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的耦合协同与绿色增长
1
作者 龚恩泽 张建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3,74,共11页
论文从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的视角探讨了中部城市绿色增长态势的形成机制,使用中部地区2006—2019年的地级市数据测度并分析了二者耦合协同度的时空演化态势,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中... 论文从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的视角探讨了中部城市绿色增长态势的形成机制,使用中部地区2006—2019年的地级市数据测度并分析了二者耦合协同度的时空演化态势,实证检验了其对区域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尚处于耦合协同的初级阶段,整体呈先增后降的态势,二者耦合协同在中部地区未显现出明显的空间聚类。(2)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的耦合协同不利于区域绿色增长。(3)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拉大了一般地级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差距,刺激了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力度间接不利于城市绿色增长,通过降低城市技术创新强度一定程度上间接抵消了对绿色增长的不利影响。(4)中部地区出口贸易、产业专业化耦合协同对绿色增长的影响因城市空间区位、城市特征差异显现出异质性。基于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贸易 产业专业化 耦合协同 绿色增长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基于我国省际数据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丹 于渤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双重压力,亟须依托高技术集聚塑造创新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这是我国区域发展有效应对挑战的关键。本文以我国30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并结合区域创新环境要素探索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与复杂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能够通过“专业化集聚—研发资金主导型”“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下多维度协同型”“创新资源—多样化集聚/政府支持—数字经济协同型”3种路径驱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且路径存在地区异质性;依赖于特定创新环境,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具有协同效应而非此消彼长;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等效替代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结论有效揭示了两种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创新环境因素联动匹配作用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复杂机理,扩展了现有研究,使理论充分对话实践,为不同省市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针对性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 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环境 组态分析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多维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雯熹 吴群 +1 位作者 王博 黄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0-110,共11页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 提升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城镇化进程的紧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从城市经济学理论出发,基于"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应用2003-2015年我国26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通过动态面板模型,从全行业-全国、全行业-三大区域、分行业-全国、分行业-三大区域的不同维度,考察分析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化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①从全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集聚都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②从全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更受益于多样化集聚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更受益于专业化集聚的影响。③从分行业-全国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工业专业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从分行业-三大区域维度的回归结果来看,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工业专业化集聚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可见,在不同的行业或区域中,产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化影响。因而,中国未来的产业发展应根据战略需要,立足于分行业或分区域的阶段特征,制定实施差别化的产业集聚政策,由此才能够针对性、有效性地提升区域要素利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样化集聚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多维度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产业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红锦 张宁 李胜会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8,共13页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不仅对于全国及省际区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省内区域层面也影响重大,因此,本文从省内地区间研究出发,以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专业化的角度入手来分析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不仅对于全国及省际区域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对于省内区域层面也影响重大,因此,本文从省内地区间研究出发,以珠三角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产业专业化的角度入手来分析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珠三角九个地级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十年间珠三角各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都不断提高,但每个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程度却不尽相同。接着再引入产业专业化系数测度各市产业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利用2004—2013年珠三角9个地级市单位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珠三角各市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和产业专业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产业专业化程度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正向影响。最后,结合对应分析法具体分析了十年间各个城市间产业专业化以及职能分工互补的发展情况,并给出相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专业化 职能分工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公司治理、技术创新路径与产业专业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昌林 蒲勇健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5年第3期10-14,共5页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公司治理框架的三维特性分析入手,指出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影响企业技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利益分配、权力分享,从而对技术创新具有路径决定作用。并指出这种路径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国产业技术优势的差异,...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公司治理框架的三维特性分析入手,指出公司治理机制通过影响企业技术知识的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利益分配、权力分享,从而对技术创新具有路径决定作用。并指出这种路径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国产业技术优势的差异,因此有助于解释各国形成产业专业化的原因。本文最后还对我国的情况进行了适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 企业 技术创新特性 发展路径 产业专业化
下载PDF
创新与产业专业化变迁:江苏例证 被引量:7
6
作者 施平 郑江淮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43-48,56,共7页
