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钛/玻璃鳞片协同增强环氧树脂的耐磨性研究
1
作者 张瑞珠 张国钰 +1 位作者 魏常涛 王彬亚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目的]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虽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脆性大、摩擦因数高、耐磨性差,使其难以满足运动摩擦部件的性能要求。[方法]通过向EP基体中添加改性纳米TiO_(2)和玻璃鳞片(GF)制备了TiO_(2)/GF/EP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 [目的]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虽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脆性大、摩擦因数高、耐磨性差,使其难以满足运动摩擦部件的性能要求。[方法]通过向EP基体中添加改性纳米TiO_(2)和玻璃鳞片(GF)制备了TiO_(2)/GF/EP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O_(2)添加量对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涂层的断面形貌和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利用KH-550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_(2)进行改性处理消耗了其表面大量的羟基,有效减少了纳米TiO_(2)的团聚。GF和改性纳米TiO_(2)与E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良好,TiO_(2)/GF/EP复合涂层的致密性与纯EP涂层相比明显提高。对于添加了相对于EP质量4%的纳米TiO_(2)和30%的GF的复合涂层,其显微硬度比纯EP提高了46.8%,摩擦因数和磨损后的质量损失分别比纯EP减小了46.1%和52.0%。[结论]改性纳米TiO_(2)和GF共同作为填料加入,可使EP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明显提高,摩擦因数明显减小,综合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纳米二氧化钛 玻璃鳞片 复合材料 改性 显微硬度 摩擦学行为
下载PDF
秸秆水热碳化液修饰二氧化钛去除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中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研究
2
作者 杨梖 任卓 +4 位作者 俞映倞 何世颖 吴蓉 杨林章 薛利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探究秸秆水热碳化液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球(SHCS&TiO_(2))去除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以实际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为目标处理水体,以磺胺嘧啶和红霉素为典型目标污染物,采用时间梯度实验研究和动力学模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HCS&TiO_... 为探究秸秆水热碳化液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球(SHCS&TiO_(2))去除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以实际农村生活污水尾水为目标处理水体,以磺胺嘧啶和红霉素为典型目标污染物,采用时间梯度实验研究和动力学模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HCS&TiO_(2)去除两种抗生素的动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去除磺胺嘧啶反应主要发生在前10 min,去除速率为2.11~2.37 mg/(L·min),最终去除率为72.6%~89.5%。去除红霉素反应主要发生在0~20、120~240 min,去除速率分别为1.65~2.34、0.32~0.42 mg/(L·min),最终去除率达到100.0%。2)Behnajady-Modirshahla-Ghanbary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最佳。3)去除机制是吸附和催化共同作用,且催化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水热碳化液 二氧化钛 抗生素 动力学特征
下载PDF
二氧化钛/多孔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3
作者 陆瑶瑶 叶俊涛 +1 位作者 阮承祥 娄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5,共9页
为实现纳米二氧化钛(TiO_(2))的回收和重复使用,采用静电纺丝、高温煅烧和酸溶技术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纤维(PCNF),随后使用二次形核法将锐钛矿相TiO_(2)负载到其表面,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_(2)/PCN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 为实现纳米二氧化钛(TiO_(2))的回收和重复使用,采用静电纺丝、高温煅烧和酸溶技术制备了多孔碳纳米纤维(PCNF),随后使用二次形核法将锐钛矿相TiO_(2)负载到其表面,得到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_(2)/PCNF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等表征了TiO_(2)/PCNF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成分和光吸收性能,并测试了其对降解亚甲基蓝(MB)溶液的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331.9 m^(2)/g,光照30 min后对MB溶液(5 mg/L)的去除率为98.6%,光照60 min后对MB溶液的去除率可达99.6%,均高于同等TiO_(2)含量的对比组;重复使用5次后,其对MB溶液的去除率仍然保持在95.0%;PCNF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载体材料,它不仅能够实现对纳米TiO_(2)的固定和回收,而且能提高TiO_(2)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染料 光降解 二氧化钛 静电纺丝 碳纳米纤维 亚甲基蓝 二次形核法 光催化性能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氧化钛复合膜在蓝莓涂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闫兴梅 董健羽 +1 位作者 郭娜 朱桂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3,共8页
