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甘草中核苷和碱基类成分分析与评价
1
作者 谢明霞 朱正清 +4 位作者 陈思 杜可 王芷 郭东卫 王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物质基础不同,本研究采用UPLC-TQ/MS测定153批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不同产地质量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总核苷、碱基类成... 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物质基础不同,本研究采用UPLC-TQ/MS测定153批不同产地甘草样品中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进行不同产地质量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总核苷、碱基类成分含量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产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甘草核苷类成分以胞苷和鸟苷含量较高,二者占总核苷和碱基含量的26.2%~47.8%;碱基类成分以腺嘌呤和鸟嘌呤较高,二者占总核苷和碱基含量的19.3%~38.7%。基于测定的12种核苷、碱基类成分,PLS-DA判别分析可以将不同产地的甘草分为两组,一组为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另外一组为甘肃和新疆产甘草,主要差异成分为鸟嘌呤、腺嘌呤、尿苷、胞苷和鸟苷。进一步采用PLS-DA分别分析两个组内不同产地的甘草质量特征显示,甘肃和新疆产甘草可以明确区分,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不能准确区分。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甘草中核苷、碱基类成分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其质量特征。基于核苷、碱基类成分分析,宁夏和内蒙古产甘草质量一致度较高。本研究为揭示不同产地甘草质量存在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为其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核苷 碱基 产地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贵州5个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差异分析
2
作者 袁扬 张锦华 +5 位作者 曾兵 赵恬 邓梦青 任荣清 王华 王胤晨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本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贵州5个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差异。结果共鉴定出100种物质组分,且均检测到核黄素和光色素。聚类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五倍子蜂蜜的组分差异明显,贵阳和开阳五倍子蜂蜜聚... 本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贵州5个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产地五倍子蜂蜜组分差异。结果共鉴定出100种物质组分,且均检测到核黄素和光色素。聚类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五倍子蜂蜜的组分差异明显,贵阳和开阳五倍子蜂蜜聚为一个组别,息烽、桐梓和凤冈五倍子蜂蜜为一个组别。5个产地中筛选出27种差异组分,包括10种氨基酸类和6种有机酸类组分。L-缬氨酸、L-天冬氨酸、L-苯丙氨酸等药效氨基酸在贵阳和开阳产地显著富集(P<0.05)。筛选到myo-肌醇为开阳五倍子蜂蜜标志物,对氨基苯甲酸为桐梓五倍子蜂蜜标志物,磷酸胆碱、L-高苯丙氨酸为凤冈五倍子蜂蜜标志物。本研究可为五倍子蜂蜜真假判别、产地溯源及特色五倍子蜂蜜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蜂蜜 非靶向代谢组学 产地 差异组分
下载PDF
枸杞子产地加工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俊江 徐志伟 +4 位作者 刘向娥 李季文 毕映燕 娄丹丹 杜伟锋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为枸杞子产地加工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对近些年枸杞子产地加工过程中所涉除蜡及干燥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枸杞子除蜡主要包括Na2CO3除蜡、碱性... 目的:为枸杞子产地加工的现代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其新药开发和质量评价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数据库的检索,对近些年枸杞子产地加工过程中所涉除蜡及干燥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总结。结果:枸杞子除蜡主要包括Na2CO3除蜡、碱性油酸乙酯溶液除蜡等化学除蜡法和超声除蜡、研磨除蜡等物理除蜡法;枸杞子干燥主要包括自然晾干、热风干燥等热力干燥和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非热力干燥。经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查阅发现,除蜡过程与干燥过程所涉工艺存在一定差异,且相关工艺参数缺乏统一标准。结论:目前枸杞子的产地加工研究较为全面,工艺研究多是对枸杞子干果营养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目前暂未见对药理、药效影响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产地加工 除蜡技术 干燥技术
下载PDF
特拉敖包矿产地氧化还原过渡带磁异常特征及产生机理探讨
4
