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8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二尖瓣狭窄
1
作者 陈涵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2期206-206,共1页
心脏瓣膜钙化是瓣膜组织中钙盐沉积以及钙化结节形成的现象,会导致瓣膜粘连狭窄、关闭不全等功能异常。瓣膜钙化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遗传因素有关。除瓣膜钙化外,大血管包括主动脉、冠... 心脏瓣膜钙化是瓣膜组织中钙盐沉积以及钙化结节形成的现象,会导致瓣膜粘连狭窄、关闭不全等功能异常。瓣膜钙化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遗传因素有关。除瓣膜钙化外,大血管包括主动脉、冠状动脉等也常常存在钙化。钙化病变的存在会增加心脏介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是长期以来心脏介入的重要挑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心脏介入 瓣膜钙化 冲击波碎石术 钙化结节 功能异常 血管内 钙化病变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及持续性房颤对左心耳形态学及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覃诗耘 曾德才 +3 位作者 王芬 苏春晓 王茜 贝玉琼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305-2309,共5页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及持续性房颤(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和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RMS合并PeAF(RMS-PeAF)患者(RMS-PeAF组)、22例单纯RMS患者(RMS组)、31例单纯PeAF患者(PeAF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 目的 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及持续性房颤(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和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RMS合并PeAF(RMS-PeAF)患者(RMS-PeAF组)、22例单纯RMS患者(RMS组)、31例单纯PeAF患者(PeAF组)及40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4组的左心耳形态学超声指标[左心耳最大切面面积指数(LAAAImax)、左心耳最小切面面积指数(LAAAImin)、左心耳最大体积指数(LAAVImax)、左心耳最小体积指数(LAAVImin)、左心耳入口最大径线指数(LAAODImax)、左心耳长度指数(LAALI)]和左心耳功能学超声指标[左心耳血流充盈峰值速度(LAA-PFV)、左心耳血流排空峰值速度(LAA-PEV)、左心耳前壁收缩运动速度(LAA-AWSV)、左心耳前壁舒张运动速度(LAA-AWDV)、LAA-PFV/LAA-AWDV值、左心耳面积缩小率(LAAAR)、左心耳射血分数(LAAEF)],以及左心耳自发声学显影(SEC)分级。结果 (1)RMS-PeAF组的LAAAImax、LAAAImin、LAALI、LAAODImax大于PeAF组、正常对照组,LAAVImax、LAAVImin大于其余3组(P<0.05);RMS组及PeAF组的LAAAImin、LAAVImin、LAALI、LAAODImax大于正常对照组,且RMS组的LAAODImax大于PeAF组(P<0.05)。(2)RMS-PeAF组的LAA-PFV、LAAAR、LAAEF小于其余3组,LAA-PEV小于正常对照组,LAA-AWSV、LAA-AWDV小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LAA-PFV/LAA-AWDV值大于PeAF组(P<0.05);RMS组的LAA-PFV、LAA-PEV、LAAAR、LAAEF小于正常对照组,LAA-AWSV、LAA-AWDV小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而LAA-PFV/LAA-AWDV值大于PeAF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eAF组的LAA-PFV、LAA-PEV、LAAAR、LAAEF、LAA-PFV/LAA-AWDV值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3)4组的左心耳SEC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RMS-PeAF组的左心耳SEC分级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单纯RMS和单纯PeAF对左心耳形态学及部分功能学超声指标的影响程度相似,且二者同时存在会产生叠加效应,但RMS对心耳前壁运动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持续性房颤 左心耳形态 左心耳功能 超声指标
下载PDF
射频消融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左心房内径的影响
3
作者 蒋鹤 阮宏云 +2 位作者 张毅刚 王森 韩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术后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中重度RMS患者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为AF,A...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AF)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PBMV)术后左心房内径(LAD)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诊断为中重度RMS患者2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为AF,A组14例患者行PBMV术,B组9例患者行RFA+PBMV术。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下使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消融终点为全部肺静脉-心房间电隔离。PBMV采用Inoue球囊技术实施。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月、术后12月LAD、二尖瓣瓣口面积等指标,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在收缩末期测量LAD(前后径)。随访采用门诊随访形式,随访期间复查24 h动态心电图和经胸心脏超声。结果A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恢复窦性心律,B组患者术后6月LAD、术后12月LAD较A组患者均减小[术后6月LAD:(39.1±2.6)mm比(45.7±5.9)mm;术后12月LAD:(39.6±2.3)mm比(45.5±4.8)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RFA与术后6月LAD具有负相关性(P<0.05),术前LAD与术后6月LAD具有正相关性(P<0.05)。术后6月LAD、术后6月中度及以上二尖瓣反流与患者术后12月LAD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RFA能够降低RMS合并AF患者PBMV术后L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持续性心房颤动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 射频消融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的一站式介入治疗
4
