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胡贤德 孙成波 +3 位作者 王平 古文光 阮德雄 黄海立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NO2--N)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为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的调控提供依据。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91.4,69.1,56.5,43.5... 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NO2--N)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为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的调控提供依据。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h LC50、48h LC50、72h LC50和96h LC50分别为91.4,69.1,56.5,43.5mg·L-1;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59.1,53.1,41.0,36.8 mg·L-1;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5.5,31.1,21.5,14.3mg·L-1;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22.1,18.4,16.0,14.2mg·L-1;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2.4,7.1,3.6,0.2mg·L-1;而在盐度为25,20,15,10,5的条件下,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3.7,1.4,1.4,0.02mg·L-1。不同盐度条件下,亚硝酸氮安全浓度的排序:盐度25>盐度20>盐度15>盐度10>盐度5;所以亚硝酸氮浓度越高,斑节对虾的抗病能力越弱,盐度越低,亚硝酸氮的毒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亚硝酸氮 斑节对虾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前置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学蕾 陈伦强 +2 位作者 彭永臻 王亚宜 王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72-2476,共5页
通过试验实现了前置反硝化工艺亚硝酸氮的积累,从温度、pH值、游离氨(FA)浓度、污泥龄、溶解氧(DO)浓度等几个影响亚硝酸氮积累的主要因素逐一分析.采用中试装置在常温条件下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试验开始阶段DO浓度维持在0.5mg/L,出现... 通过试验实现了前置反硝化工艺亚硝酸氮的积累,从温度、pH值、游离氨(FA)浓度、污泥龄、溶解氧(DO)浓度等几个影响亚硝酸氮积累的主要因素逐一分析.采用中试装置在常温条件下处理实际生活污水.在试验开始阶段DO浓度维持在0.5mg/L,出现了亚硝酸氮的积累,随后提高DO浓度到1.5 mg/L以上,亚硝酸氮积累现象随之消失,最后又降低系统中的DO浓度到0.5 mg/L附近,亚硝酸氮积累现象再次出现,由此得出DO是实现亚硝酸氮积累的关键因素.试验发现有效地控制DO浓度在0.5 mg/L可实现亚硝酸氮比较持久稳定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反硝化 生物脱 亚硝酸氮积累 溶解氧浓度
下载PDF
总氨、亚硝酸氮及养鲍污水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谭烨辉 杨凤 雷衍之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09,共6页
单因子总氨氮(TNH3-N)、亚硝酸氮(NO-2-N)试验表明,当养鲍用水中非离子氨氮(NH3-N)为0 035mg/L以下或NO-2-N为0 8mg/L以下时,对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幼鲍的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NH3-N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引起幼鲍生长速... 单因子总氨氮(TNH3-N)、亚硝酸氮(NO-2-N)试验表明,当养鲍用水中非离子氨氮(NH3-N)为0 035mg/L以下或NO-2-N为0 8mg/L以下时,对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幼鲍的生长不产生明显影响;NH3-N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引起幼鲍生长速度减慢5%的浓度)为0 103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 045mg/L。双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水中TNH3-N、NO-2-N对幼鲍生长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只是简单的相加作用。经回归表明,养鲍自污染水中,NH3-N是影响幼鲍生长的主要因子,它对幼鲍生长产生影响的EC5为0 022mg/L,不产生影响的最大浓度为0 01mg/L,均比单因子试验结果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纹盘鲍 总氨 亚硝酸氮 养鲍污水 生长 自污染 水质污染 水质调控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32
4
