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进共同性: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1
作者 罗成雁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张力中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语境的转变,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应把握全球化与地方化辩证演进的趋势,把握科技参与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趋势和...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张力中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随着文化产业发展语境的转变,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应把握全球化与地方化辩证演进的趋势,把握科技参与民族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趋势和文化创意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在民族文化展示中增进共同性。云南民族文化产业,既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产业的共同性,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也要推动各类文化主体共同参与,加强民族文化产品价值共创。这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突破民族文化资源依赖性强、差异化发展战略局限和旅游产业伴生型发展模式瓶颈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 差异性 共同性 文化展示
下载PDF
“舂”出来的云南民族文化密码
2
作者 唐榕 《今日民族》 2023年第4期42-45,共4页
“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方式,曾在中华大地上被广泛使用。在云南,“舂”是印刻在民族饮食、民俗节日以及民间歌舞中的特殊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可以看到各族同胞对传统春制工艺的坚守,他们守护着祖先的智慧,... “舂”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方式,曾在中华大地上被广泛使用。在云南,“舂”是印刻在民族饮食、民俗节日以及民间歌舞中的特殊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可以看到各族同胞对传统春制工艺的坚守,他们守护着祖先的智慧,用声声春响演绎着中华民族共同谱写的田园牧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牧歌 特殊符号 民族饮食 粮食加工 民间歌舞 民俗节日 云南民族文化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保护传扬续薪火 书香云岭添卷帙——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纪实
3
作者 方绍荣 李楠 《今日民族》 2023年第2期26-34,共9页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今天的中国,是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干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2023新年贺辞言犹在耳、催人奋进。春节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了坐落于昆明市青年路文化科...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今天的中国,是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干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的2023新年贺辞言犹在耳、催人奋进。春节前夕,记者慕名来到了坐落于昆明市青年路文化科技大楼10楼、享有“云南民族文化基因库”“云南民族文化音视频数据库”之誉的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像出版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传承 科技大楼 云南民族文化 浩然之气 数据库 书香
下载PDF
副省长纳云德在云南民族博物馆调研时要求 早日建成开放云南民族文化宫
4
作者 《今日民族》 2023年第6期F0002-F0002,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6月12日,副省长纳云德到云南民族文化宫和云南民族博物馆调研指导工作。纳云德来到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宫,详细听取主体工程及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决策部署,6月12日,副省长纳云德到云南民族文化宫和云南民族博物馆调研指导工作。纳云德来到建设中的云南民族文化宫,详细听取主体工程及装修、陈展等建设情况汇报,了解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定位和陈展设置;在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展厅,了解民族文物收藏以及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情况;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一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云南实践”展厅,详细了解云南民族工作历程及探索、特色和亮点,以及博物馆扩大合作交流开展宣传教育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文物收藏 云南民族博物馆 云南民族文化 主体工程 民族服饰 工作历程 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挖掘云南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作者 史强 《今日民族》 2023年第11期5-6,共2页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 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通过学习,现就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挖掘云南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谈点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云南民族文化 优秀基因 中华民族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下载PDF
周文中对中国音乐发展的思想和实践——“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回顾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凯模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9,共8页
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是周文中先生一生中非常特殊的一段经历。作为音乐社会活动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周先生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长达十年有余的实践,周先生深刻体悟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内在关系。更加确认:需在建立自己的... 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是周文中先生一生中非常特殊的一段经历。作为音乐社会活动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周先生对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通过长达十年有余的实践,周先生深刻体悟了“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内在关系。更加确认:需在建立自己的语言——传统文化根基上寻求东西文化交汇、中西方音乐对话的支点,从而为全球的多元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中 云南民族文化合作计划 中国 音乐发展 本土化 全球化
下载PDF
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明义 《学术探索》 1999年第2期83-86,共4页
关键词 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旅游 云南民族文化 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风情 云南旅游 旅游产品 旅游支柱产业 文化名城 哈尼族
下载PDF
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云南民族文化区位优势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7-60,共4页
党的十五大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宏大系统工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文区位优势,凸现这一区域文化特质... 党的十五大指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宏大系统工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文区位优势,凸现这一区域文化特质,并以此为契机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国家 云南民族文化 经贸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 文化大省 文化传播 中南半岛 民族迁徙 东南亚地区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下载PDF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快速走向世界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晏友琼 《学术探索》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近几年来,云南对外文化宣传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云南民族文化快速走向世界,既是云南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我国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适应当前国际文化交流的基... 近几年来,云南对外文化宣传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云南民族文化快速走向世界,既是云南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内容。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我国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适应当前国际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势和要求,发挥云南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云南民族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对外宣传 走向世界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视听表达的观念——影视人类学与电影本体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毛卫民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电影电视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艺术门类,其艺术表现元素就是视觉和听觉。回顾我国的电影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将具有云南本土特征的视听艺术形象搬上屏幕。云南民族文化,正以其无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外影视人。为保护云南民... 电影电视是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艺术门类,其艺术表现元素就是视觉和听觉。回顾我国的电影史,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将具有云南本土特征的视听艺术形象搬上屏幕。云南民族文化,正以其无限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外影视人。为保护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用影视的方法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视听表达 电影本体论 影视人类学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几个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伍琼华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在对云南 省几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方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与保护性开 发中应坚持的几个主要原则。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旅游资源 规划开发 原则