作者 刘晓霞 王皓 +3 位作者 汤日波 刘念 桑才华 马长生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45-650,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联合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合并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联合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合并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9月,接受PBMV联合RFCA一站式治疗的风湿性MS合并抗心律失常药物抵抗的心房颤动患者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及随访期内疗效及不良事件。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2例。平均年龄为(59.1±11.2)岁。术后,平均左心房压(left atrial pressure,LAP)从(16.1±3.6)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7.9±4.1)mmHg,二尖瓣口面积(mitral valve area,MVA)从(1.2±0.4)cm2增加到(1.8±0.4)cm^(2)(压差降半时间,pressure half time,PHT法)(P<0.05)。平均随访(20.3±12.4)个月,7例患者无心房颤动复发,所有患者心功能均为NYHA分级Ⅰ级,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结论:PBMV联合RFCA治疗风湿性MS合并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房颤动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导管消融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
5
作者 王浩 刘志刚 +2 位作者 王伟 魏茂提 刘晓程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413-2418,共6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MS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将ICU滞留时间视为术后早期预后的观察指标,按照ICU滞留时间分为延迟组(≥72 h)38例和非延迟组(<72 h)135例...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MS)患者外科术后早期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MS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73例的临床资料,将ICU滞留时间视为术后早期预后的观察指标,按照ICU滞留时间分为延迟组(≥72 h)38例和非延迟组(<72 h)1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MS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重、体重指数(BMI)、肺动脉高压程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房手术、二次气管插管、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肺部感染、心肺复苏、血管活性药物指数评分(VIS)、手术时长、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与ICU滞留时间延长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时长等为ICU滞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患者体重、B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心力衰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肺部感染及手术时长等为影响外科术后早期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早期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粟清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0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为疾病诊断“... 目的:分析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中应用超声心动图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收治的3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为疾病诊断“金标准”,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诊断效能及其对二尖瓣瓣膜狭窄程度的检出率。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3.33%;Kappa为0.759,一致性良好。超声心动图、临床综合诊断检测轻、中、重度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诊断效能显著,有助于明确疾病的具体情况,判断二尖瓣的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超声心动图 诊断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患者左心房应变参数与心功能、血浆NT-proBNP的相关性
7
作者 李燕 张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应变参数与心功能、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方式确诊的74例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经健康体检发现心...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应变参数与心功能、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经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方式确诊的74例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经健康体检发现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心脏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房应变参数、血浆NT-proBNP,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各项指标与左心房应变参数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左心房前后径(LADS)、左心房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LVDd)、二尖瓣口血流速度E值与A值之比(E/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左心房峰值应变(SLAs)、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LAs)、左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SLAac)、左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LAac)、左心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SLAed)、左心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LAed)、左心房收缩期整体能量损耗(EL-S)、左心房舒张早期整体能量损耗(EL-D)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SLAs、SRLAs、SLAac、SRLAac、SLAed、SRLAed、EL-S、EL-D与LVPWd、IVSd呈负相关(P<0.05),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NT-proBN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二尖瓣狭窄伴房颤的患者左心房应变能力减弱,与患者左心房重构、心功能减低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房颤 左心房应变参数 心功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心肌应变力的影响
8
作者 李绪东 夏旭 刘秋华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28-432,442,共6页
