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裂损隧道在爆炸作用下的二次损伤响应规律
1
作者 王桂林 余浩 +3 位作者 翟俊 陈相宇 王润秋 龚晟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5-206,共12页
服役中的隧道结构通常存在初始裂损,当遇到爆炸作用时,隧道结构性能会受到影响。利用多级背景网格物质点法对爆炸作用下带裂损的地铁隧道的二次损伤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爆炸作用下,初始裂损的存在会导致衬砌结构的刚度... 服役中的隧道结构通常存在初始裂损,当遇到爆炸作用时,隧道结构性能会受到影响。利用多级背景网格物质点法对爆炸作用下带裂损的地铁隧道的二次损伤响应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爆炸作用下,初始裂损的存在会导致衬砌结构的刚度下降,轨行区底板产生更大范围的损伤,二次损伤面积增大34.2%,此外,初始裂损会加快隧道结构的损伤速度。初始裂损的深度和长度会显著改变隧道结构及围岩的动力响应,随着衬砌裂缝深度增加,轨行区底板二次损伤面积近线性增加,当裂缝深度为衬砌厚度的一半时,围岩等效塑性应变峰值的增速最快;随着衬砌裂缝长度的增加,轨行区底板二次损伤面积、围岩塑性应变峰值和位移峰值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减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初始裂损 爆炸作用 二次损伤 物质点法
下载PDF
大黄对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纤溶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蔡定芳 戴巍 +2 位作者 陈依萍 闻名 戴豪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自体血脑内注入造成大鼠急性出血性卒中模型 ,观察大黄对模型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以及脑内纤溶酶原 (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 目的观察大黄对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的治疗作用 ,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自体血脑内注入造成大鼠急性出血性卒中模型 ,观察大黄对模型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以及脑内纤溶酶原 (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的影响。结果 (1)大约 70 %模型大鼠于造模后 4~ 6天再次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体征 ,第 4天评分为 (1 6 3± 0 72 )分 ,中枢神经二次损伤于造模后 6~ 8天达到高峰 ,第 7天评分为 (2 32± 1 12 )分。 (2 )大黄能有效改善这种神经功能二次损伤现象。自用药后第 4天起 ,大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一直维持在 (1 2 4± 0 19)分左右 ,未出现明显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第 7天大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1 2 2± 0 15 )分 ,与模型组第 7天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3)模型组大鼠第 3天中枢tPAmRNA特异扩增产物及第 7天中枢PLGmRNA特异扩增产物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大黄组tPAmRNA、PLG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大黄能有效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 ,这一作用与大黄抑制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tPAmRNA及PLG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损伤 大黄 大鼠 中枢神经 急性出血性 卒中 RNA 现象 结论 高峰
下载PDF
交通事故二次损伤死因与责任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于建云 洪仕君 +3 位作者 陈宝寿 闫文 李桢 林海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交通事故 二次损伤 死因 责任 法医学鉴定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mRNA变化与中枢神经二次损伤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巍 蔡定芳 +1 位作者 戴豪良 陈依萍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4,58,F003,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变化与中枢神经 二次损伤关系。方法使用Zea-longa方法连续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纤溶酶原与tPA mRNA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连续...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纤溶酶原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的变化与中枢神经 二次损伤关系。方法使用Zea-longa方法连续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对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纤溶酶原与tPA mRNA表达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连续监测。结果 部分脑出血大鼠于出血后第4天开始出现中 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约第7天为损伤的高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脑出血后第3天tPA mRNA表达出现明显 增高,脑出血后7天纤溶酶原mRNA出现明显增高。结论 纤溶酶原与tPA mRNA的改变可能与中枢神经二 次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损伤 中枢神经 脑内 急性脑出血 大鼠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NA PA 变化 连续监测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和医护人员对脊髓二次损伤知晓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小慧 肖树芹 +1 位作者 邬盈盈 夏艳萍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8期754-757,共4页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患者和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脊髓二次损伤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某三甲医院260例脊髓损伤患者、145名护士和45名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患者在受伤以前对脊髓二次损伤知晓率较低,仅20%左右... 