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薇 李琴 +2 位作者 向秀艳 杨丽芳 刘洪秀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7期461-46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妇350例,其中,初次顺产150例,二次顺产100例,初产剖宫产100例。比较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初次... 目的探讨应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盆底超声检查的产妇350例,其中,初次顺产150例,二次顺产100例,初产剖宫产100例。比较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初次顺产组与剖宫产组的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相关参数指标的差异。结果初次顺产组与二次顺产组其静息膀胱后角,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距离、膀胱颈移动度、收缩状态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及周长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次顺产组与剖宫产组其静息状态下的肛提肌板角度、膀胱颈距离,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开放、膀胱后角度数、子宫颈距离、直肠壶腹部距离及所有盆底三维参数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盆底超声可评价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功能的变化,为后续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且顺产者对其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功能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 超声 盆底 产次 分娩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评估产次对会阴体及肛提肌功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顾其凤 陈思佳 +3 位作者 刘学彬 覃夏川 黄江华 韩周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的运用二维灰阶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探究产次对自然分娩产后早期会阴体(PB)及肛提肌(LAM)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产后6~8周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组,根据产次分为二次经产妇组46例及初产妇组55例。选择同期到本... 目的运用二维灰阶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探究产次对自然分娩产后早期会阴体(PB)及肛提肌(LAM)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产后6~8周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组,根据产次分为二次经产妇组46例及初产妇组55例。选择同期到本院做检查有性生活史未育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三组静息和最大收缩状态下会阴体长度、高度、杨氏模量值,静息、最大收缩以及Valsalva状态下双侧肛提肌杨氏模量值,计算差值,比较各组不同状态下超声参数变化情况。结果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二次经产妇组会阴体长度、高度、收缩幅度和杨氏模量值低于初产妇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相同状态下肛提肌杨氏模量值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以及初产妇组组内不同状态下肛提肌杨氏模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次经产妇组组内最大收缩状态下肛提肌杨氏模量值较Valsalva及静息状态增大,而Valsalva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自然分娩对产后早期会阴体及肛提肌功能的影响较初次自然分娩更明显,二维灰阶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评估自然分娩不同产次会阴体及肛提肌功能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分娩 产次 弹性成像技术 会阴体 肛提肌
下载PDF
农村女性产次和母乳喂养时长与骨质疏松症的关联
3
作者 朱玲慧 赵鸿飞 +2 位作者 侯建 王重建 张功员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5期2704-2708,共5页
目的探讨农村女性产次和母乳喂养时长及联合作用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以4971名河南农村成年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女性生育史、个人疾病史等信息;使用Sahara超声骨密度仪测量骨密... 目的探讨农村女性产次和母乳喂养时长及联合作用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以4971名河南农村成年女性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女性生育史、个人疾病史等信息;使用Sahara超声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BMD)值;采用logistic回归和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产次和母乳喂养时长与骨质疏松症之间的关联和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在4971名研究对象中,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为23.84%(1185/4971)。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生育4胎及以上和母乳喂养≥72个月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较高,OR和95%CI分别为2.078(1.461~2.956)和1.920(1.385~2.661)。进一步分析显示,产次和母乳喂养时长与骨质疏松症呈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且具有联合作用(P<0.05)。结论多胎和长期母乳喂养可增加农村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开展健康教育,生育多胎女性控制母乳喂养时长,有助于降低农村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产次 母乳喂养时长 农村女性
下载PDF
