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5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硝酸钠生产中溶液组成对产率和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王娟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48-0151,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亚硝酸钠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该类物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液组成,对其产率和质量产生的影响。采用实验分析的方式,既讨论了亚硝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组成,也需要从其工艺条件方面着手,在实验中探讨溶液组成对产率和质... 本文主要分析亚硝酸钠的优点和缺点,以及该类物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液组成,对其产率和质量产生的影响。采用实验分析的方式,既讨论了亚硝酸钠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组成,也需要从其工艺条件方面着手,在实验中探讨溶液组成对产率和质量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合适的溶液组成形式,对亚硝酸钠的产率和质量有着明显的提升效果,通过做好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生产工艺优化提供有利条件,利于产品质量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生产 优缺点 原料组成与工艺 产率 质量 影响
下载PDF
亚硝酸钠、硝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污染防治
2
作者 梅俊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3期0132-0135,共4页
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而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中,传统工艺存在着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多、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 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化工原料,在各个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目前,我国亚硝酸钠和硝酸钠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而在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中,传统工艺存在着反应不完全、副产物多、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并产生大量含氮废水和含氰废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和环保要求是目前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亚硝酸钠、硝酸钠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硝酸钠 生产工艺改进 污染防治
下载PDF
亚硝酸钠生产工艺的模拟与优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3
作者 梅俊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186-0190,共5页
亚硝酸钠生产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能源消耗占生产成本50%以上。目前我国致力于从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变成高效能源使用者,其中降低能耗,亚硝酸钠行业责无旁贷。本文对亚硝酸钠生产工艺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相关问题研究。对不同工... 亚硝酸钠生产行业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能源消耗占生产成本50%以上。目前我国致力于从目前的低效能源使用者变成高效能源使用者,其中降低能耗,亚硝酸钠行业责无旁贷。本文对亚硝酸钠生产工艺进行系统性分析,探讨相关问题研究。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类似化工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生产工艺 模拟优化
下载PDF
蔬菜及其腌制品亚硝酸钠含量变化及阻断技术研究
4
作者 喻凤香 陈煦 +3 位作者 林继华 刘羽平 陈祖武 曾思景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3年第6期69-74,共6页
为探究亚硝酸钠的生成规律及绿色阻断技术,以及为蔬菜腌制品的安全生产与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参考,本研究监测了自然存放蔬菜、不同污染程度的烹饪蔬菜、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泡菜、酸菜、外婆菜等的亚硝酸钠含量变化规律,测定了稻谷中的活性... 为探究亚硝酸钠的生成规律及绿色阻断技术,以及为蔬菜腌制品的安全生产与居民膳食指南提供参考,本研究监测了自然存放蔬菜、不同污染程度的烹饪蔬菜、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泡菜、酸菜、外婆菜等的亚硝酸钠含量变化规律,测定了稻谷中的活性物质谷维素和紫苏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谷维素试验组、紫苏试验组亚硝酸钠含量峰值分别为泡豆角7.94、1.75、6.53 mg/kg,干腌豆角1.27、1.24、0.7 mg/kg,泡萝卜4.3、3.3、3.3 mg/kg,干腌萝卜14.7、13.5、3 mg/kg。结果表明,紫苏和谷维素对亚硝酸钠具有清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腌制品 亚硝酸钠 谷维素 紫苏 消除
下载PDF
亚硝酸钠拜师记
5
作者 李想 王太宝 +1 位作者 吕萍 丁寒锋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7期32-37,共6页
