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5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教育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运林 郭绍青 +4 位作者 刘繁华 徐福荫 陈庆贵 张学波 钟丽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7,共6页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该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系统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 机制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用”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齐德新 张建卓 +1 位作者 晁彩霞 韩雪峰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实施过程中,紧密围绕高校自身资源和条件,结合研究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深度挖掘基于“产学研用”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多元化创新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内涵和...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实施过程中,紧密围绕高校自身资源和条件,结合研究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深度挖掘基于“产学研用”融合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多元化创新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内涵和外延,促进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的深度融合,发挥企业、大学科技园及孵化器的功能,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成长;依托高校教育基金会,探索成立企业-教育基金会“人才培养基金”,通过规范性的项目管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精准就业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使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服务辽西北人才战略中,更好发挥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深度挖掘 培养模式 多元化创新 产学研用
下载PDF
协同视域下工科研究生产学研用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常泽辉 彭娅楠 +2 位作者 王峰 杨洁 赵萌 《高教学刊》 2024年第9期38-41,共4页
加强协同创新是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完善产学研用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机制的必然方式。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实用成果匮乏... 加强协同创新是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完善产学研用是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培养机制的必然方式。当前,地方高校工科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与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淡薄、实用成果匮乏、聚焦思考不足,究其原因,问题意识缺乏、知识来源单一、学习氛围封闭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因素。为此,作者团队与行业企业联合建成太阳能光热产业示范基地,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示范为载体,以成果转化为驱动,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探索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工科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尝试在多个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具有鲜明工科特色的“科技小站”,通过模式与实践的高效融合,充分释放研究生的内在创新要素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产学研用 研究生 培养模式 实践
下载PDF
专业学位研究生“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建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先春 高云 +3 位作者 安百钢 李胜利 樊增广 陈星星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1期16-18,22,共4页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态势,认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印记依然存在,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题的理念创新和... 通过文献梳理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态势,认为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学术型人才培养的印记依然存在,以“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主题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亟待重点强化。从“组织决策、规章制度、教学管理、资源保障、成果产出”五个维度,对“一体化”体系建构进行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体系建构 产学研用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维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价值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路径。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是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探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价值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路径。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其次,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导师考核、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基于应用能力提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后,要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模式
下载PDF
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敏 王昊昊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政产学研用是由当地政府、企业单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用人单位多方参与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企业和高校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正式就业的有效过渡,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入手,提... 政产学研用是由当地政府、企业单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用人单位多方参与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企业和高校瓶颈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学生正式就业的有效过渡,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从政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模块、组建专业级导师团队、发掘专业特色及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方式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从而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下载PDF
“产学研用”背景下临床药学方向药学专业硕士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7
作者 刘佳维 翟凤国 +3 位作者 曹艳丽 赵玉梅 范景辉 佟雷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8-160,166,共4页
目的在“产学研用”背景下,构建出较为合理的临床药学方向药学专业硕士教育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首先采取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出初步的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遴选出17位高职称、高学历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药学教育专家组成专... 目的在“产学研用”背景下,构建出较为合理的临床药学方向药学专业硕士教育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首先采取文献分析法等方法,构建出初步的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遴选出17位高职称、高学历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药学教育专家组成专家团队,采取德尔菲法,通过3轮的专家函调,构建出最终的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结果第1轮函调,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为64.71%,变异系数为0.12。第2轮函调,问卷回收率为94.12%,专家意见提出率为47.06%,变异系数为0.11。第3轮函调,问卷回收率为100%,专家意见提出率为0.00%,变异系数为0.12。经过3轮的函调,不断的对考核指标体系加以完善和修改,确定的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由实践能力等1级指标和处方审核等若干2级指标组成。结论采用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药学方向药学专业硕士实践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和评价,提供了较为详细、合理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药学专业硕士教育 实践能力考核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政产学研用”的校外导师队伍建设探索——以山西大学能源动力专业为例
8