目的探究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心肌应变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2年5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MS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分为保留组(56例)和未保留组(50例)。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RMS)患者心肌应变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22年5月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MS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分为保留组(56例)和未保留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参数、心肌应变力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均P<0.01)。术后1个月,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更低(均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P<0.05)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P<0.01)均更高。与未保留组相比,术后3个月保留组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Ss)(基底段P<0.05,中间段P<0.01)以及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基底段P<0.01,中间段P<0.05)均更高。与术前相比,未保留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心肌Ss均更低(均P<0.01),保留组患者术后1个月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s及SRs均更低(均P<0.01),术后3个月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s(均P<0.05)以及左心室心肌基底段与中间段SRs(均P<0.01)均更高。与术后1个月相比,未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心肌Ss以及左心室心肌SRs均更高(均P<0.05),保留组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心肌Ss以及左心室心肌SRs均更高(均P<0.01)。与未保留组相比,保留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RMS患者ICU滞留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有助于术后恢复心功能以及减少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后瓣 瓣下结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肌应变
原文传递
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心力衰竭6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辉 李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4期1743-1743,共1页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内科的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重度心衰,是内科医生探索的目标。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心衰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内科的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重度心衰,是内科医生探索的目标。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心衰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心力衰竭 治疗 重度心衰 内科医生
下载PDF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瓣膜型)超声心动图
10
作者 易维佳 谢松炜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2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报告先天性二尖瓣狭窄5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胸骨旁长轴切面:(1)二尖瓣轻度增厚,瓣叶冗长,瓣缘卷曲;(2)舒张期瓣尖开放呈圆拱顶状,且位置较低,接近乳头肌;(3)腱索显著缩短;(4)左室腔内肌性或纤维性条束错综交织,甚可影响二尖瓣的开... 本文报告先天性二尖瓣狭窄5例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胸骨旁长轴切面:(1)二尖瓣轻度增厚,瓣叶冗长,瓣缘卷曲;(2)舒张期瓣尖开放呈圆拱顶状,且位置较低,接近乳头肌;(3)腱索显著缩短;(4)左室腔内肌性或纤维性条束错综交织,甚可影响二尖瓣的开放。二尖瓣短轴切面:(1)能探测到瓣叶的切面数增多;(2)二尖瓣口与乳头肌见于同一切面;(3)二尖瓣口面积缩小、偏心,偏向左室后壁;(4)二乳头肌发育不良,乳头肌间距离缩小。超声心动图可对先天性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作出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后溶血1例
11
作者 武福礼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8期673-674,共2页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闭式分离术 溶血
下载PDF
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心力衰竭60例
12
作者 刘辉 李君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6年第8期600-601,共2页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内科的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重度心衰,是内科医生探索的目标。2000-01/2003-01我们采用利尿剂加G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心衰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内科的常见疾病。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重度心衰,是内科医生探索的目标。2000-01/2003-01我们采用利尿剂加G受体阻滞剂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心衰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心力衰竭 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重度心衰 内科医生 常见疾病 总结报告
下载PDF
治疗心脏瓣膜病de常识(上)——青年人和成年人的二尖瓣狭窄
13
作者 郭加强 《家庭医学(上半月)》 1999年第7期4-5,共2页
在介于孩童与成人之间的青年人和成人中,风湿性、先天性或感染原因引发的二尖瓣病并不少见。 正常心脏的左侧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二尖瓣。主动脉瓣左室的口处,在心脏的右半边相应的位置上,也有两个瓣即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所有正常的心瓣都... 在介于孩童与成人之间的青年人和成人中,风湿性、先天性或感染原因引发的二尖瓣病并不少见。 正常心脏的左侧心房与心室之间有二尖瓣。主动脉瓣左室的口处,在心脏的右半边相应的位置上,也有两个瓣即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所有正常的心瓣都相当一个阀门,它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二尖瓣狭窄 成年人 心功能不全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心房纤颤 扩张术 手术治疗 心内膜炎 药物治疗
