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轻乘员二次碰撞损伤的列车铝蜂窝吸能桌耐撞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广军 吴小伟 于尧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9-309,共11页
为提高我国列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一种蜂窝蒙皮夹层结构吸能桌,能够有效降低列车碰撞时乘客与列车固定桌的碰撞损伤。采用全尺寸法建立蜂窝结构全尺寸有限元模型,用准静态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验证蜂窝全尺寸模型有效性,然后使用Hypermes... 为提高我国列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一种蜂窝蒙皮夹层结构吸能桌,能够有效降低列车碰撞时乘客与列车固定桌的碰撞损伤。采用全尺寸法建立蜂窝结构全尺寸有限元模型,用准静态试验和动态冲击试验验证蜂窝全尺寸模型有效性,然后使用Hypermesh建立蜂窝夹层结构吸能桌的数值仿真模型,先后验证了吸能桌的承载强度和被动安全防护性能。垂纵向承载强度校核结果表明,吸能桌在垂纵向均布载荷作用下产生很小的永久塑性变形,承载强度满足GM/RT 2100 issue 5等标准要求;标准50th混Ⅲ男性假人与现有餐桌和吸能桌的滑台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吸能桌相比现有桌能够明显改善乘员的运动姿态,有效地降低乘员的碰撞损伤。然后,探究了蜂窝夹层结构的蜂窝胞元厚度t1和蒙皮厚度t2对假人撞击力F和胸部压缩量THCC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胞元壁厚和蒙皮厚度变化时,吸能桌对假人防护效果先是变好,然后变差,胞元壁厚的影响程度较蒙皮厚度大。最后对不同厚度参数组合下假人损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t1和t2分别为0.10 mm和0.22 mm时损伤综合评价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式餐桌 蜂窝夹层结构 耐撞性 二次碰撞 损伤 LS-DYNA
下载PDF
基于因加而发理论与二次碰撞学说探析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
2
作者 李子瑜 刘钊 +3 位作者 张晓峰 张宁 刘博 徐西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晰。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部分学者开始从中医角度探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因加而发理论在本病病因中愈发重要,故本文基于因加而发理论,并结合西医学... 股骨头坏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晰。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股骨头坏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部分学者开始从中医角度探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因加而发理论在本病病因中愈发重要,故本文基于因加而发理论,并结合西医学二次碰撞学说,对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进行剖析。因加而发理论认为本病主因先天肝肾不足、后天失养,或夹外伤、酗酒等复合因素结合致病;二次碰撞学说则主张遗传易感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协同致病,故二者存在共通之处。因此,因加而发理论结合二次碰撞学说能够为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富有创新性,为股骨头坏死病因病机的研究提供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加而发 二次碰撞学说 股骨头坏死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列车乘员二次碰撞损伤及桌板参数优化
3
作者 卢嘉茗 秦睿贤 +2 位作者 王希 刘莉 陈秉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5-42,共8页
为了降低碰撞事故中乘员损伤,采用HybridⅢ型50%男性刚性假人,建立了包含座椅和桌板的假人碰撞分析模型。以桌板与假人H点的相对位置参数X、Z、厚度T为设计变量,设计三因子五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变量对乘员头部、颈部、胸部和腿部... 为了降低碰撞事故中乘员损伤,采用HybridⅢ型50%男性刚性假人,建立了包含座椅和桌板的假人碰撞分析模型。以桌板与假人H点的相对位置参数X、Z、厚度T为设计变量,设计三因子五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变量对乘员头部、颈部、胸部和腿部损伤的影响规律;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建立了桌板尺寸参数与颈部损伤参数Nij、综合损伤指标WIC之间的关系;采用NSGA-Ⅱ算法求解桌板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得到最优桌板尺寸参数,并进行优化方案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桌板布局可以有效避免碰撞过程中头部与桌板的直接接触,头部损伤参数HIC_(15)降低了95%,颈部损伤参数N_(ij)降低了58%,胸部损伤参数ThAC降低了71%,左右腿股骨轴向力分别降低39%和37%,乘员碰撞损伤显著降低,桌板优化方案可为内饰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碰撞 损伤预测 KRIGING模型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二次碰撞升频压电振动能采集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瑀 宋芳 熊玉仲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以通过压电效应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但现实中环境振动频带较窄,使采集器在低频表现很差。