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9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穿网络结构的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菊香 贾园 +2 位作者 马文建 李朋娜 屈颖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9-264,共6页
环氧树脂(EP)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较低的介电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子封装等绝缘材料领域。由于传统EP耐热性能较差、韧性不足,极大限制了其作为微电子元器件在高频电场下的使用。本工作以硅烷偶联剂(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 环氧树脂(EP)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较低的介电损耗,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和电子封装等绝缘材料领域。由于传统EP耐热性能较差、韧性不足,极大限制了其作为微电子元器件在高频电场下的使用。本工作以硅烷偶联剂(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末端含有环氧基团的新型端环氧基纳米SiO_(2)(E-SiO_(2)),用其对E-51型EP进行改性,在固化剂作用下使E-SiO_(2)和EP上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通过有机EP与无机E-SiO_(2)填料之间的化学键结合,制备出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E-SiO_(2)/EP复合材料。本工作研究了添加E-SiO_(2)对EP固化反应工艺和综合性能的影响,以期在保证EP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同时,赋予其良好的韧性和耐热性能,为EP在高频电路下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杂化二氧化硅 互穿网络结构 固化动力学 介电性能
下载PDF
基于互穿网络技术构筑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及其电化学性能
2
作者 冉云松 陈怡 +2 位作者 刘阳松 赵振强 马先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2-1100,共9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反应型乳化剂,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互穿网络技术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环境友好型聚合物电解质膜(M-ABAA),采用FTIR、XPS、SEM、TEM和TG对M-ABAA进行了表征;通过CV、EIS和充放电测试考察以M-ABAA为电解质膜组装的CR2032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AMPS)∶m(BA)∶m(AA)∶m(AN)=1∶3∶2∶2时,制备的M-ABAA(M2)的离子电导率为0.98 mS/cm,抗拉强度为7.53 MPa,断裂伸长率为90.4%,吸液率为150%,热收缩率为4%。M2与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的正负极材料(LiCoO_(2)、LiMn_(2)O_(4)、LiFePO_(4)、NCM811)具有较好的相容性,普适性较好。以M2为电解质隔膜,金属锂为负极,分别以LiCoO_(2)和石墨为正极组装成半电池,0.2 C倍率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3和347.1 mA·h/g,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8%和85.0%;2.0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9.8和239.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膜 互穿网络技术 锂离子电池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酰胺聚合物互穿网络凝胶在透明防火玻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易亮 周龙夏娣 +2 位作者 颜龙 蔡萌涛 徐志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8,共6页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类透明凝胶材料的耐候性能,分别将丙烯酰胺与聚乙二醇2000、丙烯酸、甲基丙烯酸3种聚合物复配,构建聚合物互穿网络体系,然后与交联剂、阻燃剂和引发剂等共混制备透明防火凝胶并应用于灌浆型防火玻璃。研究结果表明:聚...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类透明凝胶材料的耐候性能,分别将丙烯酰胺与聚乙二醇2000、丙烯酸、甲基丙烯酸3种聚合物复配,构建聚合物互穿网络体系,然后与交联剂、阻燃剂和引发剂等共混制备透明防火凝胶并应用于灌浆型防火玻璃。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互穿网络结构能增强透明防火凝胶的热稳定性、耐火性和耐候性,但略微降低了凝胶体系透光率;3种聚合物互穿网络体系透明防火凝胶的综合性能排序为: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2000体系>聚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相比于聚丙烯酰胺凝胶防火玻璃,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2000互穿网络凝胶防火玻璃经50 kW/m^(2)辐射功率加热3600 s后,背面平衡温度降低约39.0%。研究结果拟为高性能阻燃透明防火玻璃的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互穿网络 防火玻璃 耐火性能 耐候性能
下载PDF
基于互穿网络技术构筑的氧化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聚丙烯酰胺-明胶双网络水凝胶与性能
4
作者 陈秀琼 廖雨青 +3 位作者 王洪财 李东泽 颜慧琼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9-1318,共10页
