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民生而战——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1
《科学中国人》 2020年第9期66-67,共2页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以华南地区重要农作物、果树和水牛等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是以2003年建立的“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我国唯一的以华南地区重要农作物、果树和水牛等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实验室是以2003年建立的“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基础,整合广西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优势资源,于2011年3月立项建设,2014年7月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2016年在科技部首轮评估中获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亚热带农业 生物资源保护 生物种质资源 国家级科研 建设验收 广西大学
下载PDF
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简介
2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F002-F002,共1页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广西大学,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实验室1997年组建,2000年被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广西大学,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实验室1997年组建,2000年被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实验室;2002年被批准为“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4年5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委托广西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对培育基地建设执行情况的中期检查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学科带学人 运行管理 科研成果
下载PDF
滇中农业生物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简介
3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0期2-,71,共2页
正"滇中农业生物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获省教育厅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现有团队成员21人,其中博士7人,在读博士2人,引进博士3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
关键词 生物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重点实验室 滇中 立项建设 研究生导师 农业 团队成员 教育厅 博士
下载PDF
抓住热带特色 挖掘生物资源 利用生物技术 创建热带生命科学基地——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4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11期41-43,共3页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14个研究机构之一。建所几年来。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热科院的直接领导下,生物所在科技投入、产出方... 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是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立的国家非营利研究机构,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下属14个研究机构之一。建所几年来。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热科院的直接领导下,生物所在科技投入、产出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在热区现代农业和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热带作物 生物资源利用 研究所 生命科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史
下载PDF
国家重点实验室显微成像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探索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洁 胡炜 蒙冰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第7期26-27,33,共3页
以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显微成像平台为研究对象,在平台开放与共享的背景下,探讨国家重点实验室显微成像平台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以及研究型技术队伍的培养等问题。
关键词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显微成像平台 科研型技术人员
下载PDF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隶属于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 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隶属于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生物 天然农药 华南农业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资源保护 害虫防治 农业昆虫
下载PDF
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
7
作者 邓文婷 陈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科学技术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批准依托云南大学与云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此次获批,标志着云南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资源保护 云南大学 利用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农业大学 科学技术部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扬云帆立潮头——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发展剪影
8
《人事天地》 200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于2004年8月被列为首批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为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覆盖了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中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开... 广西亚热带生物工程人才小高地于2004年8月被列为首批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载体为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覆盖了广西大学“211工程”建设中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甘蔗糖业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建设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学 工程人才 生物资源 亚热带 高地 国家重点学科 “211工程”建设 重点实验室 剪影 资源开发利用
下载PDF
在变革机制中激活 以创新团队制胜出——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建设改革纪实 被引量:2
9
作者 龚映杉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生物资源保护 重点实验室建设 利用 云南大学 创新团队 国家重点实验室 激活 纪实 改革 制胜 重大科技成果 学术带头人 培育基地 大学建设 机制创新 重大项目 边疆地区 科研单位 整合资源 科技体制 经济发展 云南省 科技部
原文传递
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
10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团队,实验室在刘耀光院士和陈乐天教授带领下,长期从事水稻育性发育分子机理以及水稻基因工程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 华南农业大学水稻育性发育与基因工程实验室(简称“实验室”)是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团队,实验室在刘耀光院士和陈乐天教授带领下,长期从事水稻育性发育分子机理以及水稻基因工程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重大、重点项目及广东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等项目。2018年,实验室获得了我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点项目 核心团队 基因工程 亚热带农业 华南农业大学 资源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刘耀光院士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新策略改良稻米品质
11