产业专业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区位特征,其理论基础是"新经济地理学"。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产业专业化变迁的分析,发现:制造业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都随着人均GDP水平上升而表现出相同的U型变迁路径。为了促... 产业专业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区位特征,其理论基础是"新经济地理学"。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产业专业化变迁的分析,发现:制造业结构、第三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都随着人均GDP水平上升而表现出相同的U型变迁路径。为了促进江苏省的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基础上形成一些主导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产业结构变迁 服务业 创新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邬丽萍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100,共5页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分工与分工交易经济是研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鉴此,构建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 产业专业化、多样化分工与分工交易经济是研究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已有研究往往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城市群中各城市的功能定位,鉴此,构建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要素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研究进行实证对象能更好地解释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城市群及其内部各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城市群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中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比多样化更有利于区域产业创新吗? 被引量:14
8
作者 吕承超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7,共11页
本文基于1997—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构建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三大产业集聚的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多样化... 本文基于1997—2013年中国高技术产业数据,构建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分析三大产业集聚的外部性(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产业多样化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产业专业化和企业竞争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影响并不显著;东中西部地区和五大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集聚外部性对产业创新影响效果不同,循环累积效应在不同模型中对区域产业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区规模、人力资本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三大控制变量及其平方项在不同模型中的作用效果和显著性水平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技术产业 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企业竞争程度 系统GMM估计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能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吗?--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俞梅珍 林志帆 《产经评论》 CSSCI 201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城市经济规模、投资水平、非农产业比重、是否为副省级城市、是否为珠三角城市、是否为沿海港口城市等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专业... 利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0-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研究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对城市经济规模、投资水平、非农产业比重、是否为副省级城市、是否为珠三角城市、是否为沿海港口城市等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从总体上看,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使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产业专业化的潜在异质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倒U型的非线性特征:产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有一个最优的临界水平;在到达该临界水平前,产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但在越过该临界水平后,过度的产业专业化反而不利于城市经济增长。同时,根据这一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经济增长 面板门槛模型
下载PDF
产业集聚方向能否带动边缘城市的崛起?——基于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宗斌 杨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84,共15页
从边缘城市产业的集聚方向切入,采用2003年至2015年179个边缘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边缘城市崛起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度越高越容易崛起。采用边缘城市坡度与边缘城市新成立的公司数... 从边缘城市产业的集聚方向切入,采用2003年至2015年179个边缘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多元化集聚对边缘城市崛起的影响作用。结论表明,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度越高越容易崛起。采用边缘城市坡度与边缘城市新成立的公司数交互项为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工具变量,有效解决了内生性问题。距离异质性检验发现距离核心城市超过200km后,边缘城市更应当选择“独善其身”的产业专业化集聚;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显示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于城市规模在50万-100万人口之间的城市影响作用最大。从要素积累效应进行机制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主要发挥劳动力蓄水池和创新要素共享的作用。从产业集聚方向的外部性分析,边缘城市产业专业化集聚促进本地城市崛起,而两种产业集聚方向都对边缘城市的邻近城市带来负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多元化集聚 边缘城市 核心城市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与城市经济增长 被引量:5
11
作者 石东伟 何永芳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2期36-37,共2页
本文检验了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都得益于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有益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利于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经济增长;从全国城市的角度来... 本文检验了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都得益于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有益于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经济增长,不利于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经济增长;从全国城市的角度来看,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都有益于城市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城市经济增长
下载PDF
农村产业专业化过程中市场风险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惠兰 张明敏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农村产业专业化过程中市场风险的大小直接关系着整个农业发展甚至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根据影响农村产业专业化过程中市场风险的各种因素,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利用模糊递阶层次分析模型确定风险程度并最终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产业专业化 市场风险 风险测评
原文传递
区域产业专业化与第三方物流互动发展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小哩 丁志刚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3Z期141-142,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产业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其优势显现的同时,自身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源。本文在分析区域产业专业化与第三方物流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产业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其优势显现的同时,自身发展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源。本文在分析区域产业专业化与第三方物流优势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专业化与第三方物流互动发展的角度系统地论证两者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产业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 互动
下载PDF
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产业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浜源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第6期58-63,共6页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框架下,研究了2003-2014年间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产业专业化与产业集聚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在波动中不断推进,其中南京-扬州的市场一体化进程相对较快,镇江-扬州的市场一体化进程...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框架下,研究了2003-2014年间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产业专业化与产业集聚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进程在波动中不断推进,其中南京-扬州的市场一体化进程相对较快,镇江-扬州的市场一体化进程相对较慢。正如倒"U"型曲线所预示的,随着宁镇扬地区市场一体化经历从中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推进,南京、镇江和扬州三个城市之间的工业专业化指数都呈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产业趋同现象越来越凸显,并且南京的产业集中率在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镇扬 市场一体化 产业专业化 产业集聚
