力度的激进生态思想,强调自然的去本质化、去审美化和重新背景化,试图恢复物的自在性、能动性和神秘性,重点关注生态系统中悖论式的裂隙、他者和间性。幽暗生态学作为对生态系统中"人... "幽暗生态学"作为一种深具反思与批判力度的激进生态思想,强调自然的去本质化、去审美化和重新背景化,试图恢复物的自在性、能动性和神秘性,重点关注生态系统中悖论式的裂隙、他者和间性。幽暗生态学作为对生态系统中"人-物"关系的重新思考,是一种后人文主义范式的生态思想,但它实际上陷入了一种关于物的乌托邦,同时指向生态学学科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问题。幽暗生态学需要借助诗性的言说确立自身,这种诗性言说使得幽暗生态学走向了一种后人文主义范式的生态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暗生态学 后人文主义 事物间性 生态诗学 深层生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