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1
作者 李东桥 严晓威 +1 位作者 梁建文 赵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提出了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的一个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该方法采用壳单元模拟管廊结构,以体现管廊横断面非对称形式的影响和地震作用下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局部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企口接头,可反映管廊接头断面... 提出了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纵向地震响应分析的一个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该方法采用壳单元模拟管廊结构,以体现管廊横断面非对称形式的影响和地震作用下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局部变形;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企口接头,可反映管廊接头断面的非对称形式以及预制接头的力学行为.在ABAQUS有限元平台构建了典型交叉管廊的三维壳-弹簧计算模型,采用直接刚度法求解场地地震动响应,研究了在设计地震动幅值和地震波入射角度等因素影响下,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的内力及变形响应特征,并以直线形管廊的地震响应为基准,给出了两类交叉节点的影响范围及内力放大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于直线形管廊,管廊交叉节点处的内力及变形响应均出现明显的增高,其中丁字交叉管廊的地震响应略大于十字交叉管廊.安评波小震作用下,丁字及十字交叉管廊的接头基本处于功能完好状态,中震和大震作用下超出规范限值,其中大震下达到8 mm左右,约为直线形管廊的8~9倍;两类交叉管廊的内力放大系数范围约为2~6.工程抗震设计中,可根据该结果对交叉管廊的地震响应进行初步评估.不同设计地震动幅值和地震波入射角度下,两类交叉节点对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范围约为20~35倍预制管节段长度,在实际工程中应引起重视.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交叉管廊工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管廊 预制管廊 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改进广义反应位移法
下载PDF
地下T型交叉管廊纵向抗震设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建文 李东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35-1643,共9页
基于反应位移法基本原理,提出了地下T型交叉管廊纵向抗震设计的一个方法。该方法引入周期性地层变形输入,分析一个地层变形周期内交叉管廊的变形历程,寻找交叉节点处变形和内力的最不利模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场地、地震动等参数... 基于反应位移法基本原理,提出了地下T型交叉管廊纵向抗震设计的一个方法。该方法引入周期性地层变形输入,分析一个地层变形周期内交叉管廊的变形历程,寻找交叉节点处变形和内力的最不利模式;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场地、地震动等参数对最不利模式的敏感性。研究表明,周期性地层变形输入可以捕捉交叉管廊的变形和内力的最不利模式,地震波入射角度对交叉管廊变形和内力最不利模式起控制作用;方法可直接用于地下交叉型结构的纵向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管廊 T型交叉管廊 纵向抗震设计 变形历程 最不利模式 反应位移法
原文传递
地下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时程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梁建文 闫启超 +1 位作者 王长祥 王美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地下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时程分析。计算模型采用黏弹性边界结合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的方法建立,土体的非线性采用等价线性方法考虑,混凝土材料采用塑性损伤模型模拟。以某拟建的双舱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研究...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地下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时程分析。计算模型采用黏弹性边界结合地震动输入等效节点力的方法建立,土体的非线性采用等价线性方法考虑,混凝土材料采用塑性损伤模型模拟。以某拟建的双舱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研究了T型交叉管廊在地震波激励下的内力。研究表明,T型交叉管廊交界面的内力最大;相比于非交叉管廊,在T型交叉管廊交界面位置处,T型交叉节点对轴线与振动方向一致的管廊的截面弯矩影响最大,放大了233倍;T型交叉节点对轴线与振动方向垂直的管廊的轴力影响最大,放大了17倍。研究对于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T型交叉管廊 地震内力 时程分析法 等效线性分析 黏弹性边界方法
下载PDF
基于反应位移法的地下T型交叉管廊抗震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建文 闫启超 +1 位作者 王长祥 王美静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47,共12页
本文基于反应位移法进行地下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分析。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壳-弹簧有限元模型,管廊采用壳单元模拟,土-结构相互作用采用非线性土弹簧模拟,混凝土材料采用塑性损伤模型模拟,土的动模量根据自由场等效线性动... 本文基于反应位移法进行地下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分析。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壳-弹簧有限元模型,管廊采用壳单元模拟,土-结构相互作用采用非线性土弹簧模拟,混凝土材料采用塑性损伤模型模拟,土的动模量根据自由场等效线性动力分析获得。以天津典型软土场地为例,计算T型交叉管廊在两个主轴方向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并与时程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反应位移法可简单高效地模拟T型交叉管廊的受力状态,可用于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T型交叉管廊 反应位移法 抗震设计
