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图像设计的三维虚拟现实体验设计研究
1
作者 赵路明 朱慧娟 王静茹 《工业设计》 202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由于二维图像构成逻辑的限制,设计者在理解二维图像中各元素的空间层次方面会存在一定难度,设计过程主要依赖设计者主观经验来调整画面效果。文章从二维图像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基于色彩空间变化逻辑,将图像饱和度的变化关系与UnrealEng... 由于二维图像构成逻辑的限制,设计者在理解二维图像中各元素的空间层次方面会存在一定难度,设计过程主要依赖设计者主观经验来调整画面效果。文章从二维图像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基于色彩空间变化逻辑,将图像饱和度的变化关系与UnrealEngine软件相结合,搭载VR设备实现二维图像的虚拟现实体验设计,提出虚拟现实的“体验式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设计 二维图像 虚拟现实 色彩空间 图像饱和度
下载PDF
两种锥形束CT转化二维图像与传统头颅侧位片定量分析颈椎骨龄的一致性
2
作者 彭源浩 吕冬梅 +2 位作者 庄昕仪 喻婷 程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81-2886,共6页
背景:传统的头颅侧位片始终存在放大失真、左右重叠不一致等问题,而锥形束CT能真实展现颅面部的三维结构。对锥形束CT进行三维重建,再将所选区域内的锥形束CT转化为二维图像,能使左右侧基本重叠一致且能减小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目的:... 背景:传统的头颅侧位片始终存在放大失真、左右重叠不一致等问题,而锥形束CT能真实展现颅面部的三维结构。对锥形束CT进行三维重建,再将所选区域内的锥形束CT转化为二维图像,能使左右侧基本重叠一致且能减小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目的:探究两种不同整合厚度的锥形束CT转化二维图像与传统头颅侧位片定量分析颈椎骨龄的一致性。方法:收集118例青少年正畸患者的锥形束CT及头颅侧位片资料。首先在3D imaging software中对锥形束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在矢状向界面中分别选择两种不同整合厚度的锥形束CT影像并转化为二维图像,两种图像分别被命名为ICB-1、ICB-2。再运用智贝云对头颅侧位片、ICB-1、ICB-2中的第2颈椎基底部凹陷与椎体下缘所成的角度(@2)、第3颈椎与后面高的比值(AH3/PH3)、第4颈椎高度与宽度的比值(H4/W4)及颈椎骨龄等项目进行测量计算,间隔2周后再随机抽取20例青少年重复上述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法评价3种图像各自测量颈椎骨龄的可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3种图像两两间测量颈椎骨龄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3种图像两两组间对颈椎骨龄分期评估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①除头颅侧位片组AH3/PH3的ICC<0.9,各组其余测量项目ICC均>0.9;②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除ICB-1组与头颅侧位片组、ICB-1组与ICB-2组间AH3/PH3、H4/W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其余项目的测量结果两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Kappa检验结果显示,3组颈椎骨龄分期评估结果两两组间的Kappa系数均>0.8(P<0.001);④提示ICB-1、ICB-2测量颈椎骨龄的可重复性优于头颅侧位片,头颅侧位片、ICB-1、ICB-2两两组间对颈椎骨龄的测量均有良好的一致性,但考虑到对颈椎椎体结构记录的完整性,ICB-2较ICB-1更适合用于颈椎骨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头颅侧位片 二维图像 颈椎骨龄 颈椎骨龄定量分析法
下载PDF
二维图像谱空间矩特征的轮胎老化视觉测量
3
作者 郭宝英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84-93,共10页
在轮胎磨损及老化的工业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中,为定量衡量轮胎老化程度,提出一种图像谱空间距定量测量轮胎老化的算法。该算法采用高斯尺度滤波对轮胎胎面及轮轱侧面采集图像进行滤波,以去掉高频分量与噪声;然后采用Canny算法得到轮胎... 在轮胎磨损及老化的工业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中,为定量衡量轮胎老化程度,提出一种图像谱空间距定量测量轮胎老化的算法。该算法采用高斯尺度滤波对轮胎胎面及轮轱侧面采集图像进行滤波,以去掉高频分量与噪声;然后采用Canny算法得到轮胎裂纹与自身的纹理轮廓图,由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反映裂纹密度数量的频谱图;最后提取该频谱图各谱线辅助频率u、v的一阶矩相对原点距离,来定量衡量轮胎裂纹数量与密度分布特征,从而完成对轮胎老化程度的定量测量。在轮胎经营部的现场实验表明,经过小批量样本的模型识别参数训练,该方法具有90%的老化程度识别准确率,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老化 二维图像谱空间矩 非极大值抑制 轮胎裂纹 视觉测量
下载PDF
基于二维图像的参数化人体建模
4
作者 魏雪霞 徐增波 王巧丽 《服装学报》 2023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解决现有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人体建模容易出现误差、模型参数估计不准确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和优化后的人体建模算法,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供的结果作为先验,缓解优化算法对参数初始值敏感的问题,以实现针对单帧RGB图像和多帧RGB图像... 为解决现有基于二维图像的三维人体建模容易出现误差、模型参数估计不准确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和优化后的人体建模算法,并利用深度学习算法提供的结果作为先验,缓解优化算法对参数初始值敏感的问题,以实现针对单帧RGB图像和多帧RGB图像的三维人体建模。同时基于HMR深度学习模型预测SMPL-X模型的初始参数,通过添加人体轮廓、二维关键点等对模型参数进一步优化求解,并利用视频序列的帧间连贯性对视频帧中人物的三维姿态进行约束。结果表明:添加人体分割轮廓约束可使重建模型更加贴合人体,能够提升模型拟合的精度;基于视频序列帧间连贯性重建的人体模型,可减少身体旋转、四肢弯曲等误差出现的可能性,与目标对象姿态更加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 人体建模 SMPL-X模型 人体轮廓分割 能量函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二维图像智能分割方法