下载PDF
物流产业专业化对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技术进步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 白洋 +1 位作者 卓乘风 邓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8,共9页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物流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物流产业依托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并且更能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本文截取我国2005~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借助Durbin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因素...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物流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物流产业依托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并且更能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本文截取我国2005~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借助Durbin模型,将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因素,考察物流产业专业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在其作用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除了东部地区外,物流产业专业化对本省和临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呈现鲜明的杠杆效应,尤其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较显著;技术进步具备了明显的调节作用,其对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辐射效应明显大于其本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调节作用 产业专业化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地区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16
作者 李红锦 张宁 《当代经济》 2018年第7期82-84,共3页
文章通过对2006—2015年间广东地区制造业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分析了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测度发现,广东省各市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总体趋势变化不大,相较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借助于C-D函数,... 文章通过对2006—2015年间广东地区制造业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测度,分析了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测度发现,广东省各市制造业专业化水平总体趋势变化不大,相较于珠三角地区,粤东西北地区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借助于C-D函数,将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与人均产出纳入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广东省制造业专业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最后,基于以上判断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克鲁格曼指数 经济增长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专业化空间非均衡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奎 郑群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3,共10页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2000—2017年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空间非均衡特征及模拟动态分布演化过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其动力机制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28个城市2000—2017年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面板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其空间非均衡特征及模拟动态分布演化过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其动力机制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存在空间非均衡性,环鄱阳湖城市群内部差距最为明显,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2)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及三大子群内部旅游产业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同时也都存在明显的极化现象;(3)旅游产业专业化空间非均衡受多重因素影响,一阶滞后项、城镇化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政府干预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均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专业化空间非均衡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产业专业化之间呈“U”型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专业化 空间非均衡 Dagum基尼系数 驱动机制 长江中游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梁兴辉 高冬冬 逯相雪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本文选取2004-2013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个产业的就业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产业专业化有益于城市经济增长,而产业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 本文选取2004-2013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9个产业的就业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产业的专业化与多样化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产业专业化有益于城市经济增长,而产业多样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以期为协调区域发展及各地区和城市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策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市 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微观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凯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7,共15页
采用2007—2018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微观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高产业专业... 采用2007—2018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微观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1)产业专业化集聚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即在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高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当达到一定阈值则会抑制企业创新产出水平,这一结论与基于外部性理论进行机制分析的结果一致;(2)对不同地区、行业和规模的企业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仅有东部地区产业专业化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影响,不同技术行业和规模的企业专利产出受产业专业化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就如何通过产业专业化集聚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微观企业 创新产出 集聚 差异性
下载PDF
基于产业专业化的区域优势领域探析——以省会城市进行实证
20
作者 马晓萌 徐峰 +1 位作者 封颖 秦悦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9年第11期27-37,共11页
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区域发展,然而国内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区域优势产业识别模型,通过上市企业数量对省会城市的产业专业化与优势产业领域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区域发展优势领域,促进区... 近年来,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区域发展,然而国内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区域优势产业识别模型,通过上市企业数量对省会城市的产业专业化与优势产业领域进行分析,以期找到区域发展优势领域,促进区域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实证中通过四象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省会城市产业专业化或多样化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优势产业领域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省会城市的产业专业化随发展水平的提高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产业多样化与区域发展水平之间为正相关关系;无论省会城市发展水平如何,制造业都为这些城市最具优势的产业;高技术产业多分布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专业化 产业多样化 区域发展 省会城市 优势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