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言律诗定型时间新考——以李乂《次苏州》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龚祖培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50,共7页
唐代的五言律诗定型时间尚存争议。《次苏州》是李乂现存诗作写作年代最早的五言律诗。考察其声律特点之后进而发现,他的41首近体诗都完全符合格律,因此这一首诗就有了声律研究的不寻常的意义,可以推定五言律诗的声律形式在此之前已经... 唐代的五言律诗定型时间尚存争议。《次苏州》是李乂现存诗作写作年代最早的五言律诗。考察其声律特点之后进而发现,他的41首近体诗都完全符合格律,因此这一首诗就有了声律研究的不寻常的意义,可以推定五言律诗的声律形式在此之前已经确定。再将它与写作年代相当的其他诗人的作品加以联系,便形成了高宗朝后期至武则天朝前期大量的诗歌完全符合格律的连环论据。还可得知彼时的诗歌声律理论不仅对宫廷诗人有影响,而且已经扩展到京城之外,格律已经成为诗人群体共同遵循的固定格式,因而可以论定这一时段为五言律诗定型的时间,而不是迟至武则天朝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父 《次苏州》 五言律诗 群体之作 诗体定型
下载PDF
杜甫五言律诗章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汝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7期31-33,共3页
杜甫不仅工于五言律诗的炼字炼句,对于其章法布置,亦是不拘常格,得心应手。这不仅体现在其五律的起承转合之法中,也可以从其五律连章组诗中得到印证。现存杜诗共1458首,其中五言律诗有630首,是现存杜诗中占比最大的体类。研究杜甫五言... 杜甫不仅工于五言律诗的炼字炼句,对于其章法布置,亦是不拘常格,得心应手。这不仅体现在其五律的起承转合之法中,也可以从其五律连章组诗中得到印证。现存杜诗共1458首,其中五言律诗有630首,是现存杜诗中占比最大的体类。研究杜甫五言律诗的章法,可以大致窥见杜诗章法艺术的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五言律诗 章法 起承转合 连章组诗
下载PDF
论九僧诗——兼论五言律诗在宋代的衰落 被引量:2
3
作者 尹占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4-61,共8页
"九僧"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是典型的僧人之诗,擅长写景,境界清淡静谧,不乏警句,但往往有句无篇。九僧诗学贾岛、姚合,其作品几乎全是五律,句法单调。杜甫之后,作五律者只能于风格上求变,发展到晚唐便已是穷途... "九僧"是北宋初期的一个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是典型的僧人之诗,擅长写景,境界清淡静谧,不乏警句,但往往有句无篇。九僧诗学贾岛、姚合,其作品几乎全是五律,句法单调。杜甫之后,作五律者只能于风格上求变,发展到晚唐便已是穷途末路。如果风格上也不能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作品只能与前人陈陈相因,九僧的诗歌创作颇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僧 蔬笋气 五言律诗 姚贾
下载PDF
五言律诗美学特质探论——兼论“中和”审美理想与古典诗歌之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汝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和"思想是汉民族文化心理中稳定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尽管它最早是作为一种儒家话语介入文艺创作的,它本身也内蕴着许多普适的美学理想,包括价值判断上真善美的统一,节制、适度原则,矛盾要素的平衡与调和等。"中和之... "中和"思想是汉民族文化心理中稳定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尽管它最早是作为一种儒家话语介入文艺创作的,它本身也内蕴着许多普适的美学理想,包括价值判断上真善美的统一,节制、适度原则,矛盾要素的平衡与调和等。"中和之美"是中国古典诗歌追求的理想美学境界,全方位地渗透于诗歌的内容美学、形式美学和风格美学诸方面。在古典诗歌的众多诗体中,五言律诗最契合于"中和"的审美理想,堪称"中和之美"的极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中和之美 古典诗歌 美学特质
下载PDF
论张九龄的五言律诗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琴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9-62,66,共5页
