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断块油藏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
1
作者 张军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为解决复杂断块油藏面临的油藏构造碎小、低序级断层数量多、准确识别难度大和油藏描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充分应用地震资料、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开展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场生产动态... 【目的】为解决复杂断块油藏面临的油藏构造碎小、低序级断层数量多、准确识别难度大和油藏描述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充分应用地震资料、测井数据等储层信息,开展井震联合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现场生产动态响应情况开展断层精细解释、断裂系统精细刻画,准确落实低序级断层发育及组合方式,在精细地层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与模型互检,迭代修正更新模型,尽可能保证模型精准,以便厘清剩余油分布规律,指导后期开发。【结果】该技术在胜利油田复杂断块区D块、L块等多个区块先后进行了应用,结果显示,断点吻合率均达到100%,数模含水拟合率达到90%以上。【结论】该技术能够实现复杂断块构造的精细描述,对特高含水期自然断块剩余油潜力认识、提高老区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和良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建模数模一体化 复杂断块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井震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在加纳热带丛林的应用
2
作者 苏海阳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592-596,共5页
加纳某区块处于热带丛林地区,面积广、地表复杂、旱雨季交替。地震勘探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现代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可以参考。针对加纳热带丛林地区的特点及施工难点,2019年到2021年东方公司某项目开展了采集技术攻关,施工过程中采用井震联... 加纳某区块处于热带丛林地区,面积广、地表复杂、旱雨季交替。地震勘探处于初始阶段,没有现代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可以参考。针对加纳热带丛林地区的特点及施工难点,2019年到2021年东方公司某项目开展了采集技术攻关,施工过程中采用井震联合激发的采集方法,采用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激发,有效拓展了地震资料频带宽度。雨季施工中因地制宜改造钻机、电子雷管及配套启爆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钻井和下药质量,提升了激发质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丛林 低频可控震源 旋转相位 井震联合 电子雷管
下载PDF
井震联合地质建模技术在扶杨油层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懋新 刘金平 +2 位作者 王允清 赵秀红 孟繁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130-133,共4页
GTZ区块扶杨油层为网状河化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砂体薄、相变快、规律性差,具低孔、低渗特点;砂岩的测井响应表现为高电阻率值与低自然伽马值,砂岩总体上为高速砂岩。由于上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精确油藏描述难度很大。本文... GTZ区块扶杨油层为网状河化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砂体薄、相变快、规律性差,具低孔、低渗特点;砂岩的测井响应表现为高电阻率值与低自然伽马值,砂岩总体上为高速砂岩。由于上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精确油藏描述难度很大。本文通过井震联合地质建模技术,以地质资料和地震解释层位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构造模型,采用相控技术和截断高斯及协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得到了三维储层岩性和物性模型、油藏模型。对扶杨油层3个砂层组和7个小层的单砂体进行了厚度和含油性预测,预测结果与后验井验证结果符合率达到80%以上,油藏类型既有砂体上倾尖灭形成的岩性油藏,也有断层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地质建模 构造建模 岩性模型 地震岩性反演 油藏描述
下载PDF
复杂油藏井震联合等时地层对比技术与应用——以大港王徐庄油田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文岭 王大星 +4 位作者 萧希航 侯伯刚 黄晓娣 吴勇 马水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0-549,共10页
复杂断块、复杂岩性、复杂地层油藏受复杂断裂体系、岩性和地层尖灭或剥蚀的影响,准确合理地开展地层对比难度大。油田现场的地质分层数据往往沿用不同历史时期测井资料解释的结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分层问题,因此,在老油田重构地下... 复杂断块、复杂岩性、复杂地层油藏受复杂断裂体系、岩性和地层尖灭或剥蚀的影响,准确合理地开展地层对比难度大。油田现场的地质分层数据往往沿用不同历史时期测井资料解释的结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错误分层问题,因此,在老油田重构地下层位认识体系很有必要。以大港王徐庄油田为例,在总结井震联合分层方案和细分层统层对比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了声波引导地震约束模式控制等时地层对比技术,将声波时差曲线引入到地质分层工作之中,提高了含钙质较高、致密或含有较大泥岩段储层地质分层的品质。井震联合等时地层对比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大港王徐庄油田地质分层的精度,为复杂油藏开展细分层和不同层系单独分层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复杂岩性油藏 高含水油田 地质分层 井震联合