食品防腐剂的出现极大地延长了食品保存的时间,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几类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原理和利弊,旨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的... 食品防腐剂的出现极大地延长了食品保存的时间,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食品安全问题,但仍然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几类食品防腐剂的作用原理和利弊,旨在向大众普及科学的防腐剂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钠 防腐剂 苯甲酸钠
下载PDF
消除亚硝酸钠法测定消毒液中的苯扎溴铵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景东 庄甲举 +2 位作者 勾凌燕 居桂平 高贞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4期52-53,共2页
利用氨基磺酸铵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除去苯扎溴铵消毒液中的亚硝酸钠,样品不经分离,在262 nm 波长测定吸收度,计算苯扎溴铵消毒液中的苯扎溴铵。相关系数γ= 0.9998 ,平均回收率在99 .8 % ,R... 利用氨基磺酸铵与亚硝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除去苯扎溴铵消毒液中的亚硝酸钠,样品不经分离,在262 nm 波长测定吸收度,计算苯扎溴铵消毒液中的苯扎溴铵。相关系数γ= 0.9998 ,平均回收率在99 .8 % ,RSD= 0 .8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溴铵 亚硝酸钠 消除亚硝酸钠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谭树华 何典翼 +1 位作者 严芳 梁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24,共4页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g.L-1)亚硝酸钠在不同处理时间(24、48、72、96 h)对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 mg.L-1和1.0mg.L-1处理组在4 d暴露中,...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3.0 mg.L-1)亚硝酸钠在不同处理时间(24、48、72、96 h)对鲫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5 mg.L-1和1.0mg.L-1处理组在4 d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平稳增加,差异不显著,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4 d的暴露中,丙二醛含量增加明显,暴露后96 h显著升高,表明肝脏过氧化程度加深;(2)各处理组的T-AOC在暴露48 h后均表现出增加,且增加量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在暴露后的72 h和96 h,0.5 mg.L-1和1.0 mg.L-1处理组T-AOC仍保持增加,反映此时鲫鱼肝脏仍有抗氧化物质储备或产生,但对于2.0 mg.L-1和3.0 mg.L-1处理组,在暴露后72 h,T-AOC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在96 h,T-AOC水平已低于对照组,说明此时抗氧化物质已经逐渐衰竭,抗氧化保护机制已受到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亚硝酸钠 肝脏 丙二醛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谭树华 罗少安 +2 位作者 梁芳 严芳 何典翼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8,共3页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亚硝酸钠浓度(0.5mg/L、1.0mg/L、2.0mg/L和3.0mg/L)处理不同时间后对鲫鱼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处理后24h,各浓度处理组的CAT活性增加;当处理时间延长时,2.0mg/L和3.0mg/L处理组CAT活性受到抑制,抑制程度与其剂量高低和暴露时间的长短呈正相关,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而0.5mg/L和1.0mg/L处理组CAT活性在暴露后48h显著升高,在96h时下降至稍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CAT活性对亚硝酸钠胁迫较为敏感,提示有可能成为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的一个合适的生物指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肝脏 过氧化氢酶 亚硝酸钠 过氧化氢酶活性 肝脏 鲫鱼 过氧化氢酶(CAT) 时间-效应关系 CAT活性 处理时间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亚硝酸钠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燕燕 陈春生 +3 位作者 刘新霞 田芳露 崔彦龙 仇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2,I0002,共4页
目的:考察运动训练对亚硝酸钠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采用被动跑轮法进行运动训练。训练6周后,采用小鼠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考察运动训练对亚硝酸钠致记忆障碍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采用被动跑轮法进行运动训练。训练6周后,采用小鼠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定向游泳实验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变性、脱落;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小鼠游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SOD活力显著增强(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及脱落显著改善。结论: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亚硝酸钠所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训练 亚硝酸钠 学习记忆 学习记忆障碍
下载PDF
紫外、亚硝酸钠诱变筛选高产耐有机溶剂脂肪酶菌株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吕熹 王刚 +2 位作者 李俊 王海娟 陈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97,共4页