作者 孙国铭 汤建华 仲霞铭 《水产养殖》 CAS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用通常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酸氮对体长5cm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在海水pH8.15、水温T=27℃、盐度S=20.0‰条件下,求得了两种物质对南美白对虾24h、48h、72h、96h的半死浓度,提出... 用通常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氨氮和亚硝酸氮对体长5cm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在海水pH8.15、水温T=27℃、盐度S=20.0‰条件下,求得了两种物质对南美白对虾24h、48h、72h、96h的半死浓度,提出总氨氮和非离子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667mg/L和0.201 mg/L,亚硝酸氮的安全浓度为5.551mg/L。氨氮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强于亚硝酸氮,并提出降低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亚硝酸氮 急性毒性试验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下载PDF
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虾虎鱼仔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忠婷 李建军 +1 位作者 陈琳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检测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在水温(25±1)℃、溶氧(6.07~6.77)mg/L、盐度30~31、pH8.0~8.2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裸项栉虾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 目的检测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鱼类的生态毒性效应。方法在水温(25±1)℃、溶氧(6.07~6.77)mg/L、盐度30~31、pH8.0~8.2的条件下,采用半静水式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裸项栉虾虎鱼(Ctenogobius gymnauchen)仔鱼的急性毒性效应(非离子氨浓度梯度设置为0、0.413、0.735、1.309、2.329、4.147 mg/L,亚硝酸氮浓度梯度设置为0、3.0、4.14、5.713、7.884、10.88 g/L)。结果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暴露后仔鱼出现呆滞、侧游、呼吸困难、体色变白、身体弯曲等中毒症状,且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与暴露时间的延长,死亡率逐渐增加,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对裸项栉虾虎鱼仔鱼96 hLC50分别为9.1 mg/L和12.405 g/L,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91 mg/L和1.2405 g/L。结论裸项栉虾虎鱼对非离子氨和亚硝酸氮具有较强的耐受力,非离子氨对裸项栉虾虎鱼仔鱼的毒性显著大于亚硝酸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项栉虾虎鱼 非离子 亚硝酸氮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下载PDF
海水微生物菌群去除铵氮和亚硝酸氮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闫海 林毅雄 孙建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7,共4页
研究了筛选的自养和异养微生物菌群的脱氮效果后发现 ,异养微生物无论是生长还是对NH+ 4 N及NO-2 N的去除都明显好于自养微生物。通过研究 ,培养出了具备很强脱氮能力包含自养和异养菌的混合微生物 ,在细胞干重浓度为0 .4 8g/L的情况... 研究了筛选的自养和异养微生物菌群的脱氮效果后发现 ,异养微生物无论是生长还是对NH+ 4 N及NO-2 N的去除都明显好于自养微生物。通过研究 ,培养出了具备很强脱氮能力包含自养和异养菌的混合微生物 ,在细胞干重浓度为0 .4 8g/L的情况下 ,在实验 3h和 5h后 ,可将初始浓度 10 6mg/L的NH+ 4 N和初始浓度 4 9.9mg/L的NO-2 N全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群 亚硝酸氮 自养菌 异养菌 水处理 水产养殖业
下载PDF
A/O中试工艺中亚硝酸氮积累现象的消失与重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永臻 吴学蕾 马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应用A/O工艺处理低C/N比的生活污水,SRT维持在15d左右,水温控制在21—25℃,pH值在7·2—7·6之间,污泥浓度为2500—4500mg·l-1,通过控制溶解氧(DO)浓度实现了亚硝酸氮积累、消失和重现.维持较低的DO浓度(≤0·7mg·... 应用A/O工艺处理低C/N比的生活污水,SRT维持在15d左右,水温控制在21—25℃,pH值在7·2—7·6之间,污泥浓度为2500—4500mg·l-1,通过控制溶解氧(DO)浓度实现了亚硝酸氮积累、消失和重现.维持较低的DO浓度(≤0·7mg·l-1)可使亚硝酸氮积累现象重现.在两次试验的比较中,亚硝酸氮积累破坏的愈彻底相应恢复的过程就愈漫长.在长期较低的DO浓度条件下,亚硝酸菌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溶解氧,在与丝状菌竞争DO中占到优势,因此,污泥沉淀性能很好,没有产生严重污泥膨胀.同时分析了pH值、游离氨(FA)浓度、温度等对亚硝酸氮积累的影响,DO是影响亚硝酸氮积累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脱 A/O工艺 亚硝酸氮 溶解氧.