鉴于此,在传统一次碰撞升频采集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二次碰撞升频采集器,以达到提高低频能量采集效率的目的。建立了物理模型,...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以通过压电效应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但现实中环境振动频带较窄,使采集器在低频表现很差。鉴于此,在传统一次碰撞升频采集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二次碰撞升频采集器,以达到提高低频能量采集效率的目的。建立了物理模型,在原理上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分别设计了二次碰撞升频和一次碰撞升频压电振动能采集器实验。对比分析发现,二次碰撞升频扩宽了收集频带46.2%,但相应的电压幅值小幅下降,低频环境下表现优秀但高频表现变差。最后探究了附加尖端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集器的1阶共振频率、最大输出电压均随着其增大而减小,1阶共振频率与尖端质量呈现近似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二次碰撞升频 升频转换 超低频振动 压电悬臂梁 微系统
下载PDF
交通肇事罪中二次碰撞的因果关系认定——基于102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郑翰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6-108,共13页
交通肇事罪中二次碰撞的事故在实践中是较为复杂的案件类型,主要难在因果关系的认定。实证研究发现,连续型二次碰撞与间隔型二次碰撞两种事故类型在案发时的环境因素和后行为人的定罪情况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此二者皆与因果关系的认定... 交通肇事罪中二次碰撞的事故在实践中是较为复杂的案件类型,主要难在因果关系的认定。实证研究发现,连续型二次碰撞与间隔型二次碰撞两种事故类型在案发时的环境因素和后行为人的定罪情况均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此二者皆与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密切关联。在因果关系认定的操作中,为回应当前裁判中存在的认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应以两种不同的事故类型为界分,将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作为二次碰撞中因果关系判断的前提,引入结果回避可能性理论作为因果关系判断的核心标准,构建两种类型的二次碰撞中前行为人和后行为人的因果关系判断流程,从而实现刑法所追求的公平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二次碰撞 实证研究 因果关系 结果回避可能性
下载PDF
基于坐姿假人的地铁乘员二次碰撞损伤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存义 张乐乐 +1 位作者 卫亮 宋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22,共9页
针对地铁车厢中坐姿乘员的二次碰撞损伤问题,以乘员不同约束状态、坐姿、乘员人数为变量建立坐姿假人碰撞仿真场景。以AV/ST9001标准中加速度测试载荷为边界条件实现仿真计算,获得假人的姿态响应历程数据。建立假人响应物理参数与损伤... 针对地铁车厢中坐姿乘员的二次碰撞损伤问题,以乘员不同约束状态、坐姿、乘员人数为变量建立坐姿假人碰撞仿真场景。以AV/ST9001标准中加速度测试载荷为边界条件实现仿真计算,获得假人的姿态响应历程数据。建立假人响应物理参数与损伤等级对应关系的评估条件,包括头部HIC值、胸部3ms加速度与AIS损伤等级关系以及胫骨指数。仿真结果分析与损伤预估表明:坐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可能受到头部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肋骨骨折,腿部挫伤,骨折等不同程度伤害。座椅侧挡板对假人的姿态响应幅度有显著的影响,座椅及其附件的形状、材料等可作为可变设计参数以期降低乘员损伤;乘员人数会显著增加二次碰撞复杂度及损伤程度,是乘员损伤不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人 二次碰撞 地铁 损伤预测 仿真
下载PDF