以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可食性复合膜液,并利用复合膜液对蓝莓进行涂膜保鲜实验,研究新型复合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首先,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结冷胶膜(GG)、结冷胶-黑米花青素复合膜(GG-BRA)和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 以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氧化钛为原料制备了可食性复合膜液,并利用复合膜液对蓝莓进行涂膜保鲜实验,研究新型复合膜对蓝莓的保鲜效果。首先,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结冷胶膜(GG)、结冷胶-黑米花青素复合膜(GG-BRA)和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氧化钛复合膜(GG-BRA-TiO_(2))的横截面无明显裂缝、无分层现象,傅里叶红外光谱进一步表明结冷胶可以通过非共价键与黑米花青素和二氧化钛进行相互作用。抑菌实验发现结冷胶-黑米花青素-二氧化钛复合膜(GG-BRA-TiO_(2))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面包酵母的抑菌圈分别为4.14、2.77和3.55mm。其次,利用复合膜液对蓝莓进行涂膜保鲜实验,结果表明GG-BRA和GG-BRA-TiO_(2)涂膜组能减缓蓝莓果实贮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速率,其中GG-BRA-TiO_(2)的延缓效果优于GG-BRA。经贮藏10 d,GG-BRA-TiO_(2)膜组的蓝莓失重率、硬度、花色苷、总酚、多酚氧化酶活力的下降分别较空白对照减少了1.56%、23.69%、18.44%、12.71%、14.00%,因此GG-BRA-TiO_(2)复合膜可作为良好的涂膜保鲜材料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涂膜保鲜 结冷胶 黑米花青素 二氧化钛
下载PDF
油基二氧化钛纳米流体在绝缘油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林海丹 郭家昌 +1 位作者 张子龙 张海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8,共7页
传统绝缘油由于黏度差、氧化安定性低、生物降解性差而不能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油基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由于具有出色的交流和脉冲击穿性能、高电导率以及良好的抗老化性能而被广泛研究。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仍不尽人意,许多机制还尚待澄清... 传统绝缘油由于黏度差、氧化安定性低、生物降解性差而不能发挥令人满意的效果,油基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由于具有出色的交流和脉冲击穿性能、高电导率以及良好的抗老化性能而被广泛研究。但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仍不尽人意,许多机制还尚待澄清。因此,系统地总结了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的制备、表征、稳定机制以及关键性能参数,并对油基二氧化钛纳米流体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提出展望,为此类材料的后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 改性绝缘油 二氧化钛 纳米流体
下载PDF
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核壳结构制备及其氧还原催化研究
6
作者 石超凡 张浩权 李文鹏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阴极的关键反应,目前工业上主要用昂贵稀缺的铂材料作为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发展廉价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对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法制备了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N-TiO2@N...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阴极的关键反应,目前工业上主要用昂贵稀缺的铂材料作为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催化剂,发展廉价高效的氧还原催化剂对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水热反应和煅烧法制备了掺氮碳纳米层包裹的掺氮二氧化钛(N-TiO2@N-C)核壳结构材料,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得出其在碱性介质中具有比贵金属催化剂Pd/C和Pt/C更高的氧还原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燃料电池 二氧化钛 核壳结构 碱性介质
下载PDF
溶解性有机质对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环境行为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7
作者 周慧娴 姜萍 张秋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5,共11页
溶解性有机质(DOM)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TiO_(2))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nTiO_(2)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了解其在环境中与DOM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一旦nTiO_(2)进入环境中,它与水体中... 溶解性有机质(DOM)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nTiO_(2))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nTiO_(2)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了解其在环境中与DOM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一旦nTiO_(2)进入环境中,它与水体中存在的DOM发生多层次的物理和化学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包括但不限于配位体交换、疏水性作用、静电作用力以及分子间作用力等。这一过程导致nTiO_(2)的表面电荷、疏水性和表面官能团等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nTiO_(2)在水体中的胶体稳定性,还可能改变其对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能力。此外,DOM的存在可能显著影响nTiO_(2)的富集、产生自由基以及在生物体系中引起的生物效应。为深入了解DOM与nTiO_(2)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近年来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通过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DOM对nTiO_(2)在环境中行为和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和纳米材料应用提供有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溶解性有机质 环境行为 生物效应
下载PDF
N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沈宇翔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27-29,共3页
