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0篇文章
< 1 2 1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育并举”视域下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及其实践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娜 许评 +1 位作者 潘蓉 吴燕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涉农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的重要任务,实施“五育并举”至关重要,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育,能够积极有效开展是涉农高职院校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推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重要基础。该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劳动教育开展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涉农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劳动教 实践策略
下载PDF
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中的“五育并举”
2
作者 查萍 梁凤波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 历经四个发展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三育全面发展”拓展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是中国教育在新时代面对人才培养的现实主题,是应对新征程中国教育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目标拓展和改革举措。研究发现,从中国式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视角来看,“五育”中的体育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教育和学科,它在功能上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有着深刻内在的结构性联系,因此它具有与其他“四育”可以深入融合共育的广泛可能性。鉴于推进“五育并举”过程中会遇到的结构性障碍与困难,分别提出了体育与其他“四育”并举并进的途径与方法,推进体育成为“五育并举”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发展阶段 全面发展 方针 德智体美劳 中国式学校体现代化
下载PDF
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对策
3
作者 彭斌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五育并举明确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育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改革方向,素质教育则完善新时期高等人才育人培养的结构框架,实现对高等人才育人培养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将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意义分析,探究当... 五育并举明确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及劳育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改革方向,素质教育则完善新时期高等人才育人培养的结构框架,实现对高等人才育人培养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本文将基于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提升意义分析,探究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重要依托与教育助力,针对五育并举教育发展制定当代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对策,进一步满足五育并举视角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多方面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当代大学生 素质教 对策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阈下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设研究
4
作者 周颖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7-139,共3页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持续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加以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为此,高校作为党的思... 党史学习教育是一个持续长期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加以开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为此,高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五育并举”互融互促,加快构建“五育并举”背景下的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通过制度机制的常态化开展、长效化推进,真正做到以史修德、以史增智、以史强体、以史育美、以史促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党史学习教 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5
作者 田春艳 孙永泽 赵子野 《辽宁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系统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使之成... “五育并举”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系统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并使之成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要遵循“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提升对劳动教育的关注度,构建更加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拓展劳动教育有效路径,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教育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享受劳动乐趣、提高劳动素养,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不断取得新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高校 劳动教 实施路径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班团活力提升的路径探索
6
作者 仪富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124-0126,共3页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五育并举”与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协同、贯通、融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在“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学生思想认知不足、班团凝聚力不足、学生骨干... “五育并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育人导向,“五育并举”与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协同、贯通、融合,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在“五育并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学生思想认知不足、班团凝聚力不足、学生骨干引领力不足、师生合力不足等问题。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贯穿于基层班团建设的全过程,积极探索提升基层班团活力的路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班团活力 学生骨干 班团建设
下载PDF
互联网思维与五育并举策略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中的融合
7
作者 朱雯 《互联网周刊》 2024年第8期69-71,共3页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思维与五育并举策略在教育领域的融合路径及其潜在影响。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五育发展路径,打造五育并举的“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创新五育并举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以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教育可以更加精准、...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思维与五育并举策略在教育领域的融合路径及其潜在影响。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五育发展路径,打造五育并举的“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创新五育并举的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以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教育可以更加精准、全面、高效地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些融合路径不仅打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提供了新的动力。展望未来,这种融合将继续深化,但同时也需要面对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挑战。总体而言,互联网思维与五育并举策略的结合为教育创新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五育并举 创新 大数据分析 个性化发展
下载PDF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职院校具身性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
8
作者 刘文慧 陈欣 《科技风》 2024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随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意识落后、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一系列劳动“离身”问题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阻碍... 随着“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提出,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劳动意识落后、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一系列劳动“离身”问题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阻碍。因此,本文提出从具身认知角度出发,通过三类具身活动,从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高职院校具身性劳动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具身认知 劳动教体系
下载PDF
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现实困囿与实施路径
9
作者 吴宣廷 吉灿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是新时代培育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研究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探讨学校武术“五育并举”多元育人的价值旨趣与现实困囿,进而构建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学校武术秉承“尚德、循理、炼体、崇美、专恒”的理念,蕴含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磨砺学生“心智思维”、铸牢学生“强健体魄”、化育学生“美生惯习”、增强学生“劳动意识”的价值旨趣;但在实践中也困囿于武德渗透虚泛化、教学表现动作化、学习评价片面化、美育情境模糊化以及技能应用空乏化等主要问题,多元育人效果不佳。因此,要逐渐通过“具身德育”使学生切身体会武德之精微,并将其“内化于心而外显于行”;以“科学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武术技理中激荡思维思想;优化“增值评价”方法,为不同机能水平学生创造更加融洽的习武氛围;创设“美育情境”场域,改变以往模糊、泛化的美育过程;通过“技能迁移”教育引导,助力学生获得生活技能及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武术 五育并举 多元 武术教学 具身认知理论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护理专业“五育并举”育人实践探索
