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次淬火对NM450耐磨钢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陈世坤 吴翔 +4 位作者 刘丽华 闫强军 姜在伟 姜金星 左秀荣 《宽厚板》 2023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NM450耐磨钢经过860℃、880℃、900℃、920℃不同温度二次淬火后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80℃二次淬火得到的试样晶粒平均尺寸最小,900℃一次淬火组织中的...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NM450耐磨钢经过860℃、880℃、900℃、920℃不同温度二次淬火后力学性能、微观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80℃二次淬火得到的试样晶粒平均尺寸最小,900℃一次淬火组织中的细长马氏体板条转变为短粗状马氏体板条,试样硬度、强度最高。通过6000次三体冲击磨损试验,发现900℃一次淬火NM450钢的磨损表面为犁沟、微切削及疲劳损伤,880℃二次淬火NM450钢的磨损表面为鳞剥与疲劳损伤。二次淬火能有效提高NM450钢的耐磨性能,经880℃二次淬火的试样磨损量最小,耐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450耐磨钢 二次淬火 力学性能 耐磨性能 微观组织
下载PDF
Nb及二次淬火对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君 丁桦 +1 位作者 唐正友 李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0,共5页
主要对0.19C-1.52Si-1.53Mn-0.14Al-0.048Nb和0.19C-1.52Si-1.48Mn-0.15Al两种成分的钢进行了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工艺处理,并研究二次淬火对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的加入能够起到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效... 主要对0.19C-1.52Si-1.53Mn-0.14Al-0.048Nb和0.19C-1.52Si-1.48Mn-0.15Al两种成分的钢进行了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工艺处理,并研究二次淬火对Q&P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的加入能够起到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的效果,提高Q&P钢的综合性能.强塑积最高可达到25 190 MPa.%.二次淬火能够提高实验钢最终的马氏体含量,并大大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降低了实验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和总延伸率.若不采用二次淬火则会使实验钢的塑性大大提高,综合力学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工艺 二次淬火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二次淬火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迟长志 李世欣 +1 位作者 孟凡博 孙鹏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93,共3页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 利用正交试验一次淬火、二次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对20CrMnTi渗碳钢组织和扭转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淬火能明显细化和强化组织,获得扭转强度最大的最佳工艺为二次860℃淬火,220℃×4 h回火;二次淬火对20CrMnTi钢的扭转强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 渗碳钢 二次淬火 扭转强度
下载PDF
低碳双相钢的二次淬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国顺 孙英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研究了20SiMnTi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分析随亚温淬火温度的变化,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热处理可以使材料得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其抗拉强度达到 950MPa,屈服强度达到 920 MPa,伸长率为20%... 研究了20SiMnTi钢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分析随亚温淬火温度的变化,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热处理可以使材料得到良好的强塑性配合.其抗拉强度达到 950MPa,屈服强度达到 920 MPa,伸长率为20%,断面收缩率为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温淬火 强度 塑性 低碳双相钢 二次淬火 综合性能
下载PDF
二次淬火温度对40Cr钢亚温淬火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洪霞 《科技信息》 2011年第30期421-421,共1页
本文分析了二次淬火温度对40Cr钢淬火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钢最佳的二次淬火温度为790℃。在该温度下获得的淬火组织为马氏体和铁素体,且铁素体细小而均匀。
关键词 40CR钢 二次淬火温度 韧性
下载PDF
抱轴承箱材料的二次淬火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卫东 封全保 杨川 《铁道机车车辆》 2004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机车抱轴承箱材料ZG2 5Mn进行了正火、调质、二次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阐述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机理 ,认为二次淬火可以改善组织 ,提高强度与韧性。采用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工艺后 ,提高了... 对机车抱轴承箱材料ZG2 5Mn进行了正火、调质、二次淬火的热处理工艺试验 ,比较分析了不同工艺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 ,阐述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机理 ,认为二次淬火可以改善组织 ,提高强度与韧性。采用了二次淬火的强韧化工艺后 ,提高了抱轴承箱的综合性能 ,达到了法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抱轴承箱材料 ZG25Mn 二次淬火 热处理 强韧化机理
下载PDF
船用高强韧钢二次淬火过程对屈强比的影响
7
