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重孪晶铜纳米线@聚吡咯制备及其电催化硝酸盐还原制氨
1
作者 严孝清 赵瑛 +4 位作者 张宇哲 欧鸿辉 黄起中 胡华贵 杨贵东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9-1532,共14页
合理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纳米结构催化剂是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的一个重大挑战。采用水热法耦合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厚度可控的聚吡咯包裹五重孪晶铜纳米线催化剂,实现了低偏压下产氨活性、法拉第效率的提高以及对抗... 合理设计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低成本纳米结构催化剂是电催化硝酸根还原制氨的一个重大挑战。采用水热法耦合原位还原法制备了厚度可控的聚吡咯包裹五重孪晶铜纳米线催化剂,实现了低偏压下产氨活性、法拉第效率的提高以及对抗腐蚀能力的大幅提升。偏压为-0.4 V(可逆氢电极)时T-CuNW-10样品合成氨活性达到13.83 mg·mg^(-1)·h^(-1),偏压-0.7 V(可逆氢电极)时达到23.24 mg·mg^(-1)·h^(-1);中间产物亚硝酸根与产物氨二者加和的法拉第效率(FE)接近100%;腐蚀电流降低至3.14 mA·cm^(-2)。最终实现催化剂高效稳定硝酸根还原制氨性能的提升,可为开发设计工业应用催化剂提供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五重孪晶 纳米材料 硝酸根 电化学合成氨 催化剂
下载PDF
镍基合金表面五重孪晶形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祝占伟 张振宇 +2 位作者 黄思玲 姜海越 李赫 《硬质合金》 CAS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五重孪晶结构能够改善合金的表面性能,而关于合金五重孪晶化表面的研究较少报道。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纳米压痕方法,采用嵌入原子势函数(EAM)和等温等压系综(NPT),使用半径为14 nm的圆柱压头以40 m/s的压痕速度沿着[112]晶向对单晶镍... 五重孪晶结构能够改善合金的表面性能,而关于合金五重孪晶化表面的研究较少报道。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和纳米压痕方法,采用嵌入原子势函数(EAM)和等温等压系综(NPT),使用半径为14 nm的圆柱压头以40 m/s的压痕速度沿着[112]晶向对单晶镍基合金持续压痕,采用共领域分析法对合金在应力诱导作用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共格孪晶界形成于四个不同{111}滑移面交叉中心附近。交叉中心处白色高能原子发射不全位错,堆垛层错产生。随着不全位错持续发射,孪晶得以形核、生长,孪晶界相继形成,最终五重孪晶形成于合金表面。合金表面中五重孪晶的形成并非源于晶界连续不断发射不全位错,而是与压痕过程中合金表面能量增加以及非共格孪晶界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重孪晶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压痕 镍基合金 非共格
原文传递
准晶的晶体学特征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可信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66-279,共14页
10年前,具有五次旋转对称而无平移周期序的准晶问世,在与晶体及晶体学有关的学科领域里引起强烈反响。10年来的系统研究澄清了准晶晶体学中的一些问题,如(1)准晶还是五重孪晶?(2)为什么要有五次旋转对称?(3)为什么会... 10年前,具有五次旋转对称而无平移周期序的准晶问世,在与晶体及晶体学有关的学科领域里引起强烈反响。10年来的系统研究澄清了准晶晶体学中的一些问题,如(1)准晶还是五重孪晶?(2)为什么要有五次旋转对称?(3)为什么会有准周期性?(4)稳定的准晶存在吗?(5)准晶与近似晶体相有什么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重孪晶 准周期性 近似体相
下载PDF
单晶Al在剪切变形时微观变形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
作者 弓晓晓 周承恩 +1 位作者 赵东海 甘荣飞 《新型工业化》 2015年第9期14-19,共6页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Al在剪切变形下的微观变形机制,模拟初期铝变形主要以层错为主,孪晶数量较少。模拟进行到一定程度,由于晶体内部分切应力达到孪晶形核所需分切应力,孪晶开始大量出现,且以单层孪晶为主,多重孪晶为辅共同作...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Al在剪切变形下的微观变形机制,模拟初期铝变形主要以层错为主,孪晶数量较少。模拟进行到一定程度,由于晶体内部分切应力达到孪晶形核所需分切应力,孪晶开始大量出现,且以单层孪晶为主,多重孪晶为辅共同作用。并且出现近几年实验观察到的新缺陷结构五重孪晶,得出单晶Al在剪切变形下也会实现五重孪晶形核,生长。随剪切应变的进一步加大,形成的五重孪晶在晶体内部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但不会一直保留,先是转化为四重孪晶,并最终消亡。在模拟剪切一个完整周期后,材料内部出现取向异性的新晶粒,在此条件下实现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材料微观变形机制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层错 五重孪晶