单胎孕妇孕前BMI及产次对孕期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娜娜 徐一鸣 +3 位作者 王萌萌 王晓娟 李海霞 王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单胎孕妇孕前BMI及产次对孕期增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1 2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产次、孕周及分娩方式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采... 目的观察并分析单胎孕妇孕前BMI及产次对孕期增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1 252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产次、孕周及分娩方式的孕妇孕期增重情况,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孕前BMI、产次与孕期增重的关系。结果 1 252名孕妇中,孕前消瘦者孕期增重适宜的比例高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低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孕前BMI正常者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也低于孕前超重及肥胖者(P<0.01)。经产者孕期增重不足和增重适宜的比例均低于初产者(P<0.01),孕期增重过多的比例高于初产者(P<0.01)。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后,与初产妇相比,经产妇孕前消瘦风险降低(OR=0.393,95%CI:0.260~0.594),但孕前超重及肥胖的风险升高(OR=2.050,95%CI:1.368~3.072)。将产次分层后,孕前超重及肥胖的初产妇发生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高于孕前BMI正常者(OR=5.378,95%CI:2.424~11.913)。将孕前BMI分层后,孕前BMI正常的经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高于初产妇(OR=1.771,95%CI:1.287~2.437);孕前超重及肥胖的经产妇孕期增重不足的风险低于初产妇(OR=0.216,95%CI:0.065~0.718)。结论初产妇和经产妇孕期增重过多比例均较高;孕前BMI和产次是孕期增重的独立影响因素;相比孕前BMI正常者,孕前超重和肥胖的初产妇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更大;经产会增加孕期增重过多的风险,同时降低孕期增重过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量指数 产次 孕期增重
下载PDF
2005年深圳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次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惠龙 黄小云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为研究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次的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的规律。方法:采用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初生儿体格发育进行调查,分析产次与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 目的:为研究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与产次的关系,探索初生儿胎内体格发育的规律。方法:采用时间段整群取样实况调查方法,按1975年中国0~7岁正常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对初生儿体格发育进行调查,分析产次与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关系。结果:2005年深圳正常足月儿(男+女)总平均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30±0.4)kg、(50.5±1.7)cm、(34.0±0.9)cm、(33.8±1.1)cm、(33.1±1.2)cm;正常足月第1产(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25±0.4)kg、(50.4±1.7)cm、(33.9±0.9)cm、(33.7±1.0)cm、(33.0±1.1)cm;正常足月第5产(男+女)体重、身长、坐高、头围、胸围均值为(3.52±0.3)kg、(51.2±1.0)cm、(34.4±0.9)cm、(34.2±1.1)cm、(33.7±1.2)cm;正常足月第2产(男+女)、第3产(男+女)、第4产(男+女)、第5产(男+女)体重均值依次比第1产(男+女)增加了0.11 kg、0.07 kg、0.16 kg、0.27 kg;身长依次增加了0.3 cm、0.3 cm、0.5 cm、0.8 cm;坐高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4 cm、0.5 cm;头围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3 cm、0.5 cm;胸围依次增加了0.2 cm、0.1 cm、0.2 cm、0.7 cm。结论:产次对正常足月初生儿体格发育均值的影响非常明显,第1产初生儿发育均值最低,发育均值随产次递增,第5产发育均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生儿 生长 体重 身长 坐高 头围 胸围 产次因素
下载PDF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妇女产次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瑛 吴擢春 +2 位作者 许海 Kirsi Viisainen Elina Hemminki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2年第2期95-97,共3页
为了解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妇女产次、妊娠结局现状及关系 ,为提高农村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信息基础 ,统计分析安徽省定远县 2 0个乡镇计划生育部门日常记录的 36 98名妇女的产次及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计划外怀孕占总怀孕数的 9.30 ... 为了解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妇女产次、妊娠结局现状及关系 ,为提高农村地区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信息基础 ,统计分析安徽省定远县 2 0个乡镇计划生育部门日常记录的 36 98名妇女的产次及妊娠结局资料。结果 :计划外怀孕占总怀孕数的 9.30 % ,高胎次及计划外怀孕妇女流产、死产比例偏高。建议 :计划生育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应当通力合作 ,加强对计划外怀孕、人工流产的管理工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产次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佘敦敏 章秋 +1 位作者 邵宜波 杨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调查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初孕年龄、产次、绝经时间,并测量身高、体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①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在L2~... 目的探讨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调查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初孕年龄、产次、绝经时间,并测量身高、体重、腰椎L2~4及左侧股骨近端(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①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在L2~4及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均低于初孕年龄在21~25岁者(Neck、Ward三角、Troch P<0.01,L2~4 P<0.05)和初孕年龄在26~30岁者(L2~4、Neck、Ward三角、Troch P<0.01),在L2~4、Neck、Ward三角部位低于初孕年龄>30岁者(Ward三角P<0.01,L2~4、Neck P<0.05).②随着产次的增加,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产3次,产4次,产次≥5次各组BMD显著低于产1次和产2次组(P<0.01).③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绝经年限与L2~4、Neck和Troch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初孕年龄与Neck和Troch部位BMD呈负相关.结论初孕年龄≤20岁的绝经后妇女腰椎和股骨近端BMD减低,产次影响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各部位B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骨密度 骨质疏松 绝经后
