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原市春夏季VOCs组成特征及其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的贡献
1
作者 陈思宇 孙丽娟 +1 位作者 苏枞枞 于兴娜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55,共8页
基于太原市2023年春夏季VOCs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太原市春夏季VOCs的组成成分、污染特征及其日变化特征,并利用MIR系数、等效丙烯浓度及FAC系数法评估并研究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 基于太原市2023年春夏季VOCs观测数据,结合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太原市春夏季VOCs的组成成分、污染特征及其日变化特征,并利用MIR系数、等效丙烯浓度及FAC系数法评估并研究各类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结果表明,太原市春夏季大气TVOCs小时平均体积分数为(20.0±0.87)×10^(-9),其中烷烃和含氧有机化合物(OVOCs)是含量最丰富的VOCs组分。太原市TVOCs浓度呈现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22:00;从VOCs种类上看,烷烃、烯烃、乙炔和芳香烃与TVOCs浓度的日变化特征较一致,呈现早晚高午后低的变化趋势,OVOCs与其他VOCs物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通过φ(T)/φ(B)的比值分析发现太原市春夏季大气中VOCs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源的共同影响。太原市春夏季大气VOCs的SOAFP为25.4×10^(-2)μg.m^(-3),其中芳香烃为绝对优势物种,其贡献率超过90%;TVOCs的OFP为49.1×10^(-9),等效丙烯浓度为3.99×10^(-9),各VOCs物种的OFP依次表现为烯烃>OVOCs>芳香烃>烷烃>乙炔,表明烯烃和OVOCs对O_(3)生成具有重要贡献。对涂料溶剂和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效管控将有利于控制太原市大气中的SOA生成,而控制机动车排放是有效降低O_(3)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挥发性有机 污染特征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天津市机动车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被引量:22
2
作者 于艳 王秀艳 杨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1-386,共6页
通过隧道实验得到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物种信息及各物种的浓度数据,检测得到88种VOCs,其中23种VOCs具有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基于天津市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对天... 通过隧道实验得到天津市机动车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物种信息及各物种的浓度数据,检测得到88种VOCs,其中23种VOCs具有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基于天津市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对天津市机动车排放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邻-二甲苯、甲苯、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对-二乙苯是对SOA生成贡献最大的6个物种,各自SOA生成量分别为973.97,721.05,687.31,592.09,571.31,538.59t/a,分别占SOA生成潜势的13.87%、10.27%、9.79%、8.43%、8.13%、7.67%;芳香烃是对SOA生成贡献最大的前体物,其SOA生成量占SOA生成潜势的88.95%.因此,减少机动车芳香烃类物质的排放,可有效地减少SOA的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溶胶转化系数 机动车 隧道实验
下载PDF
深圳大气中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 被引量:47
3
作者 王扶潘 朱乔 +3 位作者 冯凝 刘芮伶 黄晓锋 何凌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49-2457,共9页
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对深圳四季5种芳香烃和异戊二烯所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量分季节计算并比较得出:四季中除春季外,其余三季产率法计算得到的SOA量均高于生成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四季所生成SOA的平均值分别为(2.48±... 使用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对深圳四季5种芳香烃和异戊二烯所生成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量分季节计算并比较得出:四季中除春季外,其余三季产率法计算得到的SOA量均高于生成系数法计算的结果,四季所生成SOA的平均值分别为(2.48±2.02)μg/m3和(2.10±1.21)μg/m3.2种方法计算结果均为夏季SOA的生成量最大,秋季和冬季次之,春季最小.生成系数法计算得出人为源和天然源的贡献分别为96%和4%,而产率法得到两种源的贡献分别为86%和14%.将生成系数法和产率法计算得到的夏季SOA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发现计算值均低于实测值,分别占实测值的21%和31%.最后计算芳香烃和异戊二烯的自由基反应速率得出,与OH自由基反应是其生成SOA最主要的途径,比例为75%,与NO3自由基和O3的反应比例分别为22%和3%.在生成SOA速度上,苯乙烯的速度最快,苯的速度最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生成系数法 产率法 芳香烃 异戊 有机溶胶
下载PDF
