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6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 T MRI评估青藏高原环境下亚硒酸钠改善大鼠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1
作者 尹红科 梁博深 +4 位作者 陈皓田 王磊 赵思斯 方鑫 郜发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2,共7页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组织追踪技术评估高原低氧环境下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SE)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索SE提升PAH后左心室功能的潜在机制。材料与方法46只雄性SD大鼠于购置第二日从成都(海拔500 m)陆运至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高原动物实验室(海拔4250 m),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组,n=20]和治疗组(SE组,n=16)。高原低氧环境下饲养28周后,MCT组和SE组大鼠均接受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的MCT以建立PAH模型,而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一周后,SE组大鼠通过灌胃方式给予0.7 mg/kg的SE持续治疗一个月,对照组和MCT组进行常规饲养。干预完成后将大鼠运回成都。随机从三组中各选取8只大鼠进行CMR成像,以评估左心室功能、应变和T2弛豫时间。CMR扫描结束后取材大鼠心脏组织和血液分别进行病理、血生化检测。结果相较于对照组,MCT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1.36%±4.50%)和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19.81%±0.84%)显著降低(P值均<0.05)。然而,与MCT组相比,SE组的LVEF(75.29%±5.67%)、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radial strain,LVGRS)(42.90%±5.94%)和LVGCS(−21.43%±1.33%)明显提高(P值均<0.05),表明SE治疗提高了PAH后左心室功能。对照组和MCT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vs.MCT组:(16544.38±3734.02)U/mL vs.(9974.00±900.80)U/mL,P<0.05],MCT组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相较于对照组有所增加[MCT组vs.对照组:9.00(7.60,13.20)μmol/L vs.3.86(3.60,6.20)μmol/L,P<0.01],提示MCT组大鼠抗氧化能力下降。经SE干预后,SE组的大鼠表现出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292.60±44.38)U/mL和GSH-Px(17843.26±3585.44)U/mL水平的升高以及MDA[5.37(5.10,6.20)μmol/L]水平的降低(P值均<0.05)。凋亡染色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CT组左心室的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增高(P<0.001),而治疗后SE组的相对荧光强度较MCT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CMR组织追踪技术能够定量评估肺动脉高压后左心室功能的异常;SE在高原低氧环境下能改善PAH后左心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左心室心功能 高原低氧环境 亚硒酸钠 大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亚硒酸钠通过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轴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铁死亡
2
作者 时杰 王永安 +4 位作者 孙基泽 石慧 盛洁 姚姚 嵇姗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0,共7页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作用,但其抗癌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通过探讨亚硒酸钠是否可以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其肺癌A549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具体机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及细胞计数实验评价亚硒酸钠对A... 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癌作用,但其抗癌机制尚不明确,因此,通过探讨亚硒酸钠是否可以通过铁死亡途径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其肺癌A549细胞发生铁死亡的具体机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实验)及细胞计数实验评价亚硒酸钠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亚硒酸钠对肺癌A549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MMP)及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通过亚铁离子检测试剂盒检测亚硒酸钠作用后肺癌A549细胞内亚铁离子含量变化,MDA检测试剂盒分析亚硒酸钠作用后肺癌A549细胞内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分光光度法分析亚硒酸钠对肺癌A549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及谷胱甘肽(GSH)的表达影响。研究发现:亚硒酸钠能够显著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且亚硒酸钠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率(IC_(50))为10μmol/L;亚硒酸钠能诱导肺癌A549细胞内ROS过度积累并使细胞内谷胱甘肽耗竭;亚硒酸钠作用后,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升高而GPX4蛋白表达下调。研究表明,亚硒酸钠能通过诱导肺癌A549细胞内ROS过度积累,引起细胞内GSH大量耗竭,导致GPX4表达下降,诱导细胞发生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铁死亡 GPX4 ROS 金属组学
下载PDF
亚硒酸钠通过增加ROS抑制PI3K/AKT通路改善肺癌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
3
