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二至丸的活性成分松果菊苷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郝冰玉 陈微 +4 位作者 陈园 王冬萍 任晓亮 王萌 刘艺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878-883,共6页
目的 建立苯乙醇苷类成分-松果菊苷单体及其在二至丸中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制剂对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不同环境干扰下的松果菊苷(单体、二至丸)含量变化,并建立其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 松果菊苷(单... 目的 建立苯乙醇苷类成分-松果菊苷单体及其在二至丸中的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制剂对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不同环境干扰下的松果菊苷(单体、二至丸)含量变化,并建立其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 松果菊苷(单体、二至丸)在多种条件下可发生降解,在不同环境干扰下降解规律可归为(伪)一级反应;制剂形式下的松果菊苷降解速度较松果菊苷单体慢。结论 松果菊苷更适合储存在干燥、低温、避光条件下,尽量避免与碱性溶液、铁器接触;二至丸制剂能够延缓松果菊苷单体在多种条件下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二至丸 降解动力学 稳定性 UPLC
原文传递
基于DJ-1/GPX4通路探讨加味二至丸对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铁死亡的影响
2
作者 马贵萍 陈冉 +1 位作者 肖稳康 洪创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7-636,共10页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丸(ME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巨噬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构建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EP组,每组10只,以10只同背景的C57BL/6J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丸(MEP)对动脉粥样硬化(AS)巨噬细胞铁死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50只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构建AS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EP组,每组10只,以10只同背景的C57BL/6J为空白对照组。按照分组干预10周后,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窦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组织DJ-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mRNA表达。(2)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EP组,制备MEP含药血清。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血清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模型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组、MEP含药血清组和MEP含药血清+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共5组。MT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MEP含药血清对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细胞脂质沉积,ELISA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铁离子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形态,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检测各组细胞DJ-1、GPX4、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铁蛋白重链1(FTH1)、p5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环加氧酶2(PTGS2/COX2)和NADPH氧化酶1(N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提示,MEP可以减轻小鼠主动脉窦根部斑块形成,显著升高主动脉DJ-1和GPX4的mRNA表达。(2)细胞实验结果提示,ox-LDL诱导下的RAW264.7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增多,ROS、MDA和总SOD水平显著升高,GSH水平显著降低,p53、PTGS2/COX2和NO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DJ-1、GPX4、SLC7A11和FT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与ox-LDL组比较,MEP含药血清组细胞脂质沉积显著减少,ROS、MDA和总SOD水平显著降低,GSH水平显著升高,p53、PTGS2/COX2和NOX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DJ-1、GPX4、SLC7A11和FT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MEP可以抑制AS巨噬细胞铁死亡,从而延缓AS进展,其机制与DJ-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二至丸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铁死亡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王炯博 廖柳 +3 位作者 于晓明 樊婷 贺柏华 王慧萍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2-63,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的...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加味二至丸“异病同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数据库获取女贞子、墨旱莲、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靶点,根据ADME筛选中药活性组分,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分别获取绝经综合症和原发性失眠主要靶点,采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加味二至丸-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11.5平台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并筛选网络中得分较高基因探析。最后采用Metascape平台进行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结果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熊果酸等,核心靶点有PTGS2、ESR1、NOS2、ADRB2、GABRA1等,加味二至丸调治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结论加味二至丸可能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炎症反应、雌激素代谢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绝经综合征和原发性失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异病同治 加味二至丸 绝经综合征 原发性失眠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二至丸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与研究
4
作者 张婕 张天婵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717-2721,共5页
由女贞子和墨旱莲组成的二至丸一方,功效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用于肝肾阴虚证,在内、外、妇、儿科中均有应用。本文根据理论来源及临床经验对二至丸的应用和研究予以综述,明确其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二至丸 妇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张政赢 鞠阳 +6 位作者 刘晓宁 江冉冉 庞坤 王竞 路露 王晶 仝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指标、肾功能、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糖指标、肾功能、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格列净片和缬沙坦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治疗,共治疗8周。评估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MCP-1、TGF-β1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60/64),较对照组(81.25%,52/64)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HbA_(1)c、BUN、SCr、UAER、MCP-1、TGF-β1、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FBG、HbA_(1)c、BUN、SCr、UAER、MCP-1、TGF-β1、TNF-α和IL-1β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8/64)、14.06%(9/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组方联合恩格列净片、缬沙坦片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证)患者的血糖、肾功能指标、MCP-1、TGF-β1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二至丸组方 恩格列净片 缬沙坦片 肝肾阴虚证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二至丸改善自然衰老大鼠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益敏辉 王永峰 +2 位作者 郝小白 唐虹 李林霞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4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研究二至丸对自然衰老大鼠卵母细胞线粒体改善的效应与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周龄青年对照组、20周龄老年对照组、20周龄二至丸用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药30 d后,进行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0 IU/只),... 