重庆市夏秋季VOCs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芮伶 李礼 +3 位作者 余家燕 许丽萍 冯凝 刘敏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93-1200,共8页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_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获得市区点和郊区点φ(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41....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_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获得市区点和郊区点φ(T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分别为41.35×10^(-9)和22.72×10^(-9),其中市区点以烷烃(35.2%)和烯炔烃(25.2%)为主,郊区点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30.6%)和烷烃(26.0%)为主.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量化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的OFPs(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149.11×10^(-9)和71.09×10^(-9),市区点OFPs最大的是乙烯、丙烯、甲苯、C8和C9的芳香烃等,郊区点OFPs最大的VOCs是丙烯醛、异戊二烯和甲基乙烯基酮.结合气溶胶生成系数量化郊区点和市区点VOCs对SOA的生成贡献分别为0.36和1.26μg/m^3,相比国内其余城市VOCs的SOAP(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较小,主要以甲基环己烷、正壬烷、正葵烷和十一烷等高碳烷烃,以及甲苯、苯、二甲苯和乙苯等芳香烃的SOAP为主.研究显示,控制烯炔烃和芳香烃的浓度有助于控制重庆市O_3的生成,控制高碳烷烃和芳香烃则有助于控制重庆市SOA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
下载PDF
基于二次有机气溶胶和臭氧生成潜势的河北挥发性有机物优控物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新军 王淑娟 +1 位作者 范莉茹 宿文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87,193,共6页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 为研究河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影响,利用2021年4—10月河北11个地市VOCs的监测数据,对河北VOCs污染特征及其关键活性组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河北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36.16×10^(-9),低碳的醛酮类和低碳的烷烃是河北VOCs的主要构成物种。VOCs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河北中南部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等地,北部城市秦皇岛、张家口VOCs浓度较低。监测期间,河北O_(3)生成潜势(OFP)为259.67μg/m^(3),SOA生成潜势为0.61μg/m^(3),其中衡水OFP最高,达302.96μg/m^(3),石家庄SOA生成潜势最高,达0.92μg/m^(3)。甲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对OFP及SOA生成潜势的贡献均较大,是O_(3)和大气颗粒物协同控制的优控VOCs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
下载PDF
基于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四川盆地典型城市夏季挥发性有机物优控物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安 饶芝菡 +5 位作者 陈超 许肖云 蒲红玉 王璞 王媛 蒋红斌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4-540,共7页
为评估四川盆地中小城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筛选优控物种,选取了该区域典型代表城市(遂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夏季不同功能区大气中106种VOCs的离线数据。结果表明:(1)遂... 为评估四川盆地中小城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筛选优控物种,选取了该区域典型代表城市(遂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市夏季不同功能区大气中106种VOCs的离线数据。结果表明:(1)遂宁夏季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9.4×10^(-9),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和烷烃是主要组分,累计贡献73.4%。VOCs空间变化趋势为工业区>城郊区>文教区。(2)遂宁OFP均值为166.7μg/m^(3),烯烃对OFP贡献率(33.1%)最大。(3)遂宁SOAFP均值为2.8μg/m^(3),芳香烃贡献率(84.9%)最大。(4)遂宁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 2.5)协同控制的双控物种是甲苯、间/对-二甲苯、1,2,4-三甲苯和环戊烷。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可能是双控物种主要来源,加强两者治理和控制,能有效实现O_(3)和PM 2.5协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优控物种
下载PDF
氨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影响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赵兴亚 包职贰 +3 位作者 张鑫 李佳濛 王晨曦 陈玲红 《能源工程》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在氧化流动管反应器中开展了一系列甲苯/OH自由基氧化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情景下NH_(3)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的影响。反应器采用低压汞灯作为光源,0H暴露量范围为2.91~6.79 molec·cm^(-3)s(2.3~5.2 d大气老化)。研究... 在氧化流动管反应器中开展了一系列甲苯/OH自由基氧化实验,研究了复合污染情景下NH_(3)对甲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的影响。反应器采用低压汞灯作为光源,0H暴露量范围为2.91~6.79 molec·cm^(-3)s(2.3~5.2 d大气老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甲苯/0H自由基氧化体系中,通入NH_(3)导致SOA的峰值粒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增大;进一步通入NO或SO_(2),SOA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随之增加,且SO_(2)对SOA生成的促进作用高于NO_(2)同时通入NO和SO_(2),促进作用更明显。提高反应器内0H自由基暴露量,SOA的峰值粒径和质量浓度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胶 溶胶生成潜势 氧化流动管反应器