下载PDF
井震联合分级控制小层对比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伟方 于兴河 +2 位作者 孙勤华 滕团余 潘建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6期597-601,共5页
塔中4油田的沉积环境为海陆交互相,多变的沉积相加大了小层对比的难度,使得传统的小层对比方法不能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精度需要。为此,提出了井震联合分级控制小层对比方法,即首先在精细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和标准层控制,构... 塔中4油田的沉积环境为海陆交互相,多变的沉积相加大了小层对比的难度,使得传统的小层对比方法不能满足储层精细描述的精度需要。为此,提出了井震联合分级控制小层对比方法,即首先在精细井震标定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和标准层控制,构建大套地层等时格架;然后运用相序递变规律、沉积旋回和反演结果在地层格架内对比砂层组;最后利用模型以及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砂层。在塔中4油田,利用该对比方法对全区37口钻井的CI油组的4个砂组33个单砂体进行了小层对比与划分,确立了全区砂层组及其单砂体小层的合理对比方案,建立了小层划分数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等时地层格架 沉积旋回 反演 小层对比 砂层组 单砂体
下载PDF
井震联合网格层析各向异性速度建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韩令贺 胡自多 +3 位作者 冯会元 刘威 杨哲 王艳香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
各向异性速度场及参数场的建立是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井震联合求取各向异性参数是目前地震资料处理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常规井震联合法通过对比地层厚度来求取各向异性参数,计算精度较低... 各向异性速度场及参数场的建立是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井震联合求取各向异性参数是目前地震资料处理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常规井震联合法通过对比地层厚度来求取各向异性参数,计算精度较低,达不到地质要求。将网格层析技术应用于三维VTI介质井震联合各向异性速度建模中,沿射线路径同时更新每个网格点的各向异性速度和参数,并通过多次迭代进一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应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井震联合法,基于网格层析的井震联合法能大幅提高各向异性速度场和参数场的计算精度,增强深度偏移结果与测井资料的吻合度,并且使得共成像点道集的远偏移距更加平直,为叠前反演提供更丰富的远偏移距信息,同时还能有效改善局部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网格层析 VTI介质 各向异性参数 速度建模
下载PDF
测井资料一致性处理在井震联合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李谋杰 郭海敏 +2 位作者 蔡炳坤 董勇 居大海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69-72,5,共4页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勘探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是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地质学、沉积学为基础开展井震联合反演是提高勘探开发的重要途径。地震反演是测井与地震信息融合的过程,其结果往往得不到...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勘探是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和解释是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地质学、沉积学为基础开展井震联合反演是提高勘探开发的重要途径。地震反演是测井与地震信息融合的过程,其结果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的关键是测井信息与地震信息未能有效统一。重点阐述了井震结合过程中,测井资料一致性处理问题,提出利用标准泥岩段频率分布一致性法对测井曲线进行校正,以消除测量环境差异导致的测井曲线误差,使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达到最佳匹配,从而提高地震反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反演 隐蔽性油气藏勘探 测井预处理 测井综合解释
下载PDF
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樊晓东 李忠权 +1 位作者 陈国飞 高兴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0-648,共9页
