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楼油田注汽井调剖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慧卿 张红玲 +2 位作者 王书林 王晗 包术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通过分析蒸汽吞吐的汽窜动态和汽窜方式,考虑汽窜通道内为蒸汽凝析特征,建立了窜流通道内蒸汽驱的非活塞驱替模型,依据窜通井射孔段的油层物性差异,给出了井间平均连通程度和窜通角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窜汽量,然后由非活塞式驱替... 通过分析蒸汽吞吐的汽窜动态和汽窜方式,考虑汽窜通道内为蒸汽凝析特征,建立了窜流通道内蒸汽驱的非活塞驱替模型,依据窜通井射孔段的油层物性差异,给出了井间平均连通程度和窜通角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窜汽量,然后由非活塞式驱替模型和汽窜动态资料确定井间窜通孔隙体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调剖段塞位置处于井间之半时,调剖效果较好,调剖段塞尺寸为10%~15%汽窜孔隙体积时蒸汽波及效率基本达到最大。对L1833井进行调剖参数设计,按照深部调剖原则选取颗粒堵剂粒径,调剖剂用量为32m^3,实施调剖后注汽,对应邻井的井口温度和含水率变化趋势正常,未出现汽窜现象,堵调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蒸汽吞吐 汽窜 调剖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稠油蒸汽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以河南油田井楼油田三区稠油区块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宇焜 喻高明 +2 位作者 朱健辉 梁昌健 蔡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6-338,共3页
以河南油田井楼油田三区的稠油区块为研究层,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已有的油田实际开发数据,通过设计程序中各注采参数不同的搭配方式,进行新的生产动态预测。并通过正交分析的方法对各种注采参数的组合进行优化分析,然后在正交设计... 以河南油田井楼油田三区的稠油区块为研究层,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已有的油田实际开发数据,通过设计程序中各注采参数不同的搭配方式,进行新的生产动态预测。并通过正交分析的方法对各种注采参数的组合进行优化分析,然后在正交设计的结果上再次进行经验性分析,从而找出各模型的最终优化结果,并得出在75m井距条件下,以五点法注汽开发,以注汽干度55%、注汽速度130m3/d、采注比1.6的参数搭配可以获得最优的蒸汽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驱 数值模拟 生产动态预测 参数优化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一区核三段Ⅲ5-11小层隔夹层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甘宁 张亮 +3 位作者 魏华彬 王雷 金国钰 尚小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8022-8025,8033,共5页
储层隔夹层是流体在储层中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对井楼油田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开发动态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本区主要有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根据其物性特征,找出了各类隔夹层在测井... 储层隔夹层是流体在储层中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储层精细表征的重要内容。对井楼油田的岩性、物性、电性和开发动态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本区主要有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根据其物性特征,找出了各类隔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阐明了隔夹层的识别标志。开展对全区隔夹层的识别,定性、定量地揭示了它在平面和剖面上的空间分布规律。认识和表征储层隔夹层特征,对中、后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的研究以及制订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有重要的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测井资料 隔夹层 岩性 物性
下载PDF
井楼油田低阻、薄层稠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 杜海鹏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1-263,共3页
电性低、厚度小、物性偏差的储层稠油层在解释中常被漏失或误判。通过对试油或投产层的岩性、厚度、油气显示和电性特征重新认识,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确定了井楼油田低阻、薄层稠油新的测井评价标准和识别油、差、干层的方法,解决了该类储... 电性低、厚度小、物性偏差的储层稠油层在解释中常被漏失或误判。通过对试油或投产层的岩性、厚度、油气显示和电性特征重新认识,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确定了井楼油田低阻、薄层稠油新的测井评价标准和识别油、差、干层的方法,解决了该类储层评价的难题,在新井解释和老井复查中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低电阻 薄层 油水层识别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9
5
作者 费永涛 邢卫新 +3 位作者 曲玉线 江谋勇 关群丽 杨菲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2期33-35,38,共4页
井楼油田是典型的复合稠油油藏,具有储层多物源的地质特点。“十五”期间,通过开展砂体展布规律、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结合成藏条件合理预测油层平面展布特征,确定滚动开发增储有利部住,实现了井楼油田含油连片,为河南油田稠油稳产发挥了... 井楼油田是典型的复合稠油油藏,具有储层多物源的地质特点。“十五”期间,通过开展砂体展布规律、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结合成藏条件合理预测油层平面展布特征,确定滚动开发增储有利部住,实现了井楼油田含油连片,为河南油田稠油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复合油藏 多物源沉积体系 储层展布规律 沉积微相 滚动开发
下载PDF