下载PDF
德州市冬季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的贡献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毅 俞颖 +5 位作者 宋锴 万子超 陆思华 于雪娜 曾立民 郭松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665-675,共11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火焰离子检测器(Online-GC-MS/FID)对2017年冬季山东德州大气中9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测量,研究了VOCs浓度和组分特征、日变化趋势、来源及其对臭氧(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德州大...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火焰离子检测器(Online-GC-MS/FID)对2017年冬季山东德州大气中9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连续测量,研究了VOCs浓度和组分特征、日变化趋势、来源及其对臭氧(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的贡献.结果表明,德州大气VOCs平均体积分数为(47.74±33.11)×10^-9,烷烃占比最大,为40.66%.总VOCs及其组分表现出早晚体积分数高、中午体积分数低的日变化规律.德州大气中丙烷、丙烯、苯及甲苯和二氯甲烷分别受到液化石油气挥发、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排放和溶剂使用等人为源的影响.反向轨迹模型分析发现,北方内陆气团对德州VOCs体积分数具有一定贡献.烷烃、烯烃、芳香烃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34.87±33.60)、(120.48±118.76)和(59.77±94.14)μg/m^3,乙烯、丙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的贡献较大.芳香烃氧化主导了SOA生成,其贡献率为93.7%,甲苯、间/对二甲苯、苯对SOA生成的贡献最大.为解决大气复合污染问题、实现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德州应重点控制甲苯、间/对二甲苯等芳香烃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芳香烃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
下载PDF
晋城市环境空气中VOCs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潜势分析
9
作者 李广池 《节能与环保》 2020年第1期62-63,共2页
为了深入了解晋城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对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国控点VOCs进行苏玛罐样品采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6月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中,二次有机气溶胶前体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 为了深入了解晋城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贡献,对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国控点VOCs进行苏玛罐样品采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春季4月和夏季6月晋城市环境空气VOCs中,二次有机气溶胶前体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有贡献;其前体主要来源于表面涂层工艺排放和汽车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城市 VOCS 生成有机溶胶 潜势分析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VOCs组成特征及二次污染生成贡献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思瑶 关净文 +4 位作者 关璐 张天 王蕴赟 沈建东 于兴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1-1928,共8页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 利用2021年1~12月杭州市城区大气VOCs的观测数据,分析了VOCs化学组成及其污染特征,运用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进行VOCs来源解析,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AF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显示,观测期间杭州市大气VOCs体积分数均值为30.65×10^(-9),烷烃和卤代烃是其主要组分,分别占49.23%和24.47%,浓度排名前10的VOCs物种主要为C_(2)~C_(4)的烷烃、C_(7)~C_(8)的芳香烃和乙烯.源解析结果显示杭州市VOCs主要来源为燃烧源、溶剂使用源、工业排放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杭州市大气VOCs的总OFP为50.56×10^(-9),其中乙烯、1-乙基-3-甲基苯和甲苯是其主要贡献组分.芳香烃对AFP的贡献达到91.52%,是最重要的SOA前体物.因此,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溶剂使用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防控O_(3)污染以及SOA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生成潜势(OFP)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AFP)
下载PDF