探讨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及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为例,通过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对原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改善断层成像效果,频带和频率均提高10Hz以上;优选了倾角-方位角、... 探讨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及井震联合断层识别技术在复杂断块构造解释中的应用。以海拉尔盆地南贝尔凹陷东次凹为例,通过逆时偏移处理技术对原始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重新处理,改善断层成像效果,频带和频率均提高10Hz以上;优选了倾角-方位角、三色混相分频、相干体和蚂蚁体属性,采用分步、分层次进行断层精细识别,结合井断点信息,精细刻画了断距15m以上断层。断层变化以新增小断层为主,断层组合样式为放射状、棋盘式、羽状、"入"字形等,走滑作用是导致断裂系统复杂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断层解释 逆时偏移 南贝尔凹陷
下载PDF
利用ARX模型井震联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振华 桂志先 +1 位作者 胡瑞卿 李贻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77-684,2-3,共8页
将基于自回归各态历经模型(ARX)的系统辨识技术应用于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中,假定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系统为线性,将地面地震和测井资料作为输入和输出,利用ARX模型估算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系统特性的逆响应,进而对地面地震资料进... 将基于自回归各态历经模型(ARX)的系统辨识技术应用于提高地面地震资料分辨率的处理中,假定地层对地震波的吸收系统为线性,将地面地震和测井资料作为输入和输出,利用ARX模型估算地层对地震波吸收系统特性的逆响应,进而对地面地震资料进行高频恢复,提高其垂向分辨率。模型验证和实际地面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能保持原地震资料主要特征不变,地震资料频带拓宽约15Hz,可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X模型 系统辨识 井震联合 分辨率 拓频
下载PDF
井震联合窄小河道砂体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伊振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4,共6页
为了充分挖潜窄小河道砂体剩余油,以大庆油田北二西为例,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用波形聚类、相干体、分频、属性分析等地震预测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预测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边界识别程度是... 为了充分挖潜窄小河道砂体剩余油,以大庆油田北二西为例,在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用波形聚类、相干体、分频、属性分析等地震预测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预测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技术对窄小河道砂体边界识别程度是不同的,波形聚类可以大致判断河流方向,对于窄小河道边界识别不明显;相干体对于窄小河道边界的识别好于波形聚类;分频可以清楚地看到窄小河道砂体边界细微变化。通过对RMS属性分析,建立了薄互层砂体预测厚度与砂体实际厚度的关系,并利用后验井进行了验证。对于厚度>2 m的砂体,预测精度高,对于厚度为1~2 m的砂体,在预测相对误差<35%时,预测精度可以达到60%,对于厚度<1 m的砂体,属性预测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井震联合 窄小河道 预测精度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井震联合标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海明 刘颖华 侯伯刚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井震联合标定地震反射目的层是构造解释、岩性反演中最基础的工作,是连接地震、测井数据的桥梁。建立目标层位与地震反射之间对应关系的工具是利用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从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入手,指出影响井震联合层位标定... 井震联合标定地震反射目的层是构造解释、岩性反演中最基础的工作,是连接地震、测井数据的桥梁。建立目标层位与地震反射之间对应关系的工具是利用测井资料合成地震记录。从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及制作方法入手,指出影响井震联合层位标定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正确处理测井数据和准确提取地震子波。利用杏树岗油田杏六东Ⅰ区块x5-4-135井资料和该区地震资料试验研究了测井曲线与地震子波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证明利用测井曲线提取确定性子波标定效果优于Ricker子波和统计性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标定 测井数据 反射系数 子波
下载PDF
井震联合精细断层模型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朋岩 李耀华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为实现多约束条件下断层模型的精确构建,以朝阳沟油田朝84-6井区的地质构造模型为例,结合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多边形投影、深度域地震体矫正、断点矫正三种精细修正断层模型的方法,同时利用深度域蚂蚁体与时间... 为实现多约束条件下断层模型的精确构建,以朝阳沟油田朝84-6井区的地质构造模型为例,结合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多边形投影、深度域地震体矫正、断点矫正三种精细修正断层模型的方法,同时利用深度域蚂蚁体与时间域地震体相结合的方法补充解释小断裂,最终以井震联合较为完善的断层模型作为骨架,精细构建构造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断层模型较符合原始地震数据体,并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弥补了地震解释工作的不足,实现对断层解释的检验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模型 井震联合 蚂蚁体