高速列车座椅间距对乘员二次碰撞伤害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斌 张光伟 +1 位作者 赵洪伦 陆正刚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08年第2期1-3,共3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座椅间距对乘员碰撞伤害的影响,在欧洲列车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我国列车客室设施与布置,采用MADYMO Hybrid Ⅲ 50%假人,建立高速列车碰撞事故乘员二次碰撞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不同座椅间距... 为研究高速列车座椅间距对乘员碰撞伤害的影响,在欧洲列车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参考我国列车客室设施与布置,采用MADYMO Hybrid Ⅲ 50%假人,建立高速列车碰撞事故乘员二次碰撞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不同座椅间距对乘员伤害的影响.研究表明,合适的座椅间距能减小乘员的HIC(Head Injury Criterion)值和碰撞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乘员伤害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二次碰撞 乘员防护 被动安全
下载PDF
轨道车辆乘员二次碰撞伤害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文斌 赵洪伦 刘学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7年第9期23-27,共5页
结合我国铁道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欧洲和美国的轨道车辆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采用Madymo HybridIII 50百分位假人对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比较了不同客室布置方式、不同接触刚... 结合我国铁道车辆客室设施与布置,参考欧洲和美国的轨道车辆乘员伤害仿真、试验和评价标准,采用Madymo HybridIII 50百分位假人对轨道列车碰撞事故中乘员二次碰撞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伤害分析,比较了不同客室布置方式、不同接触刚度、不同的座椅间距等对乘员伤害的影响。研究表明,同向布置、合适的座椅靠背刚度和座椅间距能减小乘员的HIC值和碰撞的相对速度,从而减小乘员伤害。客室的内装材料也应从被动安全防护的角度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 二次碰撞 乘员防护 客室布置
下载PDF
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模拟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朗 陈荫三 +1 位作者 石川博敏 山崎邦夫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41,61,共5页
本文介绍了根据现场痕迹即可对含第二次碰撞的车对车碰撞事故进行分析与再现的计算模型。以此模型对日本汽车研究所提供的5例实车碰撞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汽车 车对车碰撞 二次碰撞 模拟 碰撞试验
下载PDF
基于二次碰撞简化模型的地铁乘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俊先 陈秉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37-42,共6页
以两列地铁车辆碰撞仿真所得响应作为边界条件,构建局部乘坐环境模型进行单独的二次碰撞分析.以FMVSS208标准为损伤预测依据,探讨了二次碰撞中座椅端部材料及布置方式、同一座椅上乘员人数变化、不同车厢这三种变量对坐姿假人损伤的影响... 以两列地铁车辆碰撞仿真所得响应作为边界条件,构建局部乘坐环境模型进行单独的二次碰撞分析.以FMVSS208标准为损伤预测依据,探讨了二次碰撞中座椅端部材料及布置方式、同一座椅上乘员人数变化、不同车厢这三种变量对坐姿假人损伤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坐姿乘客在碰撞事故中损伤主要集中在头部和胸部,由于局部集中载荷过大易导致相关部位骨骼和内部脏器的损伤,同一座椅上的假人数量变化直接影响假人碰撞响应峰值.合理的座椅端部布置可以起到保护乘客的作用,相反,不科学的布置方式也会加重对乘客的伤害,假人碰撞响应的力学参数最大值可以作为地铁内饰结构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二次碰撞 假人 损伤
下载PDF
轨道卧铺客车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施青松 刘艳文 +1 位作者 杨超 肖守讷 《机车车辆工艺》 2013年第6期6-8,10,共4页
针对轨道卧铺客车包厢结构复杂、乘员二次碰撞具有多样化且国内鲜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现状,以某型卧铺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典型碰撞工况对车体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研究了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通过详细建立卧铺车厢结构,将客车... 针对轨道卧铺客车包厢结构复杂、乘员二次碰撞具有多样化且国内鲜有相关研究文献的现状,以某型卧铺客车为研究对象,基于2个典型碰撞工况对车体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验证,同时研究了乘员二次碰撞安全性。通过详细建立卧铺车厢结构,将客车一次碰撞"加速度—时间"响应曲线作为输入,对不同位置、不同姿态、不同性别乘员的二次碰撞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卧铺车厢结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铺客车 碰撞 二次碰撞 安全评价
