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学研一体化的逻辑主线、价值意蕴与路向选择
1
作者 李勇 赵俞凌 徐玉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共10页
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载体,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新时期国家对产教融合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助于全面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与产学研一体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为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 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载体,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新时期国家对产教融合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有助于全面深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从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发展逻辑分析,市域产教联合体与产学研一体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为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学研一体化奠定了逻辑基础。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学研一体化,对促进产业的升级发展、教育的校地融合、科技的创新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在路向选择上,要注重主体的多元性、加强信息的联动性、考虑市域的差异性、聚焦项目的真实性,以促进市域产教联合体更好地赋能产学研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学研一体化 产教融合 职业
原文传递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和行动策略
2
作者 姚远 张秋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77,共6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三项功能是基于人才、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的。运用PESTEL分析模型,讨论政治、经济、社会、...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是新时代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域产教联合体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和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三项功能是基于人才、创新、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的。运用PESTEL分析模型,讨论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和法律等因素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及功能实现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行动策略:借助政策的力量、适应市场需求、融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拓展教育和技术资源、完善产教融合的法律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功能定位 影响因素 行动策略
下载PDF
从“结合”到“融合”:高职教育产教关系的路径变迁和基本特征
3
作者 孔巧丽 刘志文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第3期37-43,共7页
产教关系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层面首次提出产教结合至今,高职教育的产教关系在政策层面经历了“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过渡,价值上体现出从“工具... 产教关系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面对和处理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影响高职教育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层面首次提出产教结合至今,高职教育的产教关系在政策层面经历了“产教结合”到“产教融合”的过渡,价值上体现出从“工具理性”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理念上体现出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的转变,发展路径体现出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引导的转变,合作模式体现出资源合作向知识产品合作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产教结合 产教融合 逻辑变迁
下载PDF
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以常州市为例
4
作者 吉国庆 李枫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通过对江苏省唯一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常州市的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现状的梳理,发现入选培育库的89家企业区域分布与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智能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注册资本金大于5000万人民币的企业所占规模比... 通过对江苏省唯一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常州市的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现状的梳理,发现入选培育库的89家企业区域分布与市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智能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注册资本金大于5000万人民币的企业所占规模比重都在三分之二以上,分布合理。要让产教融合试点培育企业顺利出库成为认定企业,高质量完成培育试点任务,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地方政府应指导试点企业认真完成校企合作规划,做好全流程服务、引导、协调工作,创新政策激励工具,创新过程动态评价机制,并做好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培育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企业 产教融合型城市 建设现状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5
作者 季晓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两翼”之一,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职教人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载体。基于政府统筹下的学校、企业和产业园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针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联而不合”的风险,探究运行机制的...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两翼”之一,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职教人才区域适应性的重要载体。基于政府统筹下的学校、企业和产业园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针对市域产教联合体“联而不合”的风险,探究运行机制的构建目标和策略。研究发现,良好的运行机制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校企双方在积极参与产教融合时能获得更高的总收益;合理分配产教融合总收益,恰当地体现学校的贡献,满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激励产业园区发挥聚合作用。据此提出,突出产业园区基础地位,构建产教协同机制;明晰合作方式和成果认定,构建分配补偿机制;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考核评价机制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运行机制 三方演化博弈 业园区 产教融合
原文传递
共同体视角下职业教育产教关系的阐释及重构
6
作者 刘志文 张晓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产教关系作为影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环节,其协调发展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同体理论对于产教关系的重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可以描绘产教融合共同体理想运行模式的关键条件。基于共同体理论,对我国职... 产教关系作为影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环节,其协调发展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共同体理论对于产教关系的重构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可以描绘产教融合共同体理想运行模式的关键条件。基于共同体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产教关系发展作出回答:以公共精神为支撑,凝聚共同体的价值共识;以共同利益为牵引,推动维护共同体发展的制度创新;以集体责任为纽带,打造分工明确的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共同体 产教关系 职业院校
下载PDF
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的运行逻辑、现实难点与路向选择
7