作者 陈聪 程纪星 +1 位作者 周俊杰 吴国东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1-30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基地,近几年地质勘查发现特拉敖包地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圈定有利成矿地区的关键。前人针对砂岩型铀矿开展的磁法研究大多只是直接对矿床的磁异常进行简单分析,很少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北缘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床基地,近几年地质勘查发现特拉敖包地区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定位氧化还原过渡带是圈定有利成矿地区的关键。前人针对砂岩型铀矿开展的磁法研究大多只是直接对矿床的磁异常进行简单分析,很少研究不同环境磁化率差异,也未考虑深部基底磁性的影响。文章统计了研究区不同砂体磁化率参数,计算了理论模型正演响应,并开展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特征并求取剩余磁异常,其结果与氧化还原过渡带位置,以及三价铁与二价铁比值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认为研究区氧化还原过渡带上方表现为微弱高异常特征,与传统层间氧化带型磁异常形态有区别,原因是后期油气还原作用使局部铁元素价态发生变化,引起局部磁异常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正演计算 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过渡带 特拉敖包矿产地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分析
5
作者 曾维丽 崔明晨 +1 位作者 张锋杰 张臻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47-253,共7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河南、河北、湖北、安徽4地区白花菜籽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 为探究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河南、河北、湖北、安徽4地区白花菜籽中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湖北地区的总氨基酸(TAA)含量最高,为24.16 g/100 g。湖北地区的白花菜中必需氨基酸(EAA)和药性氨基酸(MAA)含量均最高;不同产地的白花菜籽中必需氨基酸含量(EAA)与总氨基酸(TAA)含量之比均超过35%,药效氨基酸(MAA)与总氨基酸(TAA)的含量之比均超过60%。对比氨基酸比值系数(RC)可知,蛋氨酸(+半胱氨酸)为白花菜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白花菜籽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为66.06。本研究可为白花菜籽及其蛋白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菜 产地 氨基酸 营养价值 评价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地红仁核桃及其油脂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朱振宝 张芳 +2 位作者 段屹帆 董兆斌 王根宪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49,共7页
为了促进红仁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深加工产品研发,以我国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产地的红仁核桃为原料,对其种仁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V_(E),种皮酚类物质,及红仁核桃油的脂肪酸、甾醇、角鲨烯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产... 为了促进红仁核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深加工产品研发,以我国山西、陕西、甘肃等7个产地的红仁核桃为原料,对其种仁的基本营养成分、矿质元素、V_(E),种皮酚类物质,及红仁核桃油的脂肪酸、甾醇、角鲨烯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7个产地红仁核桃仁均含有大量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及总糖,含量分别为60.77~73.89、14.84~17.21、8.72~14.29 g/100 g;检测的8种矿质元素(K、Na、Ca、Mg、Fe、Cu、Zn、Se)中,含量最高的常量元素K和微量元素Fe均以山西省平顺县的红仁核桃仁最高;红仁核桃仁中平均总V_(E)含量为394.81 mg/kg,且均以γ-生育酚+β-生育三烯酚为主;陕西省商洛市八一基地的红仁核桃种皮中总酚含量最高,为462.23 mg/g;陕西省商洛市石门基地的红仁核桃种皮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330.89 mg/g;山西省平顺县红仁核桃种皮中花色苷含量最高,为0.65 mg/g;7个产地的红仁核桃油共检出10种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α-亚麻酸为主,其中云南省大理州、山西省平顺县的红仁核桃油中亚油酸含量较高;7个产地的红仁核桃油中平均总甾醇含量为231.94 mg/100 g,且均以谷甾醇为主,其中陕西省商洛市石门基地的红仁核桃油中谷甾醇含量最高,占比为72.08%;7个产地的红仁核桃油中平均角鲨烯含量为23.45 mg/kg,其中甘肃省成县红仁核桃油的角鲨烯含量最高,为37.34 mg/kg。综上,不同产地的红仁核桃及其油脂的营养成分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营养成分组成相同,其油脂中脂质伴随物的种类及含量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仁核桃 产地 矿质元素 脂肪酸 V_(E) 甾醇
下载PDF
两种产地藏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比较研究
7
作者 中拉毛草 张锐 +2 位作者 林宇红 江春德 拉毛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评定不同地区藏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藏羊各20只,分别取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脂肪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组成、感官评价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产地的藏羊宰后pH45min... 为评定不同地区藏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藏羊各20只,分别取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脂肪酸以及挥发性成分组成、感官评价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产地的藏羊宰后pH45min和pH24h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甘南藏羊的色泽和嫩度优于海北藏羊;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包括7种饱和脂肪酸和11种不饱和脂肪酸。两种产地藏羊肉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甘南藏羊脂肪酸组成比例更佳,ω-6/ω-3接近1∶1,显著低于海北藏羊(P<0.05)。共检测出12类7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气味活性值(OAV)分析结果表明,甘南藏羊肉比海北藏羊肉具有更丰富的肉脂香味和果香味。综上,甘南藏羊肉的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组成都更加优异,感官评分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 藏羊肉 脂肪酸 挥发性物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用矿物元素指纹识别中华绒螯蟹产地及其养殖水体
