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味子多糖对CCl_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亚细胞水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珂玉 柳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2-1354,共3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对CCl4引起肝损伤大鼠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Cl4损伤组、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处理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CCl4和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提取液(100、200和400 mg/kg)。检测血清ALT...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对CCl4引起肝损伤大鼠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Cl4损伤组、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处理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10%CCl4和不同浓度的五味子多糖提取液(100、200和400 mg/kg)。检测血清ALT、AST活性;肝匀浆MDA、SOD、ATPase和γ-谷氨酰基转肽酶(γ-GT)酶活性及含量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肝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摄入五味子多糖后的低、中、高剂量组与CCl4诱导的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比较显著降低(P<0.01),肝中MDA的生成量显著减少〔对照组(0.91±0.27),模型组(3.69±0.34),低剂量组(1.30±0.26),中剂量组(0.99±0.13),高剂量组(0.96±0.43),P<0.01〕,SOD、ATPase和γ-GT酶活性均明显增强(P<0.01),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经治疗后肝脏组织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电镜下可见CCl4引起的肝脏组织气球样变、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及线粒体肿胀的超微结构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五味子多糖提取物对肝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拮抗CCl4毒性代谢产物导致的脂质过氧化对肝亚细胞结构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多糖 四氯化碳 肝损伤 亚细胞水平
下载PDF
微小残留病灶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李威 刘欣 朱尊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81-82,85,共3页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诊为ALL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随访期间患儿预... 目的:分析微小残留病灶(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初诊为ALL患儿80例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根据随访期间患儿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将无事件生存患者纳入对照组(n=68),预后不良患者纳入观察组(n=12)。收集所有患儿初诊时临床资料,检测MRD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LL患儿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MRD水平、CD_(3)^(+)、CD_(4)^(+)及CD_(4)^(+)/CD_(8)^(+)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为影响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RD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能够反映ALL患儿预后情况,MRD、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是提示ALL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灶 淋巴细胞水平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PCT、IL-6和PA在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中检测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关系
3
作者 杜豪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NBI)中的表达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B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BI组,另选取150例在...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前白蛋白(PA)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NBI)中的表达意义及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NBI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NBI组,另选取150例在我院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血清PCT、IL-6、PA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PCT、IL-6、PA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IL-6、PA单一及联合检测在新生儿NBI中的检测意义。结果:相比于对照组,NBI组新生儿血清PCT、IL-6、CD3+、CD4+表达显著上升,而PA、CD8+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PCT、IL-6均与CD3+、CD4+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CD8+呈负相关(均P<0.05);而PA则与CD3+、CD4+呈显著负相关,但与CD8+呈正相关(均P<0.05);ROC分析显示PCT、IL-6、PA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任意指标单独检测(均P<0.05),敏感度为86.00%,特异度为86.67%。结论:PCT、IL-6、PA在NBI新生儿中均具有特异性表达,且与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之间具有较强关联性,临床通过联合检测PCT、IL-6、PA对NBI的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性疾病 降钙素原 细胞介素6 前白蛋白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靶向细胞器的过氧亚硝酸盐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4
作者 潘淑芬 马晓 +1 位作者 蓝庆春 吴勇权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10-19,共10页
过氧亚硝酸盐(ONOO^(-))作为氧代谢的重要产物,在免疫应答、细胞信号转导等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ONOO^(-)的水平异常会损伤细胞生物分子,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监测活细胞中ONOO^(-)的含量变化,而ONOO^(-)的... 过氧亚硝酸盐(ONOO^(-))作为氧代谢的重要产物,在免疫应答、细胞信号转导等许多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ONOO^(-)的水平异常会损伤细胞生物分子,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监测活细胞中ONOO^(-)的含量变化,而ONOO^(-)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亚细胞区,所以开发亚细胞的ONOO^(-)水平变化的监测手段更有研究价值。为此,多种具有靶向细胞器的ONOO^(-)荧光探针被设计、开发和应用。重点介绍了近6年来具有线粒体、溶酶体和内质网靶向能力的ONOO^(-)荧光探针的代表性例子。综述了这些荧光探针的细胞器靶向策略、结构、荧光行为和生物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硝酸盐 亚细胞水平 荧光探针 荧光检测 荧光成像
下载PDF
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黄永 顾礼忠 冯菁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6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究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HPV感染患者,共检测出慢性宫颈炎患者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期患者34例,然后... 目的探究HPV感染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4例HPV感染患者,共检测出慢性宫颈炎患者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期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期患者34例,然后将1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与17例CINⅠ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23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A组,34例CINⅡ~CINⅢ期患者作为观察B组。评估各组不同级别宫颈病变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以及CD4+/CD8+)的变化情况;并比较观察A组中宫颈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2个月体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个指标(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以及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指标均明显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5);观察B组患者的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中的CD3+总T细胞计数、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A组(P<0.05);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CD4+/CD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术后2个月体内的CD3+总T细胞计数和CD4+辅助/诱导T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患者体内CD8+抑制/杀伤T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患者CD4+/CD8+略有上升,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且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其中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最明显,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检测能够有效甄别宫颈癌患者的健康状况,为宫颈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外周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何其瑞 金玉林 +1 位作者 丁兴华 徐阳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 探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RRI患儿40例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免疫... 