为了提高海藻酸盐水凝胶的生物应用性,以氧化海藻酸钠(OSA)为原料,采用互穿网络技术、纤维素纳米晶(CNCs)补强和明胶(GT)表面覆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通过FTIR、TGA、XRD、SEM、溶胀... 为了提高海藻酸盐水凝胶的生物应用性,以氧化海藻酸钠(OSA)为原料,采用互穿网络技术、纤维素纳米晶(CNCs)补强和明胶(GT)表面覆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其中,PAM为聚丙烯酰胺)。通过FTIR、TGA、XRD、SEM、溶胀性和降解性实验以及细胞相容性测试考察了CNCs含量对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Cs能够与基体中的聚合物产生相互作用力。随着CNCs含量的增加,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的孔隙率下降,力学性能提高,其溶胀率随CNCs含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小)而生物降解率呈上升趋势,说明CNC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复合水凝胶的物化性能。OSA/CNCs/PAM-GT复合水凝胶展现出较好的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性能。当CNCs的含量为0.5%时(以OSA溶液质量为基准,下同),人骨瘤(MG63)细胞增殖效果最佳,而CNCs的含量为1.5%时,MG63细胞分化效果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盐水凝胶 互穿网络技术 纤维素纳米晶 复合水凝胶 生物性能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基于泡沫陶瓷三维互穿网络负压浸渍法制备新型耐高温中子屏蔽材料
5
作者 刘云福 刘峰 +3 位作者 姚初清 蒋丹枫 韩文敏 戴耀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3,共9页
本工作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新型泡沫陶瓷/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和惰性气氛烧结制备了莫来石/碳化硼骨架增强体,采用负压浸渍和原位热固化方法制备了碳化硼/硼酚醛树脂基体。实验探究了微粉含量(碳化硼和高岭... 本工作制备了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新型泡沫陶瓷/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和惰性气氛烧结制备了莫来石/碳化硼骨架增强体,采用负压浸渍和原位热固化方法制备了碳化硼/硼酚醛树脂基体。实验探究了微粉含量(碳化硼和高岭土各10%~30%)和烧结温度(1 300~1 500℃)对陶瓷骨架和复合材料的影响;当烧结温度设置为1 350℃,粉体原料质量占比设置为氧化铝55%、碳化硼15%、高岭土25%、二氧化钛5%时,烧结而成的陶瓷骨架与20%(质量分数)碳化硼/硼酚醛树脂的填充材料形成新型中子屏蔽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可达到最优化;此时,泡沫陶瓷骨架线收缩率为3.36%,堆积密度为0.54 g/cm^(3),显气孔率为73.7%,骨架抗压强度为0.94 MPa;陶瓷/硼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显气孔率为0.2%,堆积密度为1.22 g/cm3,抗压强度为86 MPa;300℃保温10 h冷却后,残余抗压强度为54 MPa,抗压残余比为62%,服役温度为180~330℃;10%(质量分数)硼酸溶液浸泡72 h后,失重率为0.31%,残余抗压强度为82.5 MPa,抗压残余比为95.7%。放置于241Am-Be中子源前,复合材料(12~13 mm厚)总中子线性衰减系数为0.356 cm^(-1),总中子屏蔽率为35.5%,热中子线性衰减系数为1.061 cm^(-1),热中子屏蔽率为73.0%。该新型中子屏蔽材料不仅具有三维互穿网络结构,还包含了含硼骨架/含硼树脂/含硼填料的多级结构,为一种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新型中子屏蔽材料提供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互穿网络 硼体系多级结构 莫来石 陶瓷/树脂复合材料 中子屏蔽材料
下载PDF
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及其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6
作者 熊兵 陈穗 +4 位作者 余宇翔 苏敏婷 吴嘉伟 俞涛 汪亚威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157-160,165,共5页
以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聚乙烯醇互穿网络聚合物(RF/PVA)为前驱体,经KOH活化后,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用于有机染料的吸附。采用红外光谱对RF/PVA进行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_(2)吸脱附分析对碳材料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 以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聚乙烯醇互穿网络聚合物(RF/PVA)为前驱体,经KOH活化后,制备分级多孔碳材料,用于有机染料的吸附。采用红外光谱对RF/PVA进行表征,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_(2)吸脱附分析对碳材料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碳材料吸附剂种类、罗丹明B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不同种染料等因素。结果表明:采用RF/PVA互穿网络聚合物为前驱体,利用KOH一步活化法制备的分级多孔碳材料,对染料的吸附性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二酚-甲醛树脂 互穿网络聚合物 KOH活化 染料吸附
下载PDF
聚氨酯与环氧树脂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
7
作者 陶响娥 《中国包装》 2023年第5期24-27,共4页
聚氨酯是一种无溶剂型的环保材料,传统聚氨酯以聚酯类与聚醚类多元醇为主[1],而这两种软段合成的聚氨酯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等有待提高[2][3]。聚碳酸亚丙酯二醇拥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耐水解能力。本研究采用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CD-2000... 聚氨酯是一种无溶剂型的环保材料,传统聚氨酯以聚酯类与聚醚类多元醇为主[1],而这两种软段合成的聚氨酯的耐水性能与力学性能等有待提高[2][3]。聚碳酸亚丙酯二醇拥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与耐水解能力。本研究采用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CD-2000)为软段[4]合成聚氨酯(WPU)。在此基础上,使用互穿网络技术,制备聚氨酯与聚丙烯酸酯的乳液互穿网络聚合物[5](PU/EP LIPN)。本实验主要探究了聚氨酯与环氧树脂的乳液能否形成互穿网络聚合物;不同环氧树脂固化剂添加方式对PU/EP LIPN的影响;不同量的后扩链[6]和固化剂加入量对PU/EP LIPN的涂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中的环氧树脂已经固化,成功建立了互穿网络结构;使用环氧树脂聚合物对聚氨酯进行改性之后,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耐水性提高;在0.5后扩链系数时,乳液胶膜拥有较好的成膜性能,力学强度;耐水性随后扩链系数的变大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二醇 互穿网络聚合物 水性聚氨酯
