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9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负荷下CFB锅炉二次风优化对NO_(x)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
1
作者 侯跃华 刘海玉 +4 位作者 申欣 康红红 谢玉婷 金燕 吴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88-3597,I0021,共11页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为控制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低负荷下NO_(x)的原始排放,以某350 MW超临界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particle fluid dynamics,CPFD)方法对40%负荷下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二次风角度、新增二次风量对NO_(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流角度的减小,炉膛出口NO浓度逐渐降低,CO浓度无明显增加。部分二次风上移后炉膛密相区氧浓度降低,不完全燃烧增加,还原性氛围增强,抑制了NO的生成。当新增风量从10%增加到30%时,NO排放浓度降低了17.2%。但随着比例的进一步提高,炉膛密相区的缺氧环境造成燃烧效率下降,温度大幅降低。因此,在不影响燃烧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提高新增二次风比例来降低NO的原始排放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计算颗粒流体力学 低负荷 二次风分级 氮氧化物
原文传递
基于CFD的垃圾焚烧锅炉二次风喷入角度优化研究
2
作者 陈为晶 孙加康 +2 位作者 郑闽锋 龚凌诸 唐方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63,共9页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8°~80°,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1°~73°,二次风风速为42 m/s,二次风温度为301.15 K。结果表明: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先升高后下降(最低为142.23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降低(最小为7.12%);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低为149.15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先升高后降低(最小为7.46%);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分别为80°和67°时,SNCR两层喷枪之间的平均温度为1229.59 K,停留时间为1.63 s,与其他工况相比更加接近SNCR脱硝的最佳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第一烟道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1211.36 K且停留时间大于2 s,有助于抑制二噁英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锅炉 数值模拟 二次风喷入角度 NO_(x)浓度 排烟热损失 SNCR脱硝
下载PDF
切向燃烧煤粉锅炉二次风系统气体飞灰颗粒流动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兴 袁东辉 +4 位作者 付喜亮 刘贵喜 孟浩 赵凯 孙利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9,31,共6页
二次风系统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中携带的飞灰颗粒在二次风系统内沉积将影响气体流动特性,严重时还会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35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气体... 二次风系统是煤粉锅炉燃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中携带的飞灰颗粒在二次风系统内沉积将影响气体流动特性,严重时还会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以某35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的二次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了气体飞灰颗粒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均等配风方式的二次风门开度条件下,中间4层辅助风的速度基本相同,3层分离燃尽风(SOFA)风量占二次风总量的38.4%;各二次风门开度不变时,二次风入口速度变化对各燃烧器喷嘴风量分配影响不大。由于重力作用,飞灰颗粒进入大风箱后会向下流动,颗粒越大趋势越明显;AA层辅助风的含灰量较大,喷嘴出口附近的水冷壁较容易磨损;飞灰颗粒容易在2、3号角大风箱底部沉积,需要在底部合理设计排灰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角切圆燃烧 二次风管道 飞灰颗粒 沉积
下载PDF
某电厂1号机组高负荷下二次风运行优化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鹏 骆宏飞 火鸿宾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本文在对某电厂1号630MW燃煤锅炉运行工况摸底的基础上,考察了优化前在中高负荷下省煤器出口A/B两侧过热汽温、再热汽温、飞灰可燃物含量、截面处CO及O_(2)含量的分布,计算了CO热损失及修正后的锅炉热效率,提出了对燃烧器内外二次风、... 本文在对某电厂1号630MW燃煤锅炉运行工况摸底的基础上,考察了优化前在中高负荷下省煤器出口A/B两侧过热汽温、再热汽温、飞灰可燃物含量、截面处CO及O_(2)含量的分布,计算了CO热损失及修正后的锅炉热效率,提出了对燃烧器内外二次风、燃尽风的优化调整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580MW、450MW两个负荷下,A/B侧主蒸汽温度与再热汽温良好,CO浓度分别从6166μL/L和2852μL/L下降至77μL/L和39μL/L;优化后的锅炉热效率分别提高了2.09%和1.32%,较好的实现了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优化 锅炉热效率 CO热损失 二次风 燃尽