5
作者 赵敏 《信息与电脑》 2023年第6期197-199,共3页
针对传统方法分割后图像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二维图像智能分割方法。首先,建立遗传算法与图像分割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界定种群粒子寻优范围,改进粒子初始位置。其次,将图像边缘像素作为改进遗传算法的寻优目标,采... 针对传统方法分割后图像信噪比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二维图像智能分割方法。首先,建立遗传算法与图像分割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界定种群粒子寻优范围,改进粒子初始位置。其次,将图像边缘像素作为改进遗传算法的寻优目标,采用比例选择方式,结合保优策略,引入逆序变异机制,遍历待分割二维图像中的所有像素信息。最后,以输出结果为分割基准,精准分割图像。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分割后图像的信噪比始终稳定在18.0 dB以上,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遗传算法 二维图像 智能分割 寻优范围 比例选择
下载PDF
二维图像测量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建民 浦昭邦 +1 位作者 晏磊 杨学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二维坐标测量系统的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CCD图像技术的二维坐标测量系统—二维图像测量机。该系统的读数部分、调焦与瞄准部分均采用 CCD图像技术。文中给出了新系统的结构、原理 ,研究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 ,并对新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比对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测量机 绝对码 亚像素细分 自动调焦 瞄准 CCD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建民 浦昭邦 +1 位作者 赵辉 鲁振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1,共5页
为解决现有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网格式平行线标定方法 .该方法采用了CCD亚像素细分技术及调焦技术 ,可直接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像素当量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 ,该方法具... 为解决现有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图像测量系统标定方法—网格式平行线标定方法 .该方法采用了CCD亚像素细分技术及调焦技术 ,可直接得到纵横两个方向的像素当量 .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 ,该方法具有标定简单、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对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测量 标定 亚像素 二维图像 光学成像
下载PDF
原木内部腐朽应力波二维图像的获取与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学春 王立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97,共5页
应用Arbotom应力波检测系统,对东北林区3个针叶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和9个阔叶树种(白桦、色木、椴木、杨木、水曲柳、核桃楸、榆木、铁木和柞木)的原木内部腐朽进行检测,并对原木内部腐朽面积的实际估算值和检测估算值进行比较分... 应用Arbotom应力波检测系统,对东北林区3个针叶树种(云杉、冷杉、落叶松)和9个阔叶树种(白桦、色木、椴木、杨木、水曲柳、核桃楸、榆木、铁木和柞木)的原木内部腐朽进行检测,并对原木内部腐朽面积的实际估算值和检测估算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rbotom应力波无损检测系统可以获取原木内部腐朽的二维图像,但检测准确率较低,建议采用多点测量和改进应力波测试仪器,以提高检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 内部腐朽 应力波 二维图像
下载PDF
基于二维图像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法探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骆顺华 王建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155,共5页
人体测量是服装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于二维图像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法可以分解为图像轮廓提取与特征部位尺寸测量,围度尺寸计算,误差与精度分析等步骤,对每步采用的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对其中围度尺寸的曲线拟合、回归方程、... 人体测量是服装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基于二维图像非接触式人体测量方法可以分解为图像轮廓提取与特征部位尺寸测量,围度尺寸计算,误差与精度分析等步骤,对每步采用的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对其中围度尺寸的曲线拟合、回归方程、图形数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另外在人体尺寸远程准确获取的基础上,该测量技术设备、操作简便的特点使其有望应用于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在线定制,进一步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如何将该测量技术应用于服装在线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 人体测量 二维图像 服装在线定制