下载PDF
一种互穿网络结构的碳化物陶瓷-铜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8
作者 陈伟文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2023年第2期85-85,共1页
专利申请号:2022114579372公布号:CN115747559A申请日:2022.11.21公开日:2023.03.07申请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的碳化物陶瓷-铜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中碳化物陶瓷的体积分数... 专利申请号:2022114579372公布号:CN115747559A申请日:2022.11.21公开日:2023.03.07申请人:昆明冶金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穿网络结构的碳化物陶瓷-铜双连续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中碳化物陶瓷的体积分数为40%~60%,其余为铜或铜合金。碳化物与金属相铜或其合金各自呈三维连续网络分布,在空间呈网络交叉结构。采用固体和气体双碳源碳热还原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制备多孔金属碳化物预制体,在通过铜或铜合金无压熔渗得到碳化物-铜基双连续相复合材料,获得两相均匀分布的三维互穿网络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碳化物陶瓷 昆明冶金研究院 金属碳化物 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互穿网络结构 金属氧化物 均匀分布
下载PDF
国内互穿网络结构阻尼涂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进 杨军 +1 位作者 张晓君 丁智平 《中国涂料》 CAS 2007年第12期18-21,共4页
在总结了国内聚合物基阻尼涂料的研究基础上,详细综述了互穿网络(IPN)结构、乳液互穿网络(LIPN)结构聚合物基阻尼涂料的种类及研究现状,并展望了聚合物基阻尼涂料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 阻尼涂料 互穿网络 乳液互穿网络
下载PDF
GMA接枝海藻酸钠光交联协同金属配位互穿网络凝胶的释药性能
10
作者 陈欣 曹波 +3 位作者 温惠云 黄赛朋 郭鹏琦 薛伟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54-1463,共10页
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海藻酸钠(Na-Alg)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了产物Alg-GMA,利用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协同二价阳离子(M^(2+),M代表Ca和Ba)配位交联作用,可调节海藻酸盐水凝胶(M-Alg-GMA)的结构与性能。采用FTIR、1HNMR、XPS、ICP和SE... 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对海藻酸钠(Na-Alg)进行接枝改性得到了产物Alg-GMA,利用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协同二价阳离子(M^(2+),M代表Ca和Ba)配位交联作用,可调节海藻酸盐水凝胶(M-Alg-GMA)的结构与性能。采用FTIR、1HNMR、XPS、ICP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力学性能、溶胀性能、降解性能、体外释放、血液相容性及细胞毒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Alg-GMA中出现了与GMA相关的氢信号。在光引发剂Irgacure 2959存在下,Alg-GMA经波长365 nm紫外光照射90 s即可快速形成Na-Alg-GMA水凝胶。Ca^(2+)和Ba^(2+)具有调节海藻酸盐水凝胶结构与性能的作用,这可能与Ca^(2+)的平面四方形构型dsp2轨道杂化方式和Ba^(2+)的正八面体构型d2sp3轨道杂化方式有关。Ca-Alg-GMA和Ba-Alg-GMA均具有肠道靶向释放药物能力,且均具有血液相容性好、细胞毒性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海藻酸盐 光交联 金属离子交换 互穿凝胶网络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水性环氧——三聚氰胺互穿网络(IPN)涂料的研制
11
作者 胡治元 杜登汉 陈巍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1期11-15,共5页
本文介绍了根据IPN基本理论成功地合成了IPN涂料的方法及有关工艺参数,并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IPN交联网络机理。
关键词 水性涂料 互穿网络 互穿网络机理
下载PDF
松香-油脂和糠醛-油脂基半互穿网络结构压敏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祁思迈 罗通 +3 位作者 刘美红 王春鹏 储富祥 王基夫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0,共9页
以松香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RGMA)和糠醛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MA)为硬单体,油脂基单体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THFMA-10、THFMA-20和RGMA-20系列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并通过光固化反应制备半互... 以松香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RGMA)和糠醛基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THFMA)为硬单体,油脂基单体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得到THFMA-10、THFMA-20和RGMA-20系列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并通过光固化反应制备半互穿交联网络光固化压敏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光固化压敏胶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热性能、紫外光吸收性能、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共聚物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位于40000~60000之间,分散性指数(PDI)分布在2~3之间,M n对压敏胶黏附性能的影响可忽略不计;FT-IR分析证明光固化压敏胶成功制备;DSC分析证明样品中半互穿网络结构与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作交联剂,用量5%时,丙烯酸酯共聚物经交联光固化后弹性和内聚性均显著提高,相比于THFMA,由RGMA单体制得的压敏胶分子链的刚性更高;TG分析表明光固化后压敏胶的热稳定性明显提升。