作者 李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3,共8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剖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赋...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探索。以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需要明确其运行逻辑,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多元主体参与为重点、以实体化运行为动力。但通过剖析发现,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存在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划分不科学、实体化运行中产权界定不清晰、组织内部信任关系未建立、现代化治理结构架设不完善等现实难点。因此,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产教融合应加快完善制度设计,明晰主体权责关系;加强产权界定和保护,明确利益分配;构建新型组织关系,实现信任合作;强化协同共治,构建现代化治理新结构;创新发展生态,促进联合体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权界定 协同共治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视域下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路径探索——以广西高校集聚区高职院校为例
8
作者 苏叶健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0-44,共5页
当前,广西的数字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要素聚集优势不明显、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产教融合机制细节亟待探索和完善等困境,需要通过打造多方共赢、立体交叉互融的合作生态体系,搭建“产学研创”协同创新平台,... 当前,广西的数字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业要素聚集优势不明显、产教融合不够深入、产教融合机制细节亟待探索和完善等困境,需要通过打造多方共赢、立体交叉互融的合作生态体系,搭建“产学研创”协同创新平台,多元合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政校企行”的评估和监督治理作用,提升产教融合效率等路径来促进产教资源与地方经济产业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教融合 产教联合体 高校集聚区 广西
下载PDF
公共价值视域中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协同治理
9
作者 唐智彬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3-102,共10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探索,承载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使命与构想,但由于联合体主体价值取向多元特征造成组织行为复杂化、信息不畅降低组织资源均衡配置、组织目标难以整合当下需求与面向未来以及利益...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探索,承载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使命与构想,但由于联合体主体价值取向多元特征造成组织行为复杂化、信息不畅降低组织资源均衡配置、组织目标难以整合当下需求与面向未来以及利益分歧可能消解组织发展动力等问题,亟待推动产教联合体协同治理。从公共价值创造视角看,协同治理通过促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各方资源整合与提升配置水平,确保管理政策制定的程序和实质合法性,持续优化市域产教联合体机构内外部协调关系以及强化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应变和灵活性,进而实现高水平的公共价值创造。以协同治理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公共价值创造需要不断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整合多元利益诉求,凝聚公共价值共识;完善协同共治机制,夯实公共价值创造基础;并通过改进评价方案,促进公共价值成就共享,以协同治理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持续推动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公共价值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育市域产教联合体 公共价值创造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校企双向赋能 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实践探索——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0
作者 张小琼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是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内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新动能、探索新途径、培养新能级、创新新局面四个方面探... 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是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当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内涵;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从办学新动能、探索新途径、培养新能级、创新新局面四个方面探索“校企双向赋能产教互融共生”合作模式的具体做法,取得创新成果,促进产教融合的持续发展,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互融共生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模式 双向赋能
下载PDF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探索
11
作者 李传伟 韩毅 《河北职业教育》 2024年第1期38-40,共3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翼,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产教联合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研究理论依据及其特点,探索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策略,... 市域产教联合体作为“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一翼,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产教联合体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研究理论依据及其特点,探索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策略,设计出“政校企”三方协同推进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路径,实现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策略 职业
下载PDF
基于人才培养的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创新与实践探究
12
作者 赵树宗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2期61-64,共4页
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核心是将教育、产业和评价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力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实际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文章分析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内涵,探讨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特点与模式,并通过实践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指出电... 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核心是将教育、产业和评价三者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力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实际需求、更具市场竞争力。文章分析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内涵,探讨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的特点与模式,并通过实践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指出电力技能产教评生态链既能够提高电力行业的技能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也能够推动电力行业与教育培训机构的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技能 产教评生态链 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 创新
下载PDF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任务型组织的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姜媛 安冬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基于任务型组织理论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助推就业创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具有任务导向性、开放合作性和灵活适应性的基本特征。然而,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任务型组织的建设中还面临着组织... 基于任务型组织理论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助推就业创业和服务经济发展的三大任务,具有任务导向性、开放合作性和灵活适应性的基本特征。然而,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在任务型组织的建设中还面临着组织身份的合法性危机、权力运作的困境、资源配置的难题以及治理机构的不健全等挑战。因此,需要完善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认证,建立权责分明资源共享的协同治理机制,并且定期对其进行周期化评估使之不断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产教融合 市域产教联合体 任务型组织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实践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
14