作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18=6.84)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itative...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研究团队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18=6.84)在线发表了题为“Quantitative regulation of Waxy expression by CRISPR/Cas9-based promoter and 5'UTR-intron editing improves grain quality in rice”的研究论文(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pbi.13427)。该研究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转录水平调控和转录后水平调控两种策略,编辑水稻Wxa等位基因的启动子区顺式元件和5'UTR(非编码区)内含子剪接点,获得了多个实用性的Wx新等位基因,创制了产生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稻新种质,为水稻品质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因编辑 国际生物技术 耀光 资源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云南农业大学团队 领衔解析葡萄的起源和驯化
12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在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支持下,牵头联合全球多个国家的70多位科学家,发起葡萄全球遗传资源分析计划。该项目聚焦葡萄起源、驯化、... 云南农业大学董扬教授团队在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支持下,牵头联合全球多个国家的70多位科学家,发起葡萄全球遗传资源分析计划。该项目聚焦葡萄起源、驯化、传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的观点,使用超大规模基因组数据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方式,经过3年时间,彻底解析了葡萄的起源和迁徙问题,纠正了葡萄学术界存在的多个争议,形成了葡萄起源和迁徙的一致观点,改写了葡萄研究的教科书,构建了可供葡萄育种的基因组、表型大数据体系,贯穿了葡萄人工选育一改良整个过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农业大学 葡萄育种 国家重点实验室 遗传资源 人工选育 云南省科技厅 数据分析 资源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克隆出水稻新温敏核不育基因
13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4年第10期84-84,共1页
9月17日从华南农业大学获悉.陔校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庄楚雄课题组继克隆到培矮64S温敏不育基因后.近日又克隆出一个新的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基因 华南农业大学 克隆 水稻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资源保护 培矮64S 热带农业
原文传递
陈保善教授
14
《高教论坛》 2015年第9期130-,共1页
陈保善是广西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教师,陈保善教授是广西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陈保善是广西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首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作为教师,陈保善教授是广西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微生物学博士点负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保善 生物资源开发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亚热带农业 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江学者 生物资源保护 优秀教
下载PDF
第一届塔河明珠学术论坛举行
15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5年12月25日,由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处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塔河明珠学术论坛"在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2015年12月25日,由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科技处共同承办的"第一届塔河明珠学术论坛"在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四楼报告厅召开。校长助理杨新泉,生科院党委书记钟凌风、副院长白红进、陈龙。南疆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兵团重点实验室主任侯旭杰、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万传星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苏大学等10余所高校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会议由钟凌风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论坛 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 资源保护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 农产品深加工 生命科学学院
下载PDF
我国阐明杂交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
16
《种业导刊》 2013年第4期32-32,共1页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耀光课题组经过10年艰苦钻研,成功克隆出三系杂交稻广泛利用的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并阐明了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水稻线粒体与细胞核有害互...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耀光课题组经过10年艰苦钻研,成功克隆出三系杂交稻广泛利用的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并阐明了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水稻线粒体与细胞核有害互作产生细胞质雄性不育》日前在线发表于《自然一遗传学》。据了解,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植物特有的核质基因互作的遗传现象。我国的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始于1964年。杂交水稻育种是应用研究,其成功基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和利用的特定的野生稻雄性不育遗传资源,其也被称为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然而,学界对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基础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稻 分子机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 生物资源保护 雄性不育基因
下载PDF
华南农大开发高效广靶向植物腺嘌呤碱基编辑器PhieABEs
17
《蔬菜》 2022年第2期63-63,共1页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利用高活性腺嘌呤脱氨酶、单链DNA结合结构域(DBD)与广靶向的SpCas9变体,成功开发出一套几乎...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祝钦泷研究员团队利用高活性腺嘌呤脱氨酶、单链DNA结合结构域(DBD)与广靶向的SpCas9变体,成功开发出一套几乎无PAM限制的高效广靶向植物腺嘌呤碱基编辑器PhieABEs(Plant high-efficiency ABEs)。相关研究成果于2022年1月发表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PLANT 亚热带农业 资源保护与利用
下载PDF
蒿属植物在农药领域值得研究开发
18
作者 刘刚 《农化市场十日讯》 2012年第36期33-33,共1页
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综述了蒿属植物的杀虫、杀螨、杀菌、除草、杀线虫和杀软体动物活性及相应的有效成分。该属中具有杀虫杀螨活性的主要有黄花蒿、野艾蒿、苦艾、蒌蒿、毛莲蒿、西南牡蒿、大... 华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近期综述了蒿属植物的杀虫、杀螨、杀菌、除草、杀线虫和杀软体动物活性及相应的有效成分。该属中具有杀虫杀螨活性的主要有黄花蒿、野艾蒿、苦艾、蒌蒿、毛莲蒿、西南牡蒿、大籽蒿、猪毛蒿、茵陈蒿、蒙古蒿、巴儿古津蒿、南亚蒿、犹地蒿和Artemisiamonosperma等,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桉树脑、龙脑、樟脑、石竹烯、异石竹烯和β-法昵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植物 研究开发 国家重点实验室 域值 农药 生物资源保护 华南农业大学 有效成分
下载PDF
华南农业大学阐明染色质重塑在水稻抗病中的作用
19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191,共1页
日前,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耀光和副研究员张群宇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生命科学期刊EMBO Reports在线发表研究论文,阐明染色质重塑在水稻抗病中的作用。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 亚热带农业 生命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稻瘟病菌 耀光 生物资源保护 张群 染色质结构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