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HPG、HPT的影响
1
作者 王珊珊 薛秀娟 +5 位作者 王文刚 相希 赵鑫 王亚静 陈爱霞 董文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脑卒中...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神经调控作用及对免疫炎症反应、认知功能损害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于该院治疗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五行针灸组51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49例),方剂联合组51例(脱落2例,最终纳入49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五行针灸组患者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五行针灸治疗,方剂联合组患者在五行针灸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度问卷(Q-LES-Q-SF)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7a(IL-17a)、促甲状腺激素(TSH)、5-羟色胺(5-H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方剂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96%(48/49),高于五行针灸组的81.63%(4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方剂联合组患者精神焦虑抑郁、脘痞、胸胁作胀、善太息和嗳气频作等中医证候评分较五行针灸组降低,HAMD、GAD-7评分较五行针灸组降低,MMSE、Q-LES-Q-SF评分较五行针灸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方剂联合组患者的IL-1β、IL-17a和GFAP水平较五行针灸组降低,NGF水平较五行针灸组升高,5-HT、E2和TSH水平较五行针灸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联合五行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可减少免疫炎症反应,减少神经及认知功能损害,调节HPG、HPT,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合半夏厚朴汤 五行针灸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 免疫炎症反应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下载PDF
不寐的脏腑辨证与五行针灸理论相关性探讨
2
作者 王书文 程岩岩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306-309,共4页
源于《内经》的五行针灸是一种以五行为核心的针法,主要通过判断患者的“素体一行”来诊疗疾病,但判断方法缺乏一定准确性。文章以不寐为例,根据《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对失眠症的分型,探讨中医脏腑辨证在五行针灸中的应... 源于《内经》的五行针灸是一种以五行为核心的针法,主要通过判断患者的“素体一行”来诊疗疾病,但判断方法缺乏一定准确性。文章以不寐为例,根据《失眠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WHO/WPO)对失眠症的分型,探讨中医脏腑辨证在五行针灸中的应用以及五行针灸治疗不寐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五行针灸 脏腑辨证
下载PDF
五行针灸“调神”之法在小儿抽动障碍中的应用
3
作者 孙云云 张建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属于儿童疑难疾病之一。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患儿不良的心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神”与心理活动、精神情感密切相关,“神失调...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属于儿童疑难疾病之一。目前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患儿不良的心理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神”与心理活动、精神情感密切相关,“神失调”是诱发或(和)加重抽动障碍的首要因素。五行针灸是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一种古老“调神”针法,该针法可直接针对抽动障碍患儿的“神失调”进行干预,临床疗效颇为显著。阐述“神失调”在抽动障碍发病中的机制,探讨具有“调神”之法的五行针灸在诊治小儿抽动障碍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神失调 五行针灸 调神
下载PDF
五行针灸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
4
作者 黄谦峰 郭素真 《光明中医》 2024年第2期334-338,共5页
目的 观察盐酸舍曲林片联合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组加用五行针灸治疗,共治疗70 d。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 目的 观察盐酸舍曲林片联合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组加用五行针灸治疗,共治疗70 d。分别在治疗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5-羟色胺水平来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状态。结果 治疗后,2组的HAMD评分、5-羟色胺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五行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抑郁症患者量表评分,提高5-羟色胺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五行针灸 舍曲林
下载PDF
五行针灸重用原穴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玉影 袁爱红 +3 位作者 杨骏 潘宾 解鸿宇 张学琴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重用原穴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最终纳入的59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重用原穴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最终纳入的59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五行针灸重用原穴治疗,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HAMD失眠子部分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AIS评分、HAMD失眠子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评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基于HAMD评分、AIS评分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行针灸重用原穴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缺损神经功能,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五行针灸 睡眠 情绪
下载PDF
五行针灸对食管癌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胡玉娜 张一蓓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期1-4,共4页
