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南、北五味子潜在适生区预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1
作者 张迪 薛明珂 +3 位作者 刘明 尚晓峰 张旭彤 刘金娜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于184条南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地理分布记录、129条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地理分布记录以及23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南、北五味子潜在适宜分布区,评估了制约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 基于184条南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地理分布记录、129条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地理分布记录以及23个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南、北五味子潜在适宜分布区,评估了制约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MaxEnt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0.90,建立的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北五味子最佳生境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和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域以及北京市;南五味子的最佳生境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内,以及湖南省武陵山脉,郴州市、株洲市和衡阳市,浙江省金华市等地区。限制北五味子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变量分别是最湿月份降水量、最热月份最高温度、土壤酸碱度、最暖季平均降水量、最冷季平均降水量和昼夜温差月均值;限制南五味子分布的环境因子变量分别是最冷月份最低温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温度变化方差和降水量变化方差。南、北五味子的潜在适生区呈区域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五味子药用成分在鼠类生理生化及病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万祥旭 黄笑然 +2 位作者 周宝丽 王宇航 金志民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240-243,共4页
主要综述了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对鼠类肿瘤、内脏损伤和行为的影响,并结合五味子有效成分在鼠类体内的作用机理,阐述了五味子在鼠类中应用的重要性,可为后续药品开发、鼠类饲养及疾病防治提供基础性依据。
关键词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药用成分 鼠类 生理生化 病理
下载PDF
延边地区北五味子种植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金星华 姚艳红 刘文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98-14601,共4页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五味子种植基地土壤养分指标,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对延边地区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oll)种植基地的20份土壤样品中的12个养分指标进行测定,按统计分析原理,通过对土壤样品12个营养指标的主...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五味子种植基地土壤养分指标,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对延边地区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oll)种植基地的20份土壤样品中的12个养分指标进行测定,按统计分析原理,通过对土壤样品12个营养指标的主成分分析,对土壤样品的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全钾、全钙共6项主要土壤营养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延边地区五味子种植土壤可聚为3类,第1类4个,第2类6个,第3类10个。50%的土壤样品为一类。[结论]种植五味子土壤呈强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过高,土壤全氮、微量中元素全钾、有效硼、锰、铁及有机质含量水平较高,但50%土壤有效铜含量严重偏低,10%土壤缺锌,建议平衡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oll)土壤养分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对五味子的脱色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俊霞 薛园 +2 位作者 魏欢欢 郝梦 窦凤鸣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168-3170,共3页
对比研究D296R、D152、D280、122、001×16、D941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果实提取物的最佳脱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吸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 对比研究D296R、D152、D280、122、001×16、D941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果实提取物的最佳脱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吸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含量,分别计算五味子果实样品的脱色率和木脂素的保留率。结果表明,D941对五味子果实提取物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可达87.8%,并且对五味子木脂素的保留率可达87.0%,研究所建立的优化工艺简单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脱色 木脂素
下载PDF
鹤庆五味子藤茎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847-10848,10967,共3页
[目的]研究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鹤庆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Wuweilignan E(1)、Me... [目的]研究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鹤庆五味子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鹤庆五味子藤茎中分离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Wuweilignan E(1)、Methyl-gomisin R(2)、Methylisogomisin O(3)、Gomisin D(4)、Tigloylgomisin P(5)和Gomisin N(6)。[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鹤庆五味子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庆五味子(schisandra wilsoniana A.C.Smith) 化学成分 木脂素 分离
下载PDF
五味子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丽 赵春苏 +2 位作者 马永全 胡林子 于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63-66,共4页
对五味子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现有的研究成果不能确定五味子抑菌成分,其抗氧化和抑菌作用机理也不明了,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同时对五味子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抗氧化 抑菌 进展
下载PDF
南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催眠作用及对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竟一 白筱璐 +6 位作者 雷玲 余悦 刘云华 王李晋 李东晓 易进海 张毅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对南五味子总木脂素(lignans from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LSS)的催眠作用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南五味子总木脂素按250mg/kg、125mg/kg和62.5mg/kg剂量灌胃给予受试小鼠,每日1次,连续... 目的:对南五味子总木脂素(lignans from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LSS)的催眠作用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南五味子总木脂素按250mg/kg、125mg/kg和62.5mg/kg剂量灌胃给予受试小鼠,每日1次,连续3日,末次给药后进行阈剂量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试验,分别以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和入睡动物数为指标;按上述剂量灌胃给予小鼠,每日1次,连续5日,末次给药后取脑,检测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浓度。结果: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各剂量均可延长阈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250mg/kg、125mg/kg剂量可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入睡动物数,250mg/kg剂量则可显著提高小鼠脑组织内5-HT浓度。结论:南五味子总木脂素有明显的促睡眠作用,其对脑组织中5-HT水平的提高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催眠 神经递质
