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氧化硫脲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宁菱 徐美丽 +5 位作者 吕舟博 吴一明 孙盼 程晓芳 黄永芳 刘思萌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111-114,139,共5页
二氧化硫脲是硫脲经双氧水氧化生成的产物,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因其危害人体健康,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准确高效的二氧化硫脲检测方法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食品、化工品和水样中二氧化硫脲... 二氧化硫脲是硫脲经双氧水氧化生成的产物,具有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因其危害人体健康,已被国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因此准确高效的二氧化硫脲检测方法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综述了食品、化工品和水样中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检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探讨了各检验技术的局限性,为制定食品中二氧化硫脲的标准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检测方法 食品 危害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硫脲还原剥色的扎染新工艺
2
作者 徐若瑶 陈秀芳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传统扎染图案虽造型丰富,但色彩风格较为单一,以深底白花为主。将剥色与扎染技法结合,可实现不同风格扎染图案作品。文章以二氧化硫脲为拔染剂,采用实验对比法,探讨pH值、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剥色温度、剥色时间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 传统扎染图案虽造型丰富,但色彩风格较为单一,以深底白花为主。将剥色与扎染技法结合,可实现不同风格扎染图案作品。文章以二氧化硫脲为拔染剂,采用实验对比法,探讨pH值、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剥色温度、剥色时间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确定其最优剥色工艺条件是二氧化硫脲1g/L,pH值13,温度70℃,时间6min。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扎染中,可以得出:采用最优剥色工艺条件,可获得全拔扎染效果;适当降低剥色工艺条件可获得渐变半拔扎染效果;将难拔染染料和易拔染染料进行拼色后拔染,可获得双色拔扎染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剥色 二氧化硫脲 拔扎染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对有机化合物的还原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尚香 姚卡玲 +1 位作者 候自杰 吴集贵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报道了在碱性醇水溶液中,二氧化硫脲对含有硝基、羰基及烯键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作用,研究了这些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产物和反应机理。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有机化合物 TD 还原剂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国春 沈勇 +2 位作者 朱若英 王黎明 叶凤英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1-34,共4页
比较了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性质,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探讨染料质量浓度、还原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对染液还原电位值、染色织物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为还原... 比较了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的性质,研究了以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工艺,探讨染料质量浓度、还原剂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氯化钠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对染液还原电位值、染色织物K/S值和摩擦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为还原剂的靛蓝染色优化工艺条件为:m(染料)∶m(二氧化硫脲)=3∶7、染料质量浓度3 g/L、氢氧化钠用量7 g/L、氯化钠用量3 g/L、氧化时间1 min、尿素用量9 g/L和亚硝酸钠用量9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染料 还原 二氧化硫脲 染色工艺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自热危险性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保意 郭璐 +2 位作者 张金梅 霍明甲 王亚琴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9-23,共5页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 为评价二氧化硫脲的自热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STA和化学品恒温试验箱对其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为25.0g的样品在温度为100℃、120℃、140℃、160℃、180℃、200℃的自热特性,并考察了质量分别为50g、75g、100g、150g、200g、400g、600g、800g的样品在温度100℃条件下的自热特性。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脲的分解温度为125.0℃,分解热为601.3J/g,最大放热速率41.8mW/mg;二氧化硫脲的自热过程是一个热分解过程,自热最低起始温度为95℃,峰值温度最小为201.5℃,且与质量呈函数关系;试验发现现有的自热试验标准或测试方法对二氧化硫脲危险性的划分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以样品起始自热温度为基准到样品的峰值温差来判定其是否发生自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自热 热稳定性 分解
下载PDF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脲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倩 沈丽斯 +5 位作者 杨俊涛 沈亮 赵智锋 邹诗婷 周小丽 曹维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新的显色体系。二氧化硫脲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将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二氧化硫脲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0 2~... 研究了一种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新的显色体系。二氧化硫脲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将磷钼酸铵还原为磷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10 nm,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二氧化硫脲分光光度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0 2~18.02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9%,加标回收率为95.34%~105.7%,检出限为0.12 mg/L。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且易于控制,重现性好。对样品中二氧化硫脲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可见分光光度法 磷钼蓝
下载PDF