下载PDF
Fe_(10)Ni_(90)和Fe_(90)Ni_(10)合金结晶过程微观结构的模拟
5
作者 梁永超 先刚 +1 位作者 于邦毅 张铎恩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0-166,共7页
以1011 K/s、1010 K/s两种冷速对富Ni的Fe_(10)Ni_(90)合金和富Fe的Fe_(90)Ni_(10)合金进行快速凝固,并采用原子平均势能、双体分布函数、配位数、3D可视化、最大标准团簇等方法研究了快速凝固过程中两种合金的微观结构随温度快速降低... 以1011 K/s、1010 K/s两种冷速对富Ni的Fe_(10)Ni_(90)合金和富Fe的Fe_(90)Ni_(10)合金进行快速凝固,并采用原子平均势能、双体分布函数、配位数、3D可视化、最大标准团簇等方法研究了快速凝固过程中两种合金的微观结构随温度快速降低的演变。结果表明:在1010 K/s冷速下,两种合金的结晶温度一致,但Fe_(10)Ni_(90)合金的原子平均势能要低于Fe_(90)Ni_(10)合金,使得其双体分布函数的第一峰值要高于Fe_(90)Ni_(10)合金,表明Ni原子之间比Fe原子之间成键概率更高;在两种冷速下,Fe_(10)Ni_(90)合金的fcc晶体数目变化较大,Fe_(90)Ni_(10)合金的bcc晶体数目变化较小,而且由于二十面体和截边十面体的出现,Fe_(10)Ni_(90)合金出现了五重孪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合金 分子动力学模拟 快速凝固 体微观结构 五重孪晶
原文传递
聚乙烯吡咯烷酮辅助的水热法合成形貌可控的银纳米结构(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徐丽红 阚彩侠 +3 位作者 王长顺 从博 倪媛 施大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9-575,共7页
以不同平均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通常用K值来表示PVP溶液相对粘度的特征值,粘度越大,PVP平均分子质量越大,平均分子质量为8000、40000、160000、360000的PVP分别标记为K17、K30、K60、K9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形貌... 以不同平均分子质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通常用K值来表示PVP溶液相对粘度的特征值,粘度越大,PVP平均分子质量越大,平均分子质量为8000、40000、160000、360000的PVP分别标记为K17、K30、K60、K90)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形貌和光学共振峰可控的银纳米结构.将反应体系加入到60 mL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数小时.我们在K17的水溶液中合成了尺寸均一的五重孪晶银纳米十面体.而在K30、K60和K90的乙二醇(EG)溶液中得到了纵横比随着PVP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的银纳米线.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通过透射电镜(TEM)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进行表征,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吸收峰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银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共振随着其形貌和尺寸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五重孪晶 十面体 聚乙烯吡咯烷酮 生长机制
下载PDF
烷基胺为媒介的铜纳米棒的合成及其生长机制研究
7
作者 高琪 朱小芹 翟良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93-1097,1057,共6页
以氯化铜为前躯体、葡萄糖为还原剂、烷基胺(十六胺和十八胺的混合物)为络合剂和表面包覆剂,经过络合反应和溶剂热两步反应首先得到形貌均一、直径约为100nm的铜纳米颗粒,随后自发生长为五重孪晶铜纳米棒(仍含有部分颗粒)。实验过程中... 以氯化铜为前躯体、葡萄糖为还原剂、烷基胺(十六胺和十八胺的混合物)为络合剂和表面包覆剂,经过络合反应和溶剂热两步反应首先得到形貌均一、直径约为100nm的铜纳米颗粒,随后自发生长为五重孪晶铜纳米棒(仍含有部分颗粒)。实验过程中分别对溶剂热反应1、3和5h后的还原产物的形貌特征加以表征,可以推断被还原的铜原子首先均匀成核形成初级铜纳米颗粒,经过奥斯特瓦尔德熟化过程生长为五重孪晶的次级铜纳米颗粒,由于孪晶结构具有很高的生长活性,在烷基胺的表面包覆作用下生长为各项异性的铜纳米棒。该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铜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并且降低了一维铜纳米材料的合成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棒 液相还原法 五重孪晶 生长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