张九龄是唐代的著名宰相与诗人。他的五言诗,特别是《感遇》诗等,历来与陈子昂的《感遇》诗并提,得到后世极高的评价。然而,他的五言律诗其实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望月怀远》等至今流传,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初、盛唐时五言... 张九龄是唐代的著名宰相与诗人。他的五言诗,特别是《感遇》诗等,历来与陈子昂的《感遇》诗并提,得到后世极高的评价。然而,他的五言律诗其实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望月怀远》等至今流传,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结合初、盛唐时五言律诗创作的整体情况,对张九龄五律诗的创作数量、内容题材、艺术特色和应有地位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九龄 五言律诗
下载PDF
论王维五言律诗的情感倾向
6
作者 邱瑞祥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61-67,共7页
本文认为王维的王言作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赠答、送别、游览、述怀”四类;此四类诗是因表现内容及描写对象之不同而显出某些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在这些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大都平和中正,温柔敦厚,呈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本文认为王维的王言作诗,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赠答、送别、游览、述怀”四类;此四类诗是因表现内容及描写对象之不同而显出某些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在这些作品中,情感的抒发.大都平和中正,温柔敦厚,呈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倾向,典型地表露出儒家所倡言的“中和之美”。本文指出,此种精神风貌的获得,来源于王维儒——禅杂揉的文化心理结构,主要是其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论理道德观的显现,因而鲜明地打着儒家文化的印记。本文还认为,此种内在精神影响了诗人对诗歌体裁及抒情手法的选择,而这些艺术的抉择则又完美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在这一互为因果的艺术体系里,充分展露出王维五言律诗“诗意雅秀”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王维诗 情感倾向 诗歌体裁 描写对象 温柔敦厚 中和之美 艺术体系 儒家思想 王右丞集笺注
下载PDF
唐代五言律诗研究述评
7
作者 叶汝骏 《唐都学刊》 2017年第4期16-28,共13页
五言律诗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唐代也是五言律诗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于唐代五言律诗的研究是"唐诗学"的重要分支,古今学者开疆拓土、耕耘不辍,在整体研究、个案研究以及唐人五律的评点、选编、辑校、鉴赏等方面取得了令... 五言律诗是唐人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体,唐代也是五言律诗最为辉煌的时代。对于唐代五言律诗的研究是"唐诗学"的重要分支,古今学者开疆拓土、耕耘不辍,在整体研究、个案研究以及唐人五律的评点、选编、辑校、鉴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若干缺憾。在唐诗诸体的研究格局中,学界对于五律的研究仍然与其在唐代的实际地位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五言律诗 体裁 唐诗学
下载PDF
姚合贾岛五言律诗的体式特征
8
作者 白爱平 《唐都学刊》 2009年第5期22-25,共4页
中唐诗人姚合、贾岛以清僻细密的艺术旨趣、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在诗歌史上独标一格。他们继杜甫对七言律诗的细密琢磨终至大成之后,开辟了五言律诗体式奇变的新风气。其结体成篇不苟常态,有蜂腰体、全篇单行体、搏挽法、逆挽法、因果法... 中唐诗人姚合、贾岛以清僻细密的艺术旨趣、奇涩精警的五律体制在诗歌史上独标一格。他们继杜甫对七言律诗的细密琢磨终至大成之后,开辟了五言律诗体式奇变的新风气。其结体成篇不苟常态,有蜂腰体、全篇单行体、搏挽法、逆挽法、因果法等结构方式,尤其是蜂腰体和单行体,形式朴拙生新而气韵圆转流贯。对仗的方式除常体之外,又有假对、流水对、当句对、隔句对、轻重对等,其中流水对和轻重对最能代表姚贾五律的对偶风格以及诗人诗歌创作的才情胆略。句式的生新奇变方面,则有十字句、倒装句和折腰句等,其中最具姚贾诗体特征也颇为后人称道效法的十字句式,于别致流畅之中见古拙之美。姚贾五律体式在中晚唐之后不断有众多后学推波助澜,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诗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岛 姚合 五言律诗 体式
