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明确靶标及分子对接验证技术探究五味子醇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狄舒男 郭译文 +3 位作者 桑希生 周妍妍 于淼 徐世杰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明确五味子醇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8只。采用对大鼠海马CA1区注射Aβ1-40的方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造模1 d后灌胃给予30 mg/kg的五味子醇甲溶液,造模... 目的:明确五味子醇甲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4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8只。采用对大鼠海马CA1区注射Aβ1-40的方法制备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造模1 d后灌胃给予30 mg/kg的五味子醇甲溶液,造模7 d后,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在此基础上,对与阿尔茨海默病明确相关的β-分泌酶、雌激素受体β(ERβ)、谷氨酸受体1(NMDAR1)等蛋白进行验证,以蛋白表达量及药物成分与靶标作用的分子对接能进行评价,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计算五味子醇甲与各蛋白的对接能,达到理论验证的目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β-分泌酶的活性含量明显增加(P<0.01),大鼠海马组织中ERβ表达显著降低(P<0.01),P-P38/P38表达明显升高(P<0.01),BACE1表达显著升高(P<0.01),NMDAR1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匀浆中β-分泌酶的活性含量明显减少(P<0.01),给药组大鼠海马组织中ERβ表达显著升高(P<0.01),P-P38/P38表达显著降低(P<0.01),BACE1表达显著降低(P<0.01),NMDAR1表达显著升高(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与各靶蛋白对接的分子对接能稳定,从理论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论:基于已知靶点的五味子醇甲成分验证结果可知,五味子醇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已知的阿尔茨海默病代谢通路直接相关,且通过对Beta-Secretase 1、ERβ、P-P38/P38、BACE1和NMDAR1蛋白的靶向调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阿尔茨海默病 Β-分泌酶 雌激素受体Β 谷氨酸受体1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
2
作者 余淑惠 费文婷 +5 位作者 梁唯灿 李萃鲜 王卫茜 谷洪顺 王林元 张建军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57-960,共4页
目的 提升臻源胶囊质量标准,完善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 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平均含量分别为0.27 mg/g和0.34 mg/g,平均加样回收率标准偏差值(RSD)分... 目的 提升臻源胶囊质量标准,完善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含量。结果 臻源胶囊中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平均含量分别为0.27 mg/g和0.34 mg/g,平均加样回收率标准偏差值(RSD)分别为1.63%和1.69%,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结论 在臻源胶囊现有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金丝桃苷和五味子醇甲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方法简便可行,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更好控制臻源胶囊产品质量以及探究功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臻源胶囊 金丝桃苷 五味子醇甲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3
作者 翟宏焱 周光姣 王超群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6期40-45,共6页
建立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法的可行性和准确度。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流动相流量、柱温、进样体积对五味子醇甲色谱峰分离度的影响... 建立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法的可行性和准确度。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考察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流动相流量、柱温、进样体积对五味子醇甲色谱峰分离度的影响,确定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柱温为关键分析参数(P<0.05)。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关键分析参数,建立色谱分析条件:以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为10μL。以五味子醇甲为内参物,分别建立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与五味子醇甲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实现一测多评。采用外标法测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比较外标法的实测值与一测多评法预测值之间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度及可行性。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与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039、1.246。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在5~5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1%、100.6%、100.3%,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1.8%、1.1%(n=6)。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10批样品,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一测多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小鼠神经管畸形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4
作者 茹意 谢良骐 +5 位作者 王新亮 肖保国 金小明 马存根 柴智 樊慧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0-1377,共8页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对小鼠神经管畸形(NTD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按照雌雄2∶1比例合笼,将交配后有阴栓的雌鼠(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CH组与叶酸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在孕鼠妊娠7.5d(E7.5d)时腹腔注...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对小鼠神经管畸形(NTDs)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按照雌雄2∶1比例合笼,将交配后有阴栓的雌鼠(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CH组与叶酸组,每组9只。除对照组外,在孕鼠妊娠7.5d(E7.5d)时腹腔注射全反式维甲酸(atRA)(7.5mg/kg)诱导胎鼠NTDs模型;在E0.5d-E11.5d,叶酸组孕鼠连续灌胃给予叶酸(61.0μg/(kg·d)),SCH组孕鼠连续灌胃给予SCH(8.0mg/(kg·d)),1次/d;在E11.5d实行剖宫产手术取出胎鼠。将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SCH组,模型组采用atRA(20μmol/L)处理12h建立细胞损伤模型,SCH组再使用SCH(2.5μmol/L)处理24h。