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蔬菜汁部分替代亚硝酸盐对鲜烧鸡保质期的影响
1
作者 高雪琴 刘燕 +3 位作者 冯春梅 付丽 连伟帅 李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3,共8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复配的天然蔬菜汁部分替代亚硝酸盐对鲜烧鸡保质期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值和色差值等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佳范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复合蔬菜汁的最佳配比... 文章主要研究了复配的天然蔬菜汁部分替代亚硝酸盐对鲜烧鸡保质期的影响。以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pH值和色差值等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佳范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得出复合蔬菜汁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蔬菜汁添加量在10%~20%之间,胡萝卜汁、芹菜汁和亚硝酸盐的配比为10%胡萝卜汁+20%芹菜汁+0.005%亚硝酸盐时,防腐效果最佳。在常温贮存8 d后,鲜烧鸡的色泽、感官品质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此时烧鸡的TVB-N值为13.085 1 mg/100 g,硫代巴比妥酸(TBA)值为0.377 6 mg/kg,亚硝酸盐残留量为8.542 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结果表明,利用天然蔬菜汁部分替代亚硝酸盐在传统肉制品中应用,加工方式绿色健康,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蔬菜汁 芹菜汁 胡萝卜汁 烧鸡 保质期 亚硝酸盐
下载PDF
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残留状况及调控对策
2
作者 占绣萍 李建勇 +3 位作者 方朝阳 王齐旭 张恒铖 孔令娟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89-93,共5页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是评价蔬菜等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上海市蔬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结果,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残留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有机蔬菜和常规种植蔬...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残留量是评价蔬菜等农产品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上海市蔬菜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结果,对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危害、残留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对有机蔬菜和常规种植蔬菜、不同种类蔬菜、同一种类蔬菜不同品种、不同收获时间之间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残留差异与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学施用氮肥等调控对策,并呼吁科研工作者加快开展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生态减控综合技术集成研究及田间生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残留 调控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细菌菌群丰度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张庆芳 魏振勇 +4 位作者 于爽 王严 周姝静 迟乃玉 刘春莹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67-77,共11页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 为探究亚硝酸盐对东北酸菜发酵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设计自然发酵体系(S)和添加亚硝酸盐发酵体系(YS),监测发酵过程中东北酸菜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采用16S rDNA技术对理化指标变化明显时期的酸菜样本进行细菌属组成分析。结果表明,东北酸菜中的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等有害菌属大量繁殖,导致亚硝酸盐大量积累,而积累的亚硝酸盐对uncultured_bacterium_f_Enterobacteriaceae、Serratia和Enterococcus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又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对Serratia的抑制作用最强;乳酸菌能够降解亚硝酸盐,但亚硝酸盐对Lactococcus与Leuconostoc的生长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对Lactobacillus具有抑制作用,随着亚硝酸盐被大量降解,其对Lactobacillus的抑制作用会解除。亚硝酸盐通过影响菌属结构及丰度,进而影响发酵体系的理化指标及OD600nm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亚硝酸盐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下载PDF
浓度直读法快速测定市售腌菜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
4
作者 郭楠楠 王占华 许冰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0,共5页
该研究探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pH为2~6时,加入1 mL氨基磺酸溶液消除NO 2-的干扰,在此基础上,用浓度直读法测定5种市售腌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其亚硝酸盐含量在2.76~67.5 mg/kg之间,硝酸盐含量... 该研究探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pH为2~6时,加入1 mL氨基磺酸溶液消除NO 2-的干扰,在此基础上,用浓度直读法测定5种市售腌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其亚硝酸盐含量在2.76~67.5 mg/kg之间,硝酸盐含量在37.58~149.7 mg/kg之间,回收率在91.0%~110.0%之间。与GB 5009.33-2016第二法相比,经F检验和t检验,二者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国标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需进行复杂计算、测定速度快、仪器便于携带等优点,适用于腌菜中亚硝酸盐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菜 浓度直读法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下载PDF