试验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掺杂二氧化钛(N-TiO_(2)),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探索N-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体系pH为8,催化剂添... 试验以尿素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掺杂二氧化钛(N-TiO_(2)),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然后探索N-TiO_(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体系pH为8,催化剂添加量为7 g/L,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 mg/L,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小于4次,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N-TiO_(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光催化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甲基橙 染料废水
下载PDF
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传军 孙守龙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64-166,共3页
TiO_(2)光催化剂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一直是光催化材料研究的热点。由于TiO_(2)的禁带宽度大、光生电子和空穴迁移能力低等缺点限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效率;为了克服TiO_(2)的局限性,人们对TiO_(2)进行了改性研... TiO_(2)光催化剂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一直是光催化材料研究的热点。由于TiO_(2)的禁带宽度大、光生电子和空穴迁移能力低等缺点限制了在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效率;为了克服TiO_(2)的局限性,人们对TiO_(2)进行了改性研究,以提高TiO_(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二氧化钛基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其在污水处理、生物医药、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二氧化钛 掺杂 污水处理 生物医药 农业生产
下载PDF
导电二氧化钛制备工艺研究及在导电涂料中的应用
10
作者 任健 《中国涂料》 CAS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针对导电二氧化钛的应用要求,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浆料的基础上,表面包覆一层ATO(SnO_(2)掺杂Sb_(2)O_(3)),制备ATO/TiO_(2)复合粉体。以粉体体积电阻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包膜的pH值、温度以及包膜剂放入的时间、五水氯化锡的加入量、m(S... 针对导电二氧化钛的应用要求,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浆料的基础上,表面包覆一层ATO(SnO_(2)掺杂Sb_(2)O_(3)),制备ATO/TiO_(2)复合粉体。以粉体体积电阻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包膜的pH值、温度以及包膜剂放入的时间、五水氯化锡的加入量、m(SbCl_(3))/m(SnCl_(4)·5H_(2)O)及煅烧温度等制备工艺,并对导电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出较佳的制备条件:pH值为2、包膜温度60℃、加料时间3 h、w(SnCl_(4)·5H_(2)O)为60%、m(SbCl_(3))/m(SnCl_(4)·5H_(2)O)=0.1、煅烧温度600℃。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浆料中加入ATO(SnO_(2)掺杂Sb_(2)O_(3)),可克服产生静电的现象。同时有非常好的耐受性和导电性,助力功能型工业涂料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ATO 粉体电阻率 煅烧温度
下载PDF
二氧化钛不同添加方法对路面可持续降解尾气性能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李金垣 王韬 焦永培 《交通世界》 2024年第1期30-32,共3页
为充分发挥二氧化钛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水平,提高路面的尾气降解性能,提出三种二氧化钛添加方式,即直接将二氧化钛与沥青混合料混合(MT)、水溶液基二氧化钛(WT)涂层和喷涂二氧化钛乳化沥青(RT)涂料,并开展可持续NO2的降解试验和抗磨耗试... 为充分发挥二氧化钛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水平,提高路面的尾气降解性能,提出三种二氧化钛添加方式,即直接将二氧化钛与沥青混合料混合(MT)、水溶液基二氧化钛(WT)涂层和喷涂二氧化钛乳化沥青(RT)涂料,并开展可持续NO2的降解试验和抗磨耗试验,以评价以上方法。结果表明,RT法具有更好的NO2降解效率,且提高了抗磨耗能力,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降解 二氧化钛 空气净化 涂层方法
下载PDF
二氧化钛薄膜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苏方正 阚延勇 +2 位作者 徐曦荣 刘鸿彦 吴丕杰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629-631,共3页
二氧化钛薄膜因具有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新能源等行业。从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表征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重点讨论了影响二氧化钛薄膜性能的因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二氧化... 二氧化钛薄膜因具有性能稳定、制造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新能源等行业。从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表征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重点讨论了影响二氧化钛薄膜性能的因素,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二氧化钛薄膜未来应用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结构和性质 材料制备 薄膜表征
下载PDF
二氧化钛及其纳米颗粒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安全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湘鹭 罗飞亚 +1 位作者 邢书霞 孙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3,共11页