体视显微镜下鉴定胎鼠NTDs;HE染色观察胎鼠神经管闭合情况;Westernblotting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p-PI3K、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胎鼠NTDs发病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和SCH组胎鼠NTDs发病率降低(P<0.01);与叶酸组比较,SCH组胎鼠NTDs发病率降低(P<0.01)。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胎鼠组织p-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胎鼠组织p-PI3K、p-Akt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组p-PI3K、p-Akt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CH组PC12细胞p-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SCH可降低atRA导致的胎鼠NTDs发病率,其预防效果优于叶酸,这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管畸形 五味子醇甲 PI3K/AKT信号通路 预防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刘艳丽 周妍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甲(SCH A)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CK8、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设立20μmol/L Aβ_(25-35)诱导PC1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MTT、流式细胞仪确立10μg/mL SCH A为本次实验药物剂量...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甲(SCH A)通过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对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CCK8、流式细胞仪联合检测,设立20μmol/L Aβ_(25-35)诱导PC12建立细胞损伤模型。MTT、流式细胞仪确立10μg/mL SCH A为本次实验药物剂量。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0μmol/L Aβ_(25-35))和SCH A组(10μg/mL SCH A+20μmol/L Aβ_(25-35))。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10μg/mL SCH A能显著提高SOD[(17.12±0.33)μ/mg比(10.02±0.12)μ/mg,P<0.01]、GSH[(12.32±0.73)μmol/g比(6.83±0.73)μmol/g,P<0.01]水平,降低MDA[(3.73±0.25)μmol/mg比(6.77±0.25)μmol/mg,P<0.01]水平;降低IL-1β[(4.25±0.61)μg/μL比(6.28±0.72)μg/μL,P<0.01]、IL-6[(2.18±0.25)μg/μL比(4.80±0.76)μg/μL,P<0.01]、TNF-α[(2.59±0.15)μg/μL比(4.53±0.39)μg/μL,P<0.0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SCH A可能通过降低Aβ_(25-35)诱导PC12细胞的炎性反应,减轻氧化应激,从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五味子醇甲 PC12细胞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周妍妍 刘艳丽 +1 位作者 董春雪 闫景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观察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痴呆小鼠模型,五味子醇甲灌胃给药(10 mg·kg-1.d-1),4周后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HE、尼... 目的观察五味子醇甲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用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作为痴呆小鼠模型,五味子醇甲灌胃给药(10 mg·kg-1.d-1),4周后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后,断头处死,制作脑组织石蜡切片。HE、尼氏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表达。结果五味子醇甲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形态改变,提高SYP表达,降低α-syn表达。结论五味子醇甲可通过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变性、脱失,改善突触功能等途径起到防治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五味子醇甲 尼氏小体 突触素 α-突触 核蛋白
下载PDF
大鼠灌胃复方五仁醇胶囊后血清和血浆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比较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琳 窦志华 +3 位作者 丁安伟 王陆军 张兵 施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 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主要入血成分在大鼠血清和血浆中的量.方法 灌胃给药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Lichrosphe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Phenomenex Description C18保护柱(4.... 目的 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主要入血成分在大鼠血清和血浆中的量.方法 灌胃给药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Lichrosphere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Phenomenex Description C18保护柱(4.0 mm×3.0 mm),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索分别在0.051 2~0.614 4和0.039 8~0.477 6μg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水平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72%、101.06%、102.05%和99.03%、100.18%、100.28%.血清和血浆中五味子醇甲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63 2、12.883 7μg/mL,五味子乙素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90 9、12.590 8μg/mL.结论 复方五仁醇胶囊主要入血成分血浆中的量高于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仁胶囊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乙素 含药血清 含药血浆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方敏 薛瑞 +2 位作者 叶洪涛 苏瑞斌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醇甲(SCH)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单次ig给予SCH 5,10和30 mg·kg^(-1)后1 h,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活性;采用自发活动实验评价其对中枢兴奋性的影响;采用利... 