下载PDF
亚硝酸氮和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鲜娇 邱德全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3,共5页
在养殖水体中含不同浓度亚硝酸氮的情况下,用副溶血弧菌浸泡感染的方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 usvannamei)进行毒性实验;并检测了凡纳滨对虾在亚硝酸氮和弧菌胁迫下的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研究亚硝酸氮和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 在养殖水体中含不同浓度亚硝酸氮的情况下,用副溶血弧菌浸泡感染的方式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 usvannamei)进行毒性实验;并检测了凡纳滨对虾在亚硝酸氮和弧菌胁迫下的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研究亚硝酸氮和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Ⅰ:亚硝酸氮浓度为0.75、1.50、3.00mg/L组分别胁迫健康凡纳滨对虾,对虾的血细胞数、血清酚氧化酶活力、酸性磷酸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5mg/L)(P<0.05);10d时,0.005、0.75、1.50、3.00mg/L组的对虾死亡率分别达到0%、16.7%、20.0%、26.7%。实验Ⅱ:亚硝酸氮胁迫同时,用副溶血弧菌感染对虾,与实验Ⅰ相比,对虾的各项免疫指标受到的影响更大,其各项免疫指标与相应的实验Ⅰ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第10天时,0.005、0.75、1.50、3.00mg/L对虾死亡率分别达到33.3%、40.0%、46.7%、50.0%。可见亚硝酸氮浓度越高,弧菌对对虾免疫力的破坏性越大,对虾的死亡率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副溶血弧菌 凡纳滨对虾 免疫指标
下载PDF
水和食品中亚硝酸氮的流动注射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凤林 姚婕 +1 位作者 冯建章 马惠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75-77,共3页
亚硝酸氮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测定饮用水及地表水中亚硝酸氮的含量有助于推测环境污染的程度。有些食品添加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蔬菜存放不当也会腐败变质而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食入人体后可与胃里的胺类和酰胺类化合物化合... 亚硝酸氮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测定饮用水及地表水中亚硝酸氮的含量有助于推测环境污染的程度。有些食品添加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蔬菜存放不当也会腐败变质而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食入人体后可与胃里的胺类和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生成有很强致癌作用的亚硝胺化合物。饮用水或食物中含亚硝酸盐过多会危害人体健康,误食工业用盐(NaNO2)甚至会中毒死亡。因此,采用方便快速的方法测定亚硝酸氮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亚硝酸氮 流动注射 分析
下载PDF
投加微生物制剂对对虾养殖池总氨氮与亚硝酸氮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飞 李小龙 +1 位作者 赵强忠 赵谋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4,共4页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 监测并分析了单独或组合加入光合细菌、益生菌(酵母与乳杆菌)和芽孢杆菌后,对虾养殖池凌晨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变化。试验分为6组,即3个单独添加组(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组)和3个组合添加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制剂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组、光合细菌与芽孢杆菌组、益生菌与芽孢杆菌组池塘水体中总氨氮水平提高了41%-99.8%;而光合细菌组、光合细菌与益生菌组无显著性变化,但亚硝酸氮水平有所升高(107%-210%)。单独添加组水体中总氨氮水平的变化强弱顺序为芽孢杆菌〉益生菌〉光合细菌,组合添加组为芽孢杆菌与益生菌组〉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组〉益生菌与光合细菌组。试验期间各组养殖池中总氨氮浓度为0.51-1.94mg/L、亚硝酸氮水平为0.016-0.096mg/L,均在安全浓度以下,说明添加微生物制剂未引起池塘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毒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对虾养殖 亚硝酸氮
下载PDF
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赟 王刚 +2 位作者 陈兆明 张锐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569-10572,10659,共5页
[目的]为对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结果]先感染WSSV试验中,亚硝酸氮浓度在渐变和突变过程中对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0.05).突变试验... [目的]为对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结果]先感染WSSV试验中,亚硝酸氮浓度在渐变和突变过程中对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0.05).突变试验中起始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组凡纳滨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2.2% 、70.0%和76.7%,病毒含量分别为7.0×10^6、1.2×107和9.4×10^6copy/g;渐变试验中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0.0%、63.3%和66.7%,病毒含量分别为4.7×10^6、2.7×10 7和1.1 × 10^7 copy/g.后感染WSSV试验中24h对虾死亡率低于12.2%,48h后突变组首先出现死亡高峰,72 ~ 120 h存在显著差异(P<0.05);渐变组试验中起始、中、高浓度亚硝酸氮组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分别为21.1%、30%和50%,病毒含量分别为9.8×10^4 、2.2×105和2.3×10v6 copy/g;突变组试验中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分别为31.1% 、48.9%和61.1%,病毒含量分别为2.7×10^5、2.1×10^6和5.2×10^6 copy/g.[结论]携带WSSV的凡纳滨对虾对亚硝酸氮浓度变化更敏感,更易引起WSSV从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亚硝酸氮突变影响对虾对WSSV的易感性比渐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含量
下载PDF
亚硝酸氮胁迫下噬菌体防治凡纳滨对虾弧菌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鲜娇 邱德全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8-382,共5页