目的调查脊髓损伤患者和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对脊髓二次损伤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某三甲医院260例脊髓损伤患者、145名护士和45名医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患者在受伤以前对脊髓二次损伤知晓率较低,仅20%左右,现场实施保护措施的占41.5%;医护人员对脊髓二次损伤认知率较高,护士90%,医生100%。结论应大力宣传脊髓二次损伤知识,提高大众知晓率,减少脊髓损伤后的二次损伤。医护人员应强化健康教育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二次损伤 医护人员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大型复合材料构件连接装配二次损伤及抑制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航 曾祥钱 +3 位作者 刘学术 王一奇 杨宇星 丛茜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22期28-35,共8页
在分析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和制孔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基础上,从构件成型质量、连接孔加工质量和连接孔配合质量3个方面研究了影响装配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装配间隙为1.0mm时,连接区最大应力可达537MPa;垂直度误差为1&#... 在分析复合材料构件成型和制孔过程中产生缺陷的基础上,从构件成型质量、连接孔加工质量和连接孔配合质量3个方面研究了影响装配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装配间隙为1.0mm时,连接区最大应力可达537MPa;垂直度误差为1°时,连接区最大应力超过300MPa;连接孔同轴度误差为0.03mm时,连接区最大应力可达443MPa。装配应力过大引起材料内部成型缺陷和制孔损伤的进一步扩展,形成二次损伤,严重影响装配质量。通过合理设计结构和铺层、优化成型工艺和制孔参数,可以减少初始损伤;采用自动化装配技术、优化工装结构、合理安排装配工序和应用填隙补偿工艺降低装配应力,进而有效抑制二次损伤的诱发与扩展,为实现大型复合材料承力构件的高质量精准连接装配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连接装配 二次损伤 抑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地应力和二次损伤的预留光爆层爆破参数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华 孙腾飞 刘希涛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4期565-572,共8页
对于地下开采,预留光爆层进行二次爆破可以保证巷道掘进面轮廓成形效果,减少围岩损伤。基于地应力、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等共同作用理论,对预留光爆层二次爆破进行参数优化。分析预留光爆层厚度对地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以及二次应力对爆生裂... 对于地下开采,预留光爆层进行二次爆破可以保证巷道掘进面轮廓成形效果,减少围岩损伤。基于地应力、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等共同作用理论,对预留光爆层二次爆破进行参数优化。分析预留光爆层厚度对地应力重分布的影响以及二次应力对爆生裂纹扩展的影响,可知二次应力会抑制爆生裂纹扩展,且预留光爆层厚度与二次应力大小呈正相关;分析在不考虑损伤、考虑一次损伤和考虑二次损伤条件下,轴向不耦合系数及炮孔间距大小的变化,可知考虑损伤可以适当增大轴向不耦合系数和炮孔间距。以焦家金矿深部开采工程为背景,对比爆破参数优化前后爆破效果,可知在深部开采时考虑地应力和损伤,能提高半孔率和节约成本。研究结果为地下开采爆破标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损伤 地应力 炮孔间距 不耦合系数 光爆层
下载PDF
脑意外二次损伤后遗症的手法治疗
8
作者 佟帆 张静 杨龙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2期175-175,共1页
脑意外二次损伤后遗症的手法治疗佟帆,张静,杨龙(天津红十字会医院,300130)脑意外病人经积极治疗后部分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笔者治疗13例脑意外二次损伤后遗症患者... 脑意外二次损伤后遗症的手法治疗佟帆,张静,杨龙(天津红十字会医院,300130)脑意外病人经积极治疗后部分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等。笔者治疗13例脑意外二次损伤后遗症患者,其中男5例,女8例。按中医骨伤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治疗 二次损伤 脑意外 后遗症 软组织损伤 强直性麻痹 中医骨伤科 弛缓性麻痹 红十字会 语言障碍
下载PDF
浅谈突发事件的二次损伤及其善后问题——从“方大国殴打空姐”事件说起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诗雨 左蓓蓓 《新闻世界》 2013年第1期156-158,共3页
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由于传播报道引起的舆情讨论和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问题,可能会衍生出"次生事件"或造成"二次损伤",这会使得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更加艰难。本文以"方大国殴打空姐"事件为例,通过对整个事... 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由于传播报道引起的舆情讨论和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问题,可能会衍生出"次生事件"或造成"二次损伤",这会使得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更加艰难。本文以"方大国殴打空姐"事件为例,通过对整个事件中主要舆情和二次损伤的分析,概括了突发事件中二次损伤的一般成因,并对如何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二次损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二次损伤 善后报道
下载PDF
二次损伤伤残评定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生兴 郝军荣 +2 位作者 卢金铭 秦志东 武建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7-108,共2页
在原有疾病或损伤基础上,同一部位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而行法医学伤残评定的案例相对较少,并且没有统一的评定标准.笔者就鉴定实践中遇到的两例在同一部位原有疾病或损伤基础上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而进行伤残评定的案例报告并加以分析讨论.