目的:研究二至丸对自然衰老大鼠卵母细胞线粒体改善的效应与机制。方法:选用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周龄青年对照组、20周龄老年对照组、20周龄二至丸用药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药30 d后,进行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0 IU/只),2 d后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 IU/只),干预12 h后观察卵母细胞腺苷三磷酸(ATP)、活性氧(ROS)含量及线粒体的数目、形态,检测线粒体动态调控蛋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PTEN诱导蛋白激酶1(PINK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青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卵巢卵母细胞ATP的含量减少(P<0.05),细胞内线粒体数量下降,结构紊乱,部分呈空泡化,PGC-1α、OPA1及PINK1蛋白水平下降(P<0.05);二至丸低、高剂量组可提高老年大鼠卵母细胞ATP的浓度(P<0.05),增加细胞内线粒体含量、改善结构及减少ROS的生成(P<0.05),促进PGC-1α、OPA1和PINK1的表达(P<0.05)。结论:二至丸可以改善衰老卵巢内的卵母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线粒体自我更新以达到修复自然衰老卵母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衰老卵母细胞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二至丸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7
作者 关丽萍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分析二至丸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21年1月—2023年5月;病例数:90例;病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 目的:分析二至丸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段:2021年1月—2023年5月;病例数:90例;病例: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法。对照组患者给予雌孕激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通过二至丸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证候积分。结果:研究组经3个月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比对未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接受治疗后的第1与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此外,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证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各项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行二至丸联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缓解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项不良表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甘麦大枣汤 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 证候积分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简万妍 王艳群 +1 位作者 陈美玲 曾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77-81,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二至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平台(TCMSP)采集二至丸的有效成分和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取POI...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二至丸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使用网络药理学平台(TCMSP)采集二至丸的有效成分和相关的基因;通过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数据库获取POI疾病靶点;用蛋白互作网络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CytoHubba筛选核心靶点。使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平台进行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进行拓扑学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二至丸内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刺槐素等,其中的AKT1、TP53等是关键靶点,包含的通路主要为PI3K-Akt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验证大部分靶点与成分能进行有效结合。结论揭示二至丸能够经多种成分、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对POI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9
作者 郝晓晓 彭会巧 《大医生》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T2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 目的 探讨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T2D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胱抑素C(Cys 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尿浊、神疲乏力、咽干口燥及尿频尿多)、FBG、2 hPG、Hb A1c、BUN、Cr、ACR及Cys 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 GFR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治疗T2DN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糖、肾功能指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参芪地黄汤 二至丸 糖代谢 肾功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李若尘 田津 +1 位作者 汪鸣霄 周洵 《贵州科学》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为新型抗癌中医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收集墨旱莲、女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根据药物分布、吸收、代谢、排泄(ADM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为新型抗癌中医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收集墨旱莲、女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根据药物分布、吸收、代谢、排泄(ADME)筛选药物活性成分,并获取对应靶点;通过Drugbank、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靶点并去除重复值,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PPI网络;使用Cytoscape3.7.1构建“二至丸成分-非小细胞肺癌靶点”网络,最后通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并利用Cytoscape3.7.1软件筛选出排名靠前的核心靶点;使用R语言对PPI中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二至丸检索获得21个活性成分,去重之后获得205个药物靶点,NSCLC检索取得1935个疾病靶点,两者取交集,共获得132个共同交集靶点。PPI分析得到TP53、AKT1、MAPK1、RELA为核心的基因靶点,经过分子对接,发现二至丸中的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β-谷甾醇、金合欢素与TP53、AKT1、MAPK1、RELA靶点结合良好,匹配度高。结论:二至丸可能是通过AGE-RAGE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参与调节非小细胞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非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娟娟 韦美秀 刘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1340-1348,共9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二至丸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相关靶点;获取...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二至丸的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数据库获取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相关靶点;获取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的交集靶点(共有靶点),即二至丸异病同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的潜在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活性成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GO及KEE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4.2.6对核心靶点及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二至丸药物活性成分23种,二至丸异病同治围绝经综合征和异常子宫出血潜在作用靶点28个;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被确定为关键活性成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等被确定为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6条相关通路,与AGE-RAGE、PI3K-Akt、MAPK、HIF-1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与关键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潜在结合力。