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机理 被引量:13
1
作者 殷长龙 翟西平 +1 位作者 赵蕾艳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反应机理,给出了它们在非负载型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网络。研究发现,由于甲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二...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反应机理,给出了它们在非负载型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网络。研究发现,由于甲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加氢脱硫转化率顺序为4,6-DMDBT≈4-MDBT<DBT,而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具有很高的芳环加氢活性,有利于烷基取代的芳环加氢,减弱空间位阻效应,使烷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得到有效脱除。DBT的脱硫产物会被进一步加氢,其产物分布与联苯加氢产物相似。4-MDBT有两种预加氢脱硫反应路径,甲基取代的苯环由于甲基的供电子效应会被优先加氢。非负载型催化剂存在的L酸中心会使部分4-MDBT和4,6-DMDBT通过脱甲基反应生成DBT再进行脱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4 6-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反应网络 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
下载PDF
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运移示踪:基于驱替实验和分子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刚 徐耀辉 +4 位作者 刘保磊 孙砚泽 李姗姗 赵守钰 钟鸣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0-520,共11页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 原油中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沿运移路径的分布,除了受地质色层分馏效应的影响,还受到有机质来源、成熟度、沉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研究地质色层分馏效应单一因素下烷基二苯并噻吩类的运移示踪规律,在驱替模拟实验的基础上,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剖析了驱替路径上该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和运移分馏规律,并从分子模拟角度进行了佐证。结果表明: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吸附油中二苯并噻吩(DBT)、甲基二苯并噻吩(MDBT)和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的绝对浓度均呈现递减趋势;参数4-/1-MDBT、4,6-/(1,4+1,6)-DMDBT和4,6-/2,4-DMDBT显著减小,而参数2,4-/(1,4+1,6)-DMDBT和(2,6+3,6)/(1,4+1,6)-DMDBT则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根据分子模拟结果,发现烷基二苯并噻吩类与水介质之间吸附作用的强弱同时与化合物的Connolly分子表面积及偶极矩紧密相关,表面积和偶极矩越大,分子越容易与地层介质中的水分子发生吸附作用,且分子偶极矩的差异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并噻吩 Connolly分子 地质色层分馏效应 驱替实验 分子模拟 油气运移
下载PDF
Pd在MCM-41中的分布对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3
作者 张晶 李翔 +1 位作者 孟利红 盛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1-79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全硅MCM-41,并对其进行了硅烷化改性(S-MCM-41)。分别以PdCl 2的稀盐酸溶液和Pd(OAc)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CM-41和Pd/S-MCM-41催化剂。在Pd/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填充在MCM-41的介孔孔道内...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全硅MCM-41,并对其进行了硅烷化改性(S-MCM-41)。分别以PdCl 2的稀盐酸溶液和Pd(OAc)2的甲苯溶液作浸渍液,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Pd/MCM-41和Pd/S-MCM-41催化剂。在Pd/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填充在MCM-41的介孔孔道内;而在Pd/S-MCM-41催化剂中,Pd主要分布在MCM-41表面。二苯并噻吩(DBT)在2种催化剂上主要通过预加氢(HYD)路径进行加氢脱硫(HDS)反应,Pd/S-MCM-41的活性和HYD路径选择性均高于Pd/MCM-41。在Pd/S-MCM-41上,DBT的HDS反应可用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而在Pd/MCM-41上,DBT的HDS反应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可能是由于内扩散原因,产物H 2S分压较高,强烈吸附在分布于Pd/MCM-41介孔孔道内的金属活性中心上,抑制了其活性,并影响了反应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PD 硅烷化 分布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动力学
下载PDF
MOF-505对二苯并噻吩的高效催化氧化脱硫
4