关键词 法医临床学 二次损伤 伤残评定
下载PDF
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
11
作者 罗丽珍 杨炳湖 李雪松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3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方法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患者20例(治疗组)和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20例,动态监测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脑温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氧分压(20.35±7.... 目的探讨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方法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患者20例(治疗组)和脑膜瘤择期手术患者(对照组)20例,动态监测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脑温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氧分压(20.35±7.1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39.9±3.94)mmHg(t=5.475,P=0.000);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58.29±8.61)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43.90±1.57)mmHg(t=2.810,P=0.014);治疗组脑温度(39.57±0.63)℃,明显高于对照组(37.26±0.31)℃;预后良好组脑组织二氧化碳分压(27.64±3.08)mmHg明显高于预后较差组(15.80±4.14)mmHg(t=5.475,P=0.000);低氧血症、低血压、高热及电解质紊乱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病残率。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二次损伤 细胞凋亡 预后 护理干预 测定
下载PDF
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损伤后脑组织ET和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锦波 李丽媛 +2 位作者 罗宁 董广宇 兰周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4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散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105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1h... 目的观察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散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后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及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105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治疗组在1h、24h和48h腹腔注射2.5mg/kg的七叶皂苷钠。模型组在相同时间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每天注射并饲养10d将各组大鼠断头处死,迅速剥离额叶皮质40mg,匀浆,离心取上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硝酸还原酶法测NO。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ET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治疗组大鼠脑组织ET和NO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和稳定血管内皮细胞等机制,对弥漫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发挥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损伤 七叶皂苷钠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愈合时间和二次损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满忠亚 《中外医疗》 2018年第30期75-76,79,共3页
目的探究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愈合时间和二次损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使... 目的探究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愈合时间和二次损伤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伤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无法缝合伤口进行减张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伤口愈合良好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4, P<0.05)。研究组愈合时间(10.8±0.2)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 P<0.05)。研究组术后2个月的瘢痕宽度(1.41±0.29)mm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 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为89.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P<0.05)。结论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可用于初期由于感染而无法缝合的伤口,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率,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瘢痕的宽度,避免对患者的二次损伤,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减张闭合器 伤口 愈合时间 二次损伤
下载PDF
运用3阶段训练法预防脑卒中后二次损伤的研究
14
作者 杨淑静 赵霞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8年第4期1075-1076,共2页
关键词 二次损伤 脑卒中后 训练法 预防 流行病学资料 直立性低血压 肩关节周围炎 卒中病人
下载PDF
二次损伤岩石的蠕变研究综述
15
作者 王璐 《工程技术研究》 2022年第7期39-42,共4页
