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全 《学周刊》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打破教育与...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提出,为职业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打破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壁垒,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基于此,文章旨在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析现有机制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构建更为高效、灵活的协同创新模式的策略,以期为职业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产业升级
下载PDF
产学研协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
作者 徐欣 管震 朱登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1-397,共7页
促进产学研合作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与组织都开始尝试通过打造线上产学研协作平台推动当地产学研合作发展。但是,目前现有平台都存在线上交流能力弱、数据信用无... 促进产学研合作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近年来,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与组织都开始尝试通过打造线上产学研协作平台推动当地产学研合作发展。但是,目前现有平台都存在线上交流能力弱、数据信用无保证、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提出新一代产学研协作管理系统,可有效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第三方云服务等新信息技术,高效支撑产学研协作对接的全过程。与原平台相比,能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协作效率并改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作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对企业ESG表现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劲松 李阳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在全球环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表现成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文章利用2015—2023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申请数据,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通... 在全球环境变化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表现成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文章利用2015—2023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申请数据,研究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的ESG综合表现。此外,具备环保背景的高管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增强了绿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异质性分析显示,大规模企业、拥有绿色投资者,以及未获得环保补助的企业产学研合作下的ESG表现提升尤为明显。研究为构建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新见解,对优化产学研合作政策提出了建议,也为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企业ESG表现 绿色技术创新 环保背景高管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类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为例
4
作者 黄韵 李海敏 +8 位作者 王瀚雨 张瑞阳 龙武 徐明凤 李星 王明珊 刘丽 张晓燕 周莹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期133-137,共5页
西南石油大学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培养本科光伏人才,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综合实验建设作为校企双方产学研结合工作推进的重要抓手,取得丰硕的特色鲜明的建设成果,为同专业实践类课程谋划建设思路和建... 西南石油大学与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长期合作培养本科光伏人才,以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综合实验建设作为校企双方产学研结合工作推进的重要抓手,取得丰硕的特色鲜明的建设成果,为同专业实践类课程谋划建设思路和建设内容提供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实践类课程 光伏产业 课程建设 光伏人才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杨平 李思洁 +3 位作者 徐顺刚 何圣仲 刘凡 许建平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1期48-52,57,共6页
针对被动学习方式和单一传授式教学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教学内容辅助认知产品”和“产品反哺教学效果”的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以“新工科”和“卓越工程师2.0”双背景为导向,采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式,将实际产品和工程师带进课堂,并... 针对被动学习方式和单一传授式教学带来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教学内容辅助认知产品”和“产品反哺教学效果”的课程教学体系,该体系以“新工科”和“卓越工程师2.0”双背景为导向,采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式,将实际产品和工程师带进课堂,并以实际产品反哺教学的形式考查学生学习程度,改变了单一的授课模式,搭建了企业和高校间沟通的桥梁,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扩大了企业产品的传播范围,共同推进了科技前沿创新,联合培养了一流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可为“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反哺 课程教学体系 产学研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6
作者 胡振涛 金勇 +1 位作者 周林 秦春斌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在深入分析当前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难点与痛点基础上,以夯实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优化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职责为抓手,以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为牵引和驱动,提出一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人工智... 在深入分析当前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难点与痛点基础上,以夯实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优化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职责为抓手,以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和专业实践体系为牵引和驱动,提出一种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下人工智能专业学位研究生立体培养新模式,以期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以及高层次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人工智能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产学研”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中的探索与应用
7
作者 章晓云 张绵钰 +4 位作者 柴源 陈跃平 黄月香 李建橡 董盼锋 《右江医学》 2025年第1期88-92,共5页