二氧化钛(TiO_(2))及其纳米颗粒(TiO_(2)NP)具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鉴于欧盟目前将TiO_(2)归为2类致癌物(吸入),并逐步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安全性引起行业高度关注。TiO_(2)及TiO_(2)NP可通过经口... 二氧化钛(TiO_(2))及其纳米颗粒(TiO_(2)NP)具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鉴于欧盟目前将TiO_(2)归为2类致癌物(吸入),并逐步禁止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其安全性引起行业高度关注。TiO_(2)及TiO_(2)NP可通过经口、经皮、吸入和注射4种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安全风险。TiO_(2)经口暴露具有潜在遗传毒性,TiO_(2)NP经口暴露可能对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造成影响;吸入TiO_(2)NP易导致肺部炎症,其是否具有皮肤渗透性存在争议。本文对TiO_(2)和TiO_(2)NP的暴露途径、毒性及国内外安全性评估进展和管理情况等进行综述,并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及监管建议,为我国食品、药品、化妆品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纳米二氧化钛 毒理学 安全性
下载PDF
ICP-MS法与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凉果中二氧化钛的比较
14
作者 郑丽斯 颜立毅 陈梅斯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167-169,共3页
采用ICP-MS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凉果的二氧化钛,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样品经微波消解,用ICP-MS检测钛含量;样品经湿法消解,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钛含量,计算得到二氧化钛含量。结果表明,ICP-MS法的检出限为0.0186 mg&#... 采用ICP-MS法和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测定凉果的二氧化钛,并分析两种方法的适用性。样品经微波消解,用ICP-MS检测钛含量;样品经湿法消解,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钛含量,计算得到二氧化钛含量。结果表明,ICP-MS法的检出限为0.0186 mg·kg^(-1),回收率在92.5%~105.8%,RSD在2.35%~2.41%;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的检出限为0.36 mg·kg^(-1),回收率在101.4%~102.3%,精密度在1.03%~1.14%。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适合普通实验室的日常检验;ICP-MS法检出限更低,更适用于低含量样品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二安替比林甲烷比色法 二氧化钛
下载PDF
菌丝球模板法制备二氧化钛中空纤维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峰 程志强 于晓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4,共4页
以菌丝球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中空纤维,得到的样品复制了菌丝球模板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所得的TiO_(2)颗粒平均直径为2~3 mm,内部中空纤维直径约为600~900 nm。通过TGA、SEM、EDX、XRD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通过紫外光下罗丹明B的降解来... 以菌丝球为模板制备了二氧化钛中空纤维,得到的样品复制了菌丝球模板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所得的TiO_(2)颗粒平均直径为2~3 mm,内部中空纤维直径约为600~900 nm。通过TGA、SEM、EDX、XRD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并通过紫外光下罗丹明B的降解来评估不同煅烧温度下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600℃的样品可获得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120 min内10 mg/L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丝球 二氧化钛中空纤维 生物模板 光催化
原文传递
再生纤维素/聚乙烯醇/壳聚糖/二氧化钛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群利 仙鸽 崔琳琳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8-14,共7页
以微晶纤维素(MCC)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通过MCC溶解再生与PVA共混制备再生纤维素(RGC)/PVA基膜,并利用壳聚糖(CS)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共混液包覆方法制备RGC/PVA/CS/TiO_(2)抗菌复合膜。... 以微晶纤维素(MCC)和聚乙烯醇(PVA)为原料,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溶剂,通过MCC溶解再生与PVA共混制备再生纤维素(RGC)/PVA基膜,并利用壳聚糖(CS)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共混液包覆方法制备RGC/PVA/CS/TiO_(2)抗菌复合膜。通过FT-IR、XRD和SEM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膜的热学、力学、光学、阻隔和抑菌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和二氧化钛成功复合于纤维素基膜,RGC/PVA/CS/TiO_(2)复合膜的热分解主要由CS-TiO_(2)包覆层和RGC/PVA基膜的分解构成。与再生纤维素(RGC)膜相比,当TiO_(2)质量分数为0.2%时,RGC/PVA/CS/TiO_(2)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39.28%,断裂伸长率提升了51.66%,透光率保持在88.72%,氧气透过率下降了47.77%,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聚乙烯醇 壳聚糖 二氧化钛 力学性能 光学性能 阻隔性能 抑菌性能
下载PDF
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万群 邵伟 +1 位作者 杨凯平 胡万群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8期186-191,共6页
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检测二氧化钛锐钛矿到金红石相变过程,并分析相变过程中结构变化,涵盖物相、定量、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力计... 介绍一个仪器分析拓展性实验——二氧化钛相变的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分析。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利用原位高温X射线衍射检测二氧化钛锐钛矿到金红石相变过程,并分析相变过程中结构变化,涵盖物相、定量、晶格常数、晶粒尺寸和微观应力计算分析。通过本实验将基础晶体材料结构理论知识和多种X射线衍射分析技能相融合,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相变 原位高温 X射线衍射 仪器分析实验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