结论二至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异常子宫出血涉及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抗氧化、抗炎、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等作用,改善卵巢功能,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异常子宫出血 二至丸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二至丸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SOD、MDA、MAO、LPF及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雪莹 赵玺宣 +1 位作者 黄振龙 周明威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二至丸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各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衰老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对二至丸中女贞子和墨旱莲进行分离提取,提取出总三萜、总黄酮及总多糖活性部位,并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 目的:通过观察二至丸活性部位对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各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衰老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对二至丸中女贞子和墨旱莲进行分离提取,提取出总三萜、总黄酮及总多糖活性部位,并使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活性部位测定。将70只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萜组、黄酮组、多糖组、活性部位合并组及二至丸水煎液组共7组,以100 mg/(kg·d)的剂量腹腔注射D-半乳糖建立大鼠衰老模型,连续8周;造模后各组给药干预,连续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SOD、MDA含量,脑组织MAO、LPF含量及脑海马区P16、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黄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MDA、MAO、LP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各给药组大鼠P16、P21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与水煎液组相比,合并给药组MA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萜组与合并给药组P16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丸活性部位与水煎液的抗衰老效果相当,其中调节单胺氧化酶、P16蛋白方面,活性部位合并给药组的效果优于水煎液组。二至丸各活性部位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延缓模型大鼠的衰老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脑海马区衰老蛋白表达,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活性部位 抗衰老 氧化应激 衰老蛋白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联合毫火针及LED红光治疗中重度痤疮3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仲亚平 夏华 +3 位作者 王雪松 罗薇 邹悦君 闵仲生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通过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联合毫火针及LED红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评价,分析中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中重度囊肿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联合毫火针及LED红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评价,分析中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中重度囊肿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联合毫火针外治及LED红光照射),对照组30例(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联合LED红光照射),每2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比较中西医两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3疗程、6疗程后疗效差异。结果6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76.67%,对照组愈显率为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皮损评分及生活质量比治疗前均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在治疗3疗程后皮损积分及生活质量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联合毫火针及LED红光照射治疗中重度囊肿性痤疮疗效确切,治疗组在3疗程结束后皮损积分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组起效快,疗效确切,而且安全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柏地黄 二至丸 毫火针 LED红光 中重度囊肿性痤疮
下载PDF
加味二至丸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张忠良 费霖莉 林俊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9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E2和O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咀嚼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抗骨质疏松治...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E2和OP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碳酸钙咀嚼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二至丸颗粒冲服,共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及随访24周时测定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症候量化评分,于治疗前、治疗12周及随访24周时测定患者E2及OPG水平。结果60例患者均随访至24周。两组患者骨密度及25(OH)D均高于治疗前,BGP及β-CTX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至24周时,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GP及β-CT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观察组症候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96,P=0.034);不同时间点之间的E2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F=23.103,P<0.001);组间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2.045,P<0.001);治疗12周及随访24周,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OPG水平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48,P<0.001);不同时间点之间OPG水平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587,P<0.001);组间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11.780,P<0.001);治疗12周及随访24周,观察组OP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至丸颗粒在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有效调节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速率及提高骨密度,升高E2及OPG水平。其治疗机制可能是加味二至丸颗粒通过增加机体E2的分泌,调节RANKL-RANK-OPG轴的表达,降低骨高转换率,从而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二至丸 骨密度 骨保护素
下载PDF
二至丸加味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王玉玲 赵良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6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二至丸加味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预防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宫腔镜下冷刀粘连分离联合宫腔支撑球囊治疗的40例IU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 目的观察二至丸加味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预防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行宫腔镜下冷刀粘连分离联合宫腔支撑球囊治疗的40例IUA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术后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二至丸加味,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IUA评分以及粘连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U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再粘连总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丸加味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法预防IUA分离术后再粘连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分离术 再粘连 二至丸 雌孕激素序贯法