目的研究中药五味子的木脂素类成分五味子醇甲(SCH)的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单次ig给予SCH 5,10和30 mg·kg^(-1)后1 h,采用小鼠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其抗抑郁活性;采用自发活动实验评价其对中枢兴奋性的影响;采用利血平拮抗实验和育亨宾毒性实验评价其对中枢单胺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在行为绝望模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H 30 mg·kg^(-1)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P<0.05);自发活动实验结果显示,SCH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对中枢神经系统无兴奋或抑制作用;在利血平拮抗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SCH 30 mg·kg^(-1)可拮抗利血平(2.5 mg·kg^(-1),ip)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和运动不能(P<0.05),对肛温下降无显著影响;在育亨宾毒性实验中,SCH各剂量对育亨宾阈致死剂量(30 mg·kg^(-1),sc)引起的小鼠死亡率无显著影响。结论 SCH具有潜在的抗抑郁药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辛敏 王琪 +2 位作者 周妍妍 谢宁 于水澜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综述五味子醇甲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五味子醇甲可以改善、增强学习记忆能力,保护受损的神经细胞,抑制神经递质的分泌,镇静催眠、调节睡眠,并存在潜在的抗抑郁作用,对现有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AD PD 神经递质 镇静催眠 抗抑郁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被引量:11
10
作者 单鑫 陆兔林 +3 位作者 毛春芹 季德 郎永英 黄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310~0.1549、0.0137~0.0685、0.0424~0.2118、0.0174~0.0871、0.0018~0.0091、0.0136~0.0681m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100.4%、98.3%、98.3%、96.8%、99.4%;RSD分别为2.6%、2.8%、1.2%、2.3%、0.9%、2.5%。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五味含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味含片 葛根素 甘草苷 甘草酸铵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陆兔林 殷放宙 +2 位作者 李林 毛春芹 宋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10-1212,共3页
关键词 五味子 高效液相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UFLC法同时测定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林林 王永吉 +2 位作者 李航 张辉 孙佳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建立UFLC同时测定护肝胶囊(柴胡、五味子等)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 C18(100 mm×4.6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五味... 目的建立UFLC同时测定护肝胶囊(柴胡、五味子等)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SB C18(100 mm×4.6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进样量分别在0.029~0.584μg(r=0.999 9)、0.016~0.328μg(r=0.999 6)、0.02~0.40μg(r=0.999 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8.5%、99.2%;RSD分别为1.1%、2.3%、1.6%(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护肝胶囊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胶囊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 五味子乙素 UFLC
下载PDF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醇甲对四氯化碳所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9
13
作者 张明华 陈虹 +2 位作者 李灵芝 宋永锋 徐友峰 《武警医学》 CAS 2002年第7期395-396,共2页
目的 研究五味子甲素 (Deoxyschizandrin)和五味子醇甲 (Schizandrin)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白蛋白 (ALB)和总蛋白 (TP)的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CCl4 肝损伤模型 ,用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醇甲防... 目的 研究五味子甲素 (Deoxyschizandrin)和五味子醇甲 (Schizandrin)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血清白蛋白 (ALB)和总蛋白 (TP)的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CCl4 肝损伤模型 ,用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醇甲防治 ,用生化方法测定血清ALT、AST、ALB和TP。结果 与CCl4 组相比 ,五味子醇甲组和五味子甲素组ALT、AST均显著降低(P <0 0 1) ,ALB和TP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五味子醇甲组和五味子甲素组之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醇甲均对CCl4 所致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四氯化碳 肝脏损伤 肝功能保护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性别差异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美娟 王广基 +2 位作者 谢海棠 黄青 贾元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0-734,共5页
体外研究五味子醇甲(schizandrin,SZ)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性别差异。制备正常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与SZ共同温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Z及其代谢产物。SZ在雄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清除率Clint... 体外研究五味子醇甲(schizandrin,SZ)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动力学和性别差异。制备正常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与SZ共同温孵,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SZ及其代谢产物。SZ在雄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清除率Clint分别为(21.88±2.30)μmol·L-1.min-1·mg-1(protein),(389.00±46.26)μmol·L-1和(0.0563±0.0007)min·mg-1(protein);在雌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和清除率Clint分别为(0.61±0.07)μmol·L-1·min-1.mg-1(protein),(72.64±13.61)μmol·L-1和(0.0084±0.0008)min·mg-1(protein),雌、雄鼠肝微粒体内SZ的主要代谢物不同,分别为7,8-顺二羟基五味子醇甲(M1)和7,8-顺二羟基-2-去甲基五味子醇甲(M2b)。酮康唑、奎尼丁和奥芬得林对SZ的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内代谢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西咪替丁对其在雄鼠肝微粒体内的代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SZ在雌、雄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动力学及代谢产物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是由CYP3A和CYP2C11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性别差异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代谢 性别差异 细胞色素P450 肝微粒体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晓凤 陈虹 赵志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0,72,共3页
