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二甲酯与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及最佳混合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訾琨 涂先库 +2 位作者 张勤 陈飞 潘克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碳酸二甲酯(DMC)具有含氧量高、沸点低等特点,适合作为柴油机的燃料添加剂。对DMC和柴油的互溶性以及不同DMC添加比例下,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燃油和燃烧系统不作变动的条件下,... 碳酸二甲酯(DMC)具有含氧量高、沸点低等特点,适合作为柴油机的燃料添加剂。对DMC和柴油的互溶性以及不同DMC添加比例下,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燃油和燃烧系统不作变动的条件下,在添加比20%范围内随着DMC在柴油中添加比例的增加,排气烟度逐步下降,热效率提高;当添加比例在10%~20%时,烟度降低40%~50%,热效率增加了1%~3%,发动机功率降低4%~8%,NO。HC、CO和C02的排放变化很小。通过研究得出:DMC和柴油的最佳比例为15%;柴油和DMC的添加比在0%~15%范围内二者有很好的互溶性;上述研究对柴油机合理应用含氧燃料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混合燃料 碳酸二甲酯 互溶性 最佳混合比
下载PDF
含水乙醇与柴油混合互溶性及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胡斌 刘海峰 +1 位作者 王小峰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1-487,共7页
在研究不同温度、含水量和高碳醇对乙醇/柴油互溶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柴油、乙醇和正己醇以20∶60∶20体积比混合作为测试燃料,开展了不同含水乙醇及喷油压力下的柴油机燃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会引起乙醇/柴油... 在研究不同温度、含水量和高碳醇对乙醇/柴油互溶性影响的基础上,将柴油、乙醇和正己醇以20∶60∶20体积比混合作为测试燃料,开展了不同含水乙醇及喷油压力下的柴油机燃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含水量的增加和温度的降低会引起乙醇/柴油互溶性变差,利用不同高碳醇助溶剂均可解决混合燃料相分离现象.乙醇中含水量的小幅升高会使滞燃期延长,缸内压力和放热率峰值升高,同时能降低氮氧化物(NOx)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CO排放基本保持不变,但负荷较低时会使CO排放升高.在含水乙醇/柴油燃料应用过程中,理想的喷油压力边界范围将会缩窄:低喷油压力易使燃烧恶化,而高喷油压力容易导致柴油机工作粗暴,且NO_x与CO排放也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含水乙醇 互溶性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二甲醚与柴油互溶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跟宝 宋清双 +2 位作者 周龙保 刘圣华 潘克煜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利用高精度热物性测量系统对二甲醚与柴油的互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系统中温度覆盖范围为-80~300℃,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02℃;压力测量范围为0~2MPa,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7kPa。测量了10%、20%、30%的二甲醚/... 利用高精度热物性测量系统对二甲醚与柴油的互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系统中温度覆盖范围为-80~300℃,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002℃;压力测量范围为0~2MPa,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7kPa。测量了10%、20%、30%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的饱和蒸气压力和临界互溶温度。研究表明:二甲醚与柴油互溶性良好。混合燃料的饱和蒸气压力低于纯二甲醚蒸气压,并且随柴油所占混合组分的增加而减小,混合燃料蒸气压的降低有利于避免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中的气阻;此外,混合燃料的临界互溶温度随二甲醚所占混合比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燃用混合燃料的发动机在更低的环境温度下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饱和蒸气压 互溶性 发动机
下载PDF
混合制冷剂R134a/R600a与矿物油互溶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兴群 张小艳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85,共5页
对混合制冷剂R134a/R600a与矿物油组成的混合物,在气-液相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测量.在R600a的质量分数为8.7%~28.6%的范围内,对R134a/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当矿物油与制冷剂完... 对混合制冷剂R134a/R600a与矿物油组成的混合物,在气-液相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力进行了测量.在R600a的质量分数为8.7%~28.6%的范围内,对R134a/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当矿物油与制冷剂完全溶解时,混合制冷剂/油的饱和温度-压力曲线.实验结果表明:矿物油在混合制冷剂中的溶解度只与它和R600a的质量比有关.随着矿物油与R600a质量比的增加,临界互溶温度逐渐上升;与无矿物油的混合制冷剂相比,矿物油与混合制冷剂互溶后,其饱和压力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 R600A 矿物油 互溶性
下载PDF
甲醇与柴油互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魏远文 田维 韩志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助溶剂和温度是影响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临界互溶温度测试,得出了掺混甲醇比例、助溶剂比例与临界互溶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可以使其形成稳定且性... 助溶剂和温度是影响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进行了临界互溶温度测试,得出了掺混甲醇比例、助溶剂比例与临界互溶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助溶剂可以使其形成稳定且性能良好的替代燃料。对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成本估算表明,该混合燃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互溶性 助溶剂 临界互溶温度 成本
下载PDF