下载PDF
整装油田井震联合油藏精细描述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宁 夏建 +2 位作者 张玉晓 吕德灵 潘举玲 《河南科技》 2022年第3期67-70,共4页
整装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描述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整装油藏稳产增产的关键。针对仅依靠井点插值井间不确定性强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井震联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以地震资料优化处理为基础,以地震约束地质... 整装油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展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描述提高采收率是实现整装油藏稳产增产的关键。针对仅依靠井点插值井间不确定性强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井震联合的储层精细描述技术,以地震资料优化处理为基础,以地震约束地质、动态约束静态的双约束模式建立三维精细地质模型,通过建模数模一体化技术精细落实剩余油。应用该技术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储量吻合率达98%以上,历史拟合率为92%,根据油田精细描述成果,共实施扶长停、改层工作量15井次,措施后增油54 t/d,为区块精细开发奠定了基础,对于同类型油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装油藏 井震联合 油藏描述 建模数模一体化 孤岛油田
下载PDF
井震联合解释技术在老区产能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柴君良 廖家彬 杨小冬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2期72-74,140,共3页
锦州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油田产能建设重心转向了复杂小断块,但是由于断块含油面积小,地质资料匮乏,应用传统地质研究方法开发难度大。近几年充分运用井震联合解释技术,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重新落实构造及油水分布关系,因块制宜,针对不... 锦州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油田产能建设重心转向了复杂小断块,但是由于断块含油面积小,地质资料匮乏,应用传统地质研究方法开发难度大。近几年充分运用井震联合解释技术,加强地质综合研究,重新落实构造及油水分布关系,因块制宜,针对不同类型的油藏采取不同的开发技术,不仅在老区零星挖潜部署获得成功,而且使频临废弃的老油田实现二次开发,难采储量实现有效动用。同时,结合水平井的应用,成功开发薄层储量,使锦州油田产能建设保持了一定规模,开发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解释技术 二次开发 难采储量 锦州油田
下载PDF
井震联合构建三维地质导向模型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卫 王佳琦 古茜 《录井工程》 2018年第2期27-31,108,共5页
地质导向是水平井钻井中保障沿着优质储集层钻进的重要支撑手段。传统的基于地层对比的地质导向技术所构建的导向模型通常难以提供精细且具有预测能力的地层构造模型、岩性分布模型及含油性分布模型,往往使导向工作出现偏差,引发优质储... 地质导向是水平井钻井中保障沿着优质储集层钻进的重要支撑手段。传统的基于地层对比的地质导向技术所构建的导向模型通常难以提供精细且具有预测能力的地层构造模型、岩性分布模型及含油性分布模型,往往使导向工作出现偏差,引发优质储集层钻遇率低的问题。地震数据纵向分辨率虽低但具有层面横向控制能力,测井数据纵向层位虽精细但因井位少使其纵向地层延展性控制能力差,基于二者优点的井震联合构建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技术,则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三维地层模型和剖面导向模型,进一步结合随钻数据实时校正模型,即能够确保钻井轨迹位于薄砂层目的层中,指导钻井施工实现精准地质导向。三维建模技术、地层剖面建模与分析技术以及模型更新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勘探开发中后期,钻井、测井、录井资料丰富的情况下,基于井震联合三维地质导向模型构建的地层剖面模型能够满足地质导向的精度要求,有效提高油气层钻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三维地质导向 模型 动态校正
下载PDF
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分析软件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剑兵 赵庆国 +1 位作者 李长红 余红 《油气地球物理》 2015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目前层序地层分析软件中不能进行井震联合分析的缺陷,自主研发了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单井层序地层分析、井震综合标定和井震联合层序地层解释等应用模块。通过实际资料测试与应用,建... 针对目前层序地层分析软件中不能进行井震联合分析的缺陷,自主研发了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单井层序地层分析、井震综合标定和井震联合层序地层解释等应用模块。通过实际资料测试与应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井震联合层序地层分析解释工作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层序地层 系统设计 软件研发