全文增补中
哑型二尖瓣狭窄6例报告
14
作者 王继曾 《中原医刊》 1995年第4期21-22,共2页
凡心尖区听不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的二尖瓣狭窄,称为哑型二尖瓣狭窄或寂静型二尖瓣狭窄。本型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杂音,警惕性不高,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断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如表)2 讨论 典型二尖瓣狭窄... 凡心尖区听不到隆隆样舒张期杂音的二尖瓣狭窄,称为哑型二尖瓣狭窄或寂静型二尖瓣狭窄。本型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缺乏杂音,警惕性不高,易引起误诊及漏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断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如表)2 讨论 典型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诊断一般不难,但年龄较大者,基本心律为心房纤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哑型二尖瓣狭窄 诊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左房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敏华 郭盛兰 +3 位作者 覃诗耘 吴棘 张棣 邓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功能。方法应用RT-3DE测量30例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计算...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房功能。方法应用RT-3DE测量30例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左房最大容积(LAV_(max))、左房最小容积(LAV_(min))、左房收缩前容积(LAV_(pre)),计算左房总射血容量(TASV)、左房被动射血容量(PASV)、左房主动射血容量(AASV)、左房扩张指数(LAEI)、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左房被动射血分数(LAEF_(passive))、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EF_(active))。对以上容积及射血量数据均经体表面积(BSA)校正,得到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_(max)I)、左房最小容积指数(LAV_(min)I)、左心房收缩前容积指数(LAV_(pre)I)、左房总射血容量指数(TASVI)、左房被动射血容量指数(PASVI)、左房主动射血容量指数(AASVI),分析上述数据与二尖瓣口面积(MVA)的相关性。结果 (1)MS组LAVmaxI、LAVminI、LAV_(pre)I均高于对照组(P<0.05);(2)MS组TASVI、PASVI、AASV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S组LAEI、LAEF、LAEFpassive、LAEF_(active)均低于对照组(P<0.05);(4)MS组LAV_(max)I、LAV_(min)I、LAV_(pre)I、LAEF、LAEFpassive与MVA相关(r=-0.432、-0.421、-0.440、0.352、0.401,P<0.05),TAVSI、PASVI、AASVI、LAEI、LAEF_(active)与MVA无相关性(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MS患者左房存储器功能、管道功能、泵功能均降低。RT-3DE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MS窦性心律患者左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左房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体内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5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瑜波 蒲放 曾智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75,88,共6页
为建立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e,TSS)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正常人和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病人组的二尖瓣下游血流速度频谱等指标进行多位点记录 ... 为建立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相结合的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e,TSS)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对正常人和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病人组的二尖瓣下游血流速度频谱等指标进行多位点记录 ,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测算出相关位点 TSS大小。结果表明不同程度二尖瓣狭窄组的二尖瓣下游核心位点 TSS与相对扰动强度 (Relative turbulent intensity,Irel)始终低于边界各位点 ;边界位点 TSS、Irel和流场均匀性等指标在正常对照和不同程度狭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均与有效瓣口面积 (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明显相关。结论为二尖瓣有效开口面积越小 ,狭窄越重 ,射流边界 TSS和 Irel越大 ,射流核心区 TSS明显低于边界。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与计算机图像分析相结合的多普勒超声技术所测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 TSS与流场均匀性等常规多普勒超声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能共同反映不同狭窄程度病人瓣区血流动力学变化 ,因此表明本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刻画人体二尖瓣狭窄下游 TSS的大小 ,并且 ,还具有安全无创、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可用于瓣膜病病人瓣区流场中 TSS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湍流剪应力 多普勒超声 方法学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早期临床转归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楠 朱耀斌 +5 位作者 张伟华 罗鸿 马宁 刘东海 张新 乔晨晖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分为A组(30 mm Hg≤SPAP<50 mm Hg,n=70)和B组(SPAP≥5... 目的:分析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的早期临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28例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分为A组(30 mm Hg≤SPAP<50 mm Hg,n=70)和B组(SPAP≥50 mm Hg,n=58),比较2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围手术期结果及早期随访结果。