目的 探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RRI患儿40例及正常健康儿童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组(n=40)、对照组(n=4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儿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基纤维素D3[25(OH)D3],采用BD FACSCanto做干扰素γ(IFN),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检测。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治疗前,IgG、IgA、IgM、25(OH)D3、IFN-γ、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IL-4、CD8^(+)水平较对照组高,治疗后,反复呼吸道感染组IgG、IgA、IgM、25(OH)D3、IFN-γ、CD3^(+)、CD4^(+)、CD4^(+)/CD8^(+)显著提高,IL-4、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RRI患儿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可用于评估病情,而且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水平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常规、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远 贾睿岐 +2 位作者 高景利 李振云 崔俊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常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PT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6... 目的探究利奈唑胺对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血常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PT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万古霉素,研究组给予静脉滴注利奈唑胺,观察两组患者4周后T细胞亚群水平、血常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的差异。结果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组间方面,重复测量结果显示,Waldχ^(2)=11.649,P=0.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563,95%置信区间为(1.090,4.034),提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时点方面,Waldχ^(2)=42.261,P<0.001,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提示不同时点下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WBC、PLT、N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D4^(+)、CD8^(+)、CD4^(+)/CD8^(+)、IL-1β、IL-8、TNF-α的时点、CD4^(+)、CD8^(+)、IL-1β、TNF-α的组间、CD4^(+)、CD8^(+)、CD4^(+)/CD8^(+)、IL-1β、TNF-α的时点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IL-1β、IL-8、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8^(+)、IL-1β、IL-8、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CD8^(+)、IL-1β、IL-8、TNF-α均低于治疗前,CD4^(+)、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肺结核并重症肺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与血常规,降低机体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并重症肺炎 利奈唑胺 T细胞水平 血常规 血清IL-1Β 血清IL-8 血清TNF-α 影响
下载PDF
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欣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500-50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9例,根据治疗性效果分为好转组30例,未好转组19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9例,根据治疗性效果分为好转组30例,未好转组19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予以比较,并分析其对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未好转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较好转组低,CD8^(+)水平较好转组高,好转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CD8^(+)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好转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有效率较未好转组高,复发率较未好转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预后呈密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患者存在免疫力低下情况,且与预后结局具有密切相关性,可见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改善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T淋巴细胞水平 活动性肺结核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发病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贾华魁 李琳婕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59-561,共3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发病因素的关系,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石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72例,根据皮损辨证为主,兼顾舌质、舌苔、诱因及全身症状等辨...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发病因素的关系,为该病的中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黄石市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银屑病患者72例,根据皮损辨证为主,兼顾舌质、舌苔、诱因及全身症状等辨兼挟证,将患者分为血热证(n=26)、血瘀证(n=27)、血燥证(n=19),并以年龄、性别配对,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调查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并检测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各组受检者的CD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水平:血热证组低于对照组,血燥证组高于对照组,血燥证组高于血瘀证组和血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均低于对照组,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均低于血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水平:血热证组低于对照组,血瘀证组、血燥证组高于对照组,血瘀证组、血燥证组均高于血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热证组、血瘀证组、血燥证组患者的吸烟、嗜酒、食鱼虾、精神紧张、受潮患者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组患者的吸烟、嗜酒、精神紧和受潮构成高于血热证组、血瘀证组,血瘀证组又高于血热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燥证组患者的食鱼虾、感染构成比高于血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发病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定期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评价疗效和预后,并在防治中注意避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辨证分型 T细胞水平 病因 关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炎性因子、肠道菌群、T细胞亚群水平与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素静 关红琼 许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2年第6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炎性因子、肠道菌群、T细胞亚群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炎性因子、肠道菌群、T细...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炎性因子、肠道菌群、T细胞亚群水平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行健康体检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炎性因子、肠道菌群、T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CD8^(+)指标高于对照组,CD4^(+)、CD4^(+)/CD8^(+)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拟杆菌计数多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0.0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F-α、IL-6、hs-CRP水平、CD4^(+)、CD4^(+)/CD8^(+)、乳杆菌、双歧杆菌计数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炎性反应加重、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菌群紊乱的现象,也是流产、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巨大儿等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密切监测炎性因子、肠道菌群及T细胞亚群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炎性因子 肠道菌群 T细胞水平 妊娠结局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对慢性肠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中茂 封东进 +4 位作者 王光猛 余小红 丛霞 王晗晶 任劲松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2250-2254,共5页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头...