作者 王明洲 王奕俊 陈莹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26,共8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呼应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了区域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相比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拥有的产业基础、职教资源、多元主体的积极性调动,以及共赢互惠目标的实现等,都具...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呼应了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推动了区域产教融合的纵深发展。相比市域产教联合体,县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所面临的政策环境、拥有的产业基础、职教资源、多元主体的积极性调动,以及共赢互惠目标的实现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江苏省常熟市基于产教共生的理念,通过优化职业教育布局、构建政策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效能等路径,建立县域产教联合体,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共生 县域 产教联合体
原文传递
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时代意蕴、实践特征与建设逻辑
15
作者 王烨清 刘晓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5,共8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的优质资源,发挥平台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把握其建设目标,明确价值定位,最... 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整合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的优质资源,发挥平台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融合的创新举措。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需要把握其建设目标,明确价值定位,最终落实建设路径。作为一个能够进行实体化运作的多元主体合作平台,市域产教联合体始终贯彻产教融合的主线,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发挥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推动市域内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区域一体化
原文传递
契约型治理: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16
作者 华裕良 蒋漱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基本办学思路的创新之举,也是坚守职业教育发展本质以及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战略部署。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契约型治理通过缔结契约、明确组织目标、构建稳定的组织机制等...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基本办学思路的创新之举,也是坚守职业教育发展本质以及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重要战略部署。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契约型治理通过缔结契约、明确组织目标、构建稳定的组织机制等行动,在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仍面临着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契约不执行、治理不协同、环境新变化的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明确合作契约、协调利益关系、平衡权力关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诚信度和责任感来优化职业教育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助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走向实体嵌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市域产教联合体 契约型治理 产教融合
下载PDF
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三位一体、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7
作者 张占国 李立新 +1 位作者 孙丽霞 刘晓波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8-194,共7页
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模具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越来越得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重视和关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创建了耦合... 在新时代、新经济和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模具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越来越得到教育界与产业界的重视和关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与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创建了耦合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政府搭建平台,以高校和企业为主导,第三方专业机构辅助的“三位一体、四方联动”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的创新之处是在政府、高校和企业之外,引入了既熟悉工程教育教学规律,又深谙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在政府的支持、调控与指导下,对接高校和企业,四方联合打造模具设计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协作共同体。该模式突破了传统校企合作的藩篱,解决了产教“联而不动、动而乏力”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材料成型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了学生更加充分与更高质量的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人才 产教融合 模具设计 新工科
原文传递
跨越边界: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探索
18
作者 汪霞 周凝 +3 位作者 朱林 牛淑锋 马艳 李爱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创新型企业家为目标,以“三高”“三有”“三在”为人才培养原则,以跨越组织边界促进“政产学研用”相互渗透和深度互动为主线,以提升研究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抓手,构建了“双选择、双导师、双课程、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的“六双”协同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案例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研究生 专业学位 扬子江菁英计划 协同培养
下载PDF
基于“学科-科教-产教”多维融合的能源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9
作者 陈昊 李钰 +2 位作者 耿莉敏 张鹏 杨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
在我国“双碳”战略和能源战略的指导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要求不匹配,主要问题包括学科背景单一,课程体系陈旧;教... 在我国“双碳”战略和能源战略的指导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尤为重要。而目前我国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要求不匹配,主要问题包括学科背景单一,课程体系陈旧;教学内容陈旧,知识体系不新;实践能力不强,实践环节薄弱。该文针对上述三方面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学科-科教-产教”融合的多维融合思想,构建创新型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将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满足新时代的迫切需要。该文所提出的思想和培养模式对于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融合 产教融合 能源动力类别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与实践
20
作者 陈昊 刘萍 +5 位作者 李钰 耿莉敏 杨阳 段晨东 谢旭良 文常保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2期50-53,共4页
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是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该文总结长安大学在... 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是我国早日实现“双碳”目标的迫切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是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该文总结长安大学在能源动力类别(动力工程及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基于产教融合建设联合培养基地的模式及实践工作,提出软-硬件协同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的理念,具体阐述该理念在动力工程及电气工程等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培养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以期为能源动力类别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能源动力类别 研究生培养 软-硬件协同 联合培养基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