井楼油田中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潜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胡德鹏 费永涛 +3 位作者 刘宁 王俊 刘士梦 贾玉亮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井楼油田中区属于典型的互层状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至今已25年,已进入高周期吞吐开发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开展了储量动用状况、井网状况等分析,指出下一步开发措施,即加大水平井开发力度、重新组合开... 井楼油田中区属于典型的互层状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至今已25年,已进入高周期吞吐开发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为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开展了储量动用状况、井网状况等分析,指出下一步开发措施,即加大水平井开发力度、重新组合开发层系、重构注汽井网、开展热化学辅助蒸汽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稠油开发 蒸汽吞吐 井网调整
下载PDF
井楼油田一区III-8-9层潜力分析及挖潜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瑞霞 徐松忠 +4 位作者 孙桂芳 靳青青 徐春英 李爱青 张广宇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03X期252-253,共2页
井楼油田一区Ⅲ89层,随着蒸汽吞吐开采进入后期,汽窜日趋剧烈,边水推进造成水淹井增多,油层纵横向动用程度差异大,油汽比逐渐下降;为改善Ⅲ8-9层生产状况,在分析了油井吞吐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汽-窜井、平面矛盾突出及纵向上非均... 井楼油田一区Ⅲ89层,随着蒸汽吞吐开采进入后期,汽窜日趋剧烈,边水推进造成水淹井增多,油层纵横向动用程度差异大,油汽比逐渐下降;为改善Ⅲ8-9层生产状况,在分析了油井吞吐规律的基础上,针对汽-窜井、平面矛盾突出及纵向上非均质严重井以及边水水淹井提出了挖潜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蒸汽吞吐 水淹 汽窜 综合治理 挖潜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复杂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德清 谢亚辉 +3 位作者 白斌 许广辉 陈红宾 曾元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0,90,共4页
井楼油田稠油油藏埋深浅,稠度大,需进行蒸汽吞吐才能开采。由于长期注水、注汽开采,导致地层水十分活跃,井下动态干扰大,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流、井涌、气窜,影响固井质量。采用管外封隔器工艺与快凝早强膨胀水泥浆体系,并配合其他... 井楼油田稠油油藏埋深浅,稠度大,需进行蒸汽吞吐才能开采。由于长期注水、注汽开采,导致地层水十分活跃,井下动态干扰大,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流、井涌、气窜,影响固井质量。采用管外封隔器工艺与快凝早强膨胀水泥浆体系,并配合其他固井技术措施如用低密度水泥浆替代“清水”用作冲洗液、采用小排量进行替浆和优化固井设计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井楼油田稠油浅井复杂井的固井质量差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溢流 管外封隔器 快凝早强膨胀水泥浆 固井质量 井楼油田
下载PDF
氮气泡沫调剖堵水在井楼油田一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卢玉江 马迎菊 +3 位作者 袁燕丽 黄春兰 王文一 孙桂芳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9-351,共3页
氮气泡沫调剖堵水是在油井注蒸汽过程中,由油管注入蒸汽,由环空注入氮气及高温发泡剂,蒸汽与氮气、泡沫同时进入油层,以改善蒸汽的注入剖面,封堵边、底水推进,改善原油流动性,延长吞吐周期,降低综合含水,提高稠油采收率。该项... 氮气泡沫调剖堵水是在油井注蒸汽过程中,由油管注入蒸汽,由环空注入氮气及高温发泡剂,蒸汽与氮气、泡沫同时进入油层,以改善蒸汽的注入剖面,封堵边、底水推进,改善原油流动性,延长吞吐周期,降低综合含水,提高稠油采收率。该项技术在井楼油田一区的成功应用,为下步实施氮气泡沫调剖堵水,提高水淹井的开发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调剖 堵水 边水入侵 井楼油田 稠油油藏
下载PDF
井楼油田稠油化学辅助蒸汽吞吐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晗 王素青 +1 位作者 白华 贾胜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7-129,338,共3页
井楼油田七区核Ⅳ2-3小层属普通稠油油藏,经过多年开发后,油井普遍进入中高周期生产,压力保持水平低,递减加大,汽窜频繁,开发效果变差,吞吐中后期配套化学辅助蒸汽吞吐,但是如何经济应用此项技术尚未深入研究。结合河南油田技术应用现状... 井楼油田七区核Ⅳ2-3小层属普通稠油油藏,经过多年开发后,油井普遍进入中高周期生产,压力保持水平低,递减加大,汽窜频繁,开发效果变差,吞吐中后期配套化学辅助蒸汽吞吐,但是如何经济应用此项技术尚未深入研究。结合河南油田技术应用现状,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据模拟进行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注入浓度优化设计研究,为经济有效提高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稠油油藏 稠油开采 蒸汽吞吐 化学剂注入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井楼油田特浅层稠油水平井生产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军红 陈彩云 +3 位作者 张红霞 袁燕丽 曹孝存 肖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通过对井楼油田一区特浅层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吞吐生产特征研究,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并优化了热采水平井合理的注采参数和措施,包括优化注采方式和注汽密度、采用挤压充填防砂工艺,采用井筒隔热+氮气注汽技术... 通过对井楼油田一区特浅层稠油油藏热采水平井吞吐生产特征研究,找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并优化了热采水平井合理的注采参数和措施,包括优化注采方式和注汽密度、采用挤压充填防砂工艺,采用井筒隔热+氮气注汽技术及汽窜治理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改善了水平井的开发效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稠油油藏 热采水平井 开采特征 影响因素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一区Ⅲ5-6、Ⅲ8-9层吞吐后期综合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瑞霞 徐松忠 +3 位作者 袁燕丽 包敏 崔连训 贾胜彬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77-79,83,共4页