以蜡状芽孢杆菌SW0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得到突变株BZ-3,其产脂肪酶的活力较SW06提高2.49倍。再对BZ-3进行亚硝酸钠诱变,得到突变株BF-3,产脂肪酶活力较SW06提高4.11倍。将BF-3传到第5代,其产酶较稳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脂肪酶 紫外诱变 亚硝酸钠诱变
下载PDF
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志华 谢松 +1 位作者 王维娜 王军霞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6,共5页
针对目前危害虾类养殖的水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亚硝酸盐和多聚磷酸盐污染 ,主要研究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影响。通过实验得出 :亚硝酸钠对日本沼虾 2 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46、2 6、1 3 3 3mg L ,多聚磷酸钠对... 针对目前危害虾类养殖的水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亚硝酸盐和多聚磷酸盐污染 ,主要研究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影响。通过实验得出 :亚硝酸钠对日本沼虾 2 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46、2 6、1 3 3 3mg L ,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 2 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 2 3 3 3 3、1 1 80、1 0 80mg L。实验表明 ,活性氧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 ,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先稍微增加 ,后又下降 ,这表明虾的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的毒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但随着毒物浓度增大 ,虾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 ,虾的免疫功能下降 ,抗病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亚硝酸钠 多聚磷酸钠 半致死 超氧阴离子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发的肝内胆管癌动物模型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平 庄大勇 +2 位作者 陈海 王细文 李洪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63-964,共2页
目的 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发叙利亚地鼠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观察胆管癌发生过程的病理变化。方法以 800 mg/L的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溶液作为 50只 6周龄叙利亚地鼠的饮用水,每周饮用 6 d,连续饮用 24周,... 目的 用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诱发叙利亚地鼠肝内胆管癌(ICC)动物模型,观察胆管癌发生过程的病理变化。方法以 800 mg/L的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溶液作为 50只 6周龄叙利亚地鼠的饮用水,每周饮用 6 d,连续饮用 24周,定期分批处死动物,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诱癌早期出现卵圆细胞增生、管状增生及小胆管的缀性增生,中期主要病变为肝内胆管上皮乳头状增生、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胆管纤维化,晚期可见肝内胆管腺瘤和腺癌。晚期肝内胆管癌的发生率达50.0%(10/20)。结论该动物模型与人类肝内胆管癌发生发展的过程相似,方法简便、经济、可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肝内胆管的各种增生性病变与ICC密切相关,尤其是不典型增生和胆管腺瘤,应视为ICC的高危性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癌 氨基比林 亚硝酸钠 动物模型 肝肿瘤
下载PDF
孜然精油成分以及对亚硝酸钠的消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陆占国 封丹 李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孜然,获得2.6%的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28个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99.801%的26个成分。主要成分枯茗醛占总精油含晕的39.511%。其次为2-蒈烯-10-醛(17.707%)和3.蒈烯.10.醛(17.542%)。对NaNO_2的... 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孜然,获得2.6%的精油,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28个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99.801%的26个成分。主要成分枯茗醛占总精油含晕的39.511%。其次为2-蒈烯-10-醛(17.707%)和3.蒈烯.10.醛(17.542%)。对NaNO_2的消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孜然精油具有明显的消除NaNO_2作用,最大消除率为92.5%。水蒸汽蒸馏后残渣丙酮、甲醇、乙醇萃取物也显示了消除NaNO_2活性,最大消除率分别为:71.1%、58.7%、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茗 孜然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亚硝酸钠
下载PDF