作者 李艳梅 马琳 +1 位作者 刘单 邓述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肺癌耐药细胞PC-9/GR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其是否能改善吉非替尼耐药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亚硒酸钠处理细胞24、36、48 h后,CCK-8法检测亚硒酸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择合适浓度用... 目的:探讨亚硒酸钠对肺癌耐药细胞PC-9/GR增殖、凋亡的影响,研究其是否能改善吉非替尼耐药及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μmol/L)亚硒酸钠处理细胞24、36、48 h后,CCK-8法检测亚硒酸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择合适浓度用于后续实验。不同浓度(0、2.5、5、10、20、40μmol/L)吉非替尼单药及联合亚硒酸钠(6μmol/L)处理细胞48 h,分别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得出亚硒酸钠对PC-9/GR逆转倍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DCFH-DA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p-PI3K、p-AKT、Bax、Bcl-2表达水平。结果:随亚硒酸钠浓度升高及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P<0.05);单药吉非替尼组的IC50值为16.051μmol/L,联合亚硒酸钠后IC50值为5.406μmol/L,表明亚硒酸钠能够逆转吉非替尼的耐药,其逆转耐药倍数为2.969倍。与吉非替尼和亚硒酸钠单药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ROS水平及Bax蛋白表达上调,p-PI3K、p-AKT、Bcl-2表达下调,经N-乙酰半胱氨酸(NAC)消除ROS后抵消了亚硒酸钠对PI3K/AKT通路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亚硒酸钠联合吉非替尼能提高肺腺癌耐药细胞的敏感性,抑制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这一过程可能通过ROS依赖性下调PI3K/AKT通路的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亚硒酸钠 活性氧(ROS) EGFR-TKIs耐药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赵丹丹 周沪生 +4 位作者 陈鹏 裴文霞 袁先福 汪建飞 邢素芝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辣椒对亚硒酸钠的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辣椒生长的最佳叶面喷施的亚硒酸钠浓度。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法,以“汴椒1号”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辣椒对亚硒酸钠的积累及耐受特性,并筛选出有利于辣椒生长的最佳叶面喷施的亚硒酸钠浓度。方法:采用基质栽培法,以“汴椒1号”辣椒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亚硒酸钠质量浓度(0、50、100、150、200 mg/L),各处理辣椒喷施亚硒酸钠量均为50 mL,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培育60 d后,对辣椒的产量、品质、硒及相关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亚硒酸钠的施用对辣椒产量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剂量效应。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较对照处理(CK)产量增幅最大,达29%;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50 mg/L时,辣椒出现减产现象,较CK减产幅度达22.05%。当施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0~200 mg/L时,辣椒硒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显著;辣椒果实中有机硒占总硒的百分比随着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对于各试验处理,当亚硒酸钠浓度逐渐增加时,辣椒果实中钙、铁、铜含量均上升,但镁、锌含量无显著差异,粗蛋白、维生素C、总糖等品质指标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能显著提高辣椒产量和果实中的硒、钙和铁的含量,有效改善辣椒品质。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以50~100 mg/L为宜。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亚硒酸钠的合理使用是富硒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促进作物高产高效生产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亚硒酸钠 叶面喷施 含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亚硒酸钠与不同有机硒源组合生产富硒鸡蛋试验观察
5
作者 刘伟 管继飞 +6 位作者 张建设 杨力刚 赵锁林 王红 李剑 褚素乔 孟君丽 《北方牧业》 2024年第5期7-7,6,共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产蛋鸡饲粮中单独使用亚硒酸钠和亚硒酸钠+纳米硒、高羊毛氨酸硒、活性酵母硒不同组合,对蛋鸡生产性能、全蛋硒含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试验选用22周龄健康大午金凤蛋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日... 本试验旨在研究产蛋鸡饲粮中单独使用亚硒酸钠和亚硒酸钠+纳米硒、高羊毛氨酸硒、活性酵母硒不同组合,对蛋鸡生产性能、全蛋硒含量和生产成本的影响。试验选用22周龄健康大午金凤蛋鸡4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日粮中硒添加量以硒元素计,其中对照组(亚硒酸钠)0.2毫克/千克,试验1组(亚硒酸钠)、试验2组(亚硒酸钠+纳米硒)、3组(亚硒酸钠+高羊毛氨酸硒)、4组(亚硒酸钠+活性酵母硒)均为0.5毫克/千克,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预试期1周,试验期1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纳米 酵母 预试期 有机 蛋鸡生产性能 试验观察 基础日粮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亚硒酸钠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6