原文传递
变形缝对T型交叉管廊地震响应的影响
5
作者 王长祥 闫启超 梁建文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5,共9页
整体现浇式地下综合管廊通常设置变形缝,以使管廊结构有效增强抵抗土体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本文以某拟建的整体现浇式T型交叉管廊为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变形缝对管廊内力的影响,以及变... 整体现浇式地下综合管廊通常设置变形缝,以使管廊结构有效增强抵抗土体不均匀沉降的能力。本文以某拟建的整体现浇式T型交叉管廊为例,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变形缝对管廊内力的影响,以及变形缝的相对变位。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变形缝可以显著降低T型交叉管廊节点内力,但变形缝相对变位也会随之增大,最大张开量、压缩量和错位量分别可达5 mm、6 mm和3.2 mm。研究对整体现浇式T型交叉管廊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交叉管廊 整体现浇式 变形缝 抗震分析 时程分析法 地震内力
下载PDF
地下十字交叉预制管廊的纵向抗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建文 周莹莹 +1 位作者 李东桥 赵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189,共8页
提出了地下十字交叉管廊纵向抗震分析的一个反应位移法。采用周期性地层位移施加方式,研究十字交叉管廊的周期性地震响应,并确定了交叉节点处变形和内力峰值响应的最不利模式。以某地下十字交叉综合管廊为例,在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交... 提出了地下十字交叉管廊纵向抗震分析的一个反应位移法。采用周期性地层位移施加方式,研究十字交叉管廊的周期性地震响应,并确定了交叉节点处变形和内力峰值响应的最不利模式。以某地下十字交叉综合管廊为例,在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交叉管廊的壳-弹簧计算模型,采用壳单元模拟管廊结构,地基弹簧单元模拟土-结构相互作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接头力学行为,研究了管廊交叉节点处最不利模式下的内力和变形。研究表明,方法适用于交叉型地下管廊的纵向抗震分析,相关建模及研究方法可为交叉型地下管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交叉管廊 预制管廊 纵向抗震分析 最不利模式 反应位移法
下载PDF
井字型交叉地下管廊纵向抗震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博文 李东桥 +1 位作者 梁建文 赵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
研究井字型交叉管廊的纵向抗震分析方法。文中以某预制管廊工程为例,在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井字型交叉管廊的梁-弹簧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管廊的企口接头,非线性土弹簧模拟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井字型管廊在不... 研究井字型交叉管廊的纵向抗震分析方法。文中以某预制管廊工程为例,在ABAQUS有限元平台建立了井字型交叉管廊的梁-弹簧模型,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预制管廊的企口接头,非线性土弹簧模拟土-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井字型管廊在不同地震波入射角度下的地震响应,得到了交叉节点的最不利模式,讨论了地下综合管廊交叉节点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交叉节点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当管廊相邻交叉节点的间距小于场地地层变形波长的1/15时,交叉节点间的相互影响不可忽略。研究方法对地下综合管廊的抗震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字型交叉管廊 预制管廊 纵向抗震分析 最不利模式 梁-弹簧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横向反应位移法的综合管廊交叉口抗震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李勇 《特种结构》 2021年第3期54-58,共5页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在地震发生时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选取河北雄安新区某地下综合管廊交叉口,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抗震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外壁板弯矩最大值,与不考虑地震作用相比,M_(xx)最大值...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在地震发生时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选取河北雄安新区某地下综合管廊交叉口,采用反应位移法进行抗震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外壁板弯矩最大值,与不考虑地震作用相比,M_(xx)最大值提高约为19.2%,M_(yy)最大值提高约为19.7%;结构整体水平位移最大值,不考虑地震作用时出现在下层外壁板跨中部位,考虑地震作用时出现在顶板位置处。根据上述结论得到,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当处于高烈度地区(如8度,0.30g)时,进行考虑地震作用下的补充计算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位移法 综合管廊交叉 口地震作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