下载PDF
汽车二维图像的分类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汉平 熊联欢 李德华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7-18,51,共3页
用自相关函数提取图像的特征,对三类小汽车模型的侧影进行了分类识别研究.给出了两种分类识别方法:加权k-近邻分类法和BP网络分类法,并对两种分类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说明。
关键词 模式识别 二维图像 分类识别 汽车 图像识别
下载PDF
于Radon变换的二维图像零交叉线——二元树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耀明 张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421-1423,共3页
提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图像识别算法 .本文把Radon变换的抗噪声和降维性能和零交叉指纹图的多尺度分析特点结合起来 ,并将二元树结构作为表示零交叉指纹图的工具 ,提出了一种判别方法 。
关键词 图像识别 RADON变换 元树 二维图像零交叉线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二维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欧彦江 袁中凡 《中国测试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二维图像识别技术。选取一组机械零件的二维图像,对每张图像进行放缩和旋转变换,并分析、提取对应图像的nmi特征和7个不变矩特征作为BP网络的输入样本,图像的二进制编号为输出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并对网...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二维图像识别技术。选取一组机械零件的二维图像,对每张图像进行放缩和旋转变换,并分析、提取对应图像的nmi特征和7个不变矩特征作为BP网络的输入样本,图像的二进制编号为输出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并对网络进行抗干扰训练,使网络对理想输入及带噪声的输入均有较好的识别率。实验证明该网络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 模式识别 特征量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用基于DSP的线阵CCD实现二维图像信号采集的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岩涛 常丹华 +1 位作者 潘普丰 张彦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对光电转换系统,尤其是采集信号的后处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在光电精密数据采集处理中通过DSP用硬件实现对CCD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过程。给出了对CCD信号进行边缘识别的微分算法和将线阵CCD信号进行组合,恢复出二维图像信号的算法。同时还... 对光电转换系统,尤其是采集信号的后处理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在光电精密数据采集处理中通过DSP用硬件实现对CCD信号的采集和处理过程。给出了对CCD信号进行边缘识别的微分算法和将线阵CCD信号进行组合,恢复出二维图像信号的算法。同时还给出了详细的硬件处理电路。重点介绍了DSP与F IFO的数据传输、DSP与U SB的接口电路。解决了一般情况下系统无法做到的用线阵CCD实现二维图像信号复原的问题。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线阵CCD信号是以若干线段的形式存在的,特别适用于激光雕刻机图像采集系统,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CCD 二维图像信号采集 数字信号处理 FIFO
下载PDF
利用MATLAB实现二维图像傅立叶变换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翚 王富东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1-142,共2页
M atlab语言环境下的算法实现,比在其它语言(如C语言)环境下的算法实现更简便、更快速、设计质量也更高。平行投影的傅立叶变换算法是图像重建中最基本的一种算法,也是其它算法的基础,通过用M atlab编程,完成傅立叶变换算法,实现二维图... M atlab语言环境下的算法实现,比在其它语言(如C语言)环境下的算法实现更简便、更快速、设计质量也更高。平行投影的傅立叶变换算法是图像重建中最基本的一种算法,也是其它算法的基础,通过用M atlab编程,完成傅立叶变换算法,实现二维图像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算法 MATLAB 二维图像重建
下载PDF
Hausdorff距离和量子粒子群的二维图像匹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毅 彭晓明 陈武凡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79-181,1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二维图像匹配算法。为了实现二维图像的搜索,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的边缘,再利用Hausdorff距离作为图像搜索的目标函数,然后引入了带量子行为的粒子群的优化算法来求解搜索所需的空... 提出了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二维图像匹配算法。为了实现二维图像的搜索,首先利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的边缘,再利用Hausdorff距离作为图像搜索的目标函数,然后引入了带量子行为的粒子群的优化算法来求解搜索所需的空间变化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带量子行为的粒子群的优化算法(QPSO)能够迅速地在全局范围内找到最优解,因此应用于二维图像搜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搜索 HAUSDORFF距离 量子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二维图像特征点自主提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管业鹏 顾伟康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0-73,共4页