下载PDF
汽车防二次碰撞系统
12
作者 张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174-174,共1页
汽车防二次碰撞系统是一种采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AT89C52单片机、电控技术和气动、液压控制技术,实现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以防汽车发生二次碰撞甚至多次碰撞事故的系统。此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得... 汽车防二次碰撞系统是一种采用碰撞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AT89C52单片机、电控技术和气动、液压控制技术,实现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以防汽车发生二次碰撞甚至多次碰撞事故的系统。此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得的信号判断汽车是否发生碰撞事故,单片机受到触发时,促使刹车制动系统工作,使高压气瓶和电磁阀相继工作,从而改变制动油路,在0.02227s内产生代替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的力,使汽车能够及时采取刹车制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碰撞系统 传感器 刹车制动系统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模拟计算的轨道车辆乘员二次碰撞伤害研究
13
作者 姜良奎 董青婧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21期142-145,共4页
该文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客室内部的设施与布置,采用欧美国家轨道车辆乘员伤害评价标准,在VPS(PAM-CRASH)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对轨道车辆碰撞后客室内部乘员的二次碰撞进行仿真计算。利用软件中的假人模型,研究客室内部座椅布置方式、座... 该文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车辆客室内部的设施与布置,采用欧美国家轨道车辆乘员伤害评价标准,在VPS(PAM-CRASH)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对轨道车辆碰撞后客室内部乘员的二次碰撞进行仿真计算。利用软件中的假人模型,研究客室内部座椅布置方式、座椅间距、座椅椅背刚度对乘员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座椅背向排布相比,座椅同向排布下乘员安全性更高;随着座椅间距增大,列车碰撞后乘员飞离座椅撞向前排座椅的时间变长,乘员伤害增大;前排座椅椅背刚度越大,假人伤害越大,建议在符合座椅标准的条件下,选择椅背刚度较小的座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轨道车辆 二次碰撞 乘员伤害
下载PDF
动量守恒在“二次碰撞”中的应用
14
作者 庄胜文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03年第9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动量守恒 二次碰撞问题 高中 物理 力学题 解法
原文传递
浅谈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鉴定方法
15
作者 皮小芹 《石河子科技》 2021年第3期54-55,共2页
本文通过对人体一次碰撞与二次碰撞后人体碰后运动轨迹、路面痕迹特征及车体痕迹的检验并结合实际案例归纳总结出几种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方法,为交通事故中判断人体是否发生二次碰撞的鉴定,提供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鉴定方法。
关键词 交通事故 痕迹 判断 二次碰撞
下载PDF
局部约束系统防护下轨道车辆司机二次碰撞试验测试研究
16
作者 王科飞 李本怀 郑成功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1年第11期7-12,共6页
本文依托于某轨道车辆吸能元件碰撞验证试验开展了乘员二次碰撞测试,研究了局部约束系统防护下司机关键部位在轨道车辆碰撞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在碰撞测试系统中增加了司机室座椅,并对布置于司机座椅的碰撞假人进行了观测,采集并分析... 本文依托于某轨道车辆吸能元件碰撞验证试验开展了乘员二次碰撞测试,研究了局部约束系统防护下司机关键部位在轨道车辆碰撞过程中所受到的损伤。在碰撞测试系统中增加了司机室座椅,并对布置于司机座椅的碰撞假人进行了观测,采集并分析了其头、颈、胸三个部位的加速度及冲击力值等动态响应数据,记录了碰撞假人在撞击过程中身体姿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局部约束系统防护下轨道车辆司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关键部位的损伤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损伤 二次碰撞 局部约束系统防护 轨道车辆 碰撞测试试验
下载PDF
“二次碰撞共同负事故主要责任”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的认定--马某、李某涉嫌交通肇事罪一案为例
