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降黏技术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马海 王海娟 +1 位作者 柴细琼 杜亚军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春光油田超稠油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为解决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举升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几年在春光油田应用的套管掺蒸汽降黏、空心杆电加热、井筒乳化降黏和套管掺稀降黏等工艺的... 春光油田超稠油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为解决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举升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几年在春光油田应用的套管掺蒸汽降黏、空心杆电加热、井筒乳化降黏和套管掺稀降黏等工艺的降黏原理,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各种降黏工艺的降黏效果,经过工艺优化,建立了"以套管掺稀降黏为主体,以边远井电加热、载荷异常井乳化降黏为辅助"的井筒降黏工艺技术体系,满足了春光油田超稠油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光油田 超稠油开采 井筒降黏 工艺评价
下载PDF
新型井筒降黏剂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方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0年第4期12-16,共5页
泾河油田长8储层原油黏度较高,导致抽油机负荷、电流较大,生产过程中易软卡,影响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适合泾河长8储层的新型井筒降黏剂研究,优选出新型井筒降黏剂JTJN-1。室内评价结果表明,JTJN-1在50℃,80 000 mg/L时降黏率大于9... 泾河油田长8储层原油黏度较高,导致抽油机负荷、电流较大,生产过程中易软卡,影响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展适合泾河长8储层的新型井筒降黏剂研究,优选出新型井筒降黏剂JTJN-1。室内评价结果表明,JTJN-1在50℃,80 000 mg/L时降黏率大于95%,降低原油凝点幅度为5.5℃~8.5℃,且与长8储层地层水配伍性较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使用JTJN-1后,油井电流由16.4 A下降至8.8 A,原油黏度由638 mPa·s下降至70 mPa·s,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油田 井筒降黏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超深稠油高温高压井筒降黏举升摩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任波 郭继香 +4 位作者 张登山 杨矞琦 郭瑞雪 杨祖国 丁保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新疆塔河油田深层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原油逐渐失去流动性。稠油降黏是有效降低井筒举升摩阻的途径。根据现场掺降黏剂工艺,建立了室内高温高压井筒流动模拟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及流速对稠油井筒举升流动摩... 新疆塔河油田深层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原油逐渐失去流动性。稠油降黏是有效降低井筒举升摩阻的途径。根据现场掺降黏剂工艺,建立了室内高温高压井筒流动模拟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温度、压力及流速对稠油井筒举升流动摩阻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降黏方式井筒举升摩阻梯度分布,在已有井筒压降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筑了室内井筒流动模拟装置与实际井筒之间的压降换算关系,得到了不同降黏方式塔河原油在实际井筒中的压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原油在垂直井筒中举升摩阻随压力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流速越大,井筒流动摩阻增加趋势渐缓。在井下3 000 m处掺降黏剂使稠油更易举升至井口,降黏效果为复合降黏剂>油溶性降黏剂>掺稀降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油 井筒降黏 高温高压 实验研究 举升摩阻
下载PDF
坨21断块稠油井井筒降黏技术
4
作者 王献忠 刘家意 +2 位作者 秦德兴 丁洪波 吴法旺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88,共1页
胜利油田坨21断块稠油井原油黏度高,含水低,开采困难。为了有效提高油井的经济效益,对井筒举升工艺进行完善配套,优化加药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单井日常管理维护措施,油井工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全矿的降黏剂使用量大幅减少,年节约费用12... 胜利油田坨21断块稠油井原油黏度高,含水低,开采困难。为了有效提高油井的经济效益,对井筒举升工艺进行完善配套,优化加药管理措施,同时加强单井日常管理维护措施,油井工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全矿的降黏剂使用量大幅减少,年节约费用12.18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井筒降黏 加药
下载PDF
开式热水循环井筒降黏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奉江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112-114,共3页