作者 史敬东 刘亚玲 +1 位作者 于秋红 段斌炜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857-864,共8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单独Na_(2)SeO_(3)处理组、HBO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Lipo...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联合亚硒酸钠(sodium selenite,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系分为对照组、单独Na_(2)SeO_(3)处理组、HBO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相应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MTT法测定不同分组下的细胞活性;采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测定相应分组下的转录本表达差异;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测定不同分子的表达情况及自噬水平。结果:联合处理组可通过触发自噬发生,显著增强Na_(2)SeO_(3)对肝癌细胞系的抑制活性(P<0.05);联合处理组的c-Jun表达量、c-Jun与LC3启动子区的结合均显著强于单独Na_(2)SeO_(3)处理组(均P<0.05);c-Jun的siRNA可以回调联合处理组触发自噬发生的能力以及抗肿瘤活性(P<0.05)。结论:HBO和Na_(2)SeO_(3)联合处理可通过上调c-Jun/自噬信号通路来抑制肝癌细胞系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高压氧 亚硒酸钠 自噬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苦荞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马红梅 王彩琴 +4 位作者 吴昕阳 陆佳昊 白春雨 武文玥 武志明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苦荞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盆栽试验,分别设置CK(0 mg/kg)、Se_(5)(5 mg/kg)、Se_(10)(10 mg/kg)、Se_(20)(20 mg/kg)、Se_(40)(40 mg/kg)共5个亚硒酸钠施用量,研究亚硒酸钠施用量对苦荞株...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苦荞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基于盆栽试验,分别设置CK(0 mg/kg)、Se_(5)(5 mg/kg)、Se_(10)(10 mg/kg)、Se_(20)(20 mg/kg)、Se_(40)(40 mg/kg)共5个亚硒酸钠施用量,研究亚硒酸钠施用量对苦荞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①当亚硒酸钠施用量在5~10 mg/kg时,施硒显著增加苦荞生物量;与CK相比,5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的地下部干质量、鲜质量增加66.28%、80.00%,10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的苦荞株高增加7.05%。②施硒改善了苦荞光合特性。与CK相比,5~10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的苦荞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量平均显著增加7.57%、32.70%、28.12%、6.96%。同时5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的苦荞胞间CO_(2)摩尔分数显著下降13.95%,CO_(2)同化能力提升。施用亚硒酸钠对苦荞盛花期光合特性的影响最显著。③施硒对苦荞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作用较大;5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较CK增幅最大,为3.29%;10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处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较CK显著增加261.74%、88.63%。④当亚硒酸钠施用量为20、40 mg/kg时,苦荞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结论】5~10 mg/kg亚硒酸钠施用量能提高苦荞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盛花期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亚硒酸钠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维生素AD、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母牛胎衣不下的预防效果初探
8
作者 曾伟 王娅 +4 位作者 邓永强 马晓平 刘开全 谭雄 李建 《中国乳业》 2023年第9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AD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母牛胎衣不下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西门塔尔乳肉兼用母牛2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A(A1组、A2组、A3组)和对照组(B组)。试验组分别在产前40天、15天及产后20 min,深部肌内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10 ... [目的]探讨维生素AD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对母牛胎衣不下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西门塔尔乳肉兼用母牛24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A(A1组、A2组、A3组)和对照组(B组)。试验组分别在产前40天、15天及产后20 min,深部肌内注射维生素AD注射液10 mL(A1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10 mL(A2组)、维生素AD与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各10 mL(A3组),对照组不注射(B组)。统计牛胎衣不下的比例和高发季节。[结果]母牛联合注射维生素AD与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对预防母牛产后胎衣不下效果极显著(P<0.01)。夏季高发于其他季节。[结论]母牛产前及产后联合注射维生素AD、亚硒酸钠维生素E,可有效预防胎衣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胎衣不下 维生素AD 亚硒酸钠维生素E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甜荞光合特性、产量及硒积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雷新慧 冷佳俊 +7 位作者 陶金才 万晨茜 吴怡欣 王家乐 王鹏科 冯佰利 王孟 高金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8-1689,共12页