8
作者 宋学宏 黄芳 +3 位作者 梁凤玲 胡建国 陆彬 蔡春芳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分析测定体质量为180~200 g左右、产自阳澄湖湖区(YCL)、阳澄湖周边池塘(YCP)、洪泽湖(HZL)、高邮湖(GYL)、固城湖(GCL)湖区的雄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Ca、Mg、K、Na、Sr和Fe等35种元素的含量,以开发中华绒螯蟹产地及其... 分析测定体质量为180~200 g左右、产自阳澄湖湖区(YCL)、阳澄湖周边池塘(YCP)、洪泽湖(HZL)、高邮湖(GYL)、固城湖(GCL)湖区的雄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体内Ca、Mg、K、Na、Sr和Fe等35种元素的含量,以开发中华绒螯蟹产地及其养殖水体的识别技术。结果表明,32种元素组间差异显著(P<0.05)。基于35种元素对中华绒螯蟹来源进行判别分析,10种元素进入判别模型,测试集和交叉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3%和98.3%,仅有11.1%的HZL蟹被判入地理距离较近的GYL。剔除Ca、Mg、K、Na、Fe、Mn、Zn、Cu这8种在中华绒螯蟹养殖过程中人为输入量较大的元素再行判别分析,则6种元素进入判别模型,测试集和交叉验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100.0%和96.7%,仍有11.1%的HZL蟹被判入GYL,还有11.1%的GCL蟹被判入GYL。上述结果表明,采用矿物元素指纹识别中华绒螯蟹产地和养殖水体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养殖过程中人为输入量较大的元素对中华绒螯蟹产地与养殖水体的识别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元素指纹 产地 养殖水体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制约因素研究——基于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
9
作者 王冠孝 武宁 杨强 《运城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文中基于对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从出行系统类、市场系统类、目的地系统类和支持系统类因素四个维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制约作用,并提出了激发旅游市场需求潜力的具体对策。结果显示:子系统... 文中基于对平遥古城游客的调查分析,从出行系统类、市场系统类、目的地系统类和支持系统类因素四个维度,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制约作用,并提出了激发旅游市场需求潜力的具体对策。结果显示:子系统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制约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目的地子系统>出行子系统>市场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对旅游市场需求制约作用较强的因素主要来自金钱、时间、精力、社会治安、游憩设施设置、旅行手续、生态环境等方面,疫情传播风险的制约作用已然减弱。今后应采取加强道路交通建设、推进文化遗产活化、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改善旅游发展环境等措施,来激发文化遗产地旅游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文化遗产地 旅游市场需求 制约因素 平遥古城
下载PDF
高水平经贸规则原产地标准比较研究
10
作者 马祯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168-172,共5页
高水平经贸规则一般被认为是具有更高的标准,政策覆盖面更广,更具有可执行性和约束性的国际经贸规则。RVC、关税优惠幅度等原产地标准作为经贸规则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高水平经贸规则中成为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比现行C... 高水平经贸规则一般被认为是具有更高的标准,政策覆盖面更广,更具有可执行性和约束性的国际经贸规则。RVC、关税优惠幅度等原产地标准作为经贸规则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在高水平经贸规则中成为影响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比现行CPTPP、RCEP等高水平经贸规则中原产地标准的限制性、可执行性和贸易效益,建议应对接高水平经贸规则,充分运用原产地标准促进国际贸易的便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经贸规则 产地标准 RVC
下载PDF
真实性理论和地方理论视域下福建省文化遗产地重游意愿研究
11
作者 张菊香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文章以真实性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构建福建省文化遗产地重游意愿研究模型,探究真实性感知和地方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及其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遗产地的客观真实性、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对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均具有显著的... 文章以真实性理论和地方理论为基础,构建福建省文化遗产地重游意愿研究模型,探究真实性感知和地方感知对游客满意度及其重游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文化遗产地的客观真实性、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对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存在真实性对游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重游意愿无显著影响;游客满意度对重游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游客满意度在客观真实性、地方认同和地方依恋和重游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存在真实性和重游意愿之间无中介作用。福建省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性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宾至如归”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理论 地方理论 文化遗产地 重游意愿
