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间诗歌中的云南书写
1
作者 熊辉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7期54-60,共7页
田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到多个边疆地区考察并体验生活,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居住了半年,创作了很多关于云南的短诗和长诗,体现出独特而富有时代性的云南书写。田间的云南书写内涵丰富:首先,云南是邦交要塞,在中外... 田间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到多个边疆地区考察并体验生活,在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居住了半年,创作了很多关于云南的短诗和长诗,体现出独特而富有时代性的云南书写。田间的云南书写内涵丰富:首先,云南是邦交要塞,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中国与南亚诸国和平相处的前沿阵地;其次,云南是民族共生地,孕育了多个民族丰富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了热爱劳动和自由的民族精神;再次,云南是诗意的土壤,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启示并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理解田间诗歌中的云南书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且深刻地认识云南这片热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 云南书写 云南行》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日本学术界视野下的云南书写及相关文献图谱研究
2
作者 刘岩 陈菊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3年第5期37-47,共11页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寻根热”,改革开放后日本学者得以进入中国云南寻找日本文化的“根”,成果丰硕。基于日本综合学术信息数据库CiNii收录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云南研究的论文数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文献计量方法,... 20世纪60年代日本掀起了“寻根热”,改革开放后日本学者得以进入中国云南寻找日本文化的“根”,成果丰硕。基于日本综合学术信息数据库CiNii收录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云南研究的论文数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文献计量方法,梳理年度发文量、核心作者、知识演进、历史热点等信息,从学术图景和学术热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学术界对云南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主要围绕自然领域和人文领域研究展开论述。自然领域涉及动植物研究、药理研究和矿产资源研究等;人文领域的少数民族研究是日本学术界云南研究的核心主线,热点议题涉及民族服饰、民族宗教、对歌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学术界 云南书写 学术脉络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论沈从文昆明时期“云南”书写的价值
3
作者 唐永泽 唐瑞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1-45,共5页
1938-1946年,沈从文在云南生活了8年,在此期间创作的散文、小说以及后来的回忆文章中,都有大量的"云南"书写,这些作品在优美、恬静的自然景物描写中对生命、人生、自我作形而上的抽象沉思,展示作者复杂深邃的思想世界,在素朴... 1938-1946年,沈从文在云南生活了8年,在此期间创作的散文、小说以及后来的回忆文章中,都有大量的"云南"书写,这些作品在优美、恬静的自然景物描写中对生命、人生、自我作形而上的抽象沉思,展示作者复杂深邃的思想世界,在素朴简单、淳朴厚重的人事描写中可见出顺天体道、乐天知足的人生形式;而回忆文章则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深刻地思考,在独具地方特色民俗描写中展现了一种原始淳朴、健康自然的人生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云南书写 生命
下载PDF
论白桦“十七年”时期的云南边地书写
4
作者 梁玉洁 吕东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37-41,共5页
"十七年"时期,白桦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以云南边地生活为背景的诗歌和小说。他以现代性的隐喻手法、民族视角的叙事策略书写边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重新审视云南边地的风貌,呈现了"中心—边地""自我—他者... "十七年"时期,白桦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以云南边地生活为背景的诗歌和小说。他以现代性的隐喻手法、民族视角的叙事策略书写边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重新审视云南边地的风貌,呈现了"中心—边地""自我—他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云南边地书写 意识形态抒情 现代性隐喻 民族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