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举办
1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6-6,共1页
不久前,“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苍松盘壑、群... 不久前,“亦师亦友——中国美术馆藏20世纪黄山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为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也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黄山苍松盘壑、群峰竞秀、怪石嶙峋、云海缥缈,可谓移步换景、美轮美奂。20世纪以来,黄山经历了三次主要的艺术创作热潮:20世纪30年代后,艺术家通过黄山写生创作反思中国画的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馆 写生创作 策展人 移步换景 创作热潮 中国画的发展 群峰竞秀 亦师亦友
下载PDF
共生与互惠:高校“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建立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星源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12期233-235,共3页
师生关系是学校场域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决定着师生的生存状态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既是师,又是友。高校师生在校园社会空间中共生共存互惠共进。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当前高校... 师生关系是学校场域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决定着师生的生存状态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亦师亦友”师生关系是指师生之间,既是师,又是友。高校师生在校园社会空间中共生共存互惠共进。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存在师生疏离、交流不畅、隐性冲突等问题。建立“亦师亦友”师生关系,不仅需要教师自觉提升师德和师能,而且学校要强化师生责任监管,同时需要大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师亦友 生关系 言传身教
下载PDF
同心报国:亦师亦友的许宝騄与徐钟济
3
作者 徐钟济 袁卫 《应用概率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4-940,共17页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应用统计学系(及优生学系)作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世界统计科学的中心,不仅聚集了K.Pearson、F.Galton、W.F.R.Weldon、W.S.Gosset、R.A.Fisher、E.S.Pearson、J.Neyman等世界顶尖的统计学...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应用统计学系(及优生学系)作为20世纪初到30年代末世界统计科学的中心,不仅聚集了K.Pearson、F.Galton、W.F.R.Weldon、W.S.Gosset、R.A.Fisher、E.S.Pearson、J.Neyman等世界顶尖的统计学家,而且吸引了吴定良1、唐培经2、许宝騄、徐钟济等中国学生和中国学者艾伟在此攻读学位、访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统计学 伦敦大学学院 统计学家 许宝騄 攻读学位 亦师亦友 优生学
下载PDF
亦师亦友“大男孩”
4
作者 原欣钿 骆亚军(指导) 《小学生作文》 2023年第11期46-46,共1页
“一级警报,一级警报,目标出现!”在小明同学的提醒下,大家纷纷回应:“收到!”然后都转头看向窗外,听着“嗒嗒嗒”的脚步声,接着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期待目标人物——“大男孩”骆老师出现,猜想着今天的课会有哪些新奇的体验。
关键词 亦师亦友 期待目标 男孩 警报
下载PDF
“亦师亦友”型管理模式探索——浅谈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 被引量:9
5
作者 杨剑 《科技信息》 2012年第4期223-223,共1页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既有班主任工作的普遍性,同时又存在其特殊性。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考虑,结合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等,谈谈"亦师亦友"型...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既有班主任工作的普遍性,同时又存在其特殊性。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殊性考虑,结合班主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等,谈谈"亦师亦友"型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基本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班主任 亦师亦友
下载PDF
如何当一位“亦师亦友”的大学班主任
6
作者 马妍 于彩虹 +4 位作者 唐元晖 于妍 黄占斌 张萌 陆兆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1期61-62,共2页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精心的管理。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亦师、亦友、亦亲人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兼职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班主任精心的管理。随着社会对培养学生要求的改变,更迫切地向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亦师、亦友、亦亲人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兼职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师生关系和谐,则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学生身心可以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师亦友 大学 班主任
下载PDF
亦师亦友 如切如磋
7
作者 孙双金 《江苏教育》 2020年第58期69-71,共3页
《江苏教育》创刊70年了,可喜可贺!《江苏教育》如师长,如朋友,一路扶持、陪伴,提携着我,向着教育理想前行。1991年,我的一篇文章《追求无止境》在《江苏教育》发表,直到从教近40年的今天,这篇征文的标题仍然代表了我从教的初心。
关键词 亦师亦友 如切如磋 一篇文章 《江苏教育》 从教 征文
下载PDF
子路:待孔子亦师亦友的弟子——“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二
8
作者 李如密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5年第2期15-19,共5页
子路是孔门众弟子中待孔子亦师亦友的弟子。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路的个别化教育;二是子路对孔子言行的质疑与规谏——教学相长的典范。此外,子路作为孔门弟子中由坏变好的典型,具有... 子路是孔门众弟子中待孔子亦师亦友的弟子。孔子对子路的教育体现了高超精湛的教育艺术:一是孔门问对——孔子对子路的个别化教育;二是子路对孔子言行的质疑与规谏——教学相长的典范。此外,子路作为孔门弟子中由坏变好的典型,具有教育意义,子路形象的多面性与丰富性也给人带来亲切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路 孔子 教育艺术 亦师亦友
下载PDF
基于“亦师亦友”型管理模式的高职班主任管理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妍 赵晓菲 《职业》 2016年第12期58-59,共2页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领域当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因此高职院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但具有班主任工作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职院校当中,能否成功地开展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领域当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因此高职院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但具有班主任工作的普遍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高职院校当中,能否成功地开展教育,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并结合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对"亦师亦友"型的高职班主任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师亦友 管理模式 高职班主任管理
下载PDF
“亦师亦友”型管理模式的职业高中班主任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强 《学周刊》 2020年第20期24-25,共2页
