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竞生走向共生:六堡茶传承中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互嵌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广西实践系列之四
1
作者 郝国强 李星莹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5,共13页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结晶。六堡茶是岭南地区的特色茶,体现了瑶族与汉族饮食文化的共生之美。在六堡茶文化的变迁过程中,通过“舜帝南巡”“茶箩娘”等民间叙事,岭南先民对中华文化的...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载体和结晶。六堡茶是岭南地区的特色茶,体现了瑶族与汉族饮食文化的共生之美。在六堡茶文化的变迁过程中,通过“舜帝南巡”“茶箩娘”等民间叙事,岭南先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得到延承;通过制茶技艺从瑶族内部家族传承到各民族间师徒传承方式的转变,区域社会中的族际关系从竞生最终走向共生。同时,当前六堡茶从“侨销茶”向“畅销茶”的发展转向有助于多民族互嵌式的产业共同体建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六堡茶已成为一种富有情感共鸣和精神认同的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竞生 共生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互嵌式发展
下载PDF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研究
2
作者 郑长德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8,共11页
推动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式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且经济互嵌发展对于各类... 推动经济互嵌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和民族地区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从经济上看,互嵌式发展是不同民族之间通过市场和非市场的经济交易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且经济互嵌发展对于各类资本积累、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民族八省区在经济发展、贫困减缓、城镇化、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空间分布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经济互嵌程度,而且各地区经济互嵌程度已有了显著提升,但互嵌程度和水平也受到一些因素的约束。因此,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互嵌式发展,还要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经济互嵌水平,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种成本,持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深度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协调发展中推进经济互嵌式发展,利用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提升产业的嵌入性和融合发展水平,互嵌导向型的对口支援与合作政策,着力提高民族地区互嵌式发展的内生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经济互嵌式发展 现代化
下载PDF
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嵌式发展路径——基于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视角
3
作者 刘利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 互嵌式发展是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径,有利于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互补,在动态发展中保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推动共同现代化进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探究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文旅融合互嵌式发展内涵,剖析互嵌式发展优势和需求。以本地民众与外来社会力量的共同性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是互嵌式发展的有效路径,即共同就业创业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承担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责任、共同分享发展红利、共同接受政府的服务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旅融合 互嵌式发展 共同现代化
下载PDF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价值意义与实践路径——基于广西贺州市2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调查
4
作者 龚晨 麦茂生 《贺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6-43,共8页
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管理服务有机融合起来,... 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工作,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有利于解决民族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管理服务有机融合起来,有力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互嵌式发展,但与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互嵌式发展的理念有待更新、组织有待加强、机制有待完善、环境有待优化、主体能力有待提升。优化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路径,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优化责任机制,提升工作合力;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做好宣传引导,营造工作氛围;落细工作举措,提高工作绩效;注重文化重塑,凝聚工作力量;着力改善民生,厚实工作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嵌式发展 易地搬迁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生态振兴互嵌式发展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红艳 《行政与法》 2021年第5期66-72,共7页
从根本上讲,基层治理现代化即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践行民主、科学、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场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坚持和践行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原则。基层治理... 从根本上讲,基层治理现代化即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践行民主、科学、法治理念。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生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场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必须坚持和践行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原则。基层治理现代化与乡村生态振兴之间存在多种"天然的契合",将二者统筹起来加以考量,有利于加快形成"互嵌式发展、体系化推进"新格局,从而实现双促共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态振兴 基层治理民主化 基层治理科学化 基层治理法治化 互嵌式发展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为例
6
作者 敏文杰 敏霞 《民族学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党和国家为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重大创新举措,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形式,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又促进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本文以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这一多民族聚居区为例,厘清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格局的历史演进,阐明大河家镇各民族互嵌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生活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互嵌式发展 大河家镇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各民族的互嵌式发展
7
作者 徐姗姗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35,181,18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有互嵌式结构作为社会基础,并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内生发展动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有其支... 党的二十大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有互嵌式结构作为社会基础,并激发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内生发展动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有其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生发的历史基础、优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依据以及与共同富裕目标同频共振的实践机制,堪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关键因素。以业缘纽带下各民族的互嵌式发展为杠杆,可撬动城镇化并轨、东西部协同及高质量发展,亦可推动中华民族作为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走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国现代化 互嵌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 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