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和田县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阿丽米热·阿不都卡迪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和田县设施园艺产业以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发展政策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政府、农户等多主体协同发力,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成给农户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助力产业之一。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 和田县设施园艺产业以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以产业发展政策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由企业、政府、农户等多主体协同发力,将设施园艺产业发展成给农户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助力产业之一。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选取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产业经营情况与农户参与特征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研究和田县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的微观影响因素,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产业发展及帮扶效果提升提供启示。结果表明:农户的年龄、设施园艺经验、家庭平均健康情况、设施园艺收入比重、参加设施园艺帮扶项目时间、设施园艺帮扶项目贷款、参加设施园艺的合作社和与园区合作情况、参加设施农业相关培训等均对和田县设施园艺帮扶效果具有明显影响。可以看出人力资本会以技术进步为中介促进设施园艺产业转型升级,这一过程依靠政策的引导,注重人力资本、高新技术、创意创新的产业帮扶模式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产业帮扶 影响因素 和田县
下载PDF
产业帮扶政策对低收入农户生计策略与收入的影响——以安徽省凤阳县为例
2
作者 朱金丽 张伟 +2 位作者 徐林文 汪昱坤 王超凡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7-41,共5页
低收入农户提高生计能力与收入是中国减贫方案的核心要务。文章以安徽省凤阳县9镇18村342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模拟对低收入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并根据其具体收入情况,解读产业帮扶政策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期... 低收入农户提高生计能力与收入是中国减贫方案的核心要务。文章以安徽省凤阳县9镇18村342户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模拟对低收入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并根据其具体收入情况,解读产业帮扶政策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以期对我国产业帮扶政策的实施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帮扶政策 低收入农户 生计策略 PROBIT模型 凤阳县
下载PDF
浅谈农业产业帮扶项目的选择及其配套措施
3
作者 刘璇 高昆 +2 位作者 汪新宇 肖彬 刘译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0099-0102,共4页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各地区实施多个农业产业帮扶项目,并立足于自身地区的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产业特色,不断整合资源,形成富有特色产业体系,并通过完善配...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各地区实施多个农业产业帮扶项目,并立足于自身地区的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产业特色,不断整合资源,形成富有特色产业体系,并通过完善配套措施,为产业帮扶项目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文章对农业产业帮扶项目的选择及其配套措施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探究,为相关工作的进行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帮扶项目 选择 配套措施
下载PDF
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评价与经验借鉴——以和田县为例
4
作者 张晓莉 阿丽米热·阿不都卡迪尔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7期84-92,共9页
产业帮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激发扶贫内在动力,是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之路。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帮扶途径和帮扶措施五个维度构建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和田县实... 产业帮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激发扶贫内在动力,是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之路。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帮扶途径和帮扶措施五个维度构建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和田县实地调查数据开展评价。结果表明:97.8%的农户对设施园艺产业帮扶效果表示满意,帮扶途径效果>社会效果>帮扶措施效果>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和田县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实施的合作社—企业—农业科技人员—包联干部综合帮扶途径对农户生产技能提高、收入增加、返贫风险下降等效果显著。基于此,结合和田县产业帮扶实践总结经验借鉴,以期为边疆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开展设施园艺产业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产业帮扶 效果评价 经验借鉴 和田县
下载PDF