以RGMA为硬单体所制备的压敏胶的紫外光吸收性能优于THFMA,其在紫外光防护应用方面更具有优势。相比二官能度TPGDA,三官能度交联剂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制备的光固化压敏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RGMA基共聚物加入9%的交联剂PETA,可有效平衡光固化压敏胶的初黏力(12.34 N)、180°剥离强度(264 N/m)和持黏性能(持黏时间>24 h)。光固化压敏胶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升高,光固化半互穿网络结构改善了压敏胶性能,THFMA-10系列压敏胶光固化前后均满足Dahlquist临界线,具有较好的压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 松香基单体 紫外光固化 互穿交联网络
下载PDF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吴婷 文秀芳 +2 位作者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6,共4页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实现高分子材料功能化和开发新材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互穿网络聚合物方法制备的共混聚合物,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近年来共混聚合物改性研究的热点。共混聚合物增强方法主要包括:添加"...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实现高分子材料功能化和开发新材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互穿网络聚合物方法制备的共混聚合物,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近年来共混聚合物改性研究的热点。共混聚合物增强方法主要包括:添加"第三组分"、反应性增容、离聚体共混改性和互穿网络聚合物。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详述了互穿网络聚合物在导电材料、药物控释体系、功能膜、涂料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指出了互穿网络聚合物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增强方法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海藻酸钠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高奇 查刘生 +2 位作者 周美华 马敬红 梁伯润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共5页
以海藻酸钠 (SA)和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为原料 ,制备出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 (SA PNIPAMsemi IPN) .主要研究了海藻酸钠用量、水介质温度及pH值对该凝胶溶胀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PNIPAM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以... 以海藻酸钠 (SA)和N 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为原料 ,制备出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互穿网络水凝胶 (SA PNIPAMsemi IPN) .主要研究了海藻酸钠用量、水介质温度及pH值对该凝胶溶胀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PNIPAM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LCST)以下 ,该凝胶的溶胀速率随着凝胶网络中SA组分的增加而增大 ,且溶胀速率取决于高分子链的松弛速率 ;pH对凝胶溶胀速率的影响与温度有关 ,温度对溶胀速率的影响与pH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动力学 互穿网络 胶溶 IPN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水凝胶 组分 临界溶解温度 高分子链 速率
下载PDF
互穿网络型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的增韧与热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铭 王成忠 +2 位作者 武德珍 于运花 杨小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 使用双酚A型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与双酚F型环氧树脂(EP)同步固化的方法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力学和热性能以及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当环氧树脂与乙烯基酯树脂的质量比为90∶10时,所得到的树脂体系在韧性提高的同时,耐热性能(Tg)也有明显的提高,获得了一种兼具韧性和耐热性能的树脂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 互穿网络 耐热性 增韧
下载PDF
PVA/PVP互穿网络膜的渗透蒸发性质(Ⅱ) 被引量:21
16
作者 周继青 叶匀分 +1 位作者 胡晓华 平郑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1-305,共5页