膳食补硒是人类摄入硒的主要途径,通过硒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本研究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纯硒施用量0(Se0)、5(Se5)和20 g hm^(-2)(Se20)3个水平。于2020—2021年连续两个作... 膳食补硒是人类摄入硒的主要途径,通过硒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提高作物硒含量。本研究以甜荞品种西农9976为试验材料,亚硒酸钠为硒源,采用大田试验,设置纯硒施用量0(Se0)、5(Se5)和20 g hm^(-2)(Se20)3个水平。于2020—2021年连续两个作物生长季,研究不同外源硒浓度下甜荞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各器官硒含量、硒转运因子及籽粒硒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使甜荞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较对照平均增加13.12%、11.50%、5.48%、5.95%和5.77%,改善了叶片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喷硒处理显著增加甜荞叶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II))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p),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使其增强对光能的捕获及转化能力,减少无效光能损失,提高对高光的利用能力。两个施硒量下,甜荞茎部和叶部的干物质积累量较Se0处理显著上升而分配比例显著下降;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得到提高;茎部和叶部的干物质转运量、移动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在Se5和Se20浓度下出现最大值。喷硒处理使甜荞千粒重、单株粒数和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1%~11.3%、13.5%~32.0%和4.9%~23.2%。甜荞各部位硒含量和转运因子在Se20处理下出现最大值,而籽粒硒的利用率在Se5处理下较高。综上所述,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改善甜荞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增加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并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转运,从而提高甜荞籽粒产量。此外,叶面喷硒后甜荞各部位硒含量显著提高,Se5处理下荞麦籽粒硒利用率最高,且籽粒硒含量符合国家谷物富硒标准,适合于黄土高原地区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亚硒酸钠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产量 含量
下载PDF
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对牛体外胚胎生产、低温保存及常规冷冻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张浩波 赵善江 +7 位作者 王欢 徐茜 冯志强 王婉洁 巩建飞 庞云渭 杜卫华 朱化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077-4084,共8页
【目的】探究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insulin-transferrin-sodium selenite,ITS)对牛体外胚胎生产、4℃低温保存及常规程序冷冻效果的影响,以期应用ITS提高牛体外胚胎的生产及保存效果。【方法】对屠宰场卵巢来源的牛卵母细胞进... 【目的】探究添加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insulin-transferrin-sodium selenite,ITS)对牛体外胚胎生产、4℃低温保存及常规程序冷冻效果的影响,以期应用ITS提高牛体外胚胎的生产及保存效果。【方法】对屠宰场卵巢来源的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①研究在胚胎体外培养后期液M2中添加ITS对囊胚率的影响,试验分为M2中添加ITS组(M2+ITS)和M2中未添加ITS的对照组(M2-control);②研究在M2中添加ITS后进一步在前期培养液M1中添加ITS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分为M1和M2中均添加ITS组(M1+M2+ITS)和仅M2中添加ITS的对照组(M1-control);③在三气培养条件下对ITS改善胚胎发育的效果进行评估,试验分为添加ITS组(ITS)和未添加ITS的对照组(control),以上各组均统计卵裂率、7 d囊胚率及总囊胚率;④将获得的7 d牛囊胚在添加ITS的M2保存液(Hypo-ITS组)中低温保存(4℃)24 h后复苏培养,或者在添加ITS(Cryo-ITS组)的冷冻保存液中常规程序冷冻解冻后培养,以低温保存液中未添加ITS(Hypo-control组)和冷冻液中未添加ITS(Cryo-control组)为对照,统计胚胎的存活率和孵化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2+ITS和M1+M2+ITS组的7 d囊胚率均显著提高(P<0.05);三气培养条件下,ITS组7 d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Hypo-ITS组4℃低温保存复苏的牛胚胎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孵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yo-ITS组的常规程序冷冻解冻的牛胚胎存活率及孵化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TS可作为添加剂及低温保护剂用于提高牛体外胚胎生产及低温保存效果,但在常规程序化冷冻液中添加ITS对牛体外胚胎常规程序冷冻效果的提升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体外胚胎 胰岛素-转铁蛋白-亚硒酸钠(ITS) 低温保存 常规程序冷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卵巢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史文凯 黎力之 +4 位作者 张海波 何旭江 郭冬生 关玮琨 袁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974-5982,共9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卵巢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蜂王产卵得到幼虫后进行人工移虫,次日开始每天使用微量进样器为王台中的幼虫分别饲喂5μL的双蒸水作为对照组(CON组)和5μL的3.2 mg/L亚硒酸... 本试验旨在利用转录组测序研究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卵巢基因表达的影响。控制蜂王产卵得到幼虫后进行人工移虫,次日开始每天使用微量进样器为王台中的幼虫分别饲喂5μL的双蒸水作为对照组(CON组)和5μL的3.2 mg/L亚硒酸钠作为亚硒酸钠组(SS组),连续喂养3 d。蜂王出房后取卵巢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2组蜂王的基础形态指标及出房率、化蛹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SS组有214个差异显著上调基因[log2差异倍数(FC)≥1、P≤0.05],60个差异显著下调基因(log2FC≤-1、P≤0.05)。