采用概率论理论 ,对二维图像进行灰度统计分析 ,采用计算标准差方法 ,对图像特征点区域定位并提取特征点。该方法提取特征点 ,仅需对抽样象素区域进行灰度标准差分析 ,避免了提取图像特征点 ,根据被处理图像的一些先验信息 ,利用试探方... 采用概率论理论 ,对二维图像进行灰度统计分析 ,采用计算标准差方法 ,对图像特征点区域定位并提取特征点。该方法提取特征点 ,仅需对抽样象素区域进行灰度标准差分析 ,避免了提取图像特征点 ,根据被处理图像的一些先验信息 ,利用试探方法确定阈值的局限性。通过分别对具有弱纹理及包含复杂背景的多物体自然二维图像的特征提取 ,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可满足机器视觉系统中自主、实时识别与提取二维图像特征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 特征点 灰度标准差 区域定位
下载PDF
应力波原木空洞缺陷二维图像重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嘉新 杨晓宇 +1 位作者 宁金忠 王克奇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8年第2期36-39,共4页
为实现原木空洞在线无损检测,利用LabVIEW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应力波进行时域分析,得到了应力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采用细胞反演法以及改进的Dijkstra算法,并结合动态网络规划在射线追踪中的应用建立二维模型,并对二维图像运用插值法... 为实现原木空洞在线无损检测,利用LabVIEW对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应力波进行时域分析,得到了应力波的传播时间和速度。采用细胞反演法以及改进的Dijkstra算法,并结合动态网络规划在射线追踪中的应用建立二维模型,并对二维图像运用插值法提高反演精度,再运用中值滤波对提高精度的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方法对于原木内部空洞可较为清晰地再现,并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检测 LabVIEW 细胞反演法 DIJKSTRA算法 射线追踪 二维图像优化
下载PDF
配电网安全域的特殊二维图像:发现、机理及用途 被引量:6
18
作者 肖峻 焦衡 +1 位作者 屈玉清 佘步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088-5101,共14页
二维图像是配电网安全域(distribution system security region,DSSR)可视化观测的最常用方式,所有可能出现的图像被归纳成DSSR图谱。该文发现现有图谱外的2种新图像,并揭示了图像的产生机理。首先,简介DSSR二维观测和现有图谱。其次,... 二维图像是配电网安全域(distribution system security region,DSSR)可视化观测的最常用方式,所有可能出现的图像被归纳成DSSR图谱。该文发现现有图谱外的2种新图像,并揭示了图像的产生机理。首先,简介DSSR二维观测和现有图谱。其次,给出新发现图像,其特征是斜线边界上具有直角"凸起"或"凹陷",故命名为"斜线凸"和"斜线凹"。然后,分析得到特殊图像的产生机理:若配电网N-1后存在多种负荷转带方式,对应DSSR为非凸集,造成域表面的凸起与凹陷,二维切割后出现"斜线凸"和"斜线凹"。实际配电网一般具有多转带方案,因此特殊图像是普遍存在的。为阐述机理,该文3D打印了两供一备接线的完整DSSR,二维剖面后成功复现了新图像,并采用分段联络接线及2个IEEE RBTS-Bus4扩展算例进行了验证。该文是完整DSSR图谱的重要补充,能帮助人们更全面认识DSSR的几何特征。研究结果具有应用价值,不仅能提高安全性评估的准确性,还能引导工作点规避凹区和利用凸区,从而达到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安全域 二维图像 机理 斜线凸 斜线凹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二维图像几何矩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晓东 郑林涛 孙燮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0-101,共2页
几何矩是二维图像形状特征的有效描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计算二维图像几何矩的方法,通过分离二维矩为计算两步一维矩,并将阶数高的一维矩计算中的乘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计算二维图像几何矩的计算速度。本文从理... 几何矩是二维图像形状特征的有效描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计算二维图像几何矩的方法,通过分离二维矩为计算两步一维矩,并将阶数高的一维矩计算中的乘法运算转换为加法运算,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计算二维图像几何矩的计算速度。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新算法的有效性与时间复杂度,并进行了实验分析,验证了新算法的运算速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图像 几何矩 快速计算方法 时间复杂度 形状特征 加法运算 乘法运算 计算速度 实验分析 运算速度 新算法 大幅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二维图像的心电显示与处理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延军 严洪 黄铃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50-356,共7页
目的将心电矩阵进行图像化表达,从而展现"心拍群"波形的整体形态。方法以逐拍心电波形为列矢量构造二维矩阵X;X通过平移与比例变换成为适于进行图像显示的矩阵Z;对矩阵Z进行图像化显示与处理。结果可视化心电矩阵能够直观反映... 目的将心电矩阵进行图像化表达,从而展现"心拍群"波形的整体形态。方法以逐拍心电波形为列矢量构造二维矩阵X;X通过平移与比例变换成为适于进行图像显示的矩阵Z;对矩阵Z进行图像化显示与处理。结果可视化心电矩阵能够直观反映"心拍群"的波形形态,如ST区域矩阵有助于检测心肌缺血。结论图像化心电矩阵同时具备整体性与直观性的特点,为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ECG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心拍群 二维图像 图像化心电矩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