10
作者 田鹤 陈洁如 +2 位作者 杨晓婷 李艳辉 张进瑜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为例,总结学院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促进“三全育人”的成果和经验,为...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这对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文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为例,总结学院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促进“三全育人”的成果和经验,为我国护理高校推进“五育并举”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制度 护理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路径探析
11
作者 张小钢 李琳 孔嘉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将心育与五育结合,在五育视域下开展心育工作路径的优化,既可以有效拓宽心育工作的维度,又作为桥梁,更好地联结了五育工作,实现双向促进。找准高校心育目标与五育目标...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格局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将心育与五育结合,在五育视域下开展心育工作路径的优化,既可以有效拓宽心育工作的维度,又作为桥梁,更好地联结了五育工作,实现双向促进。找准高校心育目标与五育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实现高校心育资源优化和校本特色体系构筑,提升高校教师参与五育并举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能力,做好五育并举视域下心理育人工作评价机制的重构,将为高校破解此类思想政治教育难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高校心理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探究
12
作者 陈曦 陈国华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加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文章论述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 加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文章论述了“五育并举”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加强劳动教育教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开设“劳动+”融合课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多元主体评价模式,建设高质量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增加劳动教育相关培训,实施“社企校家”劳动教育“四方联动”模式教育路径,为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育人成效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 五育并举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路径探究
下载PDF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与学术道德融合改革实践研究
13
作者 崔艳柳 鞠济璟 霍楷 《绿色包装》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综合人才教育的发展战略。本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对艺术类专业学术道德建设现状的分析来揭示其演进特征。并基于此对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与学术道德融合改革定位,深入剖析并提出素...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综合人才教育的发展战略。本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通过对艺术类专业学术道德建设现状的分析来揭示其演进特征。并基于此对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与学术道德融合改革定位,深入剖析并提出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艺术类专业五育并举与学术道德融合改革对策,旨在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术道德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 艺术类专业 五育并举 学术道德 融合改革
下载PDF
“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下的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融合——以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展 马雪莹 田立权 《现代农机》 202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以机制专业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为例,探究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背景下高职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归纳“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分析和探讨高... 以机制专业智能传感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为例,探究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背景下高职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机制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特点,归纳“智能传感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分析和探讨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目标、路径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 五育并举 智能传感技术 课程思政
下载PDF
“五育并举”阳光心育模式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邹晓卓 夏顺益 +1 位作者 肖志芳 彭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2期0028-0032,共5页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面对新变化新要求,高校采取“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贯彻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的“德智体美...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面对新变化新要求,高校采取“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贯彻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探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的“德智体美劳”融合的阳光心育模式,在“心育”中发现“五育”、融合“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心育”、把握“心育”、实现“心育”,整体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塑造,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阳光心 高校
下载PDF
农村小学“五育并举”课后服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
16
作者 付荣 钟叶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课后服务的中心工作,对落实“双减”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可在农村小学开发“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感悟乡土文化,培育乡土情怀;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 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建设是学校课后服务的中心工作,对落实“双减”要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可在农村小学开发“五育并举”的课后服务校本课程:感悟乡土文化,培育乡土情怀;探究二十四节气文化,提升实践能力;融合乡土游戏,提高身体素质;赏析民间艺术,提高美术素养;体验“农耕文化”,养成劳动观念,以此破解农村小学课后服务课程难题,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课后服务 课程体系 五育并举
下载PDF
论“五育并举”中美育育人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17
作者 孔新苗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通的内在性特点,可以把握美育育人功能、实践媒介、评价原则与其他四育的差异,提炼美育育人的性质特点和实践要点,服务于新时代美育话语建设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不可替代性 内在性 实践要点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角下的人文讲坛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福州大学嘉锡讲坛为例
18
作者 李云雀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意义]文章以五育并举为视角,梳理福州大学嘉锡讲坛的文化育人服务体系,为讲坛服务升级和国内同类讲坛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以五育并举为视角,从人文讲座、嘉宾访谈、导读服务等维度梳理福州大学嘉锡讲坛的文化育人服务... [目的/意义]文章以五育并举为视角,梳理福州大学嘉锡讲坛的文化育人服务体系,为讲坛服务升级和国内同类讲坛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文章以五育并举为视角,从人文讲座、嘉宾访谈、导读服务等维度梳理福州大学嘉锡讲坛的文化育人服务体系。[结果/结论]文章通过梳理福州大学嘉锡讲坛的文化育人服务体系,为讲坛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国内同类讲坛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锡讲坛 五育并举 文化 服务体系
下载PDF
基于“五育并举”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研究
19
作者 李斯默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49-152,共4页
“五育并举”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我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对于高校毕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五育并举”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拥有全新的要求,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要对学生发挥积极引导,更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 “五育并举”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我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对于高校毕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五育并举”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拥有全新的要求,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要对学生发挥积极引导,更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基于“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立足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提升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高校 劳动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