亚硝酸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渠宏雁 李学鹏 +5 位作者 仪淑敏 白凤翎 张德福 李春 李婷婷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78-182,186,共6页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检测法,分别以OD630值与生物被膜清除率反映两种菌的生物被膜生成量及不同培养时间添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对两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细胞表面反应和细胞间聚集实验... 本文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孔板检测法,分别以OD630值与生物被膜清除率反映两种菌的生物被膜生成量及不同培养时间添加不同浓度亚硝酸钠对两种菌形成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并通过细胞表面反应和细胞间聚集实验初步研究其抑制机理。结果表明:亚硝酸钠对两种致病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00 mg/L、培养48 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清除率达37.31%,抑制效果最佳;而对副溶血性弧菌而言,添加200 mg/L亚硝酸钠培养12 h时清除率达36.67%,效果最佳。由细胞表面反应与细胞间聚集实验结果表明,亚硝酸钠能有效抑制两种菌的表面粘附和菌体聚集,其主要通过影响细胞聚合与表面粘附,从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被膜 金黄色葡萄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 亚硝酸钠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亚硝酸钠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量化检测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世珺 曾常春 +2 位作者 李丽君 聂广 刘颂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05-1809,共5页
对亚硝酸钠化的高铁血红蛋白进行了拉曼光谱特性的研究。实验中将正常血红蛋白用亚硝酸钠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通过测定不同比例高铁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变化研究高铁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特异性改变,并对不同比例高铁血红蛋白/... 对亚硝酸钠化的高铁血红蛋白进行了拉曼光谱特性的研究。实验中将正常血红蛋白用亚硝酸钠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通过测定不同比例高铁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变化研究高铁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特异性改变,并对不同比例高铁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在1 586,1 605和1 637cm-1处的拉曼强度进行线性拟合,以实现其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亚硝酸钠与血红蛋白的摩尔比为3.5∶1时可以获得完全氧化的高铁血红蛋白,其拉曼特征峰在499,1 340,1 562,1 622cm-1附近;不同比例高铁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在1 586,1 605和1 637cm-1处拉曼强度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72 84,0.997 97和0.991 26,显示出很好的线性关系。研究表明,与正常血红蛋白相比,亚硝酸钠化高铁血红蛋白的拉曼光谱具有特异性改变,其拉曼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随着高铁血红蛋白/总血红蛋白比例的变化而相应发生改变,且比值与拉曼强度存在着线性相关关系,为临床上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拉曼光谱检测与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 拉曼光谱 亚硝酸钠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下载PDF
用丝束电极研究亚硝酸钠对低碳钢缝隙腐蚀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国希 王丹 +2 位作者 朱日龙 章红春 杜艳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在5%NaCl溶液和5%NaCl+5%NaNO2溶液中,采用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低碳钢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亚硝酸钠对低碳钢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碳钢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 在5%NaCl溶液和5%NaCl+5%NaNO2溶液中,采用丝束电极技术测量了低碳钢缝隙内、外的自腐蚀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亚硝酸钠对低碳钢缝隙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NaCl溶液中,缝隙内的碳钢为阳极、缝隙外为阴极;随浸泡时间增加,腐蚀不均匀性增加.加入5%NaNO2后,缝隙内外的腐蚀电位都正移,电位差减小,碳钢的腐蚀速度显著降低.亚硝酸钠使碳钢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有效抑制了碳钢的缝隙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束电极 亚硝酸钠 缝隙腐蚀 电化学阻抗
下载PDF
添加亚硝酸钠和维生素E对哈尔滨风干肠中亚硝胺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孙钦秀 董福家 +2 位作者 孔保华 陈倩 李暮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6-301,306,共7页