下载PDF
抗战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基本层面论析——从旅滇作家和马子华的散文说起 被引量:1
12
作者 布小继 沈慧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抗战时期,包括闻一多、朱自清等旅滇作家及马子华等本土作家都留下了不少的散文篇什,对云南和云南人的精神风貌、生活状况描绘颇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可以从中解读出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层面——强烈的家国(园)意识、坚韧的反... 抗战时期,包括闻一多、朱自清等旅滇作家及马子华等本土作家都留下了不少的散文篇什,对云南和云南人的精神风貌、生活状况描绘颇多。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分析,可以从中解读出云南民族文化精神的基本层面——强烈的家国(园)意识、坚韧的反抗精神、顽强的生存信念、迭变的狭隘思想,而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把握和领会抗战时期云南文化的多样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云南民族文化精神 基本层面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视角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晓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9-135,共7页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具有丰富独特的外部资源环境,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产业人才资源的管理与持续开发问题。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控制论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这一领域进行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系统具有丰富独特的外部资源环境,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对相关产业人才资源的管理与持续开发问题。从自组织与他组织角度出发,通过控制论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这一领域进行的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提供新思路以及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产业 人力资源 自组织 他组织 控制论
下载PDF
抗战时期云南民族文化精神论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布小继 《红河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7-71,84,共6页
近代以前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土著文化、部族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融合期的过程。抗战加速了云南的现代化进程,云南民族文化由此进入到了加速发展期,西南联大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到来、旅滇知识分子带来新的文化思想... 近代以前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土著文化、部族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融合期的过程。抗战加速了云南的现代化进程,云南民族文化由此进入到了加速发展期,西南联大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到来、旅滇知识分子带来新的文化思想、日寇入侵激起的云南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以及普通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加强都使云南民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和质素,其精神体现为以爱国观为主体而付诸的各种实际爱国行动、由"山地意识"走向开放包容多样化文化形态的"高原情怀"以及云南本土文化摆脱封闭自足的特性自觉地与主流文化融合等特点。抗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和抗战胜利后,还延续至今天的"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云南民族文化精神 影响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和而不同”论
15
作者 王珍喜 杨玉芹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154-156,共3页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是“和而不同”,即多种独特的各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 展,构成一个有机的云南民族文化整体。其形成具有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文化特点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点是“和而不同”,即多种独特的各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 展,构成一个有机的云南民族文化整体。其形成具有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这种文化特点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和而不同”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关于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思考
16
作者 李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14-217,共4页
本文对民族文化创新的方式、途径、条件、核心进行了探讨,并对云南民族文化创新提出了积极的建议,认为云南民族文化创新的生命力就是要把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 创新 思考
下载PDF
各民族共同繁荣与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
17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76,共7页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专门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反映了民族和民族问题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而是邓小平理论中解...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邓小平专门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反映了民族和民族问题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因而是邓小平理论中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思想。一、邓小平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繁荣 民族问题 民族 云南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时期 民族地区 宗教问题
下载PDF
“乡下人进城”——简论现代化背景下云南民族文化的艰难跋涉与发展
18
作者 刘明坤 王玉超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云南少数民族的城市化进程自古代就已出现,尤其明清两代表现特点非常明显,而且在昆明、大理等地均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城市规模。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首先可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自古至今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的城市化进程自古代就已出现,尤其明清两代表现特点非常明显,而且在昆明、大理等地均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城市规模。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城市化进程与传统文化传承进行研究,首先可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自古至今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对云南城市化的兴起到逐步形成过程有所了解,这可以突破学术界一直以来将关注的焦点定位在现代经济发展及旅游这一方面。其次,也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本着实事求的原则,对其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得失做一总体的归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云南民族文化 传承 发展 城市化
下载PDF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序言
19
作者 曹晓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4,共2页
关键词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与现代化》 序言 云南 民族文化 文化建设 文化研究
下载PDF
《云南映象》及《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得”与“失”
20
作者 丁雁彬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45-46,共2页
《云南映象》与《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是近年来云南最具代表的原生态歌舞集,然而,前者“得”(成功),后者“失”(失败),这主要是由于两者在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的。
关键词 云南映象》 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 艺术创作 舞台表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