下载PDF
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巧巧 李焕茹 +2 位作者 胡雁萍 冯志毅 冯素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2,共4页
目的建立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 目的建立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方法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yncronis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3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3个,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各批样品聚为2类,3个主成分可代表变量数据91.8%的信息,5、12、17、32、20、23、26号峰是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重复性好,可以用于二至丸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HPLC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乘法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二至丸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刘国良 李丽 +3 位作者 雷霞 徐红丹 张宁 姚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027-1037,共11页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二至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即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给与D-半乳糖...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二至丸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药效机制。将6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6组,每组10只,即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给与D-半乳糖腹腔注射和双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模型制备第6周后,给药组每天给与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其他组给与相同体积生理盐水(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测各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海马tau蛋白表达。利用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寻找内源性差异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采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二至丸的潜在活性成分、关键靶点,进一步将代谢组学与网络药理学技术整合聚焦关键靶标及成分,最终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靶向验证。通过水迷宫实验及大鼠海马tau蛋白程度,证明模型制备成功。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代谢轮廓发生明显分离,给药组处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间,证明模型组大鼠的整体代谢发生显著变化,给与二至丸后呈现回调趋势。代谢组学结果发现16个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10个代谢通路。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二至丸内主要有β-谷甾醇、山柰酚、紫杉醇等13个潜在有效成分、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直接作用靶标有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等11个蛋白成分。基于以上可知,二至丸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有很好的干预作用,其可能通过槲皮素对组织蛋白酶D直接调控作用达到干预疾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阿尔茨海默病 代谢组学 网络药理学 槲皮素 组织蛋白酶D
下载PDF
二至丸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活性的物质基础研究
18
作者 蒋益萍 金玉娥 +3 位作者 张志玮 夏天爽 徐佳乐 薛黎明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2期91-96,118,共7页
目的考察传统补肾经典名方二至丸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高通量荧光方法筛选二至丸中正丁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以及二至丸主要活性成分对组织蛋白酶K(CTSK)与荧光合成底物Z-FR-MCA结合活... 目的考察传统补肾经典名方二至丸中抑制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高通量荧光方法筛选二至丸中正丁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以及二至丸主要活性成分对组织蛋白酶K(CTSK)与荧光合成底物Z-FR-MCA结合活性的抑制率,和对CTSK与硫酸软骨素A(CSA)复合物形成活性抑制率。进而考察二至丸不同提取部位和活性成分抑制CTSK生理底物I型胶原蛋白降解活性,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底物结合实验验证潜在CTSK抑制剂。结果二至丸的正丁醇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CTSK与CSA复合物形成抑制率超过90%,石油醚提取部位对CTSK与底物Z-FR-MCA结合抑制率超过90%,正丁醇提取部位对CTSK的胶原降解抑制率超过95%、石油醚提取部位为58.6%。30个有效成分中11个显示对CTSK与CSA复合物形成抑制率超过50%,有5个成分对CTSK与荧光底物Z-FR-MCA结合活性抑制率超过50%。最终筛选确定4个成分墨旱莲皂苷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女贞苷和蟛蜞菊内酯,对胶原降解抑制率超过50%,其中墨旱莲皂苷Ⅸ抑制胶原纤维与CTSK的结合率最高达60%,但均与CTSK活性位点分子对接不成功。结论二至丸中存在抑制组织蛋白酶K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正丁醇部位,但活性成分不是活性位点抑制剂,可能通过与其他位点结合,间接抑制CTSK与寡多糖结合,进而降低了CTSK的胶原降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骨质疏松 组织蛋白酶K 活性部位 潜在抑制剂
下载PDF
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黎翠仪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5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治疗,西药组予以枸橼酸氯米芬治疗,中西药组予以左... 目的研究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中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治疗,西药组予以枸橼酸氯米芬治疗,中西药组予以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对比三组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水平及临床指标。结果中西药组、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鸡蛋清样分泌物发生率均高于西药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西药组(P<0.05),三组高温相持续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中药组排卵优质率分别为90.00%、83.33%,均高于西药组的60.00%(P<0.05),中西药组、中药组优质卵泡直径大于西药组,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均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左归丸合二至丸联合枸橼酸氯米芬治疗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并提高患者排卵优质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型卵泡发育障碍 左归二至丸 枸橼酸氯米芬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二至丸对阴虚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操红缨 梁颂名 +1 位作者 荣向路 吴清和 《中药材》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阴虚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阴虚大鼠血皮质醇、胰岛素、睾酮、胆固醇、β-内啡呔含量及胸腺和肾上腺重量等相关指标,并观察药物对小鼠NK细胞活性和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阴虚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阴虚大鼠血皮质醇、胰岛素、睾酮、胆固醇、β-内啡呔含量及胸腺和肾上腺重量等相关指标,并观察药物对小鼠NK细胞活性和刀豆素A(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说明二至丸对阴虚模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结果:阴虚大鼠血皮质醇、胰岛素、睾酮、β-内啡呔含量降低,胸腺和肾上腺重量下降,血胆固醇含量升高,阴虚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程度降低,NK细胞杀伤率降低,二至丸对此有调整作用,能提高血皮质醇、胰岛素、睾酮、β-内啡呔含量、增加脏器重量,降低血胆固醇含量,提高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杀伤率。结论:二至丸可有效增强阴虚动物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虚 神经内分泌 免疫网络 二至丸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