研究了哈尔滨风干肠中亚硝酸钠添加量对亚硝胺形成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对其阻断作用。研究表明添加亚硝酸钠对亚硝基二乙胺(NDEA)、亚硝基酰胺(NDBA)、亚硝基哌啶(NPIP)、亚硝基二丙胺(NDPA)、亚硝基二苯胺(NDph A)等5种亚硝... 研究了哈尔滨风干肠中亚硝酸钠添加量对亚硝胺形成的影响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VE)对其阻断作用。研究表明添加亚硝酸钠对亚硝基二乙胺(NDEA)、亚硝基酰胺(NDBA)、亚硝基哌啶(NPIP)、亚硝基二丙胺(NDPA)、亚硝基二苯胺(NDph A)等5种亚硝胺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NDph A影响最大,随着风干肠中亚硝酸钠添加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各种亚硝胺的生成(p<0.05)。同时,添加VE可以有效的阻断风干肠中亚硝胺的生成(p<0.05),并降低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的硫代巴比妥酸(TBARS)、过氧化物值(POV)和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并且发酵过程中NDEA、NPIP、NDPA、NDph A含量与TBARS值、POV值、TVB-N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亚硝酸钠添加会促进风干肠中亚硝胺形成,添加VE对亚硝胺的形成具有很好的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干肠 亚硝酸钠 硝胺 维生素E 阻断作用
原文传递
莳萝籽精油成分及消除亚硝酸钠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陆占国 李伟 封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79-482,505,共5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莳萝籽,以2.1%得油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20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97.136%的18个成分。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香芹酮54.587%,柠檬烯18.492%,芹菜脑11.949%。精油的消除NaNO2测定结...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莳萝籽,以2.1%得油率获得精油,用GC-MS联机对精油进行了成分分析,检测出20种成分,解析鉴定了占精油97.136%的18个成分。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香芹酮54.587%,柠檬烯18.492%,芹菜脑11.949%。精油的消除NaNO2测定结果可知:当精油用量为0.25 mL时,消除率最大为78.4%。对水蒸汽蒸馏后的残渣用甲醇,乙醇以及丙酮萃取物分别进行萃取,萃取物收率分别为甲醇4.2%、乙醇2.3%和丙酮3.3%;萃取物的消除NaNO2测定结果可知:当萃取物溶液为0.4~1.0 mL时,清除率分别为:甲醇36.0%~39.6%,乙醇30.5%~36.5%,丙酮51.8%~5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莳萝籽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亚硝酸钠 提取物
下载PDF
甜菜粉与亚硝酸钠复合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培培 唐宏刚 +2 位作者 肖朝耿 陈黎洪 陆胜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9-272,327,共5页
研究甜菜粉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以期达到替代或部分替代亚硝酸钠目的。采用甜菜粉(0、0.5%、1.0%)与亚硝酸钠(0、50、100 mg/kg)正交组合添加于中式香肠中,分别于第2、7、14 d测定亚硝酸盐残留量、色泽(L*、a*、b*)、亚硝基肌红蛋白(N... 研究甜菜粉对中式香肠品质的影响,以期达到替代或部分替代亚硝酸钠目的。采用甜菜粉(0、0.5%、1.0%)与亚硝酸钠(0、50、100 mg/kg)正交组合添加于中式香肠中,分别于第2、7、14 d测定亚硝酸盐残留量、色泽(L*、a*、b*)、亚硝基肌红蛋白(NOMb)含量、脂质氧化(TBARS)、质构(TPA)及酸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各甜菜粉添加组的亚硝酸盐残留量显著低于100 mg/kg亚硝酸钠添加组的和国标规定(p<0.05);0.5%甜菜粉复合50 mg/kg亚硝酸钠添加组的a*值显著大于1.0%甜菜粉复合50 mg/kg亚硝酸钠添加组的(p<0.05);在第7、14 d,0.5%甜菜粉与50 mg/kg亚硝酸钠复合添加组的NOMb含量显著低于1.0%甜菜粉复合50 mg/kg亚硝酸钠添加组的(p<0.05);在第14 d,0.5%甜菜粉复合50 mg/kg亚硝酸钠组的TBARS值显著小于1.0%甜菜粉复合50 mg/kg亚硝酸钠组(p<0.05);但添加甜菜粉对中式香肠的质构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亚硝酸盐残留量、色泽、NOMb、TBARS等指标,最优的组合为0.5%甜菜粉与50 mg/kg亚硝酸钠复合组。由此可见:甜菜粉可以替代部分亚硝酸钠添加于中式香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粉 中式香肠 亚硝酸钠 硝酸盐残留 品质
原文传递
索氏法提取芫荽茎叶精油和成分解析以及清除亚硝酸钠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陆占国 郭红转 李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2,共4页
采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新鲜芫荽茎叶芳香成分,获得芳香精油,得油率为0.252%。利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分析,检测出60个成分,解析出41个成分,占94.200%。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总油量57.755%。其次为烷烃类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1.300%... 采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新鲜芫荽茎叶芳香成分,获得芳香精油,得油率为0.252%。利用GC-MS对精油进行了分析,检测出60个成分,解析出41个成分,占94.200%。其中,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总油量57.755%。其次为烷烃类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1.300%。醛类化合物16.168%,芳香族化合物8.077%。研究了精油对亚硝酸钠消除效果,当精油用量为0.8ml时,清除率为最大6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香菜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亚硝酸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