甲醇与柴油互溶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蔚权 许世海 +1 位作者 钱亚宁 邱金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研究了在助溶剂作用下甲醇与柴油的互溶性、温度与不同混合方式对助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以及水分对甲醇-柴油-助溶剂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和柴油难以互溶,但在助溶剂作用下,可以实现良好互溶;温度对助溶剂的作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研究了在助溶剂作用下甲醇与柴油的互溶性、温度与不同混合方式对助溶剂作用效果的影响以及水分对甲醇-柴油-助溶剂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和柴油难以互溶,但在助溶剂作用下,可以实现良好互溶;温度对助溶剂的作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温度越高,助溶效率越高,反之亦然;而不同的混合方式却几乎不影响助溶剂的作用效果;少量水的存在会破坏甲醇-柴油-助溶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柴油 互溶性 助溶剂
下载PDF
替代制冷剂R134a/R290与润滑油的互溶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钱伟 王维 +4 位作者 钱文波 冯永斌 晏刚 张英志 王琴 《制冷与空调》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制冷剂与润滑油的互溶性关系到压缩机能否顺利回油及系统安全,对机组性能有较大影响。虽然HFCs类制冷剂与矿物油不相溶,但添加碳氢化合物可以改善其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134a/R290(质量分数:60%/40%)的热物性、循环性能... 制冷剂与润滑油的互溶性关系到压缩机能否顺利回油及系统安全,对机组性能有较大影响。虽然HFCs类制冷剂与矿物油不相溶,但添加碳氢化合物可以改善其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134a/R290(质量分数:60%/40%)的热物性、循环性能与R22非常接近,笔者对它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它与矿物油互溶性良好,可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回油特性,从而很好地实现对现有R22机组的灌注式替代。此外,笔者还探讨了该混合制冷剂与POE油的互溶性问题,证明同样具有良好的互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134a/R290 矿物油 POE 互溶性
下载PDF
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与柴油的互溶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肖潇 郑轶 +1 位作者 王云芳 张武高 《柴油机》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研究了各种比例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柴油的互溶性,重点考察了环境温度、含水量和互溶剂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20℃下,各种浓度的PODE与柴油的混合溶液性能稳定;环境温度降低到5℃时,PODE含量不高于20%的混合液不出现明显的... 研究了各种比例的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和柴油的互溶性,重点考察了环境温度、含水量和互溶剂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20℃下,各种浓度的PODE与柴油的混合溶液性能稳定;环境温度降低到5℃时,PODE含量不高于20%的混合液不出现明显的密度分层现象,但含40%、60%、80%PODE的混合溶液出现明显的密度分层;环境温度进一步降低到0℃后,含10%PODE以上的混合液都发生明显的密度分层。水在各种浓度的PODE与柴油混合溶液中直接析出,对混合溶液的相容性没有明显影响。在所选互溶剂中,丁醇能有效降低PODE/柴油的密度分层温度,具有良好的助溶效果,且丁醇浓度越大,助溶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柴油 互溶性
下载PDF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与溶胀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魏秋兰 《公路与汽运》 2008年第5期11-13,共3页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与燃烧性能密切相关,其溶胀性是燃料腐蚀性的主要性能之一;研究温度对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的影响以及掺混比例对橡胶件溶胀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说明了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配制... 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与燃烧性能密切相关,其溶胀性是燃料腐蚀性的主要性能之一;研究温度对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的影响以及掺混比例对橡胶件溶胀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说明了柴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配制方法,分析了温度、时间及掺混比例对其互溶性和溶胀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生物柴油 石化柴油 混合燃料 互溶性 溶胀性
下载PDF
论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小荔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5年第1期52-55,共4页
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现代陶艺是当代环境艺术中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的有效媒介,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装饰形式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陶艺壁画、陶瓷雕塑介入城市公共... 城市公共环境的设计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现代陶艺是当代环境艺术中表达情感和创造意境的有效媒介,现代陶艺作为一种装饰形式在公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现代陶艺壁画、陶瓷雕塑介入城市公共环境来论述现代陶艺与公共环境的互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陶艺 互溶性 城市公共环境 公共环境艺术 功能表达 设计领域 装饰形式 陶瓷雕塑 艺术性
下载PDF
RE170、RE170/R227ea与矿物油的互溶性评价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田 杨昭 +1 位作者 吴曦 余壮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05-2010,共6页