在养殖水体不同亚硝酸氮的条件下,通过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试验和检测对虾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对对虾弧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设置0.005(对照)、0.751、.50 mg/L和3.00 mg/L 4个不同亚硝酸氮的质量浓度作为胁迫组,... 在养殖水体不同亚硝酸氮的条件下,通过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试验和检测对虾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来研究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对对虾弧菌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设置0.005(对照)、0.751、.50 mg/L和3.00 mg/L 4个不同亚硝酸氮的质量浓度作为胁迫组,并在此基础上加入副溶血弧菌设置为胁迫感染组,加入副溶血弧菌和噬菌体设置为噬菌体防治组。结果表明,毒性试验中,噬菌体防治组试验指标与胁迫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与感染胁迫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各组相应的试验中,胁迫感染组对虾血细胞数<噬菌体防治组<胁迫组。除对照组和3.00 mg/L组,所有试验组对虾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酸性磷酸酶活力变化规律均为先升后降。第10 d,0.005 mg/L和0.75mg/L组中,噬菌体防治组中对虾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酸性磷酸酶活力与相应的胁迫组差异不显著(P>0.05),噬菌体防治组和胁迫组同与弧菌感染组差异均显著(P<0.05),酶活力指标均高于相应的弧菌感染组;在1.50 mg/L和3.00 mg/L组中,噬菌体防治组中对虾血清酶活变化与胁迫组差异显著(P<0.05),除酚氧化酶活力外,对虾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酸性磷酸酶活与感染组差异均显著(P<0.05)均高于弧菌感染组。噬菌体只有在亚硝酸氮浓度低时能有效地防治对虾弧菌病,高浓度亚硝酸氮胁迫下只能缓解弧菌对对虾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 弧菌病 凡纳滨对虾
下载PDF
亚硝酸氮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红 林能锋 +1 位作者 张文焕 傅文庆 《福建畜牧兽医》 2006年第5期13-14,共2页
应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得到NO2--N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96h LC50为33.9mg/L,按0.1的应用系数计算其安全应用浓度为3.39mg/L。
关键词 日本对虾 亚硝酸氮 急性毒性 安全浓度
下载PDF
亚硝酸氮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急性毒性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甄姣 夏灵敏 +1 位作者 吴常文 徐佳晶 《河北渔业》 2009年第7期8-11,共4页
研究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亚硝酸氮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浓度亚硝酸氮急性毒性胁迫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酶活性(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并对其... 研究采用常规生物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了亚硝酸氮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在不同浓度亚硝酸氮急性毒性胁迫下,曼氏无针乌贼幼体内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酶活性(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并对其致死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96 h的急性毒性实验对曼氏无针乌贼幼体的存活和免疫系统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在亚硝酸氮胁迫下,ACP活性在0.03 mg/L时急剧上升到最高,随胁迫浓度的增高,活性逐渐下降,在3.34 mg/L时低于对照组,在最高浓度胁迫下活性降到最低;ALP活性随亚硝酸氮胁迫浓度的增高也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在亚硝酸氮胁迫下逐渐升高,在0.03 mg/L时达到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但直到6.67 mg/L时才低于对照组;CAT活性也在0.03mg/L时即达到最高,但在0.67 mg/L时即低于对照组,并在最高浓度时降到最低。本实验还得出,亚硝酸氮的LC50(mg/L)为3.71 mg/L,安全浓度(mg/L)为0.01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曼氏无针乌贼 急性毒性 免疫活性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污水中的亚硝酸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庆凯 纪晓娜 +3 位作者 艾胜书 左妍 万立国 边德军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1-53,共3页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的方法检测污水中亚硝酸氮(NO2--N)的试验进行了流动相比例和流速、色谱柱温度、进样量和DAD检测波长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经过简单处理、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为2.38min。使用十八...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的方法检测污水中亚硝酸氮(NO2--N)的试验进行了流动相比例和流速、色谱柱温度、进样量和DAD检测波长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品经过简单处理、外标法定量,保留时间为2.38min。使用十八烷基固定相(ODS)的色谱柱(5μm,125mm×4.6mm)和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2 mmol.L-1 H3PO4-17.5 mmol.L-1KH2PO4,pH=3.3)-乙腈(体积比93∶7)的流动相,流速0.8mL.min-1,柱温30℃,进样体积5μL,DAD检测波长为204nm;线性范围是0.1~15.0mg.L-1,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回收率在81.1%~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18%,最低检测限为0.043μg.mL-1(S/N=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污水 亚硝酸氮 水分析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酸氮快速准确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国铭 《水产养殖》 CAS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本研究提出了用液体标准色阶快速准确测定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比色方法。研究的液体标准色阶的稳定时间在一年以上,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测定误差分别为0.2mg/L和0.02mg/L。用本方法对名种类型的水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与传统的分光光度... 本研究提出了用液体标准色阶快速准确测定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比色方法。研究的液体标准色阶的稳定时间在一年以上,氨氮和亚硝酸氮的测定误差分别为0.2mg/L和0.02mg/L。用本方法对名种类型的水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适于海淡水养殖单位的现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测定方法 液体标准色阶法 比色方法 水产养殖 水质监测