深部岩体工程多受爆破开挖、采煤掘进等强扰动,易造成二次损伤,在高应力场环境中,围岩普遍存在脆岩转化、大变形失稳问题。对此,文章从深部岩体的二次损伤和长期处于高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的角度出发,详细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深部岩体工程多受爆破开挖、采煤掘进等强扰动,易造成二次损伤,在高应力场环境中,围岩普遍存在脆岩转化、大变形失稳问题。对此,文章从深部岩体的二次损伤和长期处于高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的角度出发,详细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已有研究的缺陷和不足,可为地下岩体工程领域的学者提供基本的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工程 岩石 二次损伤 高应力 蠕变
下载PDF
桥梁维修中结构二次损伤处理方法探讨
16
作者 张春宇 《交通世界》 2020年第26期161-163,共3页
针对某城市立交桥维修加固过程中出现的桥梁结构附加伤害,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即通过植筋增加结构的配筋率,利用混凝土界面胶增加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使顶板找平层混凝土参与结构顶板受力,并降低振动式机械的使用频率,避免对结构造... 针对某城市立交桥维修加固过程中出现的桥梁结构附加伤害,提出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即通过植筋增加结构的配筋率,利用混凝土界面胶增加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使顶板找平层混凝土参与结构顶板受力,并降低振动式机械的使用频率,避免对结构造成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加固 找平层 二次损伤 附加伤害
下载PDF
涉水车辆发动机二次损伤鉴别及预防
17
作者 李德芳 《时代汽车》 2020年第14期176-177,共2页
随着夏季雨季来临和自然灾害(如台风)频发,城市内涝、低洼路段积水经常出现,车辆作为日常代步工具,涉水行驶在所难免。如果车辆涉水后驾驶员未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或修理厂维修方式不当会导致发动机二次损伤,从而引发保险合同、维修质量... 随着夏季雨季来临和自然灾害(如台风)频发,城市内涝、低洼路段积水经常出现,车辆作为日常代步工具,涉水行驶在所难免。如果车辆涉水后驾驶员未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或修理厂维修方式不当会导致发动机二次损伤,从而引发保险合同、维修质量、产品质量纠纷,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无尽烦恼。本文通过两起车辆涉水后,修理厂维修不当,导致发动机或车辆报废案例,分析涉水车辆发动机二次损伤的原因、特征,并探讨如何预防涉水车辆发动机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车辆 发动机 捣缸 二次损伤
下载PDF
用于伤口修复的无二次损伤的保水可撕断粘附水凝胶
18
作者 张壮壮 张雅洁 +7 位作者 刘远山 郑鹏辉 高童 罗冰清 柳星竹 马凡舒 王金娥 裴仁军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3337-3346,共10页
作为新型伤口敷料,粘附性水凝胶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易失水和敷料更换时二次损伤的问题,粘附水凝胶敷料的临床应用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键化丝素蛋白、单宁酸和聚氨酯二丙烯酸酯的具有保水性能和可撕断性... 作为新型伤口敷料,粘附性水凝胶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易失水和敷料更换时二次损伤的问题,粘附水凝胶敷料的临床应用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中,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双键化丝素蛋白、单宁酸和聚氨酯二丙烯酸酯的具有保水性能和可撕断性能的粘附水凝胶敷料.通过复合具有大量儿茶酚基团的单宁酸,使得水凝胶具有增强的机械性能、良好的组织粘附性能、止血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随后将疏水性的聚氨酯二丙烯酸酯涂层聚合在水凝胶表面,该涂层的存在可以使水凝胶长时间保持高含水量.此外,由于该水凝胶的粘附能高于断裂能,其在剥离时可以被撕断,并最大程度减小对伤口部位的影响.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具有粘附止血性能的水凝胶可以通过提供长久的湿性愈合环境和无二次损伤的换料来加速伤口愈合.这些结果表明这种多功能水凝胶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伤口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损伤 动物实验结果 伤口部位 伤口愈合 水凝胶 粘附性能 单宁酸 高含水量
原文传递
大鼠颅脑伤伴二次损伤后血浆白细胞介素-2,6,8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雷鹏 周杰 杨锦峰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大鼠 颅脑伤 二次损伤 血浆 白细胞介素 休克 缺血缺氧性损伤
原文传递
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对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罗鹏波 王涛 +1 位作者 虞庆 顾玉东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以大鼠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为动物模型,比较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轴突一次和二次损伤对中枢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二次完成组;B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 目的以大鼠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为动物模型,比较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神经轴突一次和二次损伤对中枢神经元及周围神经的影响差异。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二次完成组;B组为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一次完成组;C组为正常对照组。术后通过脊髓神经元计数、肌电图检查、神经肌肉组织学检查、肌张力测定和运动终板形态学检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健侧颈_7神经根移位术后36周,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感觉元的数目A组较B组减少。但A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增加,而肌电图检查潜伏期延长。2组间肌张力、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等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可减少中枢神经元数目,但再生神经纤维增加,最终对肌肉形态与肌张力的恢复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神经移位 神经元 轴突二次损伤 神经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