下载PDF
苦心体物 俗情入诗——王建五言律诗简论
9
作者 于展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五言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的诗歌形式,中唐诗人王建有五言律诗六十余首,他的五律不以表现社会现实为主旨,而是"避官样而就家常",用来吟咏情性、描摹物像,内容多涉及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细腻的人情体... 五言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的诗歌形式,中唐诗人王建有五言律诗六十余首,他的五律不以表现社会现实为主旨,而是"避官样而就家常",用来吟咏情性、描摹物像,内容多涉及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细腻的人情体验,大多是对其贫居苦寂生活的吟唱,反映了诗人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建 五言律诗
下载PDF
张籍五言律诗简论
10
作者 于展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1-86,共6页
张籍今存五言律诗一百四十余首,内容大多是感怀、题咏、酬赠之类,或是描绘清新自然的景色,或是抒写其日常闲居懒散的生活。其五律清新自然、节奏轻快、秀赡流利、声调朗朗,在元和诗坛独树一帜。
关键词 张籍 五言律诗 清丽深婉
下载PDF
简论马戴五言律诗的审美追求
11
作者 黄绮冰 《写作》 2007年第11期8-11,共4页
晚唐著名诗人马戴,留连山水,眷恋诗歌,为世人留一份不薄的文学遗产。他最擅长五言律诗,这些诗有的抒发离情别绪;有的描绘自然山水;有的表现瞬间感觉……是山水承载了他的羁旅之情、孤独之感,是诗歌反映了他的归隐之思、离别之痛... 晚唐著名诗人马戴,留连山水,眷恋诗歌,为世人留一份不薄的文学遗产。他最擅长五言律诗,这些诗有的抒发离情别绪;有的描绘自然山水;有的表现瞬间感觉……是山水承载了他的羁旅之情、孤独之感,是诗歌反映了他的归隐之思、离别之痛。可以说,自然山水成就马戴的诗歌艺术,马戴律诗增添自然山水的凄清之美。本文试从审美追求这一角度来探讨马戴的五言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审美追求 自然山水 简论 诗歌艺术 文学遗产 离情别绪 诗人
下载PDF
王维五言律诗拗救浅析
12
作者 吴德盛 陈义仙 《丝路视野》 2018年第23期45-45,80,共2页
近体诗是严格要求合律的,但是发现很多诗人的近体诗诗作中不合律的诗比比皆是。诗人王维亦是如此。王维创作的各种诗体中,以五言律诗的创作最丰,但其中有大约36%是不合律的诗。这里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第二册为蓝本,主要对王维... 近体诗是严格要求合律的,但是发现很多诗人的近体诗诗作中不合律的诗比比皆是。诗人王维亦是如此。王维创作的各种诗体中,以五言律诗的创作最丰,但其中有大约36%是不合律的诗。这里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第二册为蓝本,主要对王维五言律诗中的拗救、拗而不救情况及拗而不救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维 五言律诗 拗救
下载PDF
论五言律诗对偶形式的形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小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52-58,共7页
五言诗发展到南朝的齐、梁、陈与北朝的魏、齐、周六朝(以下简称“南北六朝”)时,已呈现出全面的格律化倾向。篇制五言八句式的兴起,声律“粘式”的逐步形成,都是这种格律化倾向的主要标志。与此同时,依据五言八句式为篇制基础,五言诗... 五言诗发展到南朝的齐、梁、陈与北朝的魏、齐、周六朝(以下简称“南北六朝”)时,已呈现出全面的格律化倾向。篇制五言八句式的兴起,声律“粘式”的逐步形成,都是这种格律化倾向的主要标志。与此同时,依据五言八句式为篇制基础,五言诗的对偶位置也表现出趋于稳定的倾向,并逐渐凝定为一定的模式。据丁福保辑《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统计,南北六朝的五言八句式诗共有993首。我对这近千首诗的对偶位置逐一进行了考察,现将其对偶的联数及其所处的位置综合类比。列一简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形式 句式 选择使用 南北朝 对偶句 宫体诗 五言诗 五言律诗 六朝 格律化
下载PDF
清代著名书画家 汪士慎《隶书五言律诗》轴赏析
14
作者 颜咏梅 赵智强 《理财(经济)》 2018年第4期38-39,共2页
清代“扬州八怪”大多为布衣,但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或终生为民,或先官后民.前者如汪士慎、金农,后者如郑燮(板桥)、李方膺.