下载PDF
哺乳时间、产次与骨密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凤艳 莫凤媚 劳山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698,共2页
目的:探讨哺乳时间、产次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采用酶法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并计算尿Ca与尿Cr比值(Ca/Cr),采用G... 目的:探讨哺乳时间、产次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采用酶法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并计算尿Ca与尿Cr比值(Ca/Cr),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哺乳时间大于2年组在尿钙与尿肌酐比值(Ca/Cr)、ALP值高于哺乳时间≤2年组,腰椎(L2~4)、股骨Wards三角区(Wards)骨密度值与哺乳时间≤2年组(P<0.05);产次大于3次组各部位骨密度低于产次3次及以下组(P<0.05),血清Ca高于产次3次及以下组,两组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一生哺乳时间越长,骨量丢失越多,产次越多,尤其是4次以上,骨密度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时间 产次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小倩 古立娟 +4 位作者 梁云香 石尖兵 罗辉 刘芳宏 周蕾 《右江医学》 2021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按产次不同进行分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60例为观察组。利用盆底超声检查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医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按产次不同进行分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二次自然分娩产妇60例为观察组。利用盆底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盆底结构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直肠膨出、子宫脱垂、会阴体过度活动、尿道内口呈漏斗样的发生率分别为20.00%、50.00%、40.00%、26.67%,高于对照组初次自然分娩产妇的3.33%、23.33%、1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颈活动度、最大Valsalva状态时膀胱后角、膀胱颈倾斜角、膀胱颈旋转角,以及肛提肌裂口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分娩可损伤膀胱尿道等盆底结构和周围支持结构,影响盆底功能,二次分娩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自然分娩 盆底结构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妊娠母猪后肢运动能力与品种、产次、瞳孔强直时间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芳璐 邹洪波 +1 位作者 尹国安 李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51,共4页
为了研究妊娠母猪后肢运动能力与品种、产次、瞳孔强直时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新型瞳孔检测仪对637头妊娠母猪进行瞳孔反射检测,从被检测的637头母猪中随机选择76头母猪进行斜板测试,分别记录每头母猪能够承受的最大角度与停留的最长时间... 为了研究妊娠母猪后肢运动能力与品种、产次、瞳孔强直时间的相关性,试验采用新型瞳孔检测仪对637头妊娠母猪进行瞳孔反射检测,从被检测的637头母猪中随机选择76头母猪进行斜板测试,分别记录每头母猪能够承受的最大角度与停留的最长时间,并依据改良后的BBB评分标准对妊娠母猪进行评分。结果表明:各品种综合后对最大承受角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各产次综合后对最大承受角度的影响显著(P〈0.05),品种为大白时产次对最大承受角度的影响显著(P〈0.05);各品种综合后对最长承受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各品种综合后对最终得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各产次综合后对最终得分的影响显著(P〈0.05);瞳孔强直时间对最大承受角度、最终得分、最长承受时间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肢 品种 产次 瞳孔强直 运动能力 承受角度 承受时间
原文传递
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佘敦敏 章秋 +1 位作者 邓大同 杨洋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探讨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 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产次、绝经时间 ,并测量身高、体重、左侧股骨近端 (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产 ... 目的 探讨产次与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 (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 180名健康绝经后妇女年龄、产次、绝经时间 ,并测量身高、体重、左侧股骨近端 (Neck、Ward三角、Troch)BMD。结果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产 3次 ,产 4次 ,产次≥ 5次各组股骨近端各部位BMD显著低于产 1次和产 2次组 (P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次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绝经年限与Neck和Troch部位BMD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产次影响绝经后妇女股骨近端各部位BMD ,随着产次的增加 ,股骨近端各部位BMD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股骨近端 BMD 绝经后妇女 部位 骨密度 左侧 三角 结论 负相关
下载PDF