亚硝酸盐清除剂研究进展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5
作者 赵长青 代锦苹 +6 位作者 方春玉 刘世欣 朱荣贵 冉光雨 郭志强 周云川 赵志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2,220,共6页
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尤其是在肉制品加工工业中具有抑菌、抗氧化、赋予肉制品特殊风味及发色等重要作用。然而,亚硝酸盐的摄入超出正常范围会造成身体组织的氧气不足,还可形成亚硝胺,最终引发癌症,但目前还未发现单一物质可替代亚硝酸... 亚硝酸盐在食品工业,尤其是在肉制品加工工业中具有抑菌、抗氧化、赋予肉制品特殊风味及发色等重要作用。然而,亚硝酸盐的摄入超出正常范围会造成身体组织的氧气不足,还可形成亚硝胺,最终引发癌症,但目前还未发现单一物质可替代亚硝酸盐。可见,有效控制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亚硝酸盐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通过对从蔬菜、水果等中提取的具有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天然物质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进行概述,为具有亚硝酸盐清除作用的物质在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亚硝酸盐 清除剂 食品安全
下载PDF
亚硝酸盐中毒死亡1例法医学分析
6
作者 王广东 武志伟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5-45,48,共2页
1案例介绍.1.1案情摘要.案例男,23岁,2020-01-24日被发现死于租住的房屋内。现场门窗未见破坏及人进入的痕迹,屋内物品整齐,财物未见翻动痕迹。尸体仰卧于床上,双臂上举、双手呈握拳状,床头柜见一空矿泉水瓶。1.2尸体检验.2020-01-24日... 1案例介绍.1.1案情摘要.案例男,23岁,2020-01-24日被发现死于租住的房屋内。现场门窗未见破坏及人进入的痕迹,屋内物品整齐,财物未见翻动痕迹。尸体仰卧于床上,双臂上举、双手呈握拳状,床头柜见一空矿泉水瓶。1.2尸体检验.2020-01-24日进行尸表检查,尸斑位于体背侧未受压部位,下肢尸斑呈蓝褐色。双侧睑结膜见点状出血,口腔内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鼻尖及左侧鼻腔内见少量干涸血液,指甲苍白,耳垂发绀,余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中毒 尸检
下载PDF
用于氨电氧化反应生成硝酸盐/亚硝酸盐的金属基电催化剂:过去、现在和未来
7
作者 田芸睿 谭皓天 +4 位作者 李霞 贾晶晶 毛子贤 刘健 梁骥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50,共26页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统称为NO_(2/3)−)是工业、农业和食品工程中的重要物质.目前通过Ostwald氧化法制备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氨的电催化氧化是一种低排放和节能的低温工艺过程,可以持续生产NO_(2/...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统称为NO_(2/3)−)是工业、农业和食品工程中的重要物质.目前通过Ostwald氧化法制备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过程常常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氨的电催化氧化是一种低排放和节能的低温工艺过程,可以持续生产NO_(2/3)−,避免了有害的N2O的形成,并且可以完全由可再生电力供电.目前对氨氧化反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氨裂解制氢和直接氨燃料电池上,而对氨转化为NO_(2/3)−的研究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氨电催化工作的基础上,对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设计思路进行了综述.本文从电催化氨氧化反应(AOR)可能的反应机理入手,介绍了AOR的反应条件、检测方法、原位表征方法以及理论计算的研究成果,在总结了影响AOR催化剂催化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近年来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以及合成方法,并对未来氨领域的发展提出展望.首先,基于反应原理以及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路径等方面讨论了AOR的关键难点.然后,系统性总结了AOR的测试要求以及原位拉曼、原位红外、原位电化学质谱和原位X射线吸收光谱等技术在AOR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密度泛函理论对于研究AOR催化过程中的反应能垒和催化剂电子轨道分布的贡献.催化剂合金设计、界面工程、非晶化处理、单原子或双原子调制等可控策略有助于抑制副反应的进行以及电解过程中产生的腐蚀性物质对电极的破坏.最后,介绍了氨氧化在光、热以及生物催化领域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当前AOR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如将先进的材料设计与理论计算相结合,有助于寻找新的高性能AOR电催化剂.催化体系的改进和反应器的优化将加速大规模绿色、高效、低能耗电催化制备NO_(2/3)−的产业化.综上所述,AOR领域取得的进展说明氨电氧化制备NO_(2/3)−用于工业生产具有可行性,这为满足不断增长的NO_(2/3)−供应需求带来了新的机遇.尽管AOR仍面临性能不高、工艺不成熟等难题,但随着理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原位表征技术不断地开发利用,未来高效、稳定的AOR催化剂会不断的出现.本文也为生成NO_(2/3)−的催化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反应 硝酸盐 亚硝酸盐 非贵金属催化剂
下载PDF
靶向细胞器的过氧亚硝酸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淑芬 马晓 +1 位作者 蓝庆春 吴勇权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10-19,共10页
过氧亚硝酸盐(ONOO^(-))作为氧代谢的重要产物,在免疫应答、细胞信号转导等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ONOO^(-)的水平异常会损伤细胞生物分子,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监测活细胞中ONOO^(-)的含量变化,而ONOO^(-)的... 过氧亚硝酸盐(ONOO^(-))作为氧代谢的重要产物,在免疫应答、细胞信号转导等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ONOO^(-)的水平异常会损伤细胞生物分子,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监测活细胞中ONOO^(-)的含量变化,而ONOO^(-)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亚细胞区,所以开发亚细胞的ONOO^(-)水平变化的监测手段更有研究价值。为此,多种具有靶向细胞器的ONOO^(-)荧光探针被设计、开发和应用。重点介绍了近6年来具有线粒体、溶酶体和内质网靶向能力的ONOO^(-)荧光探针的代表性例子。综述了这些荧光探针的细胞器靶向策略、结构、荧光行为和生物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亚硝酸盐 亚细胞水平 荧光探针 荧光检测 荧光成像