脱贫地区巩固拓展电商产业帮扶成果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成鹏 郭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我国扶贫重点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进一步拓展脱贫地区电商产业帮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脱贫地区农村电商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政府资... 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我国扶贫重点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进一步拓展脱贫地区电商产业帮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脱贫地区农村电商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政府资金政策转向、社会资本盈利需求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形态变化的现实挑战,需要借鉴各地优化发展环境型、实施造血帮扶型、集体个人经营型、农民素质提升型等典型案例,进一步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强化政府“造血式”帮扶、鼓励集体个人联合经营、推动农民能力提档升级,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地区 农村电商 产业帮扶
下载PDF
农村劳动者法律地位的完善路径——以后脱贫时代产业帮扶为分析对象
6
作者 刘强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20期34-36,共3页
后脱贫时代下通过制度建设防止农户返贫是确保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相关制度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农村劳动者的法律地位。现行法律体系对农村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定性不太符合农村经济社会的现实,主体上缺少对农村劳动者特殊性... 后脱贫时代下通过制度建设防止农户返贫是确保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相关制度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明确农村劳动者的法律地位。现行法律体系对农村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定性不太符合农村经济社会的现实,主体上缺少对农村劳动者特殊性的考量,内容上与农村劳动者权益不够匹配。对此,可构建以“农务者”为核心的农村劳动者法律地位,以农务法律关系为纽带,形成以农户为主体,农户、组织者与协作者三方共赢的权利义务体系,并增设涉农专业化审判庭,促进涉农纠纷妥善处理。以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者赋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帮扶 全面脱贫 农村劳动者 法律地位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业产业帮扶路径探讨
7
作者 孙立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0001-0003,共3页
通过发展帮扶产业、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以实现产业帮扶的全覆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强化人才保障,加快消费帮扶及产销对接,建立产业帮扶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平台调度机制,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积极落... 通过发展帮扶产业、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以实现产业帮扶的全覆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并强化人才保障,加快消费帮扶及产销对接,建立产业帮扶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平台调度机制,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四个不摘”要求等工作,切实做好农业产业帮扶,实现产业全覆盖,推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帮扶 乡村振兴 利益联结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基层实践类型与治理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覃志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2,共10页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 随着中央政策和各部委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已进入加快落实阶段。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实践对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三元社会结构理论阐明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基层实践的主要动力及治理的内在逻辑。以西部3个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探讨行政主导、市场主导和社会主导3类基层实践类型的实践过程,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实践特色及形成条件。最后,讨论行政主导基层实践、市场主导基层实践和社会主导基层实践推进脱贫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基层实践 治理逻辑 产业帮扶 脱贫村
下载PDF
涉农高职院校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和启示——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帮扶陕西省G村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田争运 《农业工程》 2022年第3期157-160,共4页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帮扶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 近年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培训、产业共建、消费扶贫等方式,在完善产业帮扶顶层设计、发挥高校智力优势打造产业综合体、利用体量优势开展消费帮扶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陕西省G村食用菌和中蜂养殖产业的发展,在培育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厚植乡村振兴人才资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和启示:一是高校产业帮扶须统筹科技、人才、资金等力量同步进行,聚力构建村域经济可循环产业链,夯实其产业基础,帮扶其产业升级;二是注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提升群众技术技能,提高其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产业帮扶 食用菌
下载PDF
基于精准扶贫的隆回"花瑶挑花"创新研发及产业帮扶模式研究
10
作者 周祥 《艺术科技》 2019年第20期31-31,33,共2页
隆回县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而得名,而"挑花"是该民族享誉于世的独特手工艺,因而称为"花瑶挑花".在精准扶贫的时空场域下,隆回县脱贫致富必须坚持传承与发展民族手工艺的思维,实现"花瑶挑花"产业... 隆回县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而得名,而"挑花"是该民族享誉于世的独特手工艺,因而称为"花瑶挑花".在精准扶贫的时空场域下,隆回县脱贫致富必须坚持传承与发展民族手工艺的思维,实现"花瑶挑花"产业化发展,以保持民族特色,实现"花瑶挑花"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双提升.基于此,本文探讨隆回"花瑶挑花"创新研发及产业帮扶模式,助力精准脱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花瑶挑花" 创新设计 产业帮扶