作者 李朝阳 郭呈宇 +2 位作者 康永林 王书桓 于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8-1482,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调质热处理工艺获得材料屈强比较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船用高强韧钢在一次淬火+两相区二次淬火+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与屈强比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高温共聚焦金相显微镜对高强韧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为了解决传统调质热处理工艺获得材料屈强比较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船用高强韧钢在一次淬火+两相区二次淬火+回火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及其对力学性能与屈强比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高温共聚焦金相显微镜对高强韧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转变进行观察与分析,并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分析组织转变对力学性能及屈强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二次淬火温度的升高,高强韧钢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升高且屈强比升高,高强韧钢热处理态组织为铁素体+回火板条马氏体。高强韧钢在二次加热保温时,一次淬火形成的马氏体板条界促进奥氏体形核从而细化晶粒,提高了强度与低温韧性,屈服强度均高于800 MPa,-50℃冲击功均高于200 J;同时,两相区二次加热时产生了软相铁素体,并在后续二次淬火及回火过程中保持稳定,降低了屈强比,最低可达0.92。合理的二次淬火热处理工艺可以在保证强韧性的前提下获得较低的屈强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高强韧钢 二次淬火 力学性能 屈强比 高温金相 组织转变 铁素体 回火板条马氏体
下载PDF
二次淬火温度对G20CrNi2Mo轴承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崔皓哲 王培 +1 位作者 蒋中华 张玉妥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1-45,共5页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试验等分析二次淬火温度对G20CrNi2Mo轴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860℃二次淬火温度范围内,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三种不同淬火温度下G20CrNi2Mo轴承钢基体组织均...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冲击试验等分析二次淬火温度对G20CrNi2Mo轴承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860℃二次淬火温度范围内,晶粒尺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三种不同淬火温度下G20CrNi2Mo轴承钢基体组织均为马氏体组织,且马氏体组织板条尺寸随淬火温度升高而逐渐细化;对不同二次淬火温度下经170℃回火后的G20CrNi2Mo渗碳轴承钢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测,发现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在860℃最大,分别为1212.5MPa和1431MPa,室温冲击韧性和伸长率在二次淬火温度为780℃时最高,达到121.50J和16%;三种不同淬火温度下洛氏硬度值大于40HRC,残余奥氏体含量≤1.0%,均达到轴承钢的应用要求;二次淬火温度为820℃时强韧性匹配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CrNi2Mo轴承钢 二次淬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二次淬火对15Cr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章勤 赵平 《川汽科技》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试验研究了二次淬火工艺对15Cr钢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次淬火温度发生极小的变化,其性能将产生大幅度的变化,同时,冷却速度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关键词 二次淬火 15Cr钢 性能 钢组织 冷却速度 温度
下载PDF
淬火-配分处理对二次淬火时钢中残留奥氏体分解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历长云 张珊珊 +2 位作者 康人木 许磊 米国发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6,共6页
对0.26C-1.72Si-1.56Mn钢进行了不同碳配分时间的淬火-配分(Q-P)处理,并研究了其组织,特别是二次淬火中奥氏体的分解转变。结果表明:Q-P处理后都形成了板条马氏体+二次淬火组织,且二次淬火组织中都存在孪晶马氏体;碳配分时间在10~300 s... 对0.26C-1.72Si-1.56Mn钢进行了不同碳配分时间的淬火-配分(Q-P)处理,并研究了其组织,特别是二次淬火中奥氏体的分解转变。结果表明:Q-P处理后都形成了板条马氏体+二次淬火组织,且二次淬火组织中都存在孪晶马氏体;碳配分时间在10~300 s范围内,Q-P处理后残留奥氏体中的C含量均高于1.0wt%,残留奥氏体的含量不低于11%(体积分数),有利于钢韧性的改善;初次淬火后未转变奥氏体的形态和尺寸是影响其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初次马氏体板条界膜状奥氏体容易形成残留奥氏体;相对于块状未转变奥氏体,条状未转变奥氏体容易形成二次淬火马氏体及片状残留奥氏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淬火-配分 二次淬火 残留奥氏体 马氏体 孪晶马氏体
原文传递
复合二次淬火热处理在滚子链传动中的应用
11
作者 尚召华 王顺功 +1 位作者 刘德鹏 秦娜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0-82,85,共4页
对滚子链中销轴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善,采用复合二次化学热处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销轴表面的硬度和高硬层的厚度,并且避免了销轴和套筒表面的互溶性,有效减轻了链条零件的黏着磨损。通过热处理的改善,显著提高了链条的耐磨性。
关键词 销轴 磨损 碳化物 硬度 二次淬火
原文传递
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问题探讨
12
作者 孔凡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54,共2页
以 Q T4210 球铁制Ⅱ倒挡拨叉的局部淬火为例,探讨了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问题。
关键词 铁素体球铁 高频淬火 拖拉机 倒挡拨叉
下载PDF
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技术的探讨
13
作者 孔凡乐 李逸人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12,共3页
探讨了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的工艺、应用范围及机理;实践表明,铁素体球铁二次淬火后的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均满足了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 铁素体球铁 高频淬火 淬火 球墨铸铁
下载PDF
铁素体球铁二次高频淬火问题探讨
14
作者 孔凡乐 《热处理》 CAS 2000年第1期18-20,共3页
某些拖拉机倒档拨叉系采用QT45 0 -10铁素体球墨铸铁制造 ,要求局部淬硬。以往采用火焰淬火和盐浴局部加热淬火 ,其效果不理想。为此 ,设计制造了特殊的感应器和工装夹具 ,采用二次高频淬火工艺解决了该倒挡拨叉的热处理难题。
关键词 倒挡拨叉 铁素体球铁 高频淬火 拖拉机
下载PDF
两相区淬火对10Ni5CrMo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史学星 杨才福 +2 位作者 沈俊昶 张永权 赵昆渝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35,共5页