石化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与环境空气中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石 孙慧 +3 位作者 高少华 邹兵 路帅 赵东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3-2028,共6页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针对石化企业VOCs排放组分及不同组分对周边环境空气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以我国某典型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其正常工况运行条件下,...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针对石化企业VOCs排放组分及不同组分对周边环境空气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却少有报道。本文以我国某典型石化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其正常工况运行条件下,在其厂界周围选取5个监测点位,开展了7天的VOCs采样与监测工作。通过对采集VOCs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本次研究中检测出的VOCs的浓度范围为11.5~148.8μg/m^3,VOCs组分种类主要为烷烃、烯烃和芳香烃,其中烷烃占60%以上,是该石化企业排放VOCs的主要组分。进一步通过对VOCs各组分的臭氧(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烯烃是该石化企业排放的VOCs组分中对O_3贡献的关键前体物质,贡献率为50%~70%左右;芳香烃是SOA的主要前体物质,贡献率达80%以上,VOCs全部组分对SOA的贡献量为2.5046μg/m^3。本研究对石化企业VOCs的防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合物 污染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
下载PDF
实验室模拟研究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永福 贾龙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7-785,共19页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中重要的气溶胶组分,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经化学转化形成,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但至今其确切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还十分不清楚。研究SOA的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单个物种或多物种...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是大气中重要的气溶胶组分,主要由挥发性有机物(VOCs)经化学转化形成,对天气、气候、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但至今其确切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还十分不清楚。研究SOA的方法主要采用实验室单个物种或多物种的化学过程的模拟研究,野外实际大气的SOA化学成分、源汇和多尺度分析的观测研究,以及大气中SOA形成的数值模拟的回报和预报研究。实验室研究是对SOA形成过程中获取基础数据和推究SOA生成机制的最主要手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近五年,SOA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包括SOA前体物、SOA形成机制及影响因子的进一步理解。本文就这些方面展开了概要性的综述,重点强调了我国研究人员所做的研究工作。在采用实验室烟雾箱系统模拟研究SOA方面,首先简述了烟雾系统的发展以及表征,讨论了跟烟雾箱箱体相关的壁效应问题,重点综述了萜烯类、芳香烃类、小分子类等化学物种转化形成SOA的研究进展。在采用流动管和其他反应器类模拟研究SOA方面,重点讨论了挥发性有机物在颗粒物表面或在液相中所形成的SOA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胶 烟雾箱系统 生成机制 非均相反应 挥发性有机
下载PDF
银川都市圈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初步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陈熀 王章玮 +6 位作者 刘建军 黄海梅 刘垚 严晓瑜 陆耀辉 王纯杰 张晓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1-812,共12页
2019年6月和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周边6个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研究。利用苏码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FID技术测定环境空气样品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分析该地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 2019年6月和8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及周边6个点位进行了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研究。利用苏码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FID技术测定环境空气样品中56种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分析该地区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计算各组分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工业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以及工业/交通混合区采样点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和组成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各采样点均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短链烷烃和长链烷烃占比较高,分别为TVOCs的30.85%—45.21%和15.17%—48.79%,烯烃在宁东煤化工区采样点占比(43.77%)最高,而炔烃、芳香烃在平罗采样点占比最高,分别为29.98%和14.00%。烯烃对各采样点臭氧生成潜势(OFP)贡献率为23.20%—85.26%,芳香烃对各采样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贡献最大(61.49%—8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环境空 臭氧 有机溶胶 生成潜势
原文传递
宝鸡市秋冬季大气VOCs浓度特征及其O3和SOA生成潜势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瑞旭 刘焕武 +2 位作者 邓顺熙 芮守娟 王伟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3-996,共14页