下载PDF
燃煤机组对外供热蒸汽显热加热锅炉二次风经济性研究
5
作者 石卫兵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4期0001-0007,共7页
在国内部分燃煤机组由于实际使用的煤种与设计煤种存在偏差,导致锅炉燃烧状态偏差严重,如超温、结焦、堵塞等,从而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使用热再蒸汽加热锅炉二次风的改造方案,能够明显改善锅炉燃烧状态,缓解或解决上述锅... 在国内部分燃煤机组由于实际使用的煤种与设计煤种存在偏差,导致锅炉燃烧状态偏差严重,如超温、结焦、堵塞等,从而严重影响了锅炉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使用热再蒸汽加热锅炉二次风的改造方案,能够明显改善锅炉燃烧状态,缓解或解决上述锅炉燃烧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内部分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改造方案中计划引入该技术,通过利用对外供热蒸汽部分显热来加热炉侧二次风来改善炉侧燃烧条件,同时还可以减少常规对外供热方案中的蒸汽减温减压过程带来的不可逆能量损失,提升经济性。本文以一台600MW超超临界热再抽汽供热机组为例,分析了利用热再对外供热蒸汽利用部分显热加热二次风的改造案例,结果显示,与采用常规热再减温减压对外供热方式相比,机组整体效率反而下降了0.49%~0.70%。因此,如果入炉煤种不会明显降低锅炉效率或带来燃烧问题,那么采用对外供热蒸汽显热加热二次风的改造方式并不能带来经济收益。本文的经济性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以为其他采用蒸汽加热炉侧风温度的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二次风 供热蒸汽 显热 经济性
下载PDF
四角切圆锅炉的二次风喷口结构优化及应用
6
作者 魏占海 李卫科 《山西电力》 2024年第2期42-46,共5页
300 MW发电机组配备的四角切圆锅炉在深度调峰工况下存在脱硝入口NOx值居高不下、锅炉两侧汽温偏差大、在高负荷工况下水冷壁存在较严重的高温腐蚀等一系列问题,经分析四角切圆锅炉结构特点及左右两侧屏式过热器、屏式再热器的壁温偏差... 300 MW发电机组配备的四角切圆锅炉在深度调峰工况下存在脱硝入口NOx值居高不下、锅炉两侧汽温偏差大、在高负荷工况下水冷壁存在较严重的高温腐蚀等一系列问题,经分析四角切圆锅炉结构特点及左右两侧屏式过热器、屏式再热器的壁温偏差及低负荷时二次风与炉膛压差等运行参数,判断为锅炉二次风配风性能差导致锅炉燃烧动力场偏离设计值。将部分二次风喷口面积局部缩小且辅助风喷口沿炉膛切圆方向偏转7.5°后,锅炉在深度调峰工况下主热、再热汽温分别提升13℃、9℃,左右两侧脱硝入口NOx值平均下降162 mg/m^(3),空预器入口氧量未发生降低,这表明优化的二次风喷口结构可有效提升锅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二次风喷口 动力场性能 高温腐蚀 燃烬 深度调峰
下载PDF
不同二次风角度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特性研究
7
作者 高捷敏 刘峰 +1 位作者 廖晓炜 徐洪涛 《建模与仿真》 2023年第1期380-389,共10页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流动不均匀和炉膛中心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某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不同二次风入射角度对内部流动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风角度α过小时,纵向穿透深度...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流动不均匀和炉膛中心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本文对某2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不同二次风入射角度对内部流动和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风角度α过小时,纵向穿透深度小,不利于密相区的气固混合;二次风角度α过大时,横向穿透深度小,不能及时的为炉膛中部的燃烧供氧。二次风角度为α = 30˚ (工况三)时,床料和温度场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二次风 穿透深度 燃烧特性 密相区 氧气供应 床料 温度场分布
下载PDF
二次风平行射流参数对污泥焚烧流化床锅炉低氮燃烧特性影响研究
8
作者 贾昕昕 刁永发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3,36,共8页
针对污泥燃烧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的问题,采用涡耗散模型,对市政污泥(含水率40%)在污泥焚烧过程中低氮燃烧排放特性进行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二次风平行射流角度、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风口高度对污泥低氮燃烧的影响规律,以及烟气温度场与组... 针对污泥燃烧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的问题,采用涡耗散模型,对市政污泥(含水率40%)在污泥焚烧过程中低氮燃烧排放特性进行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二次风平行射流角度、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风口高度对污泥低氮燃烧的影响规律,以及烟气温度场与组分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二次风入射角度从90°降低到60.8°时,低氮燃烧效果最佳,烟气出口NO_(x)质量浓度从256 mg/m^(3)降低至176 mg/m^(3),降低了31%;当过量空气系数从1.3减小到1.2,烟气中的NO_(x)质量浓度由330 mg/m^(3)降低至176 mg/m^(3),继续减小过量空气系数到1.1时,NO_(x)质量浓度降低至131 mg/m^(3),但烟气中CO浓度大幅升高,过量空气系数宜选择1.2;当风口高度为1.3 m时烟气NO_(x)质量浓度大幅增加到283 mg/m^(3),1.8 m高度下送风烟气NO_(x)质量浓度与2.3 m相比略微升高,CO浓度与1.3 m高度相比变化不大,二次风风口高度推荐设置为1.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市政污泥 二次风 平行射流 低氮燃烧