随着制冷剂R22逐步淘汰,RE170、RE170/R227ea新型环保制冷剂有应用前景,其和润滑油能否互溶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使用效果。根据标准SH/T 0699—2000建立了一套制冷剂和润滑油的互溶性测试系统,对RE170、RE170/R227ea和矿物油的互溶性进... 随着制冷剂R22逐步淘汰,RE170、RE170/R227ea新型环保制冷剂有应用前景,其和润滑油能否互溶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使用效果。根据标准SH/T 0699—2000建立了一套制冷剂和润滑油的互溶性测试系统,对RE170、RE170/R227ea和矿物油的互溶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RE170的矿物油溶液在含油率为10%~60%时,当温度低至-50℃时没有出现分层或絮状物,二者互溶性非常好;混合制冷剂RE170/R227ea的矿物油溶液在含油率为14.6%±0.5%的基准情况下,当R227ea的质量分数在35%~60%变动时RE170/R227ea和矿物油的低温两相分离温度随R227ea含量增加而上升,当R227ea质量分数低于38%时混合制冷剂和矿物油在-50℃时仍能良好互溶,当R227ea质量分数超过55%时混合制冷剂和矿物油在室温下已经不能互溶。最后,结合经验公式法和溶解度参数法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来评价纯制冷剂及二元混合制冷剂和矿物油的互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制冷剂 互溶性 低温两相分离温度 矿物油 RE170/R227ea 溶液 实验验证
下载PDF
R290/R1234yf与矿物油的互溶性测试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裕博 杨昭 +4 位作者 翟瑞 冯彪 吕子建 赵文仲 葛滢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248-3255,共8页
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互溶性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循环性能。为了解决新型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匹配问题,搭建了一套制冷剂与冷冻机油互溶性测试系统,在温度范围223.15~303.15 K内,开展了R290/R1234yf和矿物油的互溶性实验研究。结... 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互溶性直接影响制冷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循环性能。为了解决新型制冷剂与冷冻机油的匹配问题,搭建了一套制冷剂与冷冻机油互溶性测试系统,在温度范围223.15~303.15 K内,开展了R290/R1234yf和矿物油的互溶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油率为10%±0.5%的情况下,当R290占混合制冷剂的质量分数在25%~35%变动时,R290/R1234yf和矿物油的临界互溶温度随着R290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测试含油率范围内,基于常见的制冷工况,当R290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高于30%时,溶液将呈现均一透明的状态;R290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低于20%时,溶液将出现絮状物或分层现象。通过元素贡献评价方法,提供了理论临界互溶温度预测方程,并将结果以三元图的方式呈现,对新型环保制冷剂的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R1234yf 矿物油 混合物 互溶性 溶解 实验验证 临界互溶温度
下载PDF
乙醇-正丁醇-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舜午 孙平 +2 位作者 邬齐敏 冯浩杰 杜小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5,共3页
选择正丁醇作为助溶剂添加到乙醇-柴油中进行相溶性试验,绘制乙醇-正丁醇-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研究正丁醇添加量和含水体积分数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到正丁醇作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合理添加范围:若要满足... 选择正丁醇作为助溶剂添加到乙醇-柴油中进行相溶性试验,绘制乙醇-正丁醇-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研究正丁醇添加量和含水体积分数对混合燃料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得到正丁醇作为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添加剂的合理添加范围:若要满足十六烷值大于40,乙醇的体积掺混比极限值为20%,此时为保持燃料混合均匀,只需加入5%的正丁醇即可。混合燃料中每多溶解0.1%体积的水,需要使温度升高20℃左右或者多添加2%正丁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乙醇 正丁醇 互溶性 混合燃料
下载PDF
低比例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及燃烧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杨敬 《内燃机与配件》 2011年第12期10-13,共4页
研究了二甲醚一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并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比例二甲醚和高比例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对原柴油机低压供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他参数未做改变。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二甲醚与柴油,易于互溶且不易分层,当环境温度... 研究了二甲醚一柴油混合燃料的互溶性,并在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比例二甲醚和高比例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对原柴油机低压供油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其他参数未做改变。结果表明:不同比例二甲醚与柴油,易于互溶且不易分层,当环境温度达到70℃,高压釜内部压力保持在2MPa,即可保证二甲醚保持液态,与柴油互溶良好。由于混合燃料含氧量增加,燃烧完全,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且提高了原柴油机的动力性。燃用低比例混合燃料NO_X的排放比燃用柴油为高,碳烟排放随着二甲醚添加比例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柴油机 混合燃料 互溶性
下载PDF
DMC-甲醇汽油互溶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治钫 王君山 黄星亮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54,59,共4页