作者 许丽丽 李桂敏 +1 位作者 赖鹤鋆 才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2-1748,1796,共8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05),并将其用于二苯并噻吩(DBT)模拟油的萃取氧化脱硫反应中。通过XRD、FTIR、SEM、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了其结构和稳定性,考察了MOF-505对DBT的催化氧化脱硫效果,利用HPLC测定含硫量。...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505),并将其用于二苯并噻吩(DBT)模拟油的萃取氧化脱硫反应中。通过XRD、FTIR、SEM、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了其结构和稳定性,考察了MOF-505对DBT的催化氧化脱硫效果,利用HPLC测定含硫量。结果表明,在DBT和乙腈萃取剂体积均为5 m L,催化剂MOF-505用量为25 mg,反应温度为90℃,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用量为200μL,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MOF-505对DBT的催化氧化脱硫率高达95.50%,对其同系物苯并噻吩(BT)和4,6-二甲基苯并噻吩(4,6-DMDBT)的脱硫率分别达66.88%和78.93%。经6次催化导致脱硫循环后,MOF-505对DBT模拟油的催化氧化脱硫率保持在91%以上,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催化 氧化脱硫 二苯并噻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球状纳米介孔碳和HZSM-5分子筛在二苯并噻吩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5
作者 尹海亮 周同娜 刘新亮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20-2027,共8页
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粒径范围为50 nm~100 nm的球状纳米介孔碳(MCN),与HZSM-5分子筛机械混合获得介/微孔混合吸附剂,用于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研究。XRD、BET、SEM和TEM等分析结果表明,MCN比表面积为214 m^(2)/g,孔径为5.1 nm,混合吸附... 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粒径范围为50 nm~100 nm的球状纳米介孔碳(MCN),与HZSM-5分子筛机械混合获得介/微孔混合吸附剂,用于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研究。XRD、BET、SEM和TEM等分析结果表明,MCN比表面积为214 m^(2)/g,孔径为5.1 nm,混合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均处于MCN和HZSM-5分子筛两者之间,且两者混合均匀。吸附脱硫实验表明,HZSM-5分子筛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率最差(脱硫率4.8%),而MCN的脱硫性能最优(脱硫率70%),混合吸附剂中随MCN含量增加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脱硫性能逐渐提高,且MCN表现出了较好的可重复性能,经过4次循环后吸附容量保留率为79%。Freundlich等温模型比Langmuir等温模型更适合描述二苯并噻吩在上述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说明二苯并噻吩在该系列吸附剂上的吸附更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纳米介孔碳 分子筛 吸附脱硫 二苯并噻吩 动力学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甲基二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树青 黄海平 +2 位作者 徐旭辉 朱建辉 刘玉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50,156,共6页
原油和源岩中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烷基咔唑浓度、屏蔽和半屏蔽异构体-暴露异构体比值和苯并咔唑比值是很好的运移指标,但源岩有机质输入、沉积环境、热成熟度、初次和二次运移及生物降解作... 原油和源岩中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烷基咔唑浓度、屏蔽和半屏蔽异构体-暴露异构体比值和苯并咔唑比值是很好的运移指标,但源岩有机质输入、沉积环境、热成熟度、初次和二次运移及生物降解作用都可能对这些化合物分布产生影响。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分布差异很大,咔唑类化合物运移参数在成熟度较低时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在成熟度较高时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限制了其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适用性。烷基酚浓度可以指示油气运移方向,但同样受相和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源石油的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参数(如4-/1-MDBT,2,4-/1,4-DMDBT和4,6-/1,4-DMDBT)可应用于不同成熟度的原油、生物降解原油和同源石油两期充注的混合油的油气运移示踪,是很好的油气运移评价工具。断陷盆地生成的油气成熟度差异大,相和沉积环境变化快,因此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油气运移示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甲基二苯并噻吩 甲基二苯并噻吩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原油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与沉积环境及次生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姜乃煌 朱光有 +1 位作者 张水昌 王欢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94,共9页