作者 武晓冬 郑立星 +1 位作者 贺颖 许振波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344-351,共8页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战略需求,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山西大学能源动力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由校内教师和山西能源行业专家共同构建双导师队伍,对“政产学研用”融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 面向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战略需求,以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山西大学能源动力综合优势和办学特色,由校内教师和山西能源行业专家共同构建双导师队伍,对“政产学研用”融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双导师制的实践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这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进一步提升“双导师”协同育人实践效果。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dual carbon” goals and the strategic needs of the energy revolution, the school’s “dual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serves as a guide, fully leveraging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energy and power and the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hanxi University.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a dual mentor team by teachers on campus and experts in the Shanxi energy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s, industry, academi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The practice of the dual mentor system has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Her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re propos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ual mentor”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能源动力 双导师 “政产学研用 协同育人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电商助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9
作者 慕静 于爽 康林 《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56-60,共5页
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构建电商平台、学研机构和农户三方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结合系统动力学对系统初始策略与外部变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助农产学研用联盟中各参与主体终将选择协同创新和提供优质农产品;政府补... 聚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构建电商平台、学研机构和农户三方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结合系统动力学对系统初始策略与外部变量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商助农产学研用联盟中各参与主体终将选择协同创新和提供优质农产品;政府补贴可以促使协同创新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适当提高违约罚金可引导各主体参与协同创新;学研机构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以提高电商平台和自身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基于此,提出各方参与协同创新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提高电商助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促进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电商助农 产学研用 演化博弈 系统动力学
下载PDF
产学研用融合理念下的土动力学教学改革初探
10
作者 唐亮 凌贤长 +2 位作者 田爽 韩笑 孔祥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4期147-148,共2页
针对土动力学研究生课程,分析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案例法、数值法、实践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提出建立路基动力学教学模块、加入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辅助教学的改革设想及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加符合“产学研用”... 针对土动力学研究生课程,分析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案例法、数值法、实践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提出建立路基动力学教学模块、加入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辅助教学的改革设想及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加符合“产学研用”融合理念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助力我国超高速高铁设计与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继续领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土动力学 教学改革 高铁路基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基于产学研用农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
作者 刘圣勇 吕腾飞 +2 位作者 甄子昂 青春耀 黄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0期0029-0032,共4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会曾经强调,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市场活力为引领,才能推动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并且实现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四者深度合作的技术创新结构。同时,要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此背景下,对做事专注,逻辑思维缜密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会曾经强调,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市场活力为引领,才能推动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并且实现产业、学术,研究和应用四者深度合作的技术创新结构。同时,要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在此背景下,对做事专注,逻辑思维缜密的农建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究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农业大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下的农建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教学改革。产学研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农建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四项革新措施,我们已成功地提升了农建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在产、学、研和用四项革新措施的联合推动下,农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协同培养 创新创业 农建专业本科生
下载PDF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下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分析
12
作者 王丽青 任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第15期133-136,共4页
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本文针对大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阐述了主动融入京津冀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方法,简述了产学研用的概念,分析产学研用协作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意义,... 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高质量、高效率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本文针对大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阐述了主动融入京津冀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方法,简述了产学研用的概念,分析产学研用协作模式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意义,并且重点探讨了产学研用协同模式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说明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进行全方位、多元化、针对性、前瞻性培养,积极转化成果,实现精准化供给创新人才,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产学研用协同 商学院 京津冀
下载PDF
协同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政产学研用”育人模式及优化策略研究
13
作者 王红影 李阳 张丽媛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5期0009-0012,共4页
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的梳理,深入解析了“政产学... 在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正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本文结合高职院校育人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现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对协同创新理论的梳理,深入解析了“政产学研用”育人模式的内涵与特点。为优化该育人模式,文章从政府、产业、学校、科研和应用五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建议,旨在促进各方资源的有机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高职院校 产学研用 育人模式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探赜
14