职业高中是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方面,职业高中班主任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由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有着其特殊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 职业高中是构成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为社会提供技术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提高职业高中的教学质量方面,职业高中班主任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由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有着其特殊性,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方法和措施。目前,"亦师亦友"的管理模式在职业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正在被大力提倡和推广。故具体研究"亦师亦友"的管理模式是如何在职业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师亦友 新型管理模式 职业高中 班主任管理
下载PDF
亦师亦友育学生 宽严相济共成长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瑞星 《新丝路(下旬)》 2016年第20期116-116,共1页
作为班级的核心领导者班主任,我认为师生关系最理想的状态是亦师亦友。在管理一个班级的时候,我认为宽严相济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关键词 亦师亦友 宽严相济
下载PDF
实干躬行 亦师亦友——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育聪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172-172,共1页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明确提出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以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关怀,让从事高校学...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43号令)明确提出的: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1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以及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关怀,让从事高校学生工作者们倍感振奋。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肩负着做好青年工作神圣而光荣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干躬行 亦师亦友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下载PDF
亦师亦友 构建和谐班级桥梁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向伟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9期69-69,共1页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班级管理工作一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爱心和真诚赢得学生信任与尊重,创设“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构建和谐班级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尊重 亦师亦友
下载PDF
家庭“园丁”及亦师亦友型第二课堂市场研究——以南京、扬州为例
14
作者 华敏 王英姿 郭梦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第17期151-153,共3页
据相关资料调查,在南京、扬州地区,大学生家教逐步成为课外辅导行业主力军。教育市场模式创新发展缓慢,急需新兴力量开拓市场。由此,创办亦师亦友型第二课堂,创新性提出"21天计划",设置线上线下长期跟踪服务,更多地从心理方... 据相关资料调查,在南京、扬州地区,大学生家教逐步成为课外辅导行业主力军。教育市场模式创新发展缓慢,急需新兴力量开拓市场。由此,创办亦师亦友型第二课堂,创新性提出"21天计划",设置线上线下长期跟踪服务,更多地从心理方面关心孩子,实施"人格教育",与孩子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针对南京、扬州的家教市场,进行了SWOT可行性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亦师亦友型第二课堂的运行模式和营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亦师亦友 平等 人格教育
下载PDF
亦师亦友忆方骏
15
作者 刘伟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3,共2页
方骏老师还是走了。在他病重住院期间,我去看过两次。一次他刚好睡着了,看上去很消瘦,插着氧气管,吊着点滴,嘴巴微张,呼吸有点局促,看着他的样子,想起了我的父亲。三十多年前,他也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和同样的折磨,面临着... 方骏老师还是走了。在他病重住院期间,我去看过两次。一次他刚好睡着了,看上去很消瘦,插着氧气管,吊着点滴,嘴巴微张,呼吸有点局促,看着他的样子,想起了我的父亲。三十多年前,他也是在医院的病房里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和同样的折磨,面临着同样的生死抉择。见方老师睡的沉,没忍心叫醒他,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管 方骏 亦师亦友 生死抉择
下载PDF
亦师亦友亦园地——读刊评刊用刊的奥妙
16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1-51,共1页
谈到写作,我特感激《北京档案》,因为《北京档案》对我起了亦师亦友亦园地的三重作用。我深悟读好、评好、用好《北京档案》,其中奥妙无穷,受益更是颇多。
关键词 园地 北京档案 亦师亦友
下载PDF
亦师亦友 教学相长
17
作者 何燕 《文教资料》 2005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亦师亦友 小学生 生关系
下载PDF
亦师亦友四十年
18
作者 任勇 《福建教育》 2019年第34期15-17,共3页
1979年9月,我到龙岩第一中学实习。说是实习,其实就是分配。因为师专校舍不够,就把我们这些老生的实习和分配工作一并做了。我到龙岩第一中学,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初一两个班的数学。没有指定哪位教师带我,班主任要干的活,由年段长布置... 1979年9月,我到龙岩第一中学实习。说是实习,其实就是分配。因为师专校舍不够,就把我们这些老生的实习和分配工作一并做了。我到龙岩第一中学,当一个班的班主任,教初一两个班的数学。没有指定哪位教师带我,班主任要干的活,由年段长布置,教学方面的事,由备课组长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 亦师亦友 备课组长 实习 龙岩 中学 四十年 初一
下载PDF
亦师亦友,做幼儿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19
作者 王静 《教育家》 2017年第26期66-69,共4页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因其具有育人、育心的专业属性而被社会寄予厚望。'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势必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如何做好引路人,擎起幼儿前行道... 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因其具有育人、育心的专业属性而被社会寄予厚望。'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阶段的教育活动势必会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如何做好引路人,擎起幼儿前行道路上的明灯,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成长 陪伴者 雍和宫 亦师亦友 幼儿园 幼儿教育 幼小衔接 教育者
下载PDF
亦师亦友二十年——与《江苏教育研究》同行
20
作者 张波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第20期118-119,共2页
二十多年前,我从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工作,结交的第一个不说话的师友便是《江苏教育研究》。初出茅庐的我满怀一腔热血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尽管那时有用不完的劲,但是教学效杲却是事倍功半,这难免让自己... 二十多年前,我从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工作,结交的第一个不说话的师友便是《江苏教育研究》。初出茅庐的我满怀一腔热血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尽管那时有用不完的劲,但是教学效杲却是事倍功半,这难免让自己感到有些失望。正在我迷茫之际,一位同事跟我交流探讨上课教研的问题,一番交谈后,让我有了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生涯 交流探讨 亦师亦友 一所 一腔热血 用不完 范学校 乡镇中心小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