下载PDF
长春市宽城区工业遗产地景观重塑研究——以天兴福第一制粉厂为例
12
作者 周研 《北方建筑》 2024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文通过调研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环境现状,针对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早期的城市建设对于某些区域没有系统的规划,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存在景观肌理不够清晰、慢行空间杂乱... 本文通过调研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环境现状,针对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因早期的城市建设对于某些区域没有系统的规划,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存在景观肌理不够清晰、慢行空间杂乱、景观绿化较少、缺乏景观设施的问题。基于此,提出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地景观重塑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生态修复原则、新旧结合原则,从而进一步凝炼出重塑景观肌理、打造慢行空间、植物合理布局、构筑物功能重塑的策略,使天兴福第一制粉厂工业遗产景观得以可持续发展。期望对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环境重塑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地 景观重塑 可持续发展 天兴福第一制粉厂
下载PDF
东台西瓜品质分析及产地环境评价
13
作者 高歌 荆丽丽 +6 位作者 张小春 陈健 李勇 陈小龙 赵莹 余向阳 宋立晓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年第2期11-17,42,共8页
为科学评价东台西瓜的特征品质,对东台市西瓜主产区的8个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指标、西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台西瓜品质特征突出,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富含番茄红素、... 为科学评价东台西瓜的特征品质,对东台市西瓜主产区的8个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指标、西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台西瓜品质特征突出,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瓜氨酸、钾、镁、钠、磷、锌、锰、铁等营养物质;东台西瓜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东台西瓜产品番茄红素、蛋白质、瓜氨酸、葡萄糖、磷、钠、铁、锌、锰含量呈正相关。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东台西瓜特征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组成的地理特征因子,确认了东台西瓜的土壤条件均达到绿色食品土壤要求标准,为东台西瓜产品优质优价、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对东台西瓜增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西瓜 营养品质 产地环境 质量安全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品种牡丹籽油脂肪酸和角鲨烯含量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王灵芝 徐宝成 +1 位作者 陈树兴 刘丽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5,共6页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 旨在为油用牡丹的品种选育、牡丹籽油的营养评价和产地溯源提供参考信息,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4个油用牡丹主产地(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安徽亳州和甘肃兰州)的凤丹牡丹籽油和紫斑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角鲨烯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以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为主;8个牡丹籽油样品中的脂肪酸相对含量及角鲨烯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相同产地的凤丹牡丹籽油中的油酸相对含量均显著低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亚油酸相对含量除河南洛阳产地外均显著高于紫斑牡丹籽油的(p<0.05);甘肃兰州牡丹籽油的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产地的(p<0.05),可作为对兰州牡丹籽油进行鉴别的指标之一;牡丹籽油中角鲨烯含量、油酸和α-亚麻酸相对含量,均随着年降雨量的增加、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减少,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且牡丹籽油中的角鲨烯含量随着油酸、α-亚麻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亚油酸相对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综上,品种、产地及环境因子的不同均会造成牡丹籽油脂肪酸及角鲨烯含量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籽油 品种 产地 脂肪酸 角鲨烯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不同产地“瑞香红”苹果果实品质差异分析
15
作者 孙鲁龙 高华 +1 位作者 梁俊 赵政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0,共4页