下载PDF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帮扶类型与成效--以鄂西南少数民族自治州脱贫村产业帮扶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46,共13页
产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借用社会结构与激励约束相容理论,分析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村政府主导、公司主导、中农主导三种产业帮扶类型的运作过程、产业效果与发展困境。从实践来看,三种产... 产业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本文借用社会结构与激励约束相容理论,分析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村政府主导、公司主导、中农主导三种产业帮扶类型的运作过程、产业效果与发展困境。从实践来看,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取得部分激励相容,但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代理困境与发展短板。其中,政府主导型具有普惠性强、资源充沛等优势,但易陷入行政约束短缺与政策激励失效之困境;公司主导型具有产业发展灵活、高效等优势,但易因经济逐利性引发剩余索取权之困境;中农主导型内嵌于村庄自然环境与文化基础,具有较强的内生动力与长远的发展空间,但存在市场激励不足、政策资源过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困境。实现多元产业帮扶模式的协调发展,还须以推动约束机制向激励机制转化为抓手,持续克减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作用,激发政策支持、市场效率等因素的激励效用,促使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在主体博弈中实现激励相容,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帮扶在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农村产业帮扶 产业类型 产业成效 激励相容约束
下载PDF
绿色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探析——基于魏家寨村产业帮扶的“高校样本”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媛 孙双龙 +1 位作者 于新乐 张佳景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第19期25-26,共2页
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志愿服务团队在威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威县魏家寨村的发展现状,发现了魏家寨村自然条件欠佳、产业链条衔接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通过专业帮扶、政校企合作、... 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志愿服务团队在威县开展乡村振兴实践为例,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威县魏家寨村的发展现状,发现了魏家寨村自然条件欠佳、产业链条衔接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通过专业帮扶、政校企合作、高校联合等共建途径,探索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绿色创新创业产业 产业帮扶
下载PDF
天津困难村产业帮扶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武清区产业帮扶项目为例
13
作者 韩金博 史佳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31-33,共3页
天津市武清区通过实施200个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推进品牌强农,探讨产业帮扶带动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困难村和农民群众分享到了产业项目收益。调研发现,武清区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选择上多种业态综合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开发... 天津市武清区通过实施200个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推进品牌强农,探讨产业帮扶带动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困难村和农民群众分享到了产业项目收益。调研发现,武清区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选择上多种业态综合尤其是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开发选择上还需努力,同时存在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作用不强、创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实用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据此提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强化资金政策支持,保障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提高产业竞争力等推动困难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村 产业帮扶 问题 对策 天津
下载PDF
产业帮扶在推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以旺苍县古柏村为例
14
作者 程祖强 王永志 崔永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5期74-76,共3页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了帮扶单位在脱贫攻坚时期通过产业帮扶顺利带动古柏村脱贫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开展产业帮扶、促进贫困地区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但是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本文总结了帮扶单位在脱贫攻坚时期通过产业帮扶顺利带动古柏村脱贫的经验,为下一步工作中继续开展产业帮扶、促进贫困地区增收、巩固脱贫成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帮扶 扶贫经验 建议
下载PDF
参与产业帮扶、高管社会资本与竞争优势
15
作者 黄莲琴 白姝瑛 何蔓莉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43-52,共10页