研究了10Ni5CrMo钢经调质处理和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10Ni5CrMo钢经两相区淬火处理后,得到板条状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并且在板条边界及板条内部析出逆转变奥氏体,该逆转变奥氏体与... 研究了10Ni5CrMo钢经调质处理和淬火+两相区淬火+回火(QLT)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10Ni5CrMo钢经两相区淬火处理后,得到板条状的二次回火马氏体+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并且在板条边界及板条内部析出逆转变奥氏体,该逆转变奥氏体与基体遵从K-S关系。10Ni5CrMo钢经QLT处理后改善了钢的回火稳定性,屈强比降低,尤其是低温韧性显著提高。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增多。稳定的逆转变奥氏体提高了低温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Ni5CrMo钢 两相区二次淬火(QLT) 强度 韧性 逆转变奥氏体
下载PDF
渗碳淬火工艺对17CrNiMo6钢渗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亮 王飞宇 +3 位作者 张忠和 刘振民 蒋申柱 张尔康 《热处理》 CAS 2017年第3期28-31,共4页
在不同的条件下,即不同的渗碳时间、不同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和不同的二次淬火温度,对17CrNiMo6钢试样进行了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随后检查试样的显微组织,包括渗层的碳化物、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内氧化的级别,基体组织及表面硬度,以研... 在不同的条件下,即不同的渗碳时间、不同的预备热处理工艺和不同的二次淬火温度,对17CrNiMo6钢试样进行了渗碳、淬火和低温回火。随后检查试样的显微组织,包括渗层的碳化物、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内氧化的级别,基体组织及表面硬度,以研究渗碳和淬火工艺对17CrNiMo6钢渗碳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调质处理、820℃二次淬火的17CrNiMo6钢试样渗层的碳化物、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内氧化的级别均最佳,经780℃二次淬火的试样的表面硬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CrNiMo6钢 渗碳 二次淬火 显微组织
下载PDF
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渗碳淬火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倩 裴林清 +1 位作者 张乐 明国建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对凸轮渗碳淬火工艺进行优化,渗碳后采用二次淬火工艺,碱浴作淬火介质,研究新工艺对凸轮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淬火后凸轮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心部抗拉强度和冲... 通过对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凸轮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对凸轮渗碳淬火工艺进行优化,渗碳后采用二次淬火工艺,碱浴作淬火介质,研究新工艺对凸轮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淬火后凸轮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心部抗拉强度和冲击值分别大于931MPa和88.2J/cm2,变形量明显减小,金相组织较原工艺更加均匀合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 渗碳 二次淬火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下载PDF
不同回火工艺对15CrNiMo渗碳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于洪军 陈俊豪 +4 位作者 路明 苏盛睿 李佳康 迟晓明 王永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6,共5页
主要研究了15CrNiMo渗碳钢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渗碳后直接回火工艺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直接回火工艺是将渗碳淬火后的试样直接进行低温回火处理,而二次淬火工艺是试样在渗碳淬火后经过高温回火后再... 主要研究了15CrNiMo渗碳钢渗碳后热处理工艺对其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对渗碳后直接回火工艺和二次淬火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直接回火工艺是将渗碳淬火后的试样直接进行低温回火处理,而二次淬火工艺是试样在渗碳淬火后经过高温回火后再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工艺的试样和冲击断口进行观察。同时,对两种工艺的试样进行了表面硬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试样渗碳层与过渡层组织结构差异不大,直接回火工艺试样的心部为贝氏体组织,拥有较好的冲击韧性,而二次淬火工艺试样心部存在双相组织,其中包括另一种形态的贝氏体组织,对冲击韧性产生负面影响。二次淬火工艺试样表面硬度由于碳扩散作用导致硬度下降。直接回火工艺的试验钢表现出更良好的性能,表面硬度为59.5 HRC、冲击功192 J,较二次淬火工艺试验钢的分别提高了6.5 HRC和32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后热处理 直接回火工艺 二次淬火工艺 冲击韧性 表面硬度
原文传递
3MW风电主轴轴承淬火油槽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茂林 姚艳书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第11期52-53,共2页
设计并制造一种新型淬火油槽,彻底解决了3MW风电主轴轴承在热处理二次淬火冷却过程中硬度低的难题,为我国3MW以上风电主轴的生产和热处理质量提供了保证。
关键词 淬火油槽 主轴轴承 设计 风电 热处理质量 冷却过程 二次淬火 电主轴
下载PDF
渗碳淬火齿轮齿面裂纹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郎庆斌 张航宇 +2 位作者 郑三妹 于慎君 宋亚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53-256,共4页
应用金相、显微硬度和X射线等手段对齿轮齿面裂纹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齿面裂纹为磨削裂纹,与磨削表面发生二次淬火烧伤及回火烧伤有关;渗碳层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导致裂纹较深。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裂... 应用金相、显微硬度和X射线等手段对齿轮齿面裂纹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齿面裂纹为磨削裂纹,与磨削表面发生二次淬火烧伤及回火烧伤有关;渗碳层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导致裂纹较深。对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裂纹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烧伤 磨削裂纹 二次淬火 应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