在医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骨科的诊疗理念及手术技术日新月异,然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培养模式依然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分级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中医药... 在医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骨科的诊疗理念及手术技术日新月异,然而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培养模式依然存在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学分级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骨伤科是国家级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广西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因此,为响应国家政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对现阶段中医骨伤科学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十分必要。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瑞康临床医学院为例,随着“双轨制教育”工作的开展,专硕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直线上升,教学形式以传统的教授法为主,优势十分有限,而且三年专硕研究生培养期间,通科轮转时间较长,很多专硕研究生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质量不高、科研与临床发展失衡等问题,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产学研”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1],其核心内容是指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密切合作,从市场需求出发,集中多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综合型、实践型人才[2]。我院在中医骨伤专硕培养过程中采取该教学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中医骨伤专硕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下的现阶段培养问题,结合“产学研”新教学模式取得的应用效果,探讨该模式在中医骨伤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专业型硕士 教学改革 中医骨伤 培养问题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驱动的地学双创教育模式研究
8
作者 刘瑾 孙梦雅 +2 位作者 车文越 马晓凡 张玲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5年第3期025-028,共4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当前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新内涵和使命。本文围绕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中多元主体的定位与作用,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基础,交叉综合地质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当前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和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是赋予高校人才培养的全新内涵和使命。本文围绕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协同育人中多元主体的定位与作用,以河海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基础,交叉综合地质学、工程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专业,对地质工科专业双创教学模式的改造升级探索与实践成效等进行介绍,助力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地学人才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背景 产学研 创新 地学双创教育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质量——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9
作者 黄顺春 王兆伟 刘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专利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面板门槛模型估计可以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其作用效果逐渐由负转正,可以划分为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区间(sys <0.0053)、中区间(0.0053≤sys <0.0096)和高区间(sys≥0.0096)三种类型;调节机制的分析显示,以往普适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专利质量 知识产权保护 面板门槛模型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例
10
作者 张绍丽 张辉 +1 位作者 赫运涛 肖小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 科技资源因共享不足导致利用率低下,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因缺少平台支撑略显乏力,因此,研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不仅必须且实为必要。通过国内外几种主要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平台服务型模式是一种对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运作模式有效补充的新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包含主体层、功能层、资源层以及保障层在内的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并以中关村国基条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联盟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平台型资源服务创新模式拥有两个功能链条即资源共享功能链和协同创新功能链,并具备3个突出特点即“公益+服务”中介组织、“合作+共赢”利益共同体、“资源+创新”服务形式。基于此,提出资源共享、利益平衡、创新激励等运行机制,以及重视科技资源标准化规范化问题、开展全面系统的分布式治理、打造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和正确应对机遇与挑战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共享 产学研协同创新 创新联盟 平台型资源服务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学业导师制培养研究
11
作者 张文旭 郭立民 蒋伊琳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章分析了电子信息类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学研多元协同育人方式。对电子信息类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协同培养模式,由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导师提出工程需... 文章分析了电子信息类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学研多元协同育人方式。对电子信息类学业导师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协同培养模式,由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导师提出工程需求和应用需求,由高校学业导师和合作导师协同确定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建立跨校联合、校间合作的学业导师协同培养模式,增强校间合作交流,形成优势互补,拓展学生独立创新和科研合作能力,为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型人才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育人 学业导师制 以需求为导向 跨校联合
下载PDF
“政用产学研”多元协同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2
作者 陈楠 李岩 高丽辉 《高教学刊》 2025年第S2期141-145,共5页
针对“政用产学研”背景下的“独立支撑、两项融合、多元协同”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政深、用推、产助、学促、研提”五路并进式课程教学改革举措,通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优化、理论实践转化通道的打通、优势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 针对“政用产学研”背景下的“独立支撑、两项融合、多元协同”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提出“政深、用推、产助、学促、研提”五路并进式课程教学改革举措,通过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优化、理论实践转化通道的打通、优势创新实践平台的构建、电力电子精品课程的打造和科技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化,融合“政用产学研”中的师生定位,探索出平台政策深化、实际应用推动、产品生产助力、培养方案促进和科研热点提升下的电力电子课程教学改革机制,为探寻高校“政用产学研”多元协同下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用产学研 独立支撑 两项融合 多元协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体系研究
13
作者 吴绒 白世贞 牟维哲 《物流研究》 2025年第1期87-92,共6页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问题,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为例,从研究生培养参与主体、招生方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导师队伍等方面探索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动因。从主体协同创新视角出发,着手培养基地、培... 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分散重复、效率不高等问题,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方向为例,从研究生培养参与主体、招生方式、培养过程、课程体系、导师队伍等方面探索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的动因。从主体协同创新视角出发,着手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搭建研究生“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以期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研究生,促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研究生培养体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原文传递