参与产业帮扶可以助力企业形成声誉优势,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参与产业帮扶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高管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参与产业帮扶有利于提高企业竞... 参与产业帮扶可以助力企业形成声誉优势,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参与产业帮扶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并检验高管社会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参与产业帮扶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参与产业帮扶对其竞争优势的提升效应更显著。第二,高管社会资本与参与产业帮扶之间显著正相关,并强化了参与产业帮扶对其竞争优势的提升作用。第三,高管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因产权性质和市场化进程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即高市场化进程地区、国有样本企业高管社会资本能正向调节参与产业帮扶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而低市场化进程地区、非国有样本企业高管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社会资本 产业帮扶 竞争优势 产权性质 市场化进程
下载PDF
农村基建投资、产业帮扶的短期效应研究
16
作者 黄光锋 王全忠 李雨 《经济师》 2021年第12期24-25,27,共3页
文章系统性整理并使用安徽省W县全域280个行政村2016—2017年的扶贫数据,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帮扶的减贫机制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行政村年内贫困发生率增量和脱贫户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保持其它因素不... 文章系统性整理并使用安徽省W县全域280个行政村2016—2017年的扶贫数据,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帮扶的减贫机制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行政村年内贫困发生率增量和脱贫户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万元,村贫困发生率和脱贫户数均值分别降低0.89个百分点和0.1648个。同时,考察多种扶贫措施的减贫效应优先序发现,光伏扶贫资金"、给予型"产业扶贫资金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减贫效应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产业帮扶 减贫效应 行政村
下载PDF
杨春庭:大力支持产业帮扶
17
作者 罗佐成 《广西林业》 2016年第11期30-30,共1页
2016年11月2日,百色市委副书记杨春庭在隆林县蛇场乡新寨村调研时强调,将大力支持维都林场发展产业扶贫项目。
关键词 杨春庭 产业帮扶 百色市 新寨村
下载PDF
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以T市B区产业帮扶为例
18
作者 宿国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6期270-271,共2页
指出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从粗放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已进入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时刻。由于贫困村镇分布的原因,越到最后扶贫任务越艰巨,致贫因素越复杂,扶贫工作难度越大,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多。高效使用扶贫资金... 指出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精准扶贫工作,从粗放式扶贫到精准扶贫,已进入脱贫攻坚战最重要的时刻。由于贫困村镇分布的原因,越到最后扶贫任务越艰巨,致贫因素越复杂,扶贫工作难度越大,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多。高效使用扶贫资金,规范落实帮扶项目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在专项资金拨付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T市B区为例,分析了困难村产业帮扶项目实行过程中扶贫资金及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困难村产业帮扶专项资金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帮扶 存在问题 相关建议
下载PDF
产业帮扶方式创新研究——以广汽零部件梅州产业园为例
19
作者 龚翰清 《时代汽车》 2021年第13期9-10,共2页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部件")承接广汽集团产业帮扶梅州任务,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集中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创新形成"快、稳、准"的产业帮...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部件")承接广汽集团产业帮扶梅州任务,在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集中建设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创新形成"快、稳、准"的产业帮扶方式,从而弥补传统帮扶模式的短板,有力推动梅州产业帮扶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工作 产业帮扶 国有企业
下载PDF
“人地分离”与“资源重组”:易地扶贫搬迁后耕地撂荒与产业帮扶模式研究
20
作者 雷馨圆 张祎彤 +1 位作者 仇焕广 杨晓婷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51,共16页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是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人地分离”后耕地撂荒难题、促进迁出村人—地—业“资源重组”的关键途径,但当前较少研究关注迁出村的耕地利用和产业发展问题。基于此,在廓清研究对象为具备生产功能的迁出村的基础上,从理论层... 推动多元产业发展是破解易地扶贫搬迁“人地分离”后耕地撂荒难题、促进迁出村人—地—业“资源重组”的关键途径,但当前较少研究关注迁出村的耕地利用和产业发展问题。基于此,在廓清研究对象为具备生产功能的迁出村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构建了人—地—业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从“人地分离”程度与“资源重组”程度两个维度归纳出搬迁户自行种植、新型经营主体间接参与和新型经营主体完全代理三种产业帮扶模式。基于中西部地区8省区846份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数据,利用OLS回归分析了搬迁距离对耕地撂荒行为的影响,并讨论产业帮扶模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后农户面临的“人地分离”问题加剧了耕地撂荒行为,参与产业帮扶能显著减少耕地撂荒行为;产业帮扶能缓解搬迁距离对撂荒行为的影响,且不同产业帮扶模式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进一步结合典型案例资料,深入剖析了三种产业帮扶模式的运行机制、适用条件和优劣势,为迁出村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帮扶模式的实践应用提供依据。并从迁出村资源盘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帮扶模式选择三个方面,为推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人地分离” “资源重组” 产业帮扶 耕地撂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