用 4 ,4′-双叠氮 -2 ,2′-二磺酸钠 ( DAS)和戊二醛对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和聚乙烯醇 ( PVA)依次进行光化学交联和化学交联 ,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渗透蒸发膜 .研究了它们用于醇、酮和醚等有机溶剂脱水的渗透蒸发性质 .结果表... 用 4 ,4′-双叠氮 -2 ,2′-二磺酸钠 ( DAS)和戊二醛对聚乙烯吡咯烷酮 ( PVP)和聚乙烯醇 ( PVA)依次进行光化学交联和化学交联 ,制备了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渗透蒸发膜 .研究了它们用于醇、酮和醚等有机溶剂脱水的渗透蒸发性质 .结果表明 ,对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随着共混膜中 PVP含量的增加 ,膜的渗透性明显提高 ,而膜的选择性有所下降 .但用于 THF脱水时 ,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均随着 PV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蒸发 互穿网络 PVA/PVP 薄膜性质
下载PDF
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袁丛辉 余娜 +2 位作者 林松柏 柯爱茹 全志龙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9-256,共8页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以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T-IPN)水凝胶.红外分析表明,PVA与PAA以及PAMPS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使得PVA分子上的C—O伸缩震动吸收峰移向了低波数处.X...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以及聚乙烯醇(PVA)为原料,制备了PVA-PAMPS-PAA三元互穿网络型(T-IPN)水凝胶.红外分析表明,PVA与PAA以及PAMPS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使得PVA分子上的C—O伸缩震动吸收峰移向了低波数处.X射线衍射以及电镜分析表明,当PVA用量较低时,PVA能均匀的穿插于凝胶网络中,形成完善的互穿网络结构,当PVA用量过高时,部分的PVA结晶而使得凝胶出现相分离.研究了该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该水凝胶的平衡溶胀比在200至340之间,并且随着AA以及AMPS用量的增加,凝胶的溶胀速率以及平衡溶胀比均升高.该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在酸性溶液中和在碱性溶液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消溶胀性能;并且随着溶液pH的升高,凝胶在pH=9.0附近出现体积突变,表现出pH敏感性.通过研究T-IPN水凝胶的抗压缩性能发现,利用线型高分子、柔性高分子网络以及刚性高分子网络制备的三元互穿网络型水凝胶能在高溶胀比下保持较高的强度.溶胀比为180的T-IPN水凝胶,其最大抗压缩强度可达12.1 MPa.进一步研究发现,凝胶的组成以及溶胀比均对凝胶的抗压缩强度和压缩应变均存在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互穿网络 机械性能 PH敏感性
下载PDF
双组分互穿网络/蒙脱土复合吸水橡胶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涛 唐孝芬 +2 位作者 刘玉章 魏发林 汤达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8-412,共5页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双组分互穿网络/蒙脱土复合吸水橡胶,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样品的吸水性能及吸水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水橡胶中橡胶相与树脂相高度分散互穿,吸水后材料表面未观察到相...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双组分互穿网络/蒙脱土复合吸水橡胶,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样品的吸水性能及吸水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水橡胶中橡胶相与树脂相高度分散互穿,吸水后材料表面未观察到相分离现象;蒙脱土片层结构分散在材料中,增加了材料的强度.吸水过程缓慢,前期吸水倍率与时间呈线性递增,在40d达到吸水平衡;温度越高,吸水倍率越大.样品吸水倍率为6.5时,弹性模量达到40000Pa以上,黏性模量为1000Pa;样品吸水倍率为25.8时受压破裂应变为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橡胶 互穿网络 吸水倍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互穿网络型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研制与表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玉平 陈智巧 +2 位作者 张润阳 黄志彬 蒋许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73,共4页
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原位形成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制备的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中无机相网络与有机相... 在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中,引入由正硅酸乙酯水解原位形成的纳米SiO2,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以及综合热分析等手段对所制备的乳胶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乳液中无机相网络与有机相网络相互穿插,所得涂膜的热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较相应的丙烯酸酯类乳液干膜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 丙烯酸酯 纳米SIO2 原位水解 互穿网络
下载PDF
互穿网络聚合物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段景宽 江文斌 +1 位作者 邵双喜 江平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4,共5页
综述了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的分类、结构和制备材料,着重讨论了IPNs在各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IPNs材料制备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IPNs的制备和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制备IPNs新思路。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应用 聚合物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