“发文主体-关键政策-主题内容”叠加视角下中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演化研究
14
作者 郝敏 侯艳辉 赵文静 《中国高校科技》 2025年第3期76-84,共9页
采用LDA主题模型、社区发现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发文主体、关键政策、主题内容三个维度,对我国2005—2024年发布的157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揭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演化路径、演化规... 采用LDA主题模型、社区发现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发文主体、关键政策、主题内容三个维度,对我国2005—2024年发布的157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揭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体系演化路径、演化规律与发展机制,为未来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与国家重大战略调整是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变迁的关键因素;政策发文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合作模式更加广泛,以科学技术部为主导的多元主体协作格局更具适应力;政策文本主题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环境构建三个方面,主题内容丰富且相互关联、互相依存,呈现系统性、持续性、动态性的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演化 政策主题 文本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产学研协同与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陈昊 戚湧 +3 位作者 闫文举 严家明 隋艳伟 唐守锋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5年第4期39-42,共4页
文章分析了基于产学研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校企院多级联合,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家参与学... 文章分析了基于产学研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实施校企院多级联合,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企业和科研院所专家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力,也提高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竞争能力,实现了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融合 学科交叉 国际交流合作 实践创新
下载PDF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6
作者 王维荣 刘义华 《产业创新研究》 2025年第2期196-198,共3页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人才教育培育工作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高等院校来讲,学校所承担的是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培育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专项型人才... 在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人才教育培育工作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对于高等院校来讲,学校所承担的是专业人才的培育工作,具体而言就是培育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的专项型人才。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众多教育研究者积极探索了各种创新发展路径,其中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在众多改革模式中脱颖而出。产学研协同育人旨在将产业、学术和研究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具实践性的教育体验。本文从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建设的意义、传统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出现的问题以及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三个视角展开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产学研 协作发展 学研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建设逻辑与路径研究
17
作者 陈冰 赵璐 靳朋涛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从新质生产力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内部逻辑关系出发,以校企实践合作项目为案例,分析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现状,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并深入探讨以观念、要素、价值、利益、文化和组织六维度融合的推进路径,... 从新质生产力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内部逻辑关系出发,以校企实践合作项目为案例,分析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现状,提出高职教育产学研六维度协同创新模式,并深入探讨以观念、要素、价值、利益、文化和组织六维度融合的推进路径,使高职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形态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六维度融合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8
作者 张新国 冯再平 王蓓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6-258,共3页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作为生物医药类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微生物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分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背景下当前微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适应当前教育和产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推动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培养能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深度融合 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职道桥专业“产学研用”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19
作者 齐善忠 付春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24-26,共3页
黄河水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形势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各二级学院也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产业学院,并进行了深度产教融合。基于当前深度产教融合方面的教学改革,作者针对高职道桥专业提出了“产学研用”创新型教学模式... 黄河水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大形势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各二级学院也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成立了产业学院,并进行了深度产教融合。基于当前深度产教融合方面的教学改革,作者针对高职道桥专业提出了“产学研用”创新型教学模式。该创新型教学模式依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引导式教学,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校企合作研究,并且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工程实际。该模式指明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方向,提高了学习动力,教师所做研究也更有应用价值,提高研究成果的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道桥专业 产学研 创新型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商科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研究
20
作者 史煜娟 王黎雪 王梓明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商科产学研协同育人是由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学生等多个相互联系的中心主体通过博弈、合作,参与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商科人才。通过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创新、行业指导校企沟通对接、企业引导校...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商科产学研协同育人是由政府、行业、企业、高校、学生等多个相互联系的中心主体通过博弈、合作,参与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商科人才。通过政府支持校企合作创新、行业指导校企沟通对接、企业引导校企共建共赢、高校主导系统资源整合、学生参与协同主动进步,实现多中心主体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治理理论 商科 产学研 协同育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