食管癌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易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中医认为,人分五行,五行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可根据每一行人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该文探讨五行针灸的心理学基础,并将其运用到食管癌患者的心理... 食管癌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恶性肿瘤之一,易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中医认为,人分五行,五行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可根据每一行人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该文探讨五行针灸的心理学基础,并将其运用到食管癌患者的心理治疗中,从而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五行针灸 心理应激
下载PDF
从扶正、治神角度探讨五行针灸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黄谦峰 郭素真 《中医研究》 2023年第8期8-11,共4页
围绕中医学理论及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学,从扶正和治神两个方面对五行针灸的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扶正,从了解“其所欲”开始,并“从其欲”扶助患者主导一行,扶正以抗邪;治神,包括以神会神、调气以治神、以痛入心调神、以穴位之神性调... 围绕中医学理论及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学,从扶正和治神两个方面对五行针灸的治疗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扶正,从了解“其所欲”开始,并“从其欲”扶助患者主导一行,扶正以抗邪;治神,包括以神会神、调气以治神、以痛入心调神、以穴位之神性调神。五行针灸通过调整人体气机,并运用不同穴位的针感及痛觉影响君主之官心。主明则下安,能调整人的五行平衡及经络脏腑气血,达到治神治身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扶正 治神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五行针灸治疗肿瘤相关负性情绪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孟思念 胡玉娜 刘培民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114-118,共5页
肿瘤相关负性情绪是指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出现的病理状态或综合征。五行针灸是一种以“身心同治”为治疗原则的情志心理疗法,讲求从患者的五行属性、十二经络气血流通、精神状态等方面出发,合理、规律地针刺腧穴,以求... 肿瘤相关负性情绪是指在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出现的病理状态或综合征。五行针灸是一种以“身心同治”为治疗原则的情志心理疗法,讲求从患者的五行属性、十二经络气血流通、精神状态等方面出发,合理、规律地针刺腧穴,以求平衡其“护持一行”,从而达到祛附体、调神、调形、恢复机体气血阴阳平衡的目的,临床可用于调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信心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恶性肿瘤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五行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梁妮 黄丽燕 +2 位作者 黄树武 曹亚平 刘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1958-1960,共3页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50%[1]。卒中后由于丧失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症 五行针灸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曹爽 刘波 +1 位作者 赵艳超 刘春波 《光明中医》 2016年第9期1281-1283,共3页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100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五行针灸治疗,西药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路优泰)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100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五行针灸治疗,西药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路优泰)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之后,针刺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五行针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对五行针灸调整食管癌负性情绪的探索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玉娜 王若凡 +3 位作者 郝彦均 王玉萍 杨亚琴 王玲玲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本文从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入手,围绕五行针灸,从4个方面对五行针灸调整食管癌负性情绪进行探索,包括食管癌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五行针灸源于中医古代典籍;探讨五行针灸治疗重点在“神”;五行针灸调整食管癌负性情绪的可能性。笔者... 本文从食管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入手,围绕五行针灸,从4个方面对五行针灸调整食管癌负性情绪进行探索,包括食管癌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五行针灸源于中医古代典籍;探讨五行针灸治疗重点在“神”;五行针灸调整食管癌负性情绪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在食管癌的中医临床治疗中,可以运用五行针灸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负性情绪 食管癌
下载PDF
五行针灸临床应用心得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丽颖 《广西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1-34,共4页
流传海外的五行针灸,几经周折,如今又重返故土。在众多致力弘扬五行针灸同仁们的努力下,五行针灸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五行针灸师。笔者有幸师从于把五行针灸带回中国的传播者诺娜·弗兰格林,现已践行五行针灸六载,在... 流传海外的五行针灸,几经周折,如今又重返故土。在众多致力弘扬五行针灸同仁们的努力下,五行针灸在中国得到了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五行针灸师。笔者有幸师从于把五行针灸带回中国的传播者诺娜·弗兰格林,现已践行五行针灸六载,在临床应用中常获佳效。出于对五行针灸的热爱,笔者结合老师教诲,将其运用五行针灸临证思路与体会进行阐述,并附医案加以说明,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临床体会 医案
下载PDF
五行针灸治疗抑郁症50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曹爽 刘波 赵艳超 《铁法科技》 2017年第A01期215-217,共3页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100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五行针灸治疗,西药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路优泰)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治...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100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五行针灸治疗,西药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路优泰)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之后,针刺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五行针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五行针灸“瘢痕阻滞”理论下针刀松解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慢性腰背痛