如果把芳烃TIC(总离子色谱图)上所有芳烃峰的峰面积之和作分母,以m/z198质量色谱图上三个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峰面积之和作分子,计算出来的比值本文称为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它既是甲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在原油中的丰度参数,也是苯并... 如果把芳烃TIC(总离子色谱图)上所有芳烃峰的峰面积之和作分母,以m/z198质量色谱图上三个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峰面积之和作分子,计算出来的比值本文称为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它既是甲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在原油中的丰度参数,也是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总和的含量参数。根据对中国含油气盆地112个原油样品中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统计发现,当原油无TSR作用时,海相原油的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要大于陆相原油;陆相原油中,盐湖相原油的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又大于淡水湖相。当有TSR经历时,无论是海相或陆相原油,其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都急剧增加,而且与伴生天然气中H2S的含量呈正相关。分析数据也表明,虽然原油的生物降解也可以使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增加,但与TSR和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相比,生物降解的贡献可能并不大。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可以作为沉积环境、TSR和原油的生物降解研究的地球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 盐湖相 塔里木盆地 TSR H2S
下载PDF
H_2S对NiW/Al_2O_3和CoMo/Al_2O_3上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倩 聂红 龙湘云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考察了H2 S对NiW /Al2 O3 和CoMo/Al2 O3 上二苯并噻吩(DBT)和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 S同时抑制DBT和DMDBT两种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并且对DBT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于NiW /Al2 O3 和CoMo/Al2 ... 考察了H2 S对NiW /Al2 O3 和CoMo/Al2 O3 上二苯并噻吩(DBT)和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H2 S同时抑制DBT和DMDBT两种硫化物的加氢脱硫反应,并且对DBT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对于NiW /Al2 O3 和CoMo/Al2 O3 两种催化剂,H2 S抑制了DBT和DMDBT的直接脱硫路径活性;对于CoMo/Al2 O3 催化剂上DBT转化中的加氢反应也有抑制作用,但促进了DMDBT转化中加氢反应的进行.NiW/Al2 O3 催化剂更易受H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下载PDF
4-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采用将二苯并噻吩先锂化、再烷基化的方法 ,可以合成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优化的合成条件如下 :正丁基锂 (n BuLi)与二苯并噻吩 (DBT)的摩尔比为 3∶1,正丁基锂己烷溶液的浓度为 1.5mol/L ,磺甲烷与DBT的摩尔比为 3∶1,在 - 3... 采用将二苯并噻吩先锂化、再烷基化的方法 ,可以合成 4 甲基二苯并噻吩 (4 MDBT)。优化的合成条件如下 :正丁基锂 (n BuLi)与二苯并噻吩 (DBT)的摩尔比为 3∶1,正丁基锂己烷溶液的浓度为 1.5mol/L ,磺甲烷与DBT的摩尔比为 3∶1,在 - 35℃下进行锂化、烷基化反应。在此条件下 ,DBT的转化率最高 ,达 90 %以上 ;4 MDBT的色谱收率达 82 .3%。粗产品经活性白土脱色及在 - 2 0℃下用 95 %甲醇重结晶 2次后 ,产品纯度达 96 .1% ,产率为6 1 6 %。对合成产品 4 MDBT进行的GC MS、1H NMR、FT IR、XRD分析表征结果表明 ,合成产物的确为 4 MDB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二苯并噻吩 合成 表征 二苯并噻吩 锂化 烷基化
下载PDF
烷基二苯并噻吩——烃源岩热演化新指标 被引量:74
11
作者 罗健 程克明 +2 位作者 付立新 胡英杰 姜乃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31,共5页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是判断一个盆地是否具备生油能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烃源岩的热成熟度是石油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二苯并噻吩由于具有对称的分子结构 ,因此具有很宽的热成熟范围 ,而且由于其在各类烃源岩中的广泛分布 ,如果二苯并噻吩系列... 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是判断一个盆地是否具备生油能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烃源岩的热成熟度是石油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二苯并噻吩由于具有对称的分子结构 ,因此具有很宽的热成熟范围 ,而且由于其在各类烃源岩中的广泛分布 ,如果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随热演化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则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成熟度指标。通过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的系统取样和分析 ,发现 4,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2 ,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1,4-二甲基二苯并噻吩随石炭系埋深增加而规律性变化。初步的研究表明 ,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随热成熟度增高而变化的规律性很强 ,并且与镜质体反射率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成熟度 烷基二苯并噻吩 热演化
下载PDF
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机理的研究 Ⅰ.NiW体系催化剂的催化行为 被引量:48
12