3)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相关,少部分参与生物代谢过程;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视黄醇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等14条代谢通路。与CON组相比,SS组差异表达基因gene-CPR1、gene-LOC552689和gene-LOC100576637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其他差异表达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3.2 mg/L亚硒酸钠对意大利蜜蜂蜂王基础形态指标及出房率、化蛹率无显著影响,亚硒酸钠通过影响卵巢组织中gene-LOC100577156、gene-100577725、gene-ATP6、gene-ND1、gene-ND3和gene-ND4等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作用于视黄醇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等通路,以此来调控意大利蜜蜂抗氧化能力和机体几丁质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王 亚硒酸钠 卵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永燕 郑春田 +5 位作者 陈伟 王爽 夏伟光 刘文超 程镜蓉 张亚男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22-1637,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探究其在鸭蛋中的富集和消去规律。选取540只健康、产蛋性能相近的44周龄龙岩山麻蛋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亚硒酸钠(SS)和酵母硒(SY)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蛋硒含量和蛋硒转化率的影响,探究其在鸭蛋中的富集和消去规律。选取540只健康、产蛋性能相近的44周龄龙岩山麻蛋鸭,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16周,分为富集期12周和消去期4周。富集期,各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硒含量0.15 mg/kg)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6、0.9和1.2 mg/kg的SS或SY(以硒计)的试验饲粮。消去期,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结果表明:1)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5~8周、第9~12周和第1~12周,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仅饲粮中添加SY显著提高了平均日采食量(第1~2周,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S和SY对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壳重、蛋壳比例、蛋壳厚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饲粮中添加SS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2、4、12周和平均值,P<0.05),饲粮中添加SY也显著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第12周和平均值,P<0.05)。3)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14、28、56和84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均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增加了蛋硒含量(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4)富集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7、28和56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降低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消去期,与对照组相比,第3和7天,饲粮中添加SS和SY显著提高了蛋硒转化率(P<0.05),且SY显著高于SS(P<0.05)。5)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蛋硒含量,得出SY的蛋硒含量在富集期第3、7、14、28、56和84天分别是SS的4.418、3.819、4.381、4.290、4.276和4.380倍,消去期第3、7、14和21天分别是SS的4.201、4.208、32.10和12.17倍。6)以硒0.3 mg/kg添加水平,饲喂3 d,蛋硒含量分别为0.50(饲粮中添加SS)和0.72 mg/kg(饲粮中添加SY)。根据中国居民不同人群每日富硒鸭蛋推荐量,建议每天鸭蛋(约65 g)的摄入量分别为0.77~2.40个(饲粮中添加SS)和0.53~1.67个(饲粮中添加SY)。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0.3~1.2 mg/kg的SS和SY提高了蛋鸭的平均日采食量,但降低了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提高了蛋硒含量。与SS相比,SY在鸭蛋中的富集速度增加,消去速度降低。SY的蛋硒含量约是SS的4倍左右,蛋硒转化率也高于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酵母 含量 转化率
下载PDF
芒果苷对亚硒酸钠所致大鼠白内障的影响
13
作者 高睿骐 赵凤琼 +1 位作者 杨莉 龚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亚硒酸钠所致大鼠白内障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新生9 d龄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芒果苷低剂量组(L-MAN)、芒果苷高剂量组(H-MAN),每组10只。MG、L-MAN、H-MAN组通过一次性皮下注射2.4...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亚硒酸钠所致大鼠白内障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新生9 d龄的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芒果苷低剂量组(L-MAN)、芒果苷高剂量组(H-MAN),每组10只。