注入热水通过循环通道与地层产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的黏度一方面取决于体系温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体系的存在状态,为定量评价两者对体系黏度的影响,在分析开式热流体循环传热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乳状液黏度模型,建立了描述井筒产液黏度... 注入热水通过循环通道与地层产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的黏度一方面取决于体系温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体系的存在状态,为定量评价两者对体系黏度的影响,在分析开式热流体循环传热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乳状液黏度模型,建立了描述井筒产液黏度的数学模型,并提供了模型的求解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开式热水循环可以减少地层产液热量损失,提高产液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当混合液以油包水状态存在时,体系黏度有可能随注入量增加而升高,反之,体系黏度随注入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是降低幅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式热流体循环 井筒降黏 定量评价 数学模型 油包水乳状液
下载PDF
超深井掺稀降黏井筒温度分布模拟研究
6
作者 李东 熊友明 +1 位作者 张强 任今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4期69-72,80,共5页
掺稀降黏是开采稠油的一种重要的井筒降黏工艺。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了考虑井筒产液温度和压力互相影响的稠油掺稀井井筒流体温度-压力耦合数学模型,并用迭代法对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实例计算与对比表明模型准确度高。利用该... 掺稀降黏是开采稠油的一种重要的井筒降黏工艺。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了考虑井筒产液温度和压力互相影响的稠油掺稀井井筒流体温度-压力耦合数学模型,并用迭代法对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实例计算与对比表明模型准确度高。利用该模型对掺稀井井筒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分析了掺稀温度、掺稀比、掺稀深度等参数对井筒温度分布的影响。为掺稀降黏工艺参数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井筒降黏 掺稀 井筒温度分布
下载PDF
空心抽油杆内密闭热水循环降黏技术 被引量:12
7
作者 林日亿 梁金国 +2 位作者 杨德伟 张喜君 王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为了提高机采稠油井产出液的温度,降低井筒热量损失,提出采用空心杆内加隔热管的密闭热流体循环降黏工艺,该工艺充分利用循环热水携带的热量以及油套环空的隔热性能,使产出液在井筒中维持较高的温度,起到'保温'效果。基于这一... 为了提高机采稠油井产出液的温度,降低井筒热量损失,提出采用空心杆内加隔热管的密闭热流体循环降黏工艺,该工艺充分利用循环热水携带的热量以及油套环空的隔热性能,使产出液在井筒中维持较高的温度,起到'保温'效果。基于这一井筒降黏原理,建立该降黏工艺井筒中各流体流动和换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同时分析产液量、隔热管隔热性能、原油黏度、循环热水量等因素对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降黏工艺能有效维持产出液温度,井筒降黏效果好,且运行成本低,循环热水用量少,节能降耗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开采 空心抽油杆 密闭热水循环 井筒降黏
下载PDF
轮古稠油乳化降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岩 黄启玉 +2 位作者 马桂霞 尉敏 顾琳婕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45-47,52,共4页
轮古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主要采用掺稀油的方式进行开采,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稀油需求量大、价值被拉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偏高等问题。在模拟自喷井举升的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水基降黏剂对轮古稠油乳化降黏进行了实验研究。... 轮古稠油黏度高、流动性差,主要采用掺稀油的方式进行开采,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稀油需求量大、价值被拉低、运输和处理成本偏高等问题。在模拟自喷井举升的条件下,选取合适的水基降黏剂对轮古稠油乳化降黏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水基降黏剂将黏度31 600mPa·s的掺稀稠油转变成黏度不超过400mPa·s的稠油拟乳状液,降黏率达到98.7%,降黏后的稠油拟乳状液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易于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古稠油 乳化 井筒降黏 拟乳状液
下载PDF
春光油田热采井双空心杆蒸汽循环降黏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武雅黎 姚振 +1 位作者 李洲 杨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在春光油田1 000 m左右深度的特、超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大,油井无法维持生产,同时对地面输油造成困难。为此研究应用了热采井双空心杆蒸汽循环降黏工艺,利用蒸汽吞吐区管网内的高热焓蒸汽作为双空心杆内循... 在春光油田1 000 m左右深度的特、超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降低,原油黏度增大,油井无法维持生产,同时对地面输油造成困难。为此研究应用了热采井双空心杆蒸汽循环降黏工艺,利用蒸汽吞吐区管网内的高热焓蒸汽作为双空心杆内循环介质,实现井筒和地面降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循环蒸汽量、压力和温度等参数。该工艺和电加热工艺比较,日运行费用节约60%以上,为实现中深特、超稠油经济有效开采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光油田 特、超稠油 井筒降黏 双空心杆蒸汽循环
下载PDF