作者 左东华 谢玉萍 +2 位作者 聂红 石亚华 李灿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分别以γ Al2 O3 、无定形硅铝和含少量稀土分子筛的γ Al2 O3 为载体 ,制备了不同系列的NiW体系加氢脱硫催化剂 ,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 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NiW体系催... 分别以γ Al2 O3 、无定形硅铝和含少量稀土分子筛的γ Al2 O3 为载体 ,制备了不同系列的NiW体系加氢脱硫催化剂 ,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 4 ,6 二甲基二苯并噻吩 (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NiW体系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芳烃加氢和脱硫活性 ;先加氢后脱硫是加氢脱硫 (HDS)反应的主要途径 ,提高加氢活性是提高HDS活性最有效的途径 ;增强载体的酸性 ,直接脱硫和裂解活性均有所提高 .同时 ,酸性载体负载的催化剂还显示出一定的异构化性能 ,但其加氢活性低于氧化铝负载的催化剂 .酸性载体负载的NiW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在邻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根据实验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氧化铝 氧化硅 负载型催化剂 4 6-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异构化
下载PDF
红球菌DS-3脱除二苯并噻吩中有机硫的性能初探 被引量:20
13
作者 马挺 刘健 +2 位作者 佟明友 张心平 刘如林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6-731,共6页
从孤岛油田分离到一株红球菌 (Rhodococcussp .)DS 3 ,能专一地切断二苯并噻吩(DBT)中的C—S键 ,沿 4S途径代谢 ,生成二羟联苯。实验证明 ,以 2 %的接种量脱除 5 0 μg/mLDBT底物中的硫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 ,适宜菌株生长和脱硫的碳源... 从孤岛油田分离到一株红球菌 (Rhodococcussp .)DS 3 ,能专一地切断二苯并噻吩(DBT)中的C—S键 ,沿 4S途径代谢 ,生成二羟联苯。实验证明 ,以 2 %的接种量脱除 5 0 μg/mLDBT底物中的硫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 ,适宜菌株生长和脱硫的碳源为葡萄糖 ,氮源为硝酸铵 ,初始pH为 8 2 ,生长温度为 3 0℃ ,1 5mmol/L的硫酸根离子能使其丧失脱硫能力。在上述适宜条件下 ,培养 72h后DBT中 3 4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 生物脱硫 二苯并噻吩 DBT 有机硫 燃料油
下载PDF
Ni-Mo/TiO_2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与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锐贤 王继元 +2 位作者 堵文斌 林陵 曾崇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8,共5页
采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以二苯并噻吩(DBT)与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正辛烷溶液作为模型溶液,在不同的反应温度、氢压、氢油体积比、液时空速(LHSV)、模型化合物初始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考察了DBT和4,6-DMDBT在Ni-Mo/TiO2催化... 采用高压滴流床反应器,以二苯并噻吩(DBT)与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的正辛烷溶液作为模型溶液,在不同的反应温度、氢压、氢油体积比、液时空速(LHSV)、模型化合物初始质量分数的条件下,考察了DBT和4,6-DMDBT在Ni-Mo/TiO2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HDS)规律。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以及增大氢油体积比均有利于DBT和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氢分压对DBT和4,6-DMDBT转化率的提升也有很大影响,对4,6-DMDBT转化率的提升效果较大,但当氢分压较大时,增大氢分压对两者转化率的影响均较小。在反应温度350℃、氢压7 MPa、液时空速6 h-1、氢油体积比450、DBT和4,6-DMDBT初始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0.2%的条件下,DBT的转化率可达98.80%,4,6-DMDBT的转化率可达98.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并噻吩 4 6-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Ni-Mo/TiO2
下载PDF
镍助剂对碳化钼催化剂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靳广洲 朱建华 +2 位作者 樊秀菊 孙桂大 高俊斌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99-903,共5页
将MoO3和Ni-Mo混合氧化物在CH4/H2气氛中程序升温还原碳化制备了相应的碳化钼和碳化镍钼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其物相分别为-βMo2C和Ni-Mo2C.考察了Ni助剂对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助剂... 将MoO3和Ni-Mo混合氧化物在CH4/H2气氛中程序升温还原碳化制备了相应的碳化钼和碳化镍钼催化剂,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其物相分别为-βMo2C和Ni-Mo2C.考察了Ni助剂对碳化钼催化剂的制备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助剂的加入降低了碳化钼催化剂所需的还原碳化温度,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对其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i助剂添加量以Ni/Mo原子比为0.3为宜,此时Ni和Mo之间的催化协同效应达到最佳.当反应压力为3.0 MPa,反应温度为330℃,空速8 h-1,H2/原料液体积比为500∶1时,625℃还原碳化制备的碳化镍钼催化剂对0.6%二苯并噻吩/环己烷溶液的二苯并噻吩转化率达到96.25%,较相应的碳化钼催化剂提高了1.5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钼 碳化钼 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下载PDF