下载PDF
IGCC燃气轮机二次风阀控制优化
9
作者 侯兴鑫 李帅 +4 位作者 佟宇轩 周广利 吴楠 张皓 赵剑 《机械工程师》 202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天津IGCC电站是国内第一座IGCC电站,文中介绍了IGCC示范工程概况,详细描述了燃气轮机(简称燃机)二次风阀的动作原理和重要作用。针对二次风阀的现状,分析了反馈改造和控制优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造实施方案,通过改造实际运行表明:改造方... 天津IGCC电站是国内第一座IGCC电站,文中介绍了IGCC示范工程概况,详细描述了燃气轮机(简称燃机)二次风阀的动作原理和重要作用。针对二次风阀的现状,分析了反馈改造和控制优化的重要性,提出了改造实施方案,通过改造实际运行表明:改造方案提高了设备可靠性,消除了因设备故障导致机组非计划停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CC 二次风 反馈改造 控制优化
下载PDF
垃圾焚烧锅炉二次风风速对NO_(x)污染控制及热效率影响的研究
10
作者 郑闽锋 孙加康 +4 位作者 龚凌诸 卢翔涛 朱猛 石祥 陈佳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6,共9页
为研究不同二次风风速对锅炉炉膛内温度、NO_(x)浓度、烟气停留时间分布及热效率的影响,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后墙二次风风速在42~66 m/s、前墙二次风风速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风... 为研究不同二次风风速对锅炉炉膛内温度、NO_(x)浓度、烟气停留时间分布及热效率的影响,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后墙二次风风速在42~66 m/s、前墙二次风风速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风速增大,第一烟道出口处NO_(x)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当第一烟道出口处O_(2)含量从6.47%增加到7.02%,NO_(x)质量浓度从106.98 mg/m^(3)降低到100.18 mg/m^(3),降低了6.36%;前墙二次风风速为42 m/s,后墙二次风风速为66 m/s时,焚烧炉内温度梯度相较其他工况更加均匀,烟气在焚烧炉内温度大于1123 K区域停留时间超过2 s,有利于抑制二口恶英的生成;前墙二次风风速为45 m/s,后墙二次风风速为70 m/s时,相较原始工况第一烟道出口处平均温度降低19.51 K,排烟热损失降低0.83%,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降低0.16%,焚烧炉热效率提高0.99%。该研究对垃圾焚烧锅炉低污染、高效率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数值模拟 二次风 NO_(x)浓度 热效率
下载PDF
烟道二次风位置对中心流垃圾焚烧炉气相燃烧的影响
11
作者 潘扬 吴荫津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研究烟道二次风的位置对中心流式垃圾焚烧炉气相燃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4种不同风口高度的焚烧炉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当烟道二次风风口的高度增加时,气相燃烧的过程有所延长,同时二次风对烟道内高温烟气的约束... 为研究烟道二次风的位置对中心流式垃圾焚烧炉气相燃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4种不同风口高度的焚烧炉工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当烟道二次风风口的高度增加时,气相燃烧的过程有所延长,同时二次风对烟道内高温烟气的约束作用增强,炉内温度分布的对称性也有所改善;适当提高二次风入射位置可使第一烟道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上升,且有助于增强水冷壁的换热效果,但会使下游烟气的温度水平下降,需根据环保及炉内换热需要合理选择二次风的布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 烟道二次风 气相燃烧
下载PDF
二次风旋流强度可调范围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兵臣 宋景慧 +2 位作者 沈跃良 李德波 周少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利用Ansys 12.0软件对实际电站锅炉的炉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内、外二次风旋流强度对炉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旋流强度的增加,中心回流区开始远离燃烧器出口轴线位置,回流区长度增加,回流区面积增大,当旋流强度大于某... 利用Ansys 12.0软件对实际电站锅炉的炉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研究了内、外二次风旋流强度对炉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旋流强度的增加,中心回流区开始远离燃烧器出口轴线位置,回流区长度增加,回流区面积增大,当旋流强度大于某一数值时,将不能形成较好的中心回流区,易发生飞边现象;外二次风旋流强度对回流区的影响较大,但调节范围却较小,而内二次风旋流强度的可调范围较大;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旋流强度的可调范围分别为0.58~2.74和0.58~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燃烧器 二次风 二次风 旋流强度 中心回流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中心二次风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绍增 王正阳 +1 位作者 杜明坤 陈昊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6,共6页