初产年龄、产次与骨密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凤媚 蒋凤艳 劳山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499-1501,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年龄、产次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初产... 目的探讨初产年龄、产次对妇女骨代谢、骨密度影响。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表方式调查问卷,早晨8:00~10:00取空腹血和第二次晨尿,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均采用酶法测定,采用GE公司提供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初产年龄小于25岁组骨形成指标血、ALP骨吸收指标、尿Ca/Cr值高于大于25岁组(P<0.05),产次大于3次组各部位骨密度低于产次3次及以下组(P<0.05),两组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初产年龄越年轻,产次越多,骨量丢失越多,骨密度越低,越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产次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产次对孕妇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金兰 孟美美 +2 位作者 殷钰 付晓凡 丁秀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产次对孕妇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系统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产次分为初次妊娠组(n=102)和再次妊娠组(n=106)。对比2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妊娠期糖... 目的探讨产次对孕妇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系统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入组条件的孕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产次分为初次妊娠组(n=102)和再次妊娠组(n=106)。对比2组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情况。结果与初次妊娠组比较,再次妊娠组空腹血糖(F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 h后血糖(OGTT-1h PB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OGTT-2h PBG)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初次妊娠组相比,再次妊娠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也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次妊娠组GDM发生率高于初次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初次妊娠孕妇,再次妊娠孕妇血糖、胰岛素水平会增高,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孕妇 血糖 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莉 王艳军 +1 位作者 刘聪 刘英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5-197,177,共4页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204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孕次、产次、测量其身高、体重及正位腰椎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逐渐降低。孕1-2次及产...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孕次、产次与腰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调查204例健康的绝经后妇女年龄、绝经年限、孕次、产次、测量其身高、体重及正位腰椎BMD,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随着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各部位BMD逐渐降低。孕1-2次及产1次者的腰椎各部位BMD高于其他,并随着孕次和产次的增加BMD逐渐降低。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绝经年限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孕次与第二腰椎(L2)、第三腰椎(L3)、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L2-L4)呈显著负相关(P<0.05);产次与第二腰椎(L2)、第三腰椎(L3)、第二腰椎至第四腰椎(L2-L4)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调整年龄、体重指数、孕次及产次后,绝经年限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P>0.05)。调整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限后,孕次、产次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正位腰椎各部位BMD仍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绝经年限、孕次、产次与腰椎BMD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妇女 绝经年限 产次 腰椎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产次对孕妇血脂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梦梦 尹晓茜 +3 位作者 胡小月 龚淼 刘素新 霍琰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产次对孕妇血脂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共1 669例,按孕周及年龄分为4组:妊娠中期适龄组527例、妊娠中期高龄组261例、妊娠晚期适龄组636例、妊娠晚期高龄组... 目的:探讨不同产次对孕妇血脂及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共1 669例,按孕周及年龄分为4组:妊娠中期适龄组527例、妊娠中期高龄组261例、妊娠晚期适龄组636例、妊娠晚期高龄组245例,其中每组根据产次分为初产妇和经产妇,比较各组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LDL-C/HDL-C比值以及妊娠结局。结果:(1)妊娠中期适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三酰甘油(TG)、T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妊娠中期高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TG、TC、HDL-C、LDL-C、VLDL-C和HDL-C/TC水平呈升高趋势,但仅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妊娠晚期适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LDL-C、VLDL-C、LDL-C/TC和LDL-C/HDL-C水平显著降低,而HDL-C/TC升高(均P<0.05);妊娠晚期高龄组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TG、TC、HDL-C、LDL-C、HDL-C/TC和LDL-C/HDL-C水平呈下降趋势,VLDL-C水平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初产妇相比,适龄组经产妇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的发病率下降,高龄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和妊娠期糖尿病(GDM)、胎儿窘迫发生率下降(P<0.05);而适龄组经产妇早产儿和巨大儿发生率升高(P<0.05)。(4)高龄组GDM和HDCP发生率高于适龄组(P<0.05)。结论:产次对血脂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可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产次 血脂异常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产次对足月臀位外倒转术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英 刘一凡 +1 位作者 张同庆 阮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产次对于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效果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检的晚孕期单胎臀位孕妇,选取其中自愿选择行臀位外倒转术的孕37~40周的孕妇368例,分为初产组和经产组。... 