下载PDF
井震联合在陆相三角洲前缘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太北开发区为例
17
作者 陈国飞 宋微 +1 位作者 杨会东 白雪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3-79,3,共7页
陆相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薄,河道砂体窄小且分布零散,单一技术难以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及井网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砂体。优选了区分砂泥岩明显的自然电位(Usp)曲线并用其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应用地震特征参数反演结果的高频部分,与Inver TraceP... 陆相三角洲前缘储层砂体薄,河道砂体窄小且分布零散,单一技术难以准确刻画砂体边界及井网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砂体。优选了区分砂泥岩明显的自然电位(Usp)曲线并用其重构拟波阻抗曲线,应用地震特征参数反演结果的高频部分,与Inver TracePlus反演相结合来拓宽反演结果的频带,提高了地震纵向上小层的识别能力。编制了井震联合绘制沉积微相图流程,对太北开发区葡萄花油层组Ⅰ层三角洲前缘相储层进行了再认识研究,砂体变化体现在宽带状分布的河道砂体分叉增多,窄条带状分布的河道砂体连续性变差,这些认识在补充调整井部署中得到了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重构 井震联合反演 三角洲前缘相 沉积微相图 太北开发区
下载PDF
井震联合在浊积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67-68,共2页
浊积岩一直是东营凹陷的勘探重点,但灰质成分严重影响了砂岩储层的预测,常规手段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井震联合储层预测方法。首先应用基于声波测井曲线的储层宏观预测方法,明确储层平面展布... 浊积岩一直是东营凹陷的勘探重点,但灰质成分严重影响了砂岩储层的预测,常规手段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井震联合储层预测方法。首先应用基于声波测井曲线的储层宏观预测方法,明确储层平面展布特征,接着应用基于自然电位曲线进行测井约束反演的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实现砂岩精细刻画。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灰质成分对砂岩储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积岩 灰质成分 井震联合 测井约束反演
下载PDF
井震联合薄储层沉积微相表征实例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夏竹 李中超 +3 位作者 贾瑞忠 赵师权 熊运斌 张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2-1011,838-839,共10页
油田开发中晚期阶段对薄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要求更高,采取井震联合手段、半定量或定量地描述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地质统计学及平面插值算法为数学工具,分别探讨了井点离散型沉积相数据与连续型砂地比数据的互换关系、地震属性与井... 油田开发中晚期阶段对薄储层沉积微相精细描述的要求更高,采取井震联合手段、半定量或定量地描述是必然趋势。本研究以地质统计学及平面插值算法为数学工具,分别探讨了井点离散型沉积相数据与连续型砂地比数据的互换关系、地震属性与井点砂地比参数的相关性、敏感地震属性的优选等;同时,建立了储层目标砂地比预测模型,并依据模型相关度,选择合适的平面插值算法进行砂地比成图;最后,利用砂地比与薄储层沉积微相的转换模式,结合单井相及沉积背景,获得了相对合理的薄储层单元沉积微相地质成果平面表征图件。通过研究区实际应用与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形成了一套较可行的井震联合储层特征精细描述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薄储层沉积微相 地质统计学 敏感属性优选 平面插值
下载PDF
井震联合非均质储层改造规模的非线性表征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书恒 师永民 +2 位作者 徐启 方媛媛 盛英帅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1-248,共8页
朝阳沟油田Ⅲ类区块井网经过两次加密调整和重复压裂,部分储层仍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油水井措施效果差,剩余油采出程度低。考虑到对压裂缝扩展条件及非均质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通过测井与地震联合的手段开展油藏三维地应... 朝阳沟油田Ⅲ类区块井网经过两次加密调整和重复压裂,部分储层仍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油水井措施效果差,剩余油采出程度低。考虑到对压裂缝扩展条件及非均质储层改造程度认识不足的实际情况,通过测井与地震联合的手段开展油藏三维地应力场建模,以弹性理论为基本依据,预测非对称压裂缝全缝长扩展情况,提出"相对应力"和"改造因子"概念,给出相对应力‐改造因子非线性经验关系式,划定形成填砂裂缝的相对应力值范围,并据此判断储层压裂后改造规模情况。研究结果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开发层系的选定,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程度将起到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震联合 非均质储层 应力场建模 相对应力 改造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