下载PDF
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离子色谱-电导/紫外检测研究
9
作者 朱林 陈鑫茹 +3 位作者 施海蔚 周小华 袁耀佐 朱晓玥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15-121,共7页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抑制电导(IC-CD)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搭建在线膜抑制系统,结合LC-MS/MS技术进行结构确证,为药用辅料乳糖的前置风险控制提供新的策略。方法:IC-CD检测法... 目的:建立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抑制电导(IC-CD)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法。搭建在线膜抑制系统,结合LC-MS/MS技术进行结构确证,为药用辅料乳糖的前置风险控制提供新的策略。方法:IC-CD检测法和HPLC-UV检测法均采用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 mm×250 mm)和保护柱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4.0 mm×50 mm)。IC-CD检测法流动相为氢氧化钾溶液,梯度洗脱,抑制型电导检测器的电导池温度为30℃;HPLC-UV检测法流动相为5 mmol·L^(-1)氢氧化钠溶液,检测波长为210 nm;两种方法的流速均为1.0 mL·min^(-1),柱温均为30℃,进样量均为25μL。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亚硝酸根在0.03~10μg·mL^(-1)范围内、硝酸根在0.02~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均为良好(r>0.999);亚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75 ng,硝酸根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5 ng和0.50 ng;回收率在84.00%~100.70%之间;进样精密度RSD(n=6)在0.27%~1.33%之间;均满足检验需求。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前处理简单的优势,可表征药用辅料乳糖中痕量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含量,也为其他药用辅料前置风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 药用辅料 亚硝酸盐 硝酸盐 离子色谱-抑制电导检测法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
下载PDF
化学清洗液中亚硝酸盐分析方法建立
10
作者 罗远 杨艳 周素兰 《大氮肥》 CAS 2024年第2期128-131,共4页
通过试验确定化学清洗液中亚硝酸盐的分析方法。根据亚硝酸盐的特点,选择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直接滴定法和间接滴定法,以及稀释样品进行分光光度法进行试验,并且用亚硝酸盐基准试剂作为样品对设计的方法进行验证,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化学清洗液 亚硝酸盐 分析方法 准确性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不确定度评定
11
作者 刘劲 钱思宏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9期103-106,共4页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来分析食品中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的全过程,并对该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分析实验全过程影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各种因素,包括称量、定容、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以及测量的重复性等,识别、评估...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来分析食品中亚硝酸钠含量测定的全过程,并对该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通过分析实验全过程影响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各种因素,包括称量、定容、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拟合以及测量的重复性等,识别、评估实验过程中影响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为(1.000±0.133)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亚硝酸盐 不确定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食品中亚硝酸盐检测关键影响因素探究
12
作者 王强立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扩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将检... 目的:运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33—2016)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食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方法:将标准溶液和待测溶液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测定,扩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将检测过程分为4个步骤,分别进行加标回收试验,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标准电极电势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结果:亚铁氰化钾溶液久置后可能分解产生Fe^(3+),Fe^(3+)可氧化亚硝酸根导致检测结果偏低,其他溶液相对稳定。结论:GB 5009.33—2016中分光光度法稳定可靠,亚铁氰化钾溶液的稳定性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亚硝酸盐 亚铁氰化钾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亚硝酸盐在小棚虾养殖中的危害与防治
13
作者 洪枫 吴春香 《科学养鱼》 2024年第3期60-61,共2页