结果:2组间除SPAP、肺功能及右心室内径外,其余术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死亡5例,A组2例,B组3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B组均大于A组(P均<0.05)。术后2组患者SPAP均较术前下降(P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显示2组病例人工瓣膜功能良好;A组SPAP升高至术前水平或以上患者2例,B组11例,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4,P=0.006)。结论: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术前肺动脉压高增加了术后复发肺动脉高压的风险,早期临床转归也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肺动脉高压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桂敏 石应康 +5 位作者 唐红 张尔永 郭仲三 樊渝波 蒲放 曾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ss,TSS)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为在细胞水平研究 TSS致心瓣膜内皮损伤提供前期研究。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 14例正常人为对照 (对照组 ) ,对 ... 目的 明确二尖瓣狭窄下游湍流剪应力 (turbulent shear stress,TSS)与心瓣膜损害的关系 ,为在细胞水平研究 TSS致心瓣膜内皮损伤提供前期研究。 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以 14例正常人为对照 (对照组 ) ,对 1998年 1~ 4月在我院就诊的 47例二尖瓣狭窄患者 (观察组 )心瓣膜病变及其下游 TSS进行 2年的随访动态观测。 结果 观察组随访期间心瓣膜病变与其下游 TSS均呈明显加重趋势 (P<0 .0 5 ) ,且二者显著相关 (r=0 .82 ,0 .86 ) ;此外 ,TSS的大小和分布与心瓣膜不同部位病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结论 二尖瓣狭窄下游所产生的湍流剪应力是构成患者心瓣膜病变进行性加重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湍流剪应力 瓣膜损害 人体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及人工瓣膜置换左室流场的超声向量血流图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建华 王庆慧 +3 位作者 丁云川 尹帆 陈剑 张瑜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22-27,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向量血流图技术(VFM)对比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及人工生物二尖瓣置换后的左室流场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手术指征、判断预后提供更客观、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3例临床诊... 目的应用超声向量血流图技术(VFM)对比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人工机械二尖瓣置换及人工生物二尖瓣置换后的左室流场变化规律,为临床评估手术指征、判断预后提供更客观、更丰富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3例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为病例组0,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人工机械瓣术后32例,人工生物瓣膜术后的患者26例,分别为病例组1、病例组2,记录3个心动周期,经过DSA-RSl脱机软件处理并进行漩涡描述参数测量.结果疾病组0、病例组1、病例组2观察结果均显示舒张期仅在舒张早期二尖瓣叶下方出现2个高速密集且对称旋转的小漩涡,这一现象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形态更加显著,漩涡中心位置更远离二尖瓣环连线水平,速度更快;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仍然大于对照组(P<0.05);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流场变化为舒张早期最大向量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尖瓣人工机械瓣置换及生物瓣置换术后左心室内血流主流方向均为室间隔转向至左室后壁、侧壁再汇入左室流出道,与正常对照组不同.结论 VFM图像能显示心室内血液流场的变化,能初步定量心腔内复杂流场结构,同时也可以为二尖瓣狭窄的评估、置换瓣膜选择及术后人工瓣膜功能评估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向量血流图 二尖瓣狭窄 人工瓣膜 左室流场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手术治疗的三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霁阳 宋怡 +4 位作者 杨旭 杨眉 张晓羽 李翔 马润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值>60 mm为非小左心室组(n=8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随访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同非小左心室组患者相比,入院时小左心室组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高(均P>0.05),而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LVEDVI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低(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有肝功能损伤,小左心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碱性磷酸酶除外)较非小左心室组患者高,保肝治疗后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即刻监测SPAP,小左心室组的SPAP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67.3.1±23.4)mm Hg vs(61.3±26.9)mm Hg,1 mm Hg=0.133 k 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万他维治疗,关胸时两组患者中万他维吸入者较未吸入者SPAP均明显降低,且小左心室组较非小左心室组万他维吸入者的SPAP也降低(P均<0.05)。术后3年心功能,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的LVEDVI较低,SPAP较高。术后3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VEDVI、RVEF提高,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平均分级降低,6 min步行试验(6 MWT)的距离明显延长;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LVEDVI均较低,6MWT的距离均较短(均P<0.05)。术后随访(3.7±1.6)年发现,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3.6个月vs 73.2个月)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2.6%vs 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术前心、肝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虽然经过围术期的护肝、吸入万他维降低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等处理,明显改善术后心、肝功能,但术后3年随访时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 肺性 小左心室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