介绍了在炉膛中央设置水平布置杆式二次风和竖直布置柱式二次风两种结构。在冷态循环流化床上,研究了中心二次风的布置形式和布置高度,以及二次风率对床内沿高度方向的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同样高度的常规壁面二次风进行了对比。实... 介绍了在炉膛中央设置水平布置杆式二次风和竖直布置柱式二次风两种结构。在冷态循环流化床上,研究了中心二次风的布置形式和布置高度,以及二次风率对床内沿高度方向的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同样高度的常规壁面二次风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空气分级后二次风下方的颗粒浓度随二次风率的提高而增大。二次风高度的增加伴随着底部密相区向上延伸。几种二次风布置形式中,水平杆式二次风结构布置时底部浓度最大。通过对射流的示踪发现,在高二次风速时中心二次风扩散到壁面区域,而在中心区域则缺少二次风气体,这不利于对中心区域的氧气补充。而水平杆式中心二次风射流在横向动量的作用下,射流进入床内时发生偏转,能够在床内形成较大的扩散面。另外,还讨论了中心二次风进一步在实际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的应用所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中心二次风 轴向颗粒浓度分布 二次风的扩散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二次风优化研究
14
作者 谢民 陈佳丽 吴燕雄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23年第5期1-2,9,共3页
随着生活垃圾热值升高,焚烧炉受热面经常会出现高温腐蚀和结焦现象。为此,本文对某日处理量为750t/d的焚烧炉进行了二次风风口调整,旨在改善炉内燃烧情况,结果表明:调高前后墙二次风风口,有利于二次风区域的充分燃烧,从而使烟道出口烟... 随着生活垃圾热值升高,焚烧炉受热面经常会出现高温腐蚀和结焦现象。为此,本文对某日处理量为750t/d的焚烧炉进行了二次风风口调整,旨在改善炉内燃烧情况,结果表明:调高前后墙二次风风口,有利于二次风区域的充分燃烧,从而使烟道出口烟气温度降低,改善受热面高温腐蚀和结焦问题,同时减少NOx的排放,从而为焚烧炉的实际运行提供借鉴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风优化 高温腐蚀 结焦 低氮燃烧 焚烧炉
下载PDF
二次风调整对CFB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剑恒 张金光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101,106,共6页
在CFB锅炉上热态测试了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CFB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炉渣含碳量小幅增加,灰渣比逐步减少且减幅收窄;随着上下二次风比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 在CFB锅炉上热态测试了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CFB锅炉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炉渣含碳量小幅增加,灰渣比逐步减少且减幅收窄;随着上下二次风比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炉渣含碳量略有上升,灰渣比减少;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对应的飞灰含碳量和炉渣含碳量较低,灰渣比较小。试验表明,对于燃用福建无烟煤的CFB锅炉,存在最佳的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率和最佳上下二次风比,可使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福建无烟煤 二次风 上下二次风 含碳量 灰渣比
下载PDF
二次风对CFB锅炉NO_x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吴剑恒 何宏舟 俞金树 《电力学报》 2014年第6期542-547,553,共7页
为准确掌握和评价二次风对早期投运的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在1台75 t/h中温分离CFB锅炉上进行工业热态试验。试验表明:(1)NOx排放浓度随着空气过量系数λ增加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保持省煤... 为准确掌握和评价二次风对早期投运的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NOx排放浓度的影响,在1台75 t/h中温分离CFB锅炉上进行工业热态试验。试验表明:(1)NOx排放浓度随着空气过量系数λ增加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并且增加速率逐渐减小;保持省煤器出口处的空气过量系数1.15≤λ≤1.25可以取得控制飞灰含碳量和NOx排放量的良好效果;(2)随着二次风率β的增加,NOx排放浓度明显下降,降低速率逐渐减小;保持二次风率β在40%~50%之间,NOx排放浓度较低;(3)随着上二次风率k的增加,NOx排放浓度呈现先明显下降再逐渐减小至平缓最后略微上升的趋势,表明燃烧福建无烟煤的中温分离CFB锅炉存在有一个最佳的上二次风率k,使NOx排放浓度最小;根据本试验结果,在过量空气系数λ=1.2、二次风率β=45%的情况下,最佳的上二次风率k在55%~6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二次风 福建无烟煤 NOx排放浓度 二次风 中温分离
下载PDF
二次风改造和调整对燃用福建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剑恒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5-60,共6页