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DMC-甲醇汽油互溶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甲醇汽油中加入DMC可以增强互溶性能,降低相分离温度,φ(DMC)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使相分离温度降低约3℃;水含量对甲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影响很大,当配制M15甲醇汽油所用的甲... 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了DMC-甲醇汽油互溶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甲醇汽油中加入DMC可以增强互溶性能,降低相分离温度,φ(DMC)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使相分离温度降低约3℃;水含量对甲醇汽油的相分离温度影响很大,当配制M15甲醇汽油所用的甲醇原料中的w(H2O)达到0.5%时,只有φ(DMC)不小于3.8%,才可保证其相分离温度低于-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C-甲醇汽油 互溶性 影响因素 碳酸二甲酯 相分离温度
下载PDF
与工质互溶性较差的润滑油对制冷系统影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锐 雷博雯 +2 位作者 陈振华 李金波 吴建华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70,共7页
天然工质R290是现今备受关注的房间空调器替代工质之一,但其润滑油的选择尚未统一。应用于R22的矿物油与R290有良好的互溶性,但选用矿物油作为R290压缩机润滑油时,油池中溶解的制冷剂过多,导致润滑油工作黏度不足,并增加系统所需充注量... 天然工质R290是现今备受关注的房间空调器替代工质之一,但其润滑油的选择尚未统一。应用于R22的矿物油与R290有良好的互溶性,但选用矿物油作为R290压缩机润滑油时,油池中溶解的制冷剂过多,导致润滑油工作黏度不足,并增加系统所需充注量,因此需要更大的粘度等级。PAG合成油与R290部分互溶,其互溶程度可以通过改变PAG的分子结构调整。目前,部分R290房间空调器选用了互溶性较差的PAG油。本文针对R290房间空调器的润滑油选择问题,对以往工质替代过程(HFC替代R12、R22,R32替代R410A)中有关制冷剂/润滑油较差的互溶性对空调器性能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R290系统应用互溶性较差的润滑油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空调器 润滑油 互溶性 R290
下载PDF
R513A与润滑油的互溶性及材料兼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思亦 杨昭 +2 位作者 马海云 段钧晨 陈裕博 《制冷技术》 2021年第4期37-40,69,共5页
本文通过自主设计搭建制冷剂润滑油互溶性实验台和兼容性实验台,对R513A制冷剂匹配润滑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随含油率的变化,POE32、PVE32润滑油与R513A的临界互溶温度均低于50℃,具有良好的互溶性;PVE32和R513A的材料兼容性较好,质量... 本文通过自主设计搭建制冷剂润滑油互溶性实验台和兼容性实验台,对R513A制冷剂匹配润滑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随含油率的变化,POE32、PVE32润滑油与R513A的临界互溶温度均低于50℃,具有良好的互溶性;PVE32和R513A的材料兼容性较好,质量与几何尺寸的变化为0%,仅材料5的两组重复性实验中在质量上有16.67%与14.29%的变化,长度上有0.42%与0.11%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513A 互溶性 材料兼容性 POE PVE
下载PDF
我国乙醇柴油互溶性之助溶剂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甲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4期152-152,共1页
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紧对混合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乙醇柴油作为混合燃料研究的一个方向,其互溶性制约着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等各方面。因此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助溶剂,并对它们做... 石油资源日益枯竭、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紧对混合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乙醇柴油作为混合燃料研究的一个方向,其互溶性制约着生产、使用、运输、储存等各方面。因此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助溶剂,并对它们做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柴油 互溶性 助溶剂
下载PDF
PODE/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和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素荣 赵旻 +2 位作者 张众杰 周广猛 焦宇飞 《军事交通学报》 2022年第3期85-90,共6页
为提高PODE/柴油混合燃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现PODE在高海拔柴油机上的应用,基于互溶性试验装置和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开展环境条件、PODE掺混比例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和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子... 为提高PODE/柴油混合燃料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实现PODE在高海拔柴油机上的应用,基于互溶性试验装置和理化性质检测方法,开展环境条件、PODE掺混比例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互溶性和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和压力的降低,分子运动减弱,PODE与柴油密度差值增加,互溶性变差;随着PODE掺混比例的增加,PODE/柴油混合燃料的十六烷值增大,冷滤点、馏程、硫和芳烃含量降低,改善了燃料的低温流动性和蒸发着火特性。同时,PODE增大了燃油密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了运动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氧基二甲醚 柴油 混合燃料 互溶性 理化特性
下载PDF
制冷剂与新型冷冻机油的互溶性研究
20
作者 曹昕 袁鹏 《化工时刊》 CAS 2020年第10期16-18,共3页
HFC类制冷剂逐渐占据市场,与其适配的冷冻机油影响着整个制冷系统。对不同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互溶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制两种牌号POE冷冻机油与R134a和R507互溶性良好,可以保证其在制冷系统中正常工作,满足R134a和R50... HFC类制冷剂逐渐占据市场,与其适配的冷冻机油影响着整个制冷系统。对不同制冷剂和冷冻机油的互溶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制两种牌号POE冷冻机油与R134a和R507互溶性良好,可以保证其在制冷系统中正常工作,满足R134a和R507应对不同工况的需求。该研究为POE作为冷冻机油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 冷冻机油 互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