电加热气举井井筒瞬态换热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迎春 韩国庆 +2 位作者 孙渡 王玮 吴晓东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3,共4页
电加热是高凝油藏井筒降黏的重要手段,在环空流体流动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常规井筒静态换热模型优化电加热参数和加热周期。采用漂移模型描述井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在Hasan-Kabi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缆换热和环空注入气体换热的影响,建立... 电加热是高凝油藏井筒降黏的重要手段,在环空流体流动的情况下无法利用常规井筒静态换热模型优化电加热参数和加热周期。采用漂移模型描述井筒中的气液两相流动、在Hasan-Kabi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缆换热和环空注入气体换热的影响,建立了多热源条件下的井筒瞬态换热模型。对电加热气举井优化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加热周期、不同注气参数情况下的井筒、环空内的温度、压力、持液率等参数的瞬态变化,不但可以用于周期性电加热油井,也可以用于其他多热源、多相流动的油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降黏 瞬态换热模型 环空流动 多热源 电加热
下载PDF
稠油掺稀开采井筒内温度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礼兵 姚约东 +1 位作者 曹立营 王涛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5,共2页
稠油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很大,造成稠油生产困难,而采用套管掺稀油工艺,可以使井筒中的混合液保持较低黏度,减小井筒流动阻力。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原理,采用节点系统分析的思想,考虑油管、套管、水泥环及地层之间的传热,建立稠油掺稀... 稠油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很大,造成稠油生产困难,而采用套管掺稀油工艺,可以使井筒中的混合液保持较低黏度,减小井筒流动阻力。根据传热学和能量守恒原理,采用节点系统分析的思想,考虑油管、套管、水泥环及地层之间的传热,建立稠油掺稀井筒和套管内流体温度分布数学模型。运用高斯列主元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油管中的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影响掺稀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掺稀开采稠油油藏的参数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掺稀 井筒降黏 温度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塔河油田稠油开发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飞 王禧文 +3 位作者 丁保东 曹畅 高晨豪 郭继香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4期144-150,共7页
塔河油田油藏呈现“两超三高”(超深、超稠、高含胶质沥青质、高矿化度、高含硫化氢)特点,生产开发难度极大。塔河油田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在掺稀降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井筒降黏技术工艺试验应用,但工艺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晰。... 塔河油田油藏呈现“两超三高”(超深、超稠、高含胶质沥青质、高矿化度、高含硫化氢)特点,生产开发难度极大。塔河油田经过多年生产实践,在掺稀降黏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井筒降黏技术工艺试验应用,但工艺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尚不明晰。为了提高稠油油田开发项目经济性,加深对应用技术的科学认知,通过总结塔河油田井筒降黏技术特点,结合塔河油田生产一线数据对井筒降黏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了一种以投入产出比为评价指标的经济效益评估模型,对塔河油田典型区块开展经济效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物绝缘电缆加热降黏以及水溶性化学药剂降黏、油溶性化学药剂降黏等工艺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相对突出。研究结果对稠油高效开发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井筒降黏 经济评价 稠油开发
下载PDF
塔河油田缝洞型超深超稠油藏效益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睢芬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94-100,共7页
塔河油田超稠油地质储量高,埋藏深,在地层中具有流动性,举升中随着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流动能力减弱,无法采出,主要采取掺稀油降黏开采。低油价以来,受掺入稀油和采出稠油销售价差影响,且稀油重复做功产生能耗,导致效益降低。为提高超稠... 塔河油田超稠油地质储量高,埋藏深,在地层中具有流动性,举升中随着温度降低,黏度增大,流动能力减弱,无法采出,主要采取掺稀油降黏开采。低油价以来,受掺入稀油和采出稠油销售价差影响,且稀油重复做功产生能耗,导致效益降低。为提高超稠油油藏开采效益,从地层、井筒、地面三个节点开展工艺探索、技术攻关及先导试验工作。以矿物绝缘电缆加热、纳米保温油管为主的保温开采取得明显效果,累计节约稀油9.86×10^4 t,可在超稠油油藏进行推广。耐温抗盐水溶性降黏剂获得突破,抗硫螺杆泵举升工艺取得进展,均为超稠油油藏效益开采提供充分条件。地面高效集输实施技术原理简单,但涉及管网改造、设备升级,成本高,实施繁,现试验设备准备中。地层降黏技术难度大,目前处于技术论证阶段。通过超稠油低成本开采技术的发展完善及集成应用,提高开发效益,并综合考虑,针对具体井况找出瓶颈,在技术体系中筛选配套工艺技术,以达到超稠油效益开采的目的,提升油田应对低油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开采 地层 井筒保温 井筒降黏 高效举升 效益开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