18
作者 栾吉梅 刘馨 +3 位作者 姜鹏 孙德帅 方龙 张晓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204,共6页
该文设计了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应用评价、结构表征及小试应用的光催化综合实验。该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浸渍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通过降解模拟染料废水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衍... 该文设计了包含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应用评价、结构表征及小试应用的光催化综合实验。该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浸渍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通过降解模拟染料废水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对比小试实验体会了“放大效应”及相关工程参数带来的影响。该实验融合了多门学科知识,使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验 实验设计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
下载PDF
氢化黑二氧化钛-电气石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9
作者 郭湘立 冯艳文 +1 位作者 李冬 郭勇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57,共6页
为提高纳米TiO_(2)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效率,以天然电气石、钛酸丁酯等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光催化材料(T-T),然后通过高温氢化还原黑化法,制备了氢化黑T-T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表明,氢化黑T-T复合可... 为提高纳米TiO_(2)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效率,以天然电气石、钛酸丁酯等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光催化材料(T-T),然后通过高温氢化还原黑化法,制备了氢化黑T-T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研究表明,氢化黑T-T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受到扫描电镜(SEM)的电子束轰击后能够捕获电子而发亮,保持了黑色电气石的天然电场特性,同时微观表面不平整,呈现阶梯层次状,且分布着不均匀的纳米孔。在模拟太阳光下的甲基橙催化降解实验中,以550℃氢化4 h所制得的氢化黑T-T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率可达到99.8%,反应体系的溶解氧含量峰值可达到8.017 mg/L。氢化黑T-T复合可见光催化材料在电气石天然电场的作用下,其光催化能力优于常规氢化黑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二氧化钛 氢化还原 电气石 可见光催化 废水处理 甲基橙 降解
下载PDF
磷酸盐对纳米二氧化钛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行为的影响和机理分析
20
作者 李艳香 陈玖妍 +4 位作者 韩荣 栾日坚 张玉强 吴来东 祁志冲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5,共9页
纳米二氧化钛(n TiO_(2))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磷酸盐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无机阴离子,能够对重金属离子在n TiO_(2)上的吸附特征产生影响。本文聚焦磷酸盐存在条件下n TiO_(2)胶体颗粒对典型重金属离子(Zn^(2+)和Cd^(2+))... 纳米二氧化钛(n TiO_(2))被广泛应用于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磷酸盐作为水体中普遍存在的无机阴离子,能够对重金属离子在n TiO_(2)上的吸附特征产生影响。本文聚焦磷酸盐存在条件下n TiO_(2)胶体颗粒对典型重金属离子(Zn^(2+)和Cd^(2+))的吸附行为,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吸附平衡后水相中重金属离子的浓度。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不同水化学条件下(离子强度和共存阴离子),磷酸盐对n TiO_(2)胶体颗粒吸附水体中Zn^(2+)和Cd^(2+)特征的影响规律。采用经典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结合纳米颗粒的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等表征手段揭示了相关吸附机制。研究发现:①磷酸盐的存在能有效地增强重金属在n TiO_(2)上的吸附,Zn^(2+)和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由121.1mg/g和84.7mg/g增加至588.3mg/g和434.8mg/g,增加了3.8~4.1倍。这主要由于磷酸盐能够通过桥连作用形成金属-磷酸盐-n TiO_(2)三元络合物以及增加重金属离子和胶体颗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从而增强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②背景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增加会降低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果。当背景溶液中离子强度(NaCl浓度)从0增加至10mmol/L时,n TiO_(2)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会减弱,同时Na+与重金属离子竞争n TiO_(2)表面吸附位点亦降低了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③共存竞争性阴离子(如Cl-、NO_(3)^(-)和SO_(4)^(2-))会削弱磷酸盐对n TiO_(2)吸附金属离子的增强作用,抑制顺序为:SO_(4)^(2-)>NO_(3)^(-)>Cl-,即与其离子半径的数量级成反比。这是由于共存阴离子与磷酸盐竞争n TiO_(2)表面的吸附位点所致。研究结果表明,磷酸盐可以显著地增强n TiO_(2)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效能,但是去除效能的大小会受到背景溶液中水化学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n TiO 2) 重金属离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磷酸盐 阴离子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