为探讨“瑞香红”苹果的适宜栽培区域,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个不同产地的盛果期果园采样,对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瑞香红”果实品质差异较大,但各产地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均可达到1.02左右,均... 为探讨“瑞香红”苹果的适宜栽培区域,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5个不同产地的盛果期果园采样,对果实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瑞香红”果实品质差异较大,但各产地果实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均可达到1.02左右,均表现该品种的高桩特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白水和云南红河两产地的“瑞香红”综合品质较好,主要表现为果个大,单果质量大,硬度适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固酸比高;而山西临猗产的“瑞香红”果实综合品质较差,主要表现为果个小,单果质量小,酸度大,固酸比小。本研究可为相似条件下引种“瑞香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瑞香红” 产地 品质
原文传递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分析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差异
16
作者 何婉琳 施露 +3 位作者 林梦桦 李亚辉 梁颖 张志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5,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特征,对6个产地秋月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河南宁陵县秋月梨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 为探究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特征,对6个产地秋月梨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测定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河南宁陵县秋月梨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部分产地秋月梨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黄酮与总酚存在显著差异(P<0.05)。6个产地秋月梨梨皮和梨肉中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3种、醛类20种、醇类11种、酮类4种、烯烃类1种、酸类3种、其他类14种,梨皮中挥发性香气成分比梨肉中多24种。河北魏县检出特有挥发性香气成分乙酸异丁酯、丁酸甲酯和异戊醛。通过指纹图谱和相似度分析较好实现了不同产地秋月梨区分。该研究提供了不同产地秋月梨品质和挥发性香气信息,GC-IMS技术具有实现秋月梨产地区分和产地溯源的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月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香气成分 产地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4种大黄鱼产地
17
作者 杨梦琼 杨盈悦 +2 位作者 梅光明 张小军 黄丽英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21-129,共9页
目的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准确快速区分4种产地来源的大黄鱼(福建养殖大黄鱼、温州养殖大黄鱼、舟山养殖大黄鱼和舟山野生大黄鱼)。方法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4种大黄鱼样本在4000~650 cm^(-1)的红外吸收指纹图谱进行测定,... 目的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技术准确快速区分4种产地来源的大黄鱼(福建养殖大黄鱼、温州养殖大黄鱼、舟山养殖大黄鱼和舟山野生大黄鱼)。方法本研究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4种大黄鱼样本在4000~650 cm^(-1)的红外吸收指纹图谱进行测定,基于特征波段下的光谱吸收差异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对大黄鱼样品进行产地区分。结果采用测定波段4000~650 cm^(-1)的全光谱采集信息经过Savitzky-Golay算法平滑预处理后建立的SVM模型效果最优,对4种大黄鱼样本的测试集准确率为83.3%。进一步对福建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的产地区分方法优化后,选取特征波段3690~2800 cm^(-1)+1800~650 cm^(-1)的光谱信息经过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Der)、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2ndDer)和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3种方式预处理后建立LDA判别模型,光谱训练集与预测集的准确率均达到100%;3690~2800 cm^(-1)+1800~650 cm^(-1)的光谱信息经SNV、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预处理后的PCA效果最佳,2种大黄鱼样本间彼此间距远、无重叠,且前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均在90%以上;经SNV预处理后的CA分析中,除21号野生大黄鱼外,其余产地相同的大黄鱼样本均各自聚为一类。结论基于近中红外光谱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处理的方法能够对大黄鱼产地进行较准确地快速区分,从而为大黄鱼溯源鉴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大黄鱼 产地鉴别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我国驼乳品质产地差异及相关标准研究进展
18
作者 马洪鹏 娄肖肖 +5 位作者 马宪兰 郑楠 陈贺 王帅 任万平 赵艳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80-287,共8页