原文传递
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春梅 李贺 陈建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北五味子多糖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北五味子多糖组。北五味子多糖处理组以...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北五味子多糖治疗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及正常北五味子多糖组。北五味子多糖处理组以50mg/kg灌胃给药12周,检测各组动物血脂、血清中一氧化氮和丙二醛含量;通过离体实验方法观察胸主动脉条的张力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胸主动脉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结果:北五味子多糖(50mg/kg)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改善乙酰胆碱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反应,而硝普钠诱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反应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北五味子多糖可增加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提高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表达,并可降低血中MDA含量。结论 :北五味子多糖具有降血脂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一氧化氮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多糖 高脂血症 内皮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析因设计探讨黄芩南五味子协同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傅大莉 石莹莹 +4 位作者 廖应养 石依坤 徐建兵 华晓萍 谭正怀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评价黄芩、南五味子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所表现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提取物2g/kg、南五味子浸膏2g/kg以及黄芩提取物2g/kg+南五味子浸膏2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 目的:评价黄芩、南五味子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所表现的相互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提取物2g/kg、南五味子浸膏2g/kg以及黄芩提取物2g/kg+南五味子浸膏2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4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则给以等体积的0.5%CMC;同时,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10mg/kg,每天1次,每周连续3d,持续4周。末次给药后24h,取血清检测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生化指标。取肝脏称其重量,测定羟脯氨酸(Hy P)含量;取同一叶肝脏分别进行HE、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和胶原堆积情况。结果:DMN大鼠血清TP和ALB显著降低,T-Bil、ALP、γ-GT、AST、ALT以及肝脏组织Hy P水平都显著升高;HE染色显示肝脏纤维化明显,Masson染色显示胶原容积百分比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南五味子浸膏2g/kg可显著对抗DMN引起的肝脏指数降低、可显著增加DMN大鼠血清ALB,显著降低DMN大鼠血清T-Bi L、γ-GT、AST和ALT活性。其肝脏纤维化病变以及胶原堆积均明显减轻;黄芩提取物2g/kg可显著对抗DMN肝脏胶原纤维的生成;黄芩提取物2g/kg+南五味子浸膏2g/kg可显著对抗DMN引起的肝脏指数降低,降低DMN大鼠血清T-Bi L、AST、ALT、γ-GT和肝脏组织Hy P,显著改善其肝脏病理组织结构以及胶原堆积。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南五味子浸膏2g/kg、黄芩提取物2g/kg在增加DMN大鼠血清ALB水平和降低其肝脏组织Hy P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黄芩与南五味子配伍能协同防治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其协同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五味子 二甲基亚硝胺 肝纤维化 大鼠 析因设计
原文传递
中药五味子7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彤 何凡 +1 位作者 孙小玲 刘秋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48,共4页
目的:建立中药五味子中7个成分在血浆药物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五味子醇提物(0.5 g药材/kg)后的血液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 目的:建立中药五味子中7个成分在血浆药物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五味子醇提物(0.5 g药材/kg)后的血液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浓度,利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血浆中7种木脂素成分的校正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要求,提取回收率77.2%~90.4%。Wistar大鼠口服灌胃五味子醇提物后,7个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时数据拟合后均为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稳定,适用于五味子提取物的体内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大鼠血浆 药动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金锋 高家荣 +1 位作者 季文博 姜辉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1,共4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探讨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方法: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来研究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 目的:观察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探讨其治疗失眠的可能机制。方法:各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来研究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4天。各组大鼠采用对氯苯丙氨酸(PCPA)腹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失眠大鼠模型,每天1次,连续注射2天,于造模第3天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疗程7天,观察大鼠一般形态学及体重变化;HE染色观察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RT-PCR测定5-HT1A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小鼠相比,醇水双提物中、高剂量组(8、16g/kg)均能显著延长睡眠时间;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组(5.5、11g/kg)不仅可显著降低大鼠下丘脑内DA、NE含量,还可使5-HT、IL-lβ含量明显增高,5-HT1A受体mRNA表达上升。结论:酸枣仁-五味子药对醇水双提物具有一定镇静催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五味子 药对 镇静催眠
原文传递
五味子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彤 何凡 +1 位作者 孙小玲 刘秋星 《中药药理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7个有效成分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五味子提取物(0.5 g药材/kg)后的各组织中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7个有效成分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它们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交叉给药设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Wistar大鼠单次单剂量灌胃五味子提取物(0.5 g药材/kg)后的各组织中人五味子醇甲、戈米辛D、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浓度,从而计算出其在大鼠肝、肾、脑中分布情况。结果: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后,在大鼠的肝、肾、脑中均可检测到五味子中7个成分,且在肾中含量最高,脑中最低。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口服灌胃后,其中7个成分均分布于大鼠肝、肾、脑中,在肾脏中的含量普遍高于其它两具脏器,以给药后3小时后含量最高,在肝中的含量次之,在脑中的含量最低,但均可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组织分布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