目的 :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样品减压蒸干 ,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 ,提取液过滤 ,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HENOMENEXC18色谱柱 (4.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15∶15∶10 ... 目的 :测定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方法 :样品减压蒸干 ,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 ,提取液过滤 ,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后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PHENOMENEXC18色谱柱 (4.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乙腈 甲醇 水 (15∶15∶10 ) ,柱温 30℃ ,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生脉饮中五味子醇甲与其他成分良好分离。五味子醇甲的保留时间为 7.10min ,线性范围 0 .2~ 2 .0 μg ,r =0 .9996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5 % ,RSD为 2 .84%。 结论 :本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可用于生脉饮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饮 五味子醇甲 HPLC 含量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被引量:27
16
作者 张延妮 岳宣峰 王喆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 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和五味子乙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五味子先经超声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V/V),紫外检测波长220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显示,五味子醇甲在0.10~6.0μg范围内(r=0.9998),五味子酯甲在0.13~8.0μg范围内(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03~2.0μg范围内(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五味子醇甲为9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n=5);五味子酯甲为97.1%,RSD为1.6%(n=5);五味子乙素为97.7%,RSD为1.1%(n=5)。本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 五味子乙素
下载PDF
高压脉冲电场法快速提取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景辉 王再幸 +5 位作者 赵伟刚 王英平 李荣峰 冯卓 赵明忠 潘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55-757,共3页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方法,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对五味子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80%乙醇作为提取液,电场强度10 kv/cm,脉冲数为10,料液比1∶10为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电场强度、料液比、脉...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方法,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含量,对五味子的快速提取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80%乙醇作为提取液,电场强度10 kv/cm,脉冲数为10,料液比1∶10为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电场强度、料液比、脉冲数。此法提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率可达0.76%,得膏率达27.886%。本提取工艺可行,经济、省时、回收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高压脉冲电场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平 蔡雄辉 +4 位作者 张继良 艾卫涛 陈忠良 包涵 唐满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78-479,共2页
目的 :建立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 3(4 .6mm× 15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4 5∶5 5 ) ,流速为 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 5 0nm ,柱温为 2 5℃。结... 目的 :建立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ODS 3(4 .6mm× 15 0mm ,5 μm) ,流动相为乙腈 水 (4 5∶5 5 ) ,流速为 1.0mL·min-1,检测波长为 2 5 0nm ,柱温为 2 5℃。结果 :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 0 .1~ 1.1μg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 (r =0 .9996 ) ,平均回收率为 95 .5 9% ,RSD为 1.2 1%。结论 :本方法简便 ,准确 ,专属性强 ,重复性好 ,可用于屏风生脉胶囊中五味子醇甲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风生脉胶囊 五味子醇甲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素霞 李国信 +4 位作者 姜春梅 唐思 张士良 王月敏 杨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9-792,共4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心血管系统药)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脉注射液(心血管系统药)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在健康人血浆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处理,用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方法,检测人参皂苷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结果 Rg1、Re、Rb1和五味子醇甲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64~509.000,.62~501.00,1.180~4725.00,0.10~153.00μg.L-1;定量下线分别为0.64,0.62,1.18,0.10μg.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78.55%~91.65%7,8.57%~104.98%,79.62%~93.17%,82.50%~104.80%;日内、日间RSD值均小于15%。结论该法准确、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生脉注射液中4种成分浓度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人参皂苷RE 人参皂苷RB1 五味子醇甲 LC-MS/MS联用仪
下载PDF
HPLC测定止喘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希 谢守德 +2 位作者 曹定知 张嵩 冯建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292-1293,共2页
关键词 HPLC测定 五味子醇甲 止喘胶囊 《中国药典》2005年版 含量 慢性支气管炎 中药组成 活性成分 木脂素类 浙贝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