17
作者 何成英 张琴 《青海检察》 2020年第3期23-24,共2页
[案情]2019年5月2日21时30分许,马某无驾驶资格驾驶无号牌两轮摩托车,载乘被害人刘某,从大通县极乐乡白崖村到后庄村,,沿极乐乡公路自西向东行驶至后庄村路段时与前方同向行驶王某驾驶的青A****H号小型轿车发生追尾,致刘某、马某倒地。... [案情]2019年5月2日21时30分许,马某无驾驶资格驾驶无号牌两轮摩托车,载乘被害人刘某,从大通县极乐乡白崖村到后庄村,,沿极乐乡公路自西向东行驶至后庄村路段时与前方同向行驶王某驾驶的青A****H号小型轿车发生追尾,致刘某、马某倒地。后被害人刘某起身自南向北横过公路时,被沿极乐乡公路自东向西行驶的李某驾驶的青A****E号小型轿车碰撞,致刘某再次被撞倒在地。被害人刘某经抢救无效于同年5月4日死亡。经司法鉴定,刘某系头面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重型颅脑损伤等,导致急性脑功能障碍而死亡。经大通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调查研究认定,马某、李某共同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王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小型轿车 两轮摩托车 要责任 同向行驶 交通管理 交通肇事罪 二次碰撞
下载PDF
“二次碰撞”案件中前肇事逃逸人的罪责认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轩 杨妮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4-103,共10页
实践中"二次碰撞"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同案不同判,导致量刑出现极大差异,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一方面原因在于"二次碰撞"这一介入因素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认定,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对逃逸致人死亡是否应当以逃逸前的行为... 实践中"二次碰撞"致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同案不同判,导致量刑出现极大差异,严重影响司法公正,一方面原因在于"二次碰撞"这一介入因素导致因果关系难以认定,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对逃逸致人死亡是否应当以逃逸前的行为构成基本犯为前提存在理解分歧。通过对法条、司法解释及相关刑法理论进行分析后得出,逃逸前的行为是否符合基本构成,不影响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在前肇事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未中断因果关系的情形下,用原因力定量分析法合理限制解释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以避免对其适用第三档量刑幅度,实现罚当其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二次碰撞 逃逸致死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二次碰撞致一人死亡交通肇事案件的司法认定
19
作者 肖恩 《中国检察官》 2018年第20期12-15,共4页
实践中二次碰撞致一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处理比较混乱。对前车驾驶人处以交通肇事罪,表面上符合法律规定,实则未必找准了值得刑事谴责的对象。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对被害人死亡后果的真实影响力,不一定与经验判断的结果相符。基于此... 实践中二次碰撞致一人死亡的交通肇事案件处理比较混乱。对前车驾驶人处以交通肇事罪,表面上符合法律规定,实则未必找准了值得刑事谴责的对象。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对被害人死亡后果的真实影响力,不一定与经验判断的结果相符。基于此,可以突破只在交通肇事罪这一罪名下解决问题的固定思维,分别考虑前后两车驾驶人的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 二次碰撞 司法认定
原文传递
人车碰撞事故中头盔防护研究
20
作者 王建硕 孙海洋 +1 位作者 裴元津 刘俊杉 《汽车零部件》 2024年第7期11-13,共3页
在电动二轮车碰撞事故中,骑行者头部与地面发生的二次碰撞是造成致命伤的重要因素。头盔作为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防护部件,可有效降低骑行者头部受到的损伤。对人车事故中骑行者头部二次碰撞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车辆撞击速度越快,骑... 在电动二轮车碰撞事故中,骑行者头部与地面发生的二次碰撞是造成致命伤的重要因素。头盔作为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防护部件,可有效降低骑行者头部受到的损伤。对人车事故中骑行者头部二次碰撞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车辆撞击速度越快,骑行者跌落高度越高,未佩戴头盔的头型冲击器受到的损伤就越大。佩戴头盔能有效避免骑行者头部受到致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碰撞 头盔防护 撞击速度 跌落高度 头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