目的探讨产次对于足月臀位外倒转术效果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检的晚孕期单胎臀位孕妇,选取其中自愿选择行臀位外倒转术的孕37~40周的孕妇368例,分为初产组和经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臀位外倒转成功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复转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结果(1)368例孕妇行臀位外倒转术,成功152例,总体外倒转成功率41.30%,经产组的倒转成功率56.43%(79/140)高于初产组的成功率32.02%(73/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体阴道分娩率为33.97%(125/368),其中经产组阴道分娩率50.00%(70/140)高于初产组24.12%(55/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成功外倒转后的孕妇总阴道分娩率82.24%(125/152),经产妇88.61%(70/79),初产妇75.34%(55/73)。(2)两组复转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更适合行臀位外倒转术,手术成功率和阴道分娩率增加,这对于选择臀位外倒转术的适宜人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位 外倒转术 产次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莹莹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8期81-82,共2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产次(2.1±0.6)次低于对照组(2.7±0.7)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营养不良37例高于对照组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征发病与孕妇的产次呈负相关,产次越多妊高征发病率越低;妊高征发病与孕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营养不良是妊高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产次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不同产次、年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传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20-123,12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次、年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次将其分为初产妇组(3535例),经产妇组(6765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25岁组(1296... 目的分析不同产次、年龄孕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3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次将其分为初产妇组(3535例),经产妇组(6765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25岁组(1296例),25~30岁组(2581例),>30~35岁组(3976例),>35~40岁组(1795例),>40岁组(652例)。比较不同产次、年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妊娠期糖尿病(GDM)、胎膜早破(PROM)、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前置胎盘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不同年龄组HDCP、GDM、PROM、FGR、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组剖宫产率及围生儿死亡、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产妇组HDCP、GDM、PROM发生率高于初产妇组;FGR发生率低于初产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前置胎盘、羊水过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初产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围生儿死亡、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产次、年龄孕妇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不同。对于高龄产妇应加大孕期保健、产前筛查力度,做好孕期保健及健康教育,进一步降低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次 年龄 妊娠并发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藏族不同产次孕产妇妊娠及围产儿结局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敏佳 丁文 《西南军医》 2021年第4期364-36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产次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全年在本院分娩的1521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将对象分为初产组(617例),二胎组(586例),三-四胎组(257例),五胎及以上组(61例),比较不同产次各组的妊娠合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产次藏族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9年全年在本院分娩的1521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将对象分为初产组(617例),二胎组(586例),三-四胎组(257例),五胎及以上组(61例),比较不同产次各组的妊娠合并症发生率、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情况。结果不同产次组的孕产妇在分娩方式上无明显差异。初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15.72%)最高。五胎及以上组胎儿窘迫(9.84%)和宫内死胎(6.56%)的发生率最高。三-四胎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3.50%)最高。初产组羊水少的发生率(13.29%)最高;而五胎及以上组羊水多的发生率(8.20%)最高。初产组围产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最低,五胎及以上组平均出生体重最高。足月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在初产组最高(8.10%),在五胎及以上组最低(1.64%)。结论不同产次的藏族孕产妇其妊娠高危因素、不良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发病特点存在差别,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围产保健及产时监护,从而降低高危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和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产次 妊娠结局 儿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