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莲蓉馅料中的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8
7
作者 汪辉 曾习文 +3 位作者 常晓途 彭新凯 夏立新 李亦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莲蓉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v/v)醋酸溶液从馅料中提取二氧化硫脲,经BONDELUTPLEXA固相萃取柱(60mg/3mL)净化,采用Agilent亲水作用色谱柱(100mm×2.... 建立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莲蓉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v/v)醋酸溶液从馅料中提取二氧化硫脲,经BONDELUTPLEXA固相萃取柱(60mg/3mL)净化,采用Agilent亲水作用色谱柱(100mm×2.1mm,3.5μm)分离,以0.01mol/L醋酸铵(冰醋酸调pH至3.5)和乙腈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终,二氧化硫脲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8.0μg/kg和30.0μg/kg,方法回收率为75.3%--80.7%,相对标准偏差(n:6)不超过4.83%。此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莲蓉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确证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二氧化硫脲 莲蓉馅料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在彩色混合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宋海农 许开绍 +2 位作者 王双飞 杨崎峰 宾飞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13,共4页
介绍了二氧化硫脲在彩色混合废纸的生产性脱墨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就脱墨工艺参数,脱墨组合方式等工业化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分析。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硫脲是一种有效且极具竞争力的脱墨(漂白)剂,尤其对含有部分大面... 介绍了二氧化硫脲在彩色混合废纸的生产性脱墨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就脱墨工艺参数,脱墨组合方式等工业化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简单的经济分析。生产实践表明,二氧化硫脲是一种有效且极具竞争力的脱墨(漂白)剂,尤其对含有部分大面积染色废纸的彩色混合废纸具有较好的增白和脱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彩色混合废纸浆 大面积染色废纸 脱墨 脱色 造纸
下载PDF
保险粉和二氧化硫脲还原靛蓝的优化工艺 被引量:10
9
作者 甘厚磊 熊高 +4 位作者 汪倩 田磊 左丹英 江学为 易长海 《印染》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4,共3页
研究氢氧化钠和还原剂(保险粉,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还原温度对靛蓝染料还原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保险粉作还原剂时,还原条件为保险粉3.5g/L,氢氧化钠5~10g/L,还原温度60℃;采用二氧化硫脲作还原剂时,还原条件为二... 研究氢氧化钠和还原剂(保险粉,二氧化硫脲)质量浓度、还原温度对靛蓝染料还原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保险粉作还原剂时,还原条件为保险粉3.5g/L,氢氧化钠5~10g/L,还原温度60℃;采用二氧化硫脲作还原剂时,还原条件为二氧化硫脲1.5—3.5g/L,氢氧化钠7.5~10g/L,还原温度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蓝染料 还原电位 连二亚硫酸钠 二氧化硫脲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为硫源制备硫掺杂二氧化钛及其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竹梅 李月明 +2 位作者 沈宗洋 洪燕 左建林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为TiO2的前驱物,二氧化硫脲为掺杂硫的源物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硫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采用XRD对制备的掺硫二氧化钛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胶-凝胶制备工艺、硫掺杂量及催化剂煅烧温度对该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以钛酸四丁酯为TiO2的前驱物,二氧化硫脲为掺杂硫的源物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硫改性的TiO2光催化剂。采用XRD对制备的掺硫二氧化钛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溶胶-凝胶制备工艺、硫掺杂量及催化剂煅烧温度对该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掺硫改性的TiO2经600℃煅烧后光催化活性有了明显提高,且硫的掺杂有一个最佳值,即二氧化硫脲的掺杂质量百分数为4%。经掺硫改性后的TiO2在可见光区具备更强的光催化活性,在波长不低于400nm的可见光作用下,对亚甲基蓝的4 h降解率最高可达8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硫掺杂 二氧化 光催化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焙烤食品馅料中的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卿 宋书锋 +1 位作者 杨杰 苗虹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215-3218,共4页
目的建立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0.05%乙酸水溶液提取,样品提取液经过离心,乙腈稀释过滤膜过滤后,以HILIC色谱柱为分析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目的建立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用0.05%乙酸水溶液提取,样品提取液经过离心,乙腈稀释过滤膜过滤后,以HILIC色谱柱为分析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hoto-diode array,UPLC-PDA)检测,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4 nm。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二氧化硫脲的线性范围为0.4~20.0 mg/L,相关系数不小于0.999,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的回收率为80.6%~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2.6%~5.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馅料 二氧化硫脲 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二氧化硫脲和硫脲的含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嘉凉 汤晓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59-762,共4页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引入两个吸收比后,同时测定二氧化硫脲和硫脲的含量,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它们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n=9,RSD=0.2%)和99.35%(n=9,RSD=0.4%)。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二氧化硫脲 硫脲 还原剂
下载PDF
提高二氧化硫脲产品收率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敬环 王卫东 +1 位作者 李春月 郝正和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51,共2页