近几年,小棚虾养殖异军突起,但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已经严重影响了对虾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跟踪案例,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危害、预防、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养殖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一、小棚虾养殖... 近几年,小棚虾养殖异军突起,但水体中亚硝酸盐偏高,已经严重影响了对虾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本文主要结合实际跟踪案例,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危害、预防、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养殖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一、小棚虾养殖中水体亚硝酸盐产生的原因正常小棚虾养殖水体亚硝酸盐一般以不超过0.1毫克/升为宜,当其积累到0.1毫克/升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养殖 亚硝酸盐 养殖水体 小棚 危害与防治 对虾 从业者 异军突起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淡水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氮的研究
14
作者 李亚 李会兰 +2 位作者 李恒亮 朱吉东 谭彦飞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3期77-84,共8页
含氮化合物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可靠、精确、快速的监测方法作为支撑。采用连续流动仪法对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精密度、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四氮... 含氮化合物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可靠、精确、快速的监测方法作为支撑。采用连续流动仪法对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总氮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精密度、准确性、加标回收率、“四氮”关系均满足方法要求。说明连续流动分析仪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稳定性好,可实现样品在线消解、连续检测,简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更适用于大批量含氮化合物的水质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亚硝酸盐 硝酸盐 氨氮 总氮 水质监测
下载PDF
饮用水中游离氯对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及干扰消除方法
15
作者 骆敏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86-0190,共5页
本文集中探讨饮用水中游离氯对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及有效的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游离氯与亚硝酸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可能存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些作用显著影响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检测准确性,游离氯含量... 本文集中探讨饮用水中游离氯对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及有效的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游离氯与亚硝酸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其中可能存在氧化还原反应,这些作用显著影响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的检测准确性,游离氯含量和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存在负相关关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验探讨了游离氯干扰消除技术并比较其优劣势。我们发现,适当的干扰消除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亚硝酸盐加标回收率检测准确性,从而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监测提供更可靠的方法。此外,本实验还探讨了这些干扰消除方法对饮用水质量保障的意义,强调了监测亚硝酸盐在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游离氯 亚硝酸盐 加标回收率 干扰消除方法
下载PDF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
16
作者 蔡敏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1-0174,共4页
探究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疑似尿路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以尿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单一指标检测联合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受检者进行尿培养结果阳... 探究尿干化学亚硝酸盐联合白细胞检测在尿路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能。方法 将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疑似尿路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核心,以尿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单一指标检测联合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60例受检者进行尿培养结果阳性50例,占比是83.33%。联合检测组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与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亚硝酸盐组与白细胞组(p<0.05);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明显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对尿路细菌感染的诊断较之单一检测,可以提升其准确率与特异度,对其阳性预测值提升有一定价值,同时也可以保证其阳性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得到明显提高,增强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干化学亚硝酸盐 联合 白细胞 尿路细菌感染
原文传递
荧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米粉中的亚硝酸盐
17