MG、L-MAN、H-MAN组通过一次性皮下注射2.46 mg/kg亚硝酸钠建立大鼠白内障模型,CG组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L-MAN、H-MAN组大鼠在造模1 h后,分别进行连续7 d的10、40 mg/kg芒果苷腹腔注射,CG、MG组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21 d后,对大鼠晶状体进行形态学检查,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进行分级评分,检测大鼠晶状体中钙离子浓度、晶状体总水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结果(1)晶状体混浊评分:与CG组比较,MG组晶状体混浊评分升高(t=22.136,P=0.000);与MG组比较,L-MAN、H-MAN大鼠晶状体混浊评分降低(t_(L-MAN)=4.833,t_(H-MAN)=7.691,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晶状体钙离子浓度: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晶状体钙离子浓度升高(t=22.046,P=0.000);与MG组比较,L-MAN、H-MAN组大鼠晶状体钙离子浓度降低(t_(L-MAN)=13.706,t_(H-MAN)=16.982,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晶状体总水溶性蛋白:与CG组比较,MG组的大鼠晶状体总水溶性蛋白水平降低(t=8.741,P=0.000);MG组比较,L-MAN、H-MAN组大鼠晶状体总水溶性蛋白水平升高(t_(L-MAN)=3.061,P=0.007;t_(H-MAN)=9.74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氧化应激:与CG组比较,MG组大鼠晶状体MDA水平升高(t=31.917,P=0.000),GSH水平降低(t=27.540,P=0.000);与MG组比较,L-MAN、H-MAN组大鼠晶状体MDA水平降低(t_(L-MAN)=11.988,t_(H-MAN)=20.427,均P=0.000),GSH升高(t_(L-MAN)=9.229,t_(H-MAN)=33.772,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维持大鼠晶状体内钙离子稳态,抑制亚硒酸钠引起的晶状体内总水溶性蛋白减少,减轻大鼠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亚硒酸钠 白内障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盐胁迫环境下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孙崇皓 张磊 彭福田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57,共6页
以妙香7号草莓盆栽苗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和土壤浇施氯化钠处理,探究亚硒酸钠对盐胁迫下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环境会限制草莓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叶面喷施20mg/kg亚硒酸钠可以显著缓解草莓盐胁迫的作用效果,与... 以妙香7号草莓盆栽苗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和土壤浇施氯化钠处理,探究亚硒酸钠对盐胁迫下草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环境会限制草莓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叶面喷施20mg/kg亚硒酸钠可以显著缓解草莓盐胁迫的作用效果,与单一盐胁迫对照相比,草莓根系中Na^(+)含量降低17.45%,株高、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35.66%、63.34%和35.23%,同时增强草莓的活性氧代谢能力及清除自由基能力,显著降低草莓体内的活性氧浓度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细胞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亚硒酸钠 盐胁迫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亚硒酸钠对羊肚菌液体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孟祥 戚姚瑛 +2 位作者 王子玉 张杰杰 孙玉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0-45,共6页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羊肚菌Y2(Morchella esculenta Y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筛选羊肚菌富硒液体发酵的亚硒酸钠最适添加量。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通过测定固体培养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培养菌丝生物量、...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羊肚菌Y2(Morchella esculenta Y2)菌株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筛选羊肚菌富硒液体发酵的亚硒酸钠最适添加量。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通过测定固体培养羊肚菌菌丝生长速度、液体发酵培养菌丝生物量、胞内总蛋白含量、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以及硒富集率等指标,探讨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羊肚菌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高质量浓度亚硒酸钠(≥30μg/mL)对羊肚菌Y2菌株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较低质量浓度(≤20μg/mL)则会促进生物量和富硒率增加;其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固体培养基中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液体发酵生物量为5.500 g/L、菌丝体胞内总蛋白含量为2.25 mg/g、胞内可溶性糖含量为161.6 mg/g、胞内有机硒含量达到0.180 mg/g、富硒率为10.84%。结论:羊肚菌Y2菌株液体发酵的富硒性能良好,菌丝体生物量和胞内可溶性糖含量相较于未加硒组有所提高,为富硒羊肚菌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Y2 液体发酵 亚硒酸钠
下载PDF
小麦灌浆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植株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王游凯 李欠南 +2 位作者 李欣欣 陈孟林 张联合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7-141,共5页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清水为对照,设置18.90、37.80 g/hm^(2)和56.70 g/hm^(2)亚硒酸钠浓度处理,选择在小麦灌浆第2天和第9天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灌浆后不同喷施时间点、不同硒水平对植株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灌浆第9天喷...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清水为对照,设置18.90、37.80 g/hm^(2)和56.70 g/hm^(2)亚硒酸钠浓度处理,选择在小麦灌浆第2天和第9天进行叶面喷施,研究灌浆后不同喷施时间点、不同硒水平对植株及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灌浆第9天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喷后7天旗叶、叶鞘、穗轴、节和节间硒含量显著低于灌浆第2天喷施处理7天对应部位的硒含量,而高于灌浆第2天喷后14天的植株硒含量,成熟期均呈现灌浆第9天喷施植株硒含量显著高于灌浆第2天喷施植株对应部位硒含量。然而,无论在喷硒后7天还是成熟期,灌浆第9天喷施的籽粒硒含量均显著高于灌浆第2天喷施处理。因此,小麦灌浆第9天喷施亚硒酸钠更有利于提高籽粒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期 亚硒酸钠 叶面喷施 籽粒含量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灵芝中22种微量元素的生物胁迫作用研究