Ni_2P/SiO_2-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6
16
作者 宋立民 李伟 +1 位作者 张明慧 陶克毅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7,共5页
以硅酸钠为原料,以大孔Al2O3为基载体,采用水解沉积法制备了SiO2-Al2O3复合载体.进而以非晶态镍基合金为前驱体,在低温下通过PH3处理制备了Ni2P/SiO2-Al2O3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N2吸附... 以硅酸钠为原料,以大孔Al2O3为基载体,采用水解沉积法制备了SiO2-Al2O3复合载体.进而以非晶态镍基合金为前驱体,在低温下通过PH3处理制备了Ni2P/SiO2-Al2O3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和N2吸附技术对复合载体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为探针在小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结果表明,在γ-Al2O3载体表面引入SiO2能够明显减少γ-Al2O3表面四配位的Al3+离子,从而减弱Ni2P/SiO2-Al2O3催化剂中Ni2P和γ-Al2O3载体表面的强相互作用.加入适量的SiO2后,SiO2-Al2O3复合载体仍能保持大孔γ-Al2O3载体孔结构的优势.在实验范围内,Ni2P/Si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镍 氧化硅 大孔氧化铝 复合载体 4 6-甲基二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下载PDF
Ti-MWW催化氧化脱除轻油中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时富 刘月明 +5 位作者 高金宝 汪玲玲 刘秀丽 高国华 吴鹏 何鸣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47-549,共3页
以Ti-MWW为催化剂,研究了轻油中的有机硫模型化合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结果表明,在343K和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100%,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溶剂对苯并噻吩的氧化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条件... 以Ti-MWW为催化剂,研究了轻油中的有机硫模型化合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除.结果表明,在343K和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100%,二苯并噻吩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溶剂对苯并噻吩的氧化有很大影响,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三种溶剂中苯并噻吩的转化率为乙腈>甲醇>水.讨论了Ti-MWW催化氧化苯并噻吩的反应历程和溶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脱硫 Ti—MWW 轻油 苯并噻吩 二苯并噻吩
下载PDF
高分散加氢脱硫催化剂制备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催化性能(英文)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郝靓 熊光 +3 位作者 刘丽萍 龙化云 靳凤英 王祥生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2-419,共8页
近年来,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环境法规对燃油中的硫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开发高效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之一.在柴油馏分中,由于存在空间位阻作用,二苯并噻吩(DBT)及其烷基取代的衍生物是... 近年来,柴油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污染己成为一个严重问题,环境法规对燃油中的硫含量限制越来越严格.因此,开发高效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成为当今的热门课题之一.在柴油馏分中,由于存在空间位阻作用,二苯并噻吩(DBT)及其烷基取代的衍生物是最难脱除的.传统的加氢脱硫(HDS)催化剂通常是将活性金属担载在γ-Al_2O_3上.近年来,介孔材料如MCM-41,SBA-15,HMS,KIT-1和KIT-6等也被用作加氢脱硫催化剂载体,其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活性组分分散,大的规则孔径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扩散.其中,KIT-1介孔分子筛具有三维短蠕虫状介孔结构和大的比表面积,其酸性和水热稳定性都高于MCM-41.然而,由于无定形的孔壁使得介孔分子筛的酸性和水热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而介微孔复合分子筛兼具了微孔分子筛酸性强、水热稳定性好和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优势,因此一经出现就引起了研究者广泛关注.有研究认为,增加载体酸性有利于加氢及促进C-S键氢解反应.载体中的微孔可高效吸附氢分子,降低HDS过程所需的温度和压力,实现温和条件下燃油超深度脱硫.目前,已有研究者将Y-MCM-41,介孔ZSM-5及Beta-KIT-6等多级孔分子筛用作催化剂载体,并进行了加氢脱硫性能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曾利用双模板剂一步晶化法水热合成了介微孔复合分子筛ZK-1.该分子筛既具有与KIT-1相似的短蠕虫状三维介孔孔道,又具有ZSM-5的微孔结构.其介孔孔径为2.7 nm,微孔孔径为0.6 nm.该分子筛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和较高的酸性.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不同硅铝比的ZK-1为载体通过过量浸渍法担载Co,Mo活性组分制备了CoMo/ZK-1(Si/Al=30)和CoMo/ZK-1(Si/Al=40)催化剂,并以相同方法制备了CoMo/γ-Al_2O_3,CoMo/AlKIT-1,CoMo/ZSM-5和CoMo/Mix(等量的ZSM-5和AlKIT-1混合物)催化剂作为对比.