关键词 汪士慎 五言律诗 清代 书画家 赏析 隶书 “扬州八怪” 人生经历
下载PDF
北宋蒋之奇五言律诗题刻研究
15
作者 张宏明 谭庆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3年第5期215-216,共2页
在滁州市琅琊山玉皇殿东100米的一块天然崖石上,镌刻着一首北宋蒋之奇的游山诗。摩崖题刻的面积左右纵长54厘米,上下宽40厘米,其上现存竖书楷体文字7行,自右而左排列。其中标题2行,诗文5行。文后似仍有字,唯因磨(氵阝历)严重,难以辨认,... 在滁州市琅琊山玉皇殿东100米的一块天然崖石上,镌刻着一首北宋蒋之奇的游山诗。摩崖题刻的面积左右纵长54厘米,上下宽40厘米,其上现存竖书楷体文字7行,自右而左排列。其中标题2行,诗文5行。文后似仍有字,唯因磨(氵阝历)严重,难以辨认,或为诗刻之时的纪年。在近年出版的《琅琊山石刻选》中,选录了这段诗刻,当时标题为“蒋之奇题刻”。今为研究方便,全文标点抄录如下: 琅邪东峰 尚书金部员外郎蒋之奇 (扌四示)揖莺德碑,僧房绝顶边。 窗外□绿野,林近日升天。 鸟道云长逝,篱丹牟园。 长夫□弥践,金玉有遗篇。 这段诗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刻 五言律诗 北宋 熙宁 金石略 金部员外郎 玉华宫 尚书 洒税 安徽
下载PDF
谈阴铿的五言律诗
16
作者 蹇会杰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86-88,共3页
阴铿(生卒年不详),字子坚,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他是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梁陈时代的著名诗人。在当时诗坛上,轻艳、淫靡的宫体诗大为盛行,宫廷诗人以描绘闺情、声色为能事。而阴铿的诗作,却能别具清新的风格,“神采新澈... 阴铿(生卒年不详),字子坚,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县)人。他是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梁陈时代的著名诗人。在当时诗坛上,轻艳、淫靡的宫体诗大为盛行,宫廷诗人以描绘闺情、声色为能事。而阴铿的诗作,却能别具清新的风格,“神采新澈,辞精意切”(《竹林涛话》),甚“被当时所重”(《南史、阴子春传》附阴铿传)。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太多,但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却占有一定的地位,历来被视为由汉魏乐府五言诗过渡到唐代五言诗的桥梁,是五言律诗先驱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铿 五言律诗 五言诗 宫体诗 二酉 杜若 南史 行舟 杜甫 沈宋
下载PDF
五言律诗 赞鄂西714天气雷达
17
作者 汪甘霖 《暴雨灾害》 1991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五言律诗 天气雷达 星点 莹光 石泥
下载PDF
五言律诗的先驱——阴铿
18
作者 封立 《甘肃教育》 2013年第6期96-96,共1页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来赞美李白,还说自己在诗歌创作中“颇学阴何苦用心”。宋代杰出诗人杨万里也有“忽梦少陵淡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之句。两位不同朝代的大诗人不约而同所推崇的这个阴铿,就是南北朝时...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以“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来赞美李白,还说自己在诗歌创作中“颇学阴何苦用心”。宋代杰出诗人杨万里也有“忽梦少陵淡句法,劝参庾信谒阴铿”之句。两位不同朝代的大诗人不约而同所推崇的这个阴铿,就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五言律诗先驱的甘肃武威人阴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律诗 阴铿 南北朝时期 诗歌创作 诗人 杨万里 文学家
下载PDF
五言律诗的奠基人王绩
19
《前进》 2021年第5期63-64,共2页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又因嗜好饮酒,常一饮五斗而不醉,故又自号"五斗先生"。隋唐时期著名诗人。少有才华三仕三隐关于王绩生年,史籍没有记载。闻一多先生的《唐诗大系》定为隋开皇五年(585);著名的唐代文学专...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又因嗜好饮酒,常一饮五斗而不醉,故又自号"五斗先生"。隋唐时期著名诗人。少有才华三仕三隐关于王绩生年,史籍没有记载。闻一多先生的《唐诗大系》定为隋开皇五年(585);著名的唐代文学专家傅璇琮先生在其《唐代诗人考略》中以为不确;王绩研究专家韩理洲先生在其《王绩生平求是》中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先生 五言律诗 唐代文学 王绩 唐诗大系 五斗先生 傅璇琮 东皋
下载PDF
试论李白的五言律诗
20
作者 房日晰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71-77,共7页
李白的七言歌行,最能体现他的浪漫主义创作特色,一直为评论者所称道;李白的七言绝句,字少意多,语近情遥,是他文学天才的杰出表现,为后世诗人所倾倒。所谓“绝伦逸群”、“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的评赞,不为过誉。唯独他的五律。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浪漫主义 艺术表现 王维 山水画 艺术天才 五言律诗 自然景色 李白研究 艺术感染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