作者 范超 赵涛 +3 位作者 贺思璐 陈建花 邓卫芳 肖盼 《现代食品》 2024年第5期183-187,20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米粉中的亚硝酸盐。方法:米粉样品经60℃超声萃取,同时酶解米粉样品中的淀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去除样品中的脂肪和沉淀蛋白质,加入活性炭吸附消除样品浊度或色度干扰,过滤后取上清液加入2,3-二氨基萘...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光度法测定婴幼儿米粉中的亚硝酸盐。方法:米粉样品经60℃超声萃取,同时酶解米粉样品中的淀粉,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去除样品中的脂肪和沉淀蛋白质,加入活性炭吸附消除样品浊度或色度干扰,过滤后取上清液加入2,3-二氨基萘生成2,3-萘三唑。采用荧光光度计进行检测,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50 nm。结果:亚硝酸盐在0~0.10 mg·L^(-1)具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28 mg·kg^(-1)和0.085 mg·kg^(-1),回收率在94.0%~97.7%,相对标准偏差在0.17%~0.8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准确的荧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婴幼儿米粉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婴幼儿米粉 荧光光度法 谷物辅助食品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分子氨和亚硝酸盐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寿兵 陈浩 +2 位作者 刘兴国 隗琪 蔡桢杰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5-822,共8页
在中国淡水池塘养殖中,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年产量最大的品种,其发展前景广阔。池塘中分子氨和亚硝酸盐浓度(ρ)高低对其生存和健康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将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 在中国淡水池塘养殖中,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年产量最大的品种,其发展前景广阔。池塘中分子氨和亚硝酸盐浓度(ρ)高低对其生存和健康生长至关重要。本文将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氨和亚硝酸盐对草鱼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ρ的基准范围。具体结果为:对分子氨(ρ以NH_(3)计),死亡期ρ>0.52 mg/L、危险期ρ的范围为(0.37,0.52]mg/L、影响期ρ的范围为(0.05,0.37]mg/L、正常期ρ的范围为(0.02,0.05]mg/L和最适期ρ≤0.02 mg/L;对亚硝酸盐(ρ以N计),死亡期ρ>5.00 mg/L、危险期ρ的范围为(0.80,5.00]mg/L、影响期ρ的范围为(0.10,0.80]mg/L、正常期ρ的范围为(0.05,0.10]mg/L和最适期ρ≤0.05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亚硝酸盐 生态适宜度 基准
下载PDF
5种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
19
作者 徐煜 胡晓娟 +4 位作者 张淞 徐武杰 苏浩昌 文国樑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是常见的污水、废水处理微生物,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效应的影响,将HDRR2Y菌株发酵液添加至含有高浓度NH_(4)^(+)-N或NO_(2)^(-)-N的养殖水体中,... 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是常见的污水、废水处理微生物,为探究环境因子对赤红球菌HDRR2Y去除氨氮(NH_(4)^(+)-N)和亚硝酸盐(NO_(2)^(-)-N)效应的影响,将HDRR2Y菌株发酵液添加至含有高浓度NH_(4)^(+)-N或NO_(2)^(-)-N的养殖水体中,通过国标法检测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的变化,检验菌株培养液去除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效果。按照温度、转速、盐度、接种菌量、底物浓度(氨氮和亚硝酸盐)5个因素进行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探讨这些因子对赤红球菌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菌株HDRR2Y浓度在36 h内从初始的5×10^(4)CFU·mL^(-1)增至4.08×10^(9)CFU·mL^(-1)。添加菌株培养液后,养殖水体氨氮质量浓度从初始的15 mg·L^(-1)降至5.56 mg·L^(-1),去除率为62.96%;亚硝酸盐质量浓度从15 mg·L^(-1)降至6.95 mg·L^(-1),去除率为59.37%。5种因子中,温度和氨氮浓度对菌株HDRR2Y去除氨氮影响最显著(P<0.05),影响权重程度依次为:温度>氨氮浓度>转速>菌量>盐度;温度和转速是影响去除亚硝酸盐最显著的两个因子(P<0.05),权重程度依次为:温度>转速>盐度>亚硝酸盐浓度>菌量。可见,菌株HDRR2Y培养液具有良好的去除氨氮、亚硝酸盐的作用,且温度是影响HDRR2Y去除氨氮、亚硝酸盐效率的最显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红球菌 氨氮 亚硝酸盐 去除率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光纤耦合微通道反应系统原位监测海水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研究
20
作者 姜双城 杜虹 +7 位作者 郑惠东 汤新华 潘文涛 高俊 范丹阳 林琪 吕海霞 林旭聪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8-146,共9页
原位监测海水中氨氮(NH_(3)-N)和亚硝酸盐(NO_(2)^(-))对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十分重要。针对现有的氨氮、亚硝酸盐原位监测仪器难以在同一检测模块中分别实现荧光和分光光度分析,仪器高效集成及利用受到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光纤耦合微通... 原位监测海水中氨氮(NH_(3)-N)和亚硝酸盐(NO_(2)^(-))对于水体富营养化评价十分重要。针对现有的氨氮、亚硝酸盐原位监测仪器难以在同一检测模块中分别实现荧光和分光光度分析,仪器高效集成及利用受到限制等问题,本文基于光纤耦合微通道反应系统,通过光波长切割、光纤波导和微通道反应Z型检测池等技术集成和条件优化,提出了在同一光纤偶联微反应系统中实现氨氮荧光分析和亚硝酸盐分光光度分析的原位测定技术。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荧光和可见光光度法的模式切换并可分别测定NH_(3)-N和定;不同的盐度对氨氮和亚硝酸盐测定影响较小;不同浊度下氨氮测定误差为-6.6%~2.5%,浊度补偿校正后NO_(2)^(-)测定误差小于0.1%。将该仪器应用于养殖海水中开展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原位分析,仪器原位监测值与实验室方法测定值相符合。本文所提出的技术在同一模块中分别实现了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荧光和分光光度两种模式的原位监测,为海水营养盐原位监测仪器的集成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监测 光纤耦合 微通道反应系统 氨氮 亚硝酸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