随着蒸汽吞吐开采进入后期,井楼油田一区Ⅲ5-6、Ⅲ8-9层,汽窜日趋剧烈,边水推进造成水淹井增多,油层纵横向动用程度差异大,区块油汽比逐渐下降;为改善区块生产状况,分析了区块油井吞吐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状况,提出了氮气化学降粘辅助吞吐... 随着蒸汽吞吐开采进入后期,井楼油田一区Ⅲ5-6、Ⅲ8-9层,汽窜日趋剧烈,边水推进造成水淹井增多,油层纵横向动用程度差异大,区块油汽比逐渐下降;为改善区块生产状况,分析了区块油井吞吐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状况,提出了氮气化学降粘辅助吞吐、组合注汽、泡沫组合调剖、封堵水、换层补孔、短周期吞吐等综合治理对策。治理对策实施后,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综合递减得到控制,取得了稳产增油的初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吞吐后期 水淹 汽窜 边水淹 治理对策 潜力
下载PDF
井楼油田砾石充填防砂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凯歌 董长银 +2 位作者 赵林 刘浩伽 韩博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砾石层和机械筛管是砾石充填防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防砂井产能。井楼油田井楼7区块油藏出砂严重,为优选砾石层充填方式和机械防砂筛管精度,使用挡砂介质性能评价装置,模拟现场条件对3种砾石层及8种不同筛管... 砾石层和机械筛管是砾石充填防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类型和性能决定了挡砂效果和防砂井产能。井楼油田井楼7区块油藏出砂严重,为优选砾石层充填方式和机械防砂筛管精度,使用挡砂介质性能评价装置,模拟现场条件对3种砾石层及8种不同筛管样本进行挡砂介质性能评价实验。根据动态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挡砂介质的流通性能、挡砂性能、抗堵塞性能的量化评价指标,并针对井楼7区块进行了砾石充填防砂参数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砾石充填防砂 性能评价 挡砂驱替实验
下载PDF
河南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道祥 石晓渠 +1 位作者 张清军 毕长会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108-110,共3页
针对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油藏特点,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对发泡剂类型和使用浓度进行了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优选出了最佳气液比、注入体积、注入方式、发泡方式等工艺参数;在4个井组开展了6轮次的... 针对井楼油田楼资27井区油藏特点,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对发泡剂类型和使用浓度进行了优选,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优选出了最佳气液比、注入体积、注入方式、发泡方式等工艺参数;在4个井组开展了6轮次的氯气泡沫调驱现场试验,措施后蒸汽注入压力上升,对应油井见到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热采 蒸汽驱 氮气泡沫调驱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零区稠油热采组合吞吐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振国 王若浩 +2 位作者 熊正友 刘志强 方舒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井楼油田零区热采汽窜现象严重,已经形成大面积汽窜,为此,开发过程中通过物模方法探索面积汽窜井区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采取单井轮流蒸汽吞吐后转组合蒸汽吞吐、组合蒸汽+氮气、组合蒸汽+氮气+泡沫三组平行实验,... 井楼油田零区热采汽窜现象严重,已经形成大面积汽窜,为此,开发过程中通过物模方法探索面积汽窜井区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采取单井轮流蒸汽吞吐后转组合蒸汽吞吐、组合蒸汽+氮气、组合蒸汽+氮气+泡沫三组平行实验,通过汽窜井区周期产油量、周期油汽比和温度场变化,研究组合吞吐方案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氮气辅助组合蒸汽吞吐和氮气泡沫辅助组合蒸汽吞吐均能够有效封堵汽窜通道,扩大蒸汽的热波及;组合吞吐技术是扩大汽窜井区蒸汽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稠油热采 组合吞吐 波及体积
下载PDF
河南井楼油田一区核三段Ⅲ5-6-Ⅳ1-3小层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继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9-325,共7页
针对河南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汽窜严重、低渗透层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主力油层逐级细分对比,核三段Ⅲ5-6-Ⅳ1-3小层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10短期旋回、25个超短期旋回。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 针对河南井楼油田一区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过程中汽窜严重、低渗透层储量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主力油层逐级细分对比,核三段Ⅲ5-6-Ⅳ1-3小层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10短期旋回、25个超短期旋回。利用岩心、钻井、测井等资料,明确了Ⅲ5-6-Ⅳ1-3小层砂体成因类型,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2个亚相和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翼、分流间湾、远砂坝4个微相。通过基础沉积图件的编制,明确了25个细分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含油性好,河道侧翼较差,分流间湾为干层,充分说明井楼油田一区为构造岩性控制的油藏,这为井楼油田扩展油气勘探范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最后讨论了剩余油的分布问题,为下一步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 沉积微相 微构造 剩余油