2017年10月、12月在宝鸡市城区开展了共29d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在线监测,共测出102种VOCs,分别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法估算了宝鸡市各VOCs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 2017年10月、12月在宝鸡市城区开展了共29d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在线监测,共测出102种VOCs,分别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法估算了宝鸡市各VOCs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s)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s),筛选出生成O 3与SOA活性最大的VOCs成分.结果表明:宝鸡市秋季和冬季TVOC的浓度分别为(68.62±21.85)×10^-9和(42.44±16.62)×10^-9,总OFPs分别为185.49×10^-9和126.00×10^-9,总SOAFPs分别为3.26,0.65μg/m^3.秋季VOCs中含量最多的2种组分为烷烃(21.83×10^-9)和芳香烃(13.37×10^-9),分别占TVOC的31.82%和19.49%,乙烯、反-2-戊烯和甲苯是OFPs最大的3个成分,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是SOAFPs最大的3个成分.而在冬季,烷烃(17.34×10^-9)和炔烃(8.81×10^-9)是VOCs中含量最多的2种组分,分别占TVOC的40.85%和20.75%,乙烯、丙烯、乙炔是OFPs最大的3个成分,甲苯、间/对二甲苯、乙苯是SOAFPs最大的3个成分.优先减少烯烃和芳香烃的排放是宝鸡市秋冬季抑制O3和SOA的形成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 宝鸡市
下载PDF
天津市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
15
作者 刘永全 赵伊琳 +2 位作者 刘欢 刘金玉 降升平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49-56,共8页
研究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与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期间,选择工业区(BH站位)、中心城区(HX站位)两个站位在冬季、春季对环境空气中115种VOCs进行定量监测,分析其浓度水平... 研究天津市不同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与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于2022年11月—2023年5月期间,选择工业区(BH站位)、中心城区(HX站位)两个站位在冬季、春季对环境空气中115种VOCs进行定量监测,分析其浓度水平、污染特征及光化学反应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BH、HX两站位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05.23±63.61)μg/m^(3)、(67.75±43.36)μg/m^(3),前者较后者高55.3%,冬季、春季两站位VOCs均呈现出BH站位>HX站位的特征,且从冬季到春季各VOCs组分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BH、HX两站位占比最高的组分分别为烷烃和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BH站位占比最高的物质为二氯甲烷,HX站位则为丙酮;两站位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贡献最高组分均为芳香烃,占比分别为36.4%和91.5%;此外,对OFP和SOAP贡献最大的组分分别为顺-2-丁烯和甲苯。特征比值分析表明本地VOCs气团老化程度较高,表示其浓度一定程度上受远距离传输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差异化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西安春季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O_(3)和SOA生成潜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妙 尉鹏 +4 位作者 李顺姬 薛兴钊 曹泽磊 黄宇广 闫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7-206,共10页
为科学精准地服务西安市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3-5月在西安市大气环境超级站开展VOCs在线连续观测,共观测出108种VOCs组分,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估算VOCs对臭氧和SOA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西安市春季TVOC平... 为科学精准地服务西安市春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9年3-5月在西安市大气环境超级站开展VOCs在线连续观测,共观测出108种VOCs组分,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估算VOCs对臭氧和SOA的生成潜势。结果表明:西安市春季TVOC平均浓度为155.53μg/m^(3),其中OVOCs、烷烃和芳香烃贡献较高,占TVOC的79.35%。西安市TVOC日变化在夜间出现2个峰值,与路边站总碳氢变化趋势一致,结合甲苯/苯、异戊烷/戊烷比值分析,VOCs受机动车和工业源排放影响较大。芳香烃、OVOC和烯烃在二次转化中贡献较高,丙烯醛、丙酮和乙醇是西安市臭氧生成的特征组分;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乙苯对臭氧和SOA生成均影响较大;削减苯系物、OVOC和烯烃排放量是西安市春季抑制O_(3)和SOA生成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山东省沿海城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光岳 张扬 +1 位作者 马海斌 张凤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7,共8页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集了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和滨州7个沿海城市的环境空气样品,分析了117种VOCs的污染水平、臭氧(O_(3))生成潜势、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观测期间,7个沿海城市大气VOCs质量浓度表现为东营(422μg/m^(3))>滨州(366μg/m^(3))>烟台(324μg/m^(3))>青岛(261μg/m^(3))>威海(226μg/m^(3))>潍坊(192μg/m^(3))>日照(146μg/m^(3))。其中,青岛、烟台、日照和东营以卤代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威海、潍坊和滨州以烷烃为主要VOCs污染物。滨州O_(3)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最大,分别为872μg/m^(3)和0.70μg/m^(3);日照O_(3)生成潜势最小,为220μg/m^(3);东营SOA生成潜势最小,为0.22μg/m^(3)。芳香烃是7个城市SOA的重要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VOCS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下载PDF