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辅助治疗慢性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慢性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52例。常规组给予头孢唑肟钠+蒙脱石散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均治疗3周。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和CD4^+/CD8^+)、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干扰素-γ(IFN-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8^+与hs-CRP、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CD3^+、CD4^+、CD4^+/CD8^+与IFN-γ、IL-2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联合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可提高慢性肠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平衡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炎症水平,且不显著增加总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制剂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慢性肠炎 T淋巴细胞水平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表阿霉素对肝癌亚细胞蛋白质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兴 潘卫 +1 位作者 邱峰 邱宗荫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7-413,共7页
表阿霉素是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之一,它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并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表阿霉素对癌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涉及到表阿霉素药理作用的机制,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运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对... 表阿霉素是临床应用的抗癌药物之一,它干扰DNA的复制和转录,并能诱导癌细胞凋亡。表阿霉素对癌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涉及到表阿霉素药理作用的机制,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运用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对比分析表阿霉素干预前后,肝癌细胞线粒体、细胞核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通过超离心分离纯化细胞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质,图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MALDI-TOF-MS分析鉴定蛋白质。从线粒体、细胞核两个亚细胞组分中一个鉴定了15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种在表阿霉素干预后的肝癌细胞中表达上调,10种干预后表达下调。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涉及到细胞的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细胞骨架的改变、mRNA的加工成熟、细胞应急状态的形成及凋亡调控等许多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蛋白质组学 亚细胞水平 表阿霉素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红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4期2215-2216,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及抗病毒治...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采用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等。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1周结束时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降低,CD3^(+)、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够降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水平,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上呼吸道感染 中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水平
下载PDF
补肺固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华志 郑贵芝 +1 位作者 付绍琪 王加映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9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肺固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补肺固肾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12月西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给药方案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肺固肾汤。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及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患者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固肾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固肾汤 肺功能 T淋巴细胞水平 气证^(+)
下载PDF
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辨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对先 崔付超 《河南中医》 2022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观察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辨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辨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有效率为9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气喘、胸高胁满、发热恶风、咳痰黄稠、鼻翼翕动、面赤心烦、口唇发绀等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原体肺炎 五虎汤 阿奇霉素 T细胞水平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庆军 《西藏医药》 2020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根治术,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CD3+、CD4+高于水平对照组,但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根治术创伤较小,可有效缓解术后免疫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根治术 T 淋巴细胞水平 影响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耐药性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鲍英哲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6期726-727,730,共3页
目的:探究耐药性结核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收治的80例耐药性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3HRZE/6HRE,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耐药性结核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收治的80例耐药性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3HRZE/6HRE,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利奈唑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84、7.664、6.039,P<0.05)。结论:耐药性结核病患者采取利奈唑胺治疗整体疗效显著,患者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改善显著,整体临床有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耐药性结核病 T细胞水平 疗效
下载PDF
扶正活血汤对胃癌术后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水平64例的影响
18
作者 严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2期43-44,共2页
目的:研究自拟扶正活血汤内服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抑酸护胃等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扶正活血汤内服治疗,观... 目的:研究自拟扶正活血汤内服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抑酸护胃等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扶正活血汤内服治疗,观察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P<0.05),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自拟扶正活血汤内服有利于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提高与机体免疫力相关的T细胞亚群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活血汤 胃癌 胃肠功能 T 细胞水平
下载PDF
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李绪民 刘波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 目的研究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巫山县中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炎琥宁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以及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以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查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显示都有改善,其中CD8^(+)水平比治疗前有所降低,CD4^(+)、CD3^(+)水平比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研究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手足口病可以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并可以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增加免疫力,临床可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利巴韦林 手足口病 T淋巴细胞水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