先后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DG75/3.82 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量体定做高效节能型风机,并减小了二次风喷嘴截面面积,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改善了二次风的均匀混合效果,2台锅炉年平均飞灰含碳量下降了3.26个百分... 先后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DG75/3.82 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量体定做高效节能型风机,并减小了二次风喷嘴截面面积,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改善了二次风的均匀混合效果,2台锅炉年平均飞灰含碳量下降了3.26个百分点。同时,二次风调整测试发现,在一次风量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开始明显减少;当二次风率在0.42左右时飞灰含碳量最低,然后飞灰含碳量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过量空气系数λ不变的情况下,飞灰含碳量随着上、下二次风增加而减少,减少幅度逐渐收窄;当上、下二次风比超过1.3后,飞灰含碳量有所增加。在二次风率不变的情况下,灰渣比随着上、下二次风增加而减少,减少幅度逐渐收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福建无烟煤 二次风 飞灰含碳量 二次风 改造 调整 运行经济性
下载PDF
CFB锅炉燃用福建无烟煤二次风特性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剑恒 《华北电力技术》 CAS 2010年第3期15-22,共8页
为了研究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二次风特性,在1台DG75/3.82-11型CFB锅炉上进行了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对于燃用福建无烟煤的CFB锅炉,存在最佳二次风率和最佳上下二... 为了研究燃烧福建无烟煤CFB锅炉二次风特性,在1台DG75/3.82-11型CFB锅炉上进行了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对于燃用福建无烟煤的CFB锅炉,存在最佳二次风率和最佳上下二次风比,可使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灰渣比等参数最佳,CO排放浓度、NOx排放浓度和SO2排放浓度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多年的运行实践也证明,保持二次风率在0.39~0.44、过量空气系数在1.25~1.30、上下二次风比为1.0~1.2之间,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均可得到有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福建无烟煤 二次风 上下二次风 运行经济性 环保特性
下载PDF
燃用福建无烟煤CFB锅炉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的工业型试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剑恒 《电力学报》 2010年第1期14-21,共8页
为研究燃烧福建煤CFB锅炉的最佳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对DG75/3.82-11型CFB锅炉进行了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⑴维持过量空气系数和上、下二次风门开度不变,随着二次风率... 为研究燃烧福建煤CFB锅炉的最佳经济运行数据,通过对DG75/3.82-11型CFB锅炉进行了工业热态试验,测试二次风率和上下二次风比变化对锅炉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⑴维持过量空气系数和上、下二次风门开度不变,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炉渣含碳量小幅增加,灰渣比逐步减少且减幅收窄,CO排放浓度先减低再缓慢升高但变化量不大,SO2排放浓度略有升高,NOx排放浓度降低并趋于稳定;⑵保持过量空气系数和二次风率不变,随着上下二次风比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炉渣含碳量略有上升,灰渣比减少,SO2排放浓度小幅上升,NOx排放浓度降低;⑶过量空气系数较大时,对应的飞灰含碳量和炉渣含碳量较低,灰渣比较小,SO2排放浓度较小,NOx排放浓度较大。试验表明:对于燃用福建无烟煤的CFB锅炉,存在最佳二次风率和最佳上下二次风比,可使飞灰含碳量、炉渣含碳量、灰渣比等参数最佳,CO排放浓度、NOx排放浓度和SO2排放浓度也在合理的范围内。并经运行实践证明:保持二次风率在0.39~0.44、过量空气系数在1.25~1.30、上下二次风比为1.0~1.2之间,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和环保特性均可得到有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福建无烟煤 二次风 上下二次风 含碳量 灰渣比 NOx SO2
下载PDF
二次风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李彦鹏 张强 +1 位作者 顾璠 徐益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3-37,共5页
在发展一个三维计算程序的基础上研究了二次风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的影响。数值模型应用在一个不同二次风反切工况下的 6 0 0MW切向燃烧炉。模型采用空度方法以较好地模拟复杂的屏式过热器结构 ,采用修正的非均分QUICK格... 在发展一个三维计算程序的基础上研究了二次风反切对大容量切向燃烧锅炉烟气偏差的影响。数值模型应用在一个不同二次风反切工况下的 6 0 0MW切向燃烧炉。模型采用空度方法以较好地模拟复杂的屏式过热器结构 ,采用修正的非均分QUICK格式以有效减小伪扩散的影响 ,采用标准k ε模型来处理湍流。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 ,烟气偏差成因于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 ;二次风反切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削弱炉膛出口的残余旋转 ,从而降低水平烟道的烟温偏差 ;但是过量反切可能会破坏炉内流场 ,并可能加大烟温偏差。因此必须优化反切角度与反切动量流率。该文认为合理的反切方式应该是无量纲准则数XJ为 1左右时的配风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偏差 二次风反切 切向燃烧 数值模拟 锅炉 电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