二氧化硫脲 (简称 TD)的国内收率为 80 % ,产品成本高 ,利润低 ,通过对其现有生产工艺的改进 ,产品收率可达 88%~ 90 %以上 ,产品保质期也由原来的 1~ 3个月延长至 18~ 2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收率 保质期 还原剂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硫脲与过氧化氢合成二氧化硫脲过程的热效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国政 郑淑娴 卢冠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6-210,029+210,共5页
测定了二氧化硫脲的燃烧热,计算出硫脲与过氧化氢合成二氧化硫脲的反应热,其值为(536.06~536.09)±11.62kJ/mol。同时对这一过程的热传递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热化学 硫脲 氧化 二氧化硫脲 热效应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食品馅料中的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烁 苗虹 +1 位作者 赵云峰 宋书锋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4,共4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离子排斥色谱快速测定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方法.样品采用0.05%乙酸溶液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进行净化,以IonPacICE-AS1(250mm×9mm,5μm)离子排阻色谱柱...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离子排斥色谱快速测定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方法.样品采用0.05%乙酸溶液提取,以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作为吸附剂的分散固相萃取法(d-SPE)进行净化,以IonPacICE-AS1(250mm×9mm,5μm)离子排阻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50%乙腈和10mmol/L硫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紫外检测器波长269nm下检测,柱温为30℃.在0.4~ 10μg/mL范围内目标物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1mg/kg和3mg/kg,方法回收率在94%~ 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离子色谱 二氧化硫脲 Donnan原理 食品馅料
下载PDF
间歇法合成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淑娴 卢冠忠 汪仁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以硫脲及双氧水为原料,研究了在水介质中间歇合成二氧化硫脲的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投料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降低反应温度及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主反应的进... 以硫脲及双氧水为原料,研究了在水介质中间歇合成二氧化硫脲的方法,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添加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投料比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降低反应温度及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主反应的进行。追踪了产物中硫酸盐的浓度,认为二氧化硫脲的深度氧化是主要的串联副反应,并与二氧化硫脲本身分子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脲 氧化 二氧化硫脲 间歇法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氯化铝联合高岭土漂白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楷翰 黄妙龄 +3 位作者 郑巧贞 张奕添 陈在城 林建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56,共3页
本实验提出采用二氧化硫脲/氯化铝联合高岭土漂白新工艺,考察了二氧化硫脲投加量、PH、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联合最佳条件下,即二氧化硫脲/铁的摩尔比为4∶1,PH值为中性,时间为5分钟且温度为100℃时,处理含铁量约为3‰... 本实验提出采用二氧化硫脲/氯化铝联合高岭土漂白新工艺,考察了二氧化硫脲投加量、PH、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在联合最佳条件下,即二氧化硫脲/铁的摩尔比为4∶1,PH值为中性,时间为5分钟且温度为100℃时,处理含铁量约为3‰的高岭土时,均可使其降低至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二氧化硫脲 氯化铝 还原 残铁量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法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辉 彭新凯 +3 位作者 夏立新 章建辉 李莎 周探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04-809,共6页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醋酸溶液冰水浴超声提取二氧化硫脲,离心后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试。采用亲水型色谱柱Venusil HILIC(4.6mm×250mm,5μm)分离,...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快速筛查食品馅料中违法添加的二氧化硫脲的分析方法。采用0.05%醋酸溶液冰水浴超声提取二氧化硫脲,离心后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上机测试。采用亲水型色谱柱Venusil HILIC(4.6mm×250mm,5μm)分离,柱温为25℃,以0.02mol/L醋酸铵(冰醋酸调至pH4.5)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分析,检测波长为275nm。二氧化硫脲在6.0~2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22.5mg/kg和75.0mg/kg,方法回收率为92.7%~107%,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3%~3.8%。方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馅料中二氧化硫脲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食品馅料 二氧化硫脲
下载PDF
回收旧报纸浆的二氧化硫脲漂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钱学仁 于钢 +1 位作者 徐青林 刘守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2,共4页
就二氧化硫脲(TD)漂白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参数(时间、温度和TD用量)对回收旧报纸浆漂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0~30min、温度70℃和TD用量0.7%(对绝干浆)为较佳的TD漂白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 就二氧化硫脲(TD)漂白中的三个主要过程参数(时间、温度和TD用量)对回收旧报纸浆漂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0~30min、温度70℃和TD用量0.7%(对绝干浆)为较佳的TD漂白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可将纸浆白度提高4~5个单位左右。其漂白成本约为130元/t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漂白工艺 旧报纸 制浆
下载PDF
二氧化硫脲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秀华 陈亮 +1 位作者 李军 周堃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52-54,共3页
以硫脲和双氧水为原料制备二氧化硫脲,综合考虑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溶剂、反应温度、养晶时间等诸多因素对TD收率的影响,优化了二氧化硫脲合成工艺,提高了二氧化硫脲的收率,使收率达到92%以上。
关键词 二氧化硫脲 收率 工艺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