近年来,驼乳产业发展迅速,但质量安全、产品掺伪掺假、竞争力低等产业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完善相关标准,对驼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地环境对驼乳品质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驼乳品质形成因素及差异,对我国现行的驼乳相关标... 近年来,驼乳产业发展迅速,但质量安全、产品掺伪掺假、竞争力低等产业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完善相关标准,对驼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地环境对驼乳品质影响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驼乳品质形成因素及差异,对我国现行的驼乳相关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总结,根据驼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现存不足提出建议措施。本文对新疆和内蒙古驼乳品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驼乳中脂肪、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成分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不同气候和不同种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生驼乳、巴氏杀菌驼乳和灭菌驼乳相关标准较为相似,未充分考虑产地环境差异和地方驼乳产业发展情况;根据驼乳产业发展现状,建议完善驼乳全产业链标准,并制定国家标准和完善驼乳品质及分级标准。期望本文可为驼乳标准完善和制定提供参考,为驼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产地 环境 品质 标准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覆盆子乙醇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
19
作者 王佩欣 卢菲艳 +4 位作者 张露 周雯娜 彭春彦 陈明舜 涂宗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287,共8页
本文以六个产地(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西和四川)的覆盆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覆盆子酚类物质,对比分析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地中,广东覆盆子总酚含量最高(349.77μg GAE/mg E),浙江覆盆子总黄酮含... 本文以六个产地(广东、广西、安徽、浙江、江西和四川)的覆盆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提取覆盆子酚类物质,对比分析酚类物质及其抗糖尿病活性。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地中,广东覆盆子总酚含量最高(349.77μg GAE/mg E),浙江覆盆子总黄酮含量最高(202.55μg QUE/mg E),四川覆盆子提取物中的水解单宁含量最高(125.07 mg GAE/g E)。从六个产地的覆盆子提取物中鉴定出了34种酚类化合物,主要是鞣花单宁、黄酮和酚酸类物质。活性研究显示,四川覆盆子提取物具有最强的DPPH·清除能力(IC_(50)=63.069μg/mL)、ABTS^(+)·清除能力(IC_(50)=29.977μg/mL)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能力(IC_(50)=0.086 mg/mL),安徽覆盆子提取物抑制AGEs形成的能力相对较强(81.91%)。综上,四川产地覆盆子是抗糖尿病药物的优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不同产地 酚类物质 抗糖尿病
下载PDF
红外光谱的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鉴别
20
作者 杨承恩 李萌 +3 位作者 王天赐 王金玲 李雨婷 苏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996,共6页
黑果腺肋花楸是已被列入新食品原料名单中的小浆果,富含花青素等成分,在酒类、饮料、功能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受不同产地气候等环境因素及种植条件的影响,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品质差异明显。为规范黑果腺肋... 黑果腺肋花楸是已被列入新食品原料名单中的小浆果,富含花青素等成分,在酒类、饮料、功能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受不同产地气候等环境因素及种植条件的影响,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品质差异明显。为规范黑果腺肋花楸果品市场管理,以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产地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进行鉴别。采集15个产区共750份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红外光谱数据,采用K-S样本划分法,按4∶1比例将样本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并进行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化(SNV)、移动平滑(SG)、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等光谱预处理,与原始光谱进行支持向量机(SVM)建模识别效果对比,确定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同时对最佳光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提取光谱特征信息,并结合随机森林(RF)、极限学习机(ELM)、支持向量机(SVM)、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A-DA)进行建模对比,确定最佳模型。结果表明,MSC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MSC-SVM训练集识别率为93.33%,测试集识别率为92.67%,能有效减少光谱采集时产生的随机误差。经CARS、SPA提取MSC特征光谱波长,进行4种算法的建模结果对比,确定SPA-SVM模型为最佳识别模型,其训练集与测试集识别率均为100%,且仅需16个波长点即可完成准确识别。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尤其是SPA-SVM模型,可准确鉴别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地,为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地溯源、质量评价提供快速、简便的方法支撑,为打造地区特色品牌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 红外光谱 产地鉴别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