下载PDF
一种叠加汽窜影响的稠油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以井楼油田中区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费永涛 刘宁 +3 位作者 丁勇 李星 张辉松 刘士梦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0年第1期79-83,共5页
油藏进入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以后,汽窜升级为网状面积汽窜,加剧了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复杂程度及剩余油潜力评价的难度。在原有常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工程确定泄油半径、汽窜宽度等参数,绘制网状汽窜分布图,将其与动... 油藏进入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以后,汽窜升级为网状面积汽窜,加剧了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复杂程度及剩余油潜力评价的难度。在原有常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油藏工程确定泄油半径、汽窜宽度等参数,绘制网状汽窜分布图,将其与动态分析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剩余油分布结果相叠合,形成了一种叠加汽窜影响的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应用于井楼油田中区,明确了三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划分出低采高黏、中采中黏、高采低黏三类剩余油潜力区,为制定超高轮次蒸汽吞吐阶段采收率提高的技术策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楼油田中区 剩余油分布 潜力评价 稠油油藏 汽窜 蒸汽吞吐
下载PDF
井楼油田八区优势通道判别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崔连训 黄金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2期46-50,共5页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 探讨井楼油田八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优势通道的形成判别。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会形成许多高渗流通道,这会导致注入水形成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通过结合油田的实际生产资料和成熟理论,建立了优势通道的研究模型,结果表明:井楼八区南部大部分区域形成了优势通道,而北部则有小部分区域,且与储层的物性资料相匹配,可为油田的进一步开发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通道 关联度法 井间连通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湘杰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9-121,共3页
为了满足井楼油田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开发技术要求,对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进行了科研攻关,对影响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室内试验。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套管入井困难、低温水泥浆体系筛选困... 为了满足井楼油田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开发技术要求,对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进行了科研攻关,对影响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室内试验。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套管入井困难、低温水泥浆体系筛选困难、套管在水平井段不易居中、水泥浆顶替效率低等难题,确保了固井施工安全和固井质量,该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固井技术满足了井楼油田一、二区开发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浅层 大位移 水平井 固井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井楼油田H3Ⅳ油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熊歆睿 王洪辉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79-81,共3页
以井楼油田H3Ⅳ油组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及电性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含油产状法和经验统计法,建立了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利用测井曲线、取心、试油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确定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进而确定夹层扣除标准,为增储上产和预测剩余有... 以井楼油田H3Ⅳ油组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及电性的研究为基础,采用含油产状法和经验统计法,建立了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利用测井曲线、取心、试油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确定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进而确定夹层扣除标准,为增储上产和预测剩余有分布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厚度 下限标准 物性 电性 井楼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