作者 许礼刚 赵西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新质生产力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是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效助推器。基于未来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在合作平台、运行机制和主体活力等方面尚存较大改进空间。为此,有必要构建以信息化和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的协... 新质生产力与“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深度融合,是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高效助推器。基于未来发展需求,协同创新在合作平台、运行机制和主体活力等方面尚存较大改进空间。为此,有必要构建以信息化和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模式,着力发挥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和用户的多主体协同作用,促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技术发展和持续优化等方面不断完善,以可靠的项目团队、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宽广的合作渠道为实践保障,实现协同创新的市场化、科学化和共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下载PDF
政产学研用融合新篇章:“四位一体”合作模式的创新实践
15
作者 方志坚 程玉 +1 位作者 沈涛 张凤伟 《今日科技》 2024年第7期66-68,共3页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旨在探究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重点介绍了“四位一体”平台构建的创新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背景和意义,指...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科技创新的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旨在探究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重点介绍了“四位一体”平台构建的创新实践。文章首先阐述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该模式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效能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详细介绍了“四位一体”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即企业、高校、政府以及科技服务机构的有机融合,这种模式通过打造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最后,总结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模式的重要性和挑战,希望其经验做法能够为产学研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的深入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生态 成果转化 科研服务机构
下载PDF
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与创新应用研究
16
作者 徐向峰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公共管理类专业现有案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宏观化、碎片化和西方化,教学方式主观性、随意性、孤立性等问题。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管理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是公共管理专业完善课程内容、优化培养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 公共管理类专业现有案例教学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宏观化、碎片化和西方化,教学方式主观性、随意性、孤立性等问题。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管理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是公共管理专业完善课程内容、优化培养体系、促进产教融合、实现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公共管理案例库建设遵循正确的思想指导、科学的整体规划、开放共享的建设方式等原则,在对现有案例资源进行全面梳理与规范筛查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和社会服务的优秀成果,充分挖掘政府机构、产业组织基层一线的数据资源,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实际,采用综合化的应用平台和开放共享的运行方式。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实现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公共治理、社会发展等多目标的融汇贯通与多渠道的创新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 案例库 创新应用
下载PDF
地方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
17
作者 姜全新 杨荣强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8期180-182,共3页
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文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了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以“队伍建设社会化、研究活动应用化、人才培养实践化、考核机制企业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开展改... 结合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改革,文章针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了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以“队伍建设社会化、研究活动应用化、人才培养实践化、考核机制企业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开展改革探索,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学习,参加企业科研实践,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达到教师科研教学,学生科研学习双成长的目的,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学院”建设新路径,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用一体化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下载PDF
“产学研用”理念下增材制造工程微专业探索与实践
18
作者 朱锟鹏 张志清 +3 位作者 孙国胜 汤名锴 李发亮 林昕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1期37-41,共5页
为有效应对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弥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周期过长、培养人才单一等不足,开发增材制造工程微专业项目,围绕项目设计“自由探索式”教学模式和“轻数量重质量”课程体系,以“固定+流动”形式打造师资队伍,邀请企业工程... 为有效应对增材制造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弥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周期过长、培养人才单一等不足,开发增材制造工程微专业项目,围绕项目设计“自由探索式”教学模式和“轻数量重质量”课程体系,以“固定+流动”形式打造师资队伍,邀请企业工程师、大师学者走进课堂,建立创新导向的考核方式与分级评价标准,并将微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已取得初步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微专业 增材制造工程 产学研用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双高”背景下机械制造专业群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19
作者 马明星 朱成俊 +3 位作者 王志新 户燕会 丁立培 李明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0期533-538,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机械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提出该创新模式构建可基于市场导向、校企合作、资... 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机械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匮乏等问题,提出该创新模式构建可基于市场导向、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创新驱动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利用优化专业群布局、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等策略,并明确了具体的实施路径,从而有助于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技能型双创人才支撑。By analyz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production-learning-research-applic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specialty group, such a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content and market demand, the imperfec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eachers. It propos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innovative mode can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market orient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source sharing, innovation drive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utilizing strategi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professional groups, reform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and innovat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echanisms, and clarifying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aths, it help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provide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机械制造专业群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