漯河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特征及影响
18
作者 杜宇彬 吴丽萍 +4 位作者 牛大伟 冷海斌 徐云飞 薛爽 张楠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498-513,共16页
选取漯河市26辆不同类型车辆开展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采样,分析VOCs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烷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异戊烷、乙醛、2,3-二... 选取漯河市26辆不同类型车辆开展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源采样,分析VOCs源成分谱特征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和烷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异戊烷、乙醛、2,3-二甲基丁烷和乙烯;柴油车尾气排放以OVOC和烯烃为主,特征物种主要包括丙酮、乙烯、乙醛、苯甲醛和丙烯醛。随着累计行驶里程的增加,汽油车烷烃排放增加47.3%,芳香烃排放下降122.4%。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的OVOC和柴油车尾气排放的烯烃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较高,芳香烃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贡献最大;国Ⅳ、国Ⅵ轻柴车和国Ⅳ重柴车的源活性因子较高,均为应当优先控制的机动车类型。检车场工作人员VOCs暴露存在非致癌和致癌健康风险,应加强健康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源成分谱 臭氧生成潜势(OFP)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SOAP)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伊犁河谷核心区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
19
作者 邓婉月 范宾倩 +6 位作者 任重远 李睿 刘盈盈 李丽明 李媛 耿春梅 杨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4,共12页
为深入探究伊犁河谷核心区工业园区环境中的VOCs污染特征,于2021—2022年对3个园区环境进行VOCs采样与组分分析,并估算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同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以便全面地评估其环境与人体健... 为深入探究伊犁河谷核心区工业园区环境中的VOCs污染特征,于2021—2022年对3个园区环境进行VOCs采样与组分分析,并估算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的贡献,同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以便全面地评估其环境与人体健康效应。结果表明,春、夏、冬三季园区环境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89.9±172.1,129.3±56.0和426.4±155.9μg/m^(3)。烷烃是冬季各园区TVOCs质量浓度的主要特征组分(64%∼70%),OVOCs是夏季和春季TVOCs质量浓度贡献最高的组分,贡献率分别为35%∼43%和30%∼47%。园区的OFP均值为494.5μg/m^(3),其中OVOCs(19%∼47%)、芳香烃(24%∼28%)和异戊二烯(12%∼29%)是OFP的主要贡献组分,主要的活性物种为异戊二烯、间/对-二甲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园区的SOAFP平均生成量为1.9μg/m^(3),以芳香烃的贡献为最大(88%∼93%),甲苯、二甲苯、苯和乙苯等为关键物种。各园区环境VOCs对人体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主要由丙烯醛引起。苯、三氯甲烷、四氯乙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溴乙烷的平均终生癌症风险(lifetime carcinogenic risk,LCR)均大于10-6,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研究显示,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十二烷是协同防控该地区PM_(2.5)和O_(3)的关键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挥发性有机 臭氧生成潜势 有机溶胶生成潜势 健康风险
下载PDF
桂林市城区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对O3和SOA的生成潜势 被引量:10
20
作者 银媛媛 文建辉 张旭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5,共7页
对桂林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VOCs物种78种,平均体积分数为21.32×10^-9,表现为芳香烃(67.82%)>烷烃(19.56%)>... 对桂林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特征,以及VOCs对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共检出VOCs物种78种,平均体积分数为21.32×10^-9,表现为芳香烃(67.82%)>烷烃(19.56%)>卤代烃(7.50%)>烯烃(2.86%)>含氧挥发性有机物(1.41%)。VOCs体积分数空间分布呈现市中心和下风向郊区两个高值区。通过苯与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林科所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和生物源,师专甲山校区VOCs主要是来自交通源,其余测点VOCs主要来自交通源、工业源和外来传输源。分析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浓度比值发现,电子科大尧山校区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大,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强烈;旅游学院、华侨旅游经开区、大埠中心校气团光化学年龄较小,光化学反应活性相对较弱。VOCs对O3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3.81%),其次是烷烃(7.22%)和烯烃(4.75%);对SOA生成潜势最大的为芳香烃(97.45%),其次是烷烃(2.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污染特征 臭氧 有机溶胶 生成潜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