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微米尺寸K_(2)SiF_(6)∶Mn^(4+)红色荧光粉的沉淀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1
作者 张鑫鑫 宋建宇 +2 位作者 雷云龙 沈龙海 张亮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2,共9页
亚微米尺寸K_(2)SiF_(6)∶Mn^(4+)荧光粉被认为是Micro-LED显示领域的变革性技术,但是小粒径K_(2)SiF_(6)∶Mn^(4+)荧光粉的合成技术不成熟,难以实现亚微米尺度下的高效发光。因此,本文报道了一种亚微米级K_(2)SiF_(6)∶Mn^(4+)荧光粉... 亚微米尺寸K_(2)SiF_(6)∶Mn^(4+)荧光粉被认为是Micro-LED显示领域的变革性技术,但是小粒径K_(2)SiF_(6)∶Mn^(4+)荧光粉的合成技术不成熟,难以实现亚微米尺度下的高效发光。因此,本文报道了一种亚微米级K_(2)SiF_(6)∶Mn^(4+)荧光粉的沉淀合成新方法。经荧光光谱分析,该荧光粉在450 nm蓝光激发下展现出典型的Mn^(4+)红色发光,其内量子效率高达94.9%。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合成的荧光粉粒径分布在150~450 nm范围。该荧光粉具备良好的热猝灭性能,在443 K可保持室温发光强度的102%。将绿色荧光粉β-sialon∶Eu^(2+)和K_(2)SiF_(6)∶Mn^(4+)混合涂覆在蓝光芯片上制成白光LED,其色域覆盖范围达到133%NTSC,在驱动电流从10 mA增加到120 mA的情况下,色温波动~10%、显色指数波动~2%,总体性能保持稳定。本文将为亚微米尺寸K_(2)SiF_(6)∶Mn^(4+)荧光粉的合成提供新的方法,以促进Micro-LED显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粉 亚微米尺寸 Mirco-LED 合成方法
下载PDF
亚微米尺寸元件的离子束刻蚀制作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召良 陆广 +5 位作者 王吉增 杨柏 卢振武 李凤有 任智斌 刘玉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3-656,共4页
采用软光刻技术中的微接触印刷 (μCP)技术、表面诱导的水蒸气冷凝、表面诱导的去湿行为 ,在金基底上制作出了亚微米的环状周期结构聚合物掩膜 通过对离子束刻蚀过程中各个参量对刻蚀元件的表面光洁度、轮廓保真度和线宽分辨的影响分... 采用软光刻技术中的微接触印刷 (μCP)技术、表面诱导的水蒸气冷凝、表面诱导的去湿行为 ,在金基底上制作出了亚微米的环状周期结构聚合物掩膜 通过对离子束刻蚀过程中各个参量对刻蚀元件的表面光洁度、轮廓保真度和线宽分辨的影响分析 ,结合掩膜的实际情况选择出了合适的离子束入射角、离子能量、束流密度和刻蚀时间等参量 依照这些参量刻蚀出了高质量的亚微米尺寸环状周期结构元件 通过对刻蚀出的元件的检测发现 ,刻出的元件表面光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刻蚀 制作技术 亚微米尺寸元件 离子能量 束流密度 刻蚀速率 表面光洁度 软光刻 衍射光学元件 集成电路 波长光栅
下载PDF
碳锰钢中亚微米和微米尺寸铁素体晶粒的长大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胡其平 赵颖超 +1 位作者 赵明纯 花村年裕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碳锰钢中有亚微米和微米两种晶粒尺寸的铁素体,在亚临界时效热处理中具有不同的晶粒长大行为.亚微米尺寸的铁素体在亚临界时效热处理中逐渐长大,材料的硬度逐渐降低;与亚微米尺寸的铁索体不同,微米尺寸的铁索体在亚临界热处理中具有很... 碳锰钢中有亚微米和微米两种晶粒尺寸的铁素体,在亚临界时效热处理中具有不同的晶粒长大行为.亚微米尺寸的铁素体在亚临界时效热处理中逐渐长大,材料的硬度逐渐降低;与亚微米尺寸的铁索体不同,微米尺寸的铁索体在亚临界热处理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晶粒尺寸和材料的硬度基本保持不变.铁索体晶粒的长大行为与晶粒的表面能和晶粒中的第二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碳锰钢 时效 晶粒长大 硬度 亚微米尺寸铁素体
下载PDF
具有高振实密度的单分散和亚微米级球形银粉的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迪 李秋影 +3 位作者 车延超 纪康宁 杨亚利 张晨惠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3-89,共7页
本文采用传统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为银源,明胶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振实密度高、单分散、球形的亚微米级银粉。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分散剂用量,溶液pH值,原料添加方式和反应温度对银颗粒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本文采用传统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为银源,明胶为分散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合成了振实密度高、单分散、球形的亚微米级银粉。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分散剂用量,溶液pH值,原料添加方式和反应温度对银颗粒特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和能量色散谱(EDS)对所制备银粉的特性进行了表征。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结果表明银粉呈单分散的球形,粒径范围在(0.40~1.05)μm。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银粉的振实密度为4.55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 银粉 亚微米尺寸 振实密度 单分散
下载PDF
氨基磺酸盐复合镀Ni-Al_2O_3 被引量:6
5
作者 黎德育 李宁 +2 位作者 杜明华 武刚 刘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9-201,共3页
为了探讨镍基亚微米Al2O3复合共沉积过程中镀液中Al2O3分散量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Al2O3复合量的影响,以及加入Al2O3颗粒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极极化的影响,研究了氨基磺酸镍溶液中添加亚微米级Al2O3颗粒形成Ni-Al2O3复合镀层的共沉积过... 为了探讨镍基亚微米Al2O3复合共沉积过程中镀液中Al2O3分散量和电流密度对镀层中Al2O3复合量的影响,以及加入Al2O3颗粒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阴极极化的影响,研究了氨基磺酸镍溶液中添加亚微米级Al2O3颗粒形成Ni-Al2O3复合镀层的共沉积过程,并分析了各参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镍基亚微米Al2O3的共沉积符合两步吸附机理,且强吸附步骤为控制步骤;提高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对亚微米在镀层中的复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镀层 电镀镍 共沉积机理 Ni-Al2O3 三氧化二铝 亚微米尺寸粒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