14
作者 直彦亮 孔畅 +1 位作者 贺宪 林思薪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瘢痕阻滞”理论下针刀松解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胸腰椎术后慢性腰背痛患者,运用五行针灸中的“瘢痕阻滞”理论进行选穴,针刀松解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瘢痕阻滞”理论下针刀松解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慢性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胸腰椎术后慢性腰背痛患者,运用五行针灸中的“瘢痕阻滞”理论进行选穴,针刀松解治疗,一个疗程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VAS、ODI及疗效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瘢痕阻滞”理论下实施针刀松解,能较好地缓解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慢性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针刀松解 胸腰椎骨折术后 慢性腰背痛
下载PDF
五行针灸与叙事医学的相互启发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刃 呼思乐 胡镜清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五行针灸的实践让叙事医学有了新的证据来证明收集病历首页之外的信息及明确患者心理、情感需求对于临床诊断是有价值的,也启发叙事医学要形成一套具有临床诊疗指导价值的患者分类方法。在这个方法的指导下,医生能够基于其所收集到的患... 五行针灸的实践让叙事医学有了新的证据来证明收集病历首页之外的信息及明确患者心理、情感需求对于临床诊断是有价值的,也启发叙事医学要形成一套具有临床诊疗指导价值的患者分类方法。在这个方法的指导下,医生能够基于其所收集到的患者体验、需求信息及自己的心理感受作出患者的诊疗推荐。叙事医学对五行针灸的启发是,为了增加医生对患者情感与需求的识别能力,提高其主导五行诊断结论的准确度,医生可在与患者交流时,采用叙事医学的方法来识别隐藏在患者表述中的情感与需求。在门诊结束后,医生可通过撰写平行病历及参与平行病历诵读会的方法来提高自己识别患者情感、需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五行针灸 平行病历
下载PDF
浅析释梦疗法与五行针灸之共通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艳 谢胜 廉永红 《中医学》 2020年第5期399-402,共4页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释梦疗法、五行针灸均源于此书。笔者就以上两者进行对比,从不同禀赋特点会引起心理意识状态的差异、重视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强调形...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其中,释梦疗法、五行针灸均源于此书。笔者就以上两者进行对比,从不同禀赋特点会引起心理意识状态的差异、重视人的主观意识状态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强调形神结合在诊治过程中的运用这三个方面来浅析两者的共通之处。为我们通过释梦疗法辨证,运用五行针灸治疗疾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梦疗法 五行针灸 共通点 案例
下载PDF
五行针灸:一种源于中国的心身疗愈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京京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91-97,共7页
通过总结心身医学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医学心身疾病治疗现状,阐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现有心身治疗手段仍存在很大局限。回顾了中医学中的心... 通过总结心身医学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医学心身疾病治疗现状,阐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现有心身治疗手段仍存在很大局限。回顾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理念及特色,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自始至终秉承了心身合一的思想,五行针灸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代表性针灸学派。梳理了对五行针灸这一自然疗愈针灸学派的的源流、传承及诊疗特色。基于现代心理学回归东方这一背景,展望了五行针灸未来的发展。指出东西方两种文化必然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五行针灸这一源于中国的心身疗愈方法定会与蓬勃发展的心身医学一道携手前行,更深入、更有效地帮助受心身疾病困扰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心身疾病 心身疗法 中医
原文传递
对重“治神”的五行针灸在疑难病诊治中的探索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京京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3-436,共4页
本文从疑难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切入,围绕针灸"治神",从6个方面对五行针灸诊治疑难病进行了探讨:①中医形神合一观、针灸首重"治神";②对"治神"理解的不足;③五态人辨识与针灸"治神";④... 本文从疑难病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切入,围绕针灸"治神",从6个方面对五行针灸诊治疑难病进行了探讨:①中医形神合一观、针灸首重"治神";②对"治神"理解的不足;③五态人辨识与针灸"治神";④五行针灸与天人相应整体观;⑤五行针灸与治病求本、激发自愈力;⑥五行针灸"治神"的优势及方法。说明在针灸临床中,可以应用五行针灸开启疑难病诊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疑难病 针灸 治神
原文传递
五行针灸回归中国发展概况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丽颖 鲜馥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8-470,共3页
简要介绍五行针灸的历史源渊,国内发展传承模式、临床应用现状,五行针灸学会的筹建与运行,分析探讨五行针灸在国内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五行针灸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五行针灸 传承 发展概况
原文传递
论五行针灸治疗精神心理疾病 被引量:20
20
作者 田同良 袁文丽 +1 位作者 王流云 余凤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16-518,共3页
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五行针灸指南》,主要治疗精神心理疾病。"附体"是引起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种病因,同时又是病理产物。祛"附体"治疗是五行针灸治疗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分析"附体"致病的... 五行针灸源于《黄帝内经》,成熟于《五行针灸指南》,主要治疗精神心理疾病。"附体"是引起精神心理疾病的一种病因,同时又是病理产物。祛"附体"治疗是五行针灸治疗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分析"附体"致病的病机和临床表现、五行人的辨证论治、临床病例观察,表明祛"附体"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针灸 附体 内七龙 外七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