催化剂的N_2吸附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表征结果表明,CoMo/ZK-1具有高于其他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约700 m^2/g)和介微孔结构,介孔孔径和微孔孔径分别为2.3 nm和0.6-1 nm.CoMo/ZK-1的酸量大于相同硅铝比的CoMo/AlKIT-1,这是由于ZK-1的介孔孔壁上含有沸石结构单元.通过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可知,CoMo/ZK-1的高温氢耗峰面积较CoMo/γ-Al_2O_3和CoMo/ZSM-5相比明显减小,表明在CoMo/ZK-1上难还原的组分数量减少,载体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这有利于金属组分的还原和硫化.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在ZSM-5表面形成了大量的聚合态氧化钼物种,这是由于载体表面积小,金属组分分散不均匀.Co_2AlO_4或Co_2SiO_4相的出现是由于载体与金属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以ZK-1和AlKIT-1为载体的催化剂则避免了该情况的发生.从高分辨透射电镜照片可知,MoS_2在ZK-1表面分散很均匀,其堆垛层数(2.5-2.7层)和片晶长度(3.9-4.0 nm)都达到较理想的数值,有利于形成更多的Co-Mo-S(Ⅱ)活性相.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化合物,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上述6种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催化剂的脱硫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oMo/ZK-1(40)>CoMo/ZK-1(30)>CoMo/γ-Al_2O_3>CoMo/ZSM-5>CoMo/Mix>CoMo/AlKIT-1.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320℃,3MPa,WHSV=5h^(-1))下,CoMo/ZK-1对DBT的脱硫率达到93%以上.其原因主要是:(1)ZK-1的大比表面积使Co,Mo活性组分高度分散在载体表面;(2)载体与金属之间较适中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活性组分的还原与硫化;(3)ZK-1含有的沸石结构单元使其比AlKIT-1具有更多的酸中心,有利于提高HDS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微孔复合分子筛 ZK-1 加氢脱硫 二苯并噻吩
下载PDF
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的活性炭吸附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余谟鑫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王书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16-1818,共3页
主要研究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5种负载过渡金属离子活性发Ag(Ⅰ)/AC、Cu(Ⅱ)/AC、Ni(Ⅱ)/AC、Zn(Ⅱ)/AC和Fe(Ⅲ)/AC。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二苯并噻吩在不同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 主要研究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5种负载过渡金属离子活性发Ag(Ⅰ)/AC、Cu(Ⅱ)/AC、Ni(Ⅱ)/AC、Zn(Ⅱ)/AC和Fe(Ⅲ)/AC。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二苯并噻吩在不同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并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发表面负载Ag^+,Ni^(2+)、Cu^(2+)或Zn^(2+)离子,可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而活性炭表面负载Fe^(3+),反而降低了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能力。由于Ag^+价格昂贵,而Ni^(2+)、Cu^(2+)和Zn^(2+)价廉易得,而且Zn(Ⅱ)/AC、Cu(Ⅱ)/AC和Ni(Ⅱ)/AC对二苯并噻吩又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故表面负载Ni^(2+)、Cu^(2+)和Zn^(2+)可改善活性炭吸附脱除油品中有机硫化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金属离子 二苯并噻吩 吸附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萃取/催化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反应的优化 被引量:38
20
作者 赵地顺 孙智敏 +1 位作者 李发堂 单海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以Br nsted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2P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二苯并噻吩(DBT)溶于正辛烷为模型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DBT氧化脱硫反应工艺。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模型油与离子液... 以Br nsted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2P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二苯并噻吩(DBT)溶于正辛烷为模型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DBT氧化脱硫反应工艺。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模型油与离子液体体积比为1∶1,氧/硫摩尔比为16,氧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模型油脱硫率达99.8%,实际柴油脱硫率为64.3%。由正交实验极差可知,各因素对DBT脱硫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硫摩尔比>剂油比;离子液体循环利用6次,脱硫率下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二苯并噻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