17
作者 韩飞 卢任杰 罗琳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亚硒酸钠对灵芝中22种微量元素的生物胁迫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灵芝菌丝体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50 mg·kg^(-1))的亚硒酸钠胁迫影响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灵芝硒含量3288.0μg·kg... 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亚硒酸钠对灵芝中22种微量元素的生物胁迫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灵芝菌丝体生长速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50 mg·kg^(-1))的亚硒酸钠胁迫影响灵芝子实体生长发育,灵芝硒含量3288.0μg·kg^(-1);适量外源硒元素胁迫栽培可以提高灵芝子实体中硒元素总量;在亚硒酸钠胁迫下,Na浓度无变化,Mg、K、Fe、Ag、Cd和Sn元素含量呈递减趋势,而Al、Ca、Ti、Cr、Mn、Ni、Cu、Zn、As、Se、Sr、Ba和Pb元素含量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灵芝 生物胁迫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新生犊牛急性亚硒酸钠中毒的诊断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国江 付连军 姜成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亚硒酸钠中毒 新生犊牛 诊断报告 急性中毒 亚硒酸钠维生素E 动物体内 生长发育 免疫机能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及预混剂中维生素E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富林 王蓓 +1 位作者 商军 蒋音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12期35-36,共2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及预混剂中维生素E含量.用乙醇直接破乳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及超声波助溶法分别提取注射液及预混剂中的维生素E,在284 nm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 80μg/mL(r=0.999 4);注射液和预混剂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及预混剂中维生素E含量.用乙醇直接破乳提取法、乙醇提取法及超声波助溶法分别提取注射液及预混剂中的维生素E,在284 nm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60~1 80μg/mL(r=0.999 4);注射液和预混剂的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0.17%~100.48%和98.08%~99.04%;曰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注射液分别为0.37%~0.91%和0.53%~0.62%,预混剂分别为1.15%~1.21%和1.09%~1.25%.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快速,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亚硒酸钠维生素E预混剂 维生素E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亚硒酸钠和硒酸钠对小白菜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薛瑞玲 梁东丽 +2 位作者 吴雄平 段曼莉 付冬冬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4-980,共7页
以小白菜品种秦白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Se(IV)]和硒酸钠[Se(VI)]胁迫对小白菜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土壤硒污染修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e(IV)≤10.0 mg·kg-1时,小白菜... 以小白菜品种秦白2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Se(IV)]和硒酸钠[Se(VI)]胁迫对小白菜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为土壤硒污染修复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Se(IV)≤10.0 mg·kg-1时,小白菜的叶长、叶宽显著下降,而生物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Se(VI)≤1.0 mg·kg-1时,叶长、叶宽、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更高浓度处理时,叶长、叶宽、生物量均随外源Se(IV)和Se(VI)处理浓度的增大而急速下降.Se(IV)≤40.0 mg·kg-1和Se(VI)≤20.0 mg·kg-1处理均对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更高浓度外源Se(IV)和Se(VI)却显著抑制了叶绿素合成.低浓度外源Se(IV)和Se(VI)均使小白菜叶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上升,膜质过氧化物(MDA)含量下降,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影响;高浓度硒使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上升,而使GSH-Px活性和CAT活性下降;外源Se(IV)和Se(VI)均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研究发现,低浓度外源Se(IV)和Se(VI)均提高了小白菜的抗氧化作用,从而促进小白菜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和生长,高浓度时则相反;低浓度硒的抗氧化作用和高浓度硒的过氧化作用均以Se(VI)大于Se(IV).说明硒酸钠的有效性和毒害作用均大于亚硒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亚硒酸钠 酸钠 生长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