下载PDF
“ZS活水菌”降亚硝酸氮的效果
17
作者 黄云芳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4,共1页
一、试验目的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 一、试验目的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养殖水体中由于大量的投饵而留下的残饵、水体中水生动物的大量排泄物的累积和定期使用的消毒药剂,把有害的和有益的细菌通通杀灭,氧气的供应不足,造成大量积累的氮素硝化过程受阻,形成池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高,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2毫克/升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活水 养殖水体 亚硝酸 硝酸盐浓度 红细胞数量 试验目的 中间产物
下载PDF
亚硝酸氮胁迫对刺参体壁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HSP7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芸燕 田相利 +1 位作者 于晓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5-42,共8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慢性亚硝酸氮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湿重(48.96±0.88)g)体壁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在0.12±57.50mg/L亚硝酸氮胁迫下,体壁中酸性...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慢性亚硝酸氮胁迫对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湿重(48.96±0.88)g)体壁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刺参在0.12±57.50mg/L亚硝酸氮胁迫下,体壁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溶菌酶(LSZ)活性均在胁迫初期显著升高。到第20天时,57.50mg/L亚硝酸氮胁迫组刺参体壁中ACP、AKP和LSZ活性以及T-AO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浓度亚硝酸氮(0.12和2.30mg/L)胁迫能够显著提高刺参体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而高浓度亚硝酸氮(11.50和57.50mg/L)胁迫则显著抑制刺参体壁SOD和CAT的活性。刺参体壁中微量丙二醛(MDA)含量随亚硝酸氮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在体壁中的积累量增大。刺参体壁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量在亚硝酸氮胁迫初期迅速升高至最高,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趋于稳定,其最大表达量与亚硝酸氮浓度呈显著对数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刺参在低于2.30mg/L亚硝酸氮胁迫下,体内非特异性免疫酶能主动发挥作用;但在较高浓度亚硝酸氮胁迫下,体内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显著下降,且刺参体壁中MDA含量和HSP70的表达量可以较好的反映刺参受亚硝酸氮胁迫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亚硝酸氮 非特异性免疫 HSP70
下载PDF
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偏顶蛤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森 宁军号 +2 位作者 常亚青 李磊 李开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15-117,共3页
[目的]研究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偏顶蛤的急性毒性,为合理调控偏顶蛤水体中氨氮与亚硝酸氮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偏顶蛤对氨氮和亚硝酸氮毒性的耐受力。[结果]氨氮对偏顶蛤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58.85 mg/L... [目的]研究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偏顶蛤的急性毒性,为合理调控偏顶蛤水体中氨氮与亚硝酸氮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采用常规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偏顶蛤对氨氮和亚硝酸氮毒性的耐受力。[结果]氨氮对偏顶蛤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58.85 mg/L,安全浓度(SC)为15.89 mg/L;非离子氨对偏顶蛤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14.06 mg/L,安全浓度(SC)为1.41 mg/L。亚硝酸氮对试验蛤的半致死浓度96 h LC50为54.20 mg/L,安全浓度(SC)为5.42 mg/L。[结论]与亚硝酸盐相比,偏顶蛤对总氨氮毒性的耐受力更强,非离子氨对偏顶蛤的毒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顶蛤 非离子氨 亚硝酸氮 耐受力
下载PDF
养殖水体亚硝酸氮含量过高的预防和处理
20
作者 李奕雯 《海洋与渔业》 2010年第10期40-40,52,共2页
水体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总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和氮气(N2)。一般认为,硝酸氮、氮气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对养殖动物有较大的毒性,通常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 水体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主要有硝酸氮(NO3)亚硝酸氮(NO2)、总氨氮(包括分子态NH3和离子态NH4)和氮气(N2)。一般认为,硝酸氮、氮气对水生生物是无毒的。在养殖水体中,亚硝酸氮对养殖动物有较大的毒性,通常是衡量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也是养殖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养殖水体 含量 预防 水生生物 养殖动物 元素 离子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