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0篇文章
< 1 2 2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蓄满产流模型在辽东山区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郭芳琴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降雨产流预报的研究对区域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以辽东山区桓仁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蓄满产流模型,对流域产流、蒸散发及流域蓄水容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及率定,并计算流域产流量和汇流量,得到较高的模拟精度。说明蓄满... 降雨产流预报的研究对区域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作用。以辽东山区桓仁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蓄满产流模型,对流域产流、蒸散发及流域蓄水容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及率定,并计算流域产流量和汇流量,得到较高的模拟精度。说明蓄满产流模型适用于辽东山区降雨产流预测,研究结果为辽东山区的防洪减灾、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以及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满产流模型 产流 汇流量 洪涝灾害 辽东山区
下载PDF
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影响
2
作者 刘成帅 许营营 +4 位作者 孙悦 赵晨晨 解添宁 李文忠 胡彩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116,共8页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超渗产流模式空间分布面积占比高达72%,城市下垫面仍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相较于仅考虑超渗产流计算的SWMM,考虑超渗、蓄满和混合等不同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GRGM-SWMM模型场次洪水产流量、流量过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产流量模拟相对误差平均降低33.26%、决定系数平均提高0.089,流量过程模拟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13 m^(3)/s、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平均提高0.227、0.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过程模拟 产流模式 SWMM GRGM-SWMM 郑州市
下载PDF
鲁中南山区侵蚀性降雨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研究
3
作者 张哲 方政 +4 位作者 董智 吴其聪 潘嘉琛 刘超 安淳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 为研究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降雨因素及典型作物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东周小流域2014-2020年77次侵蚀性降雨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分析不同降雨类型下不同作物产流产沙特征及对各降雨指标的响应.结果表明:①研究区侵蚀性降雨可以分为Ⅰ型(小雨量、短历时、大雨强)、Ⅱ型(大雨量、长历时、小雨强)、Ⅲ型(中雨量、中历时、小雨强)3类.各降雨频率为67.53%,3.9%,28.57%,占研究期内总降雨量的44.2%,14.02%,41.78%.②各径流小区产流和土壤流失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裸地、地瓜、花生,花生和地瓜对径流和泥沙的削减效果相对较好.在Ⅱ型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量最大,Ⅲ型次之,Ⅰ型最小;但当Ⅰ型和Ⅲ型雨频率较高时,产流产沙量也较大.③对坡面产流产沙影响最大的因素为降雨量,当作物种类不同时,影响次之的因素有所差别.径流对降雨因素的响应程度高于土壤流失量,控制产流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土壤流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降雨 典型作物 产流 产沙 鲁中南山区
原文传递
基于Petri网的模具制造业生产流程仿真优化
4
作者 覃羡烘 杨斌 +1 位作者 高志远 黄永程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以某模具厂为例,对其生产流程的时间周期和成本瓶颈进行了分析诊断。采用信息化及企业与部门间相互协作优化其生产流程瓶颈,对其冗长的生产制造流程进行了时间周期和成本优化。选择Petri网作为建模工具,建立了某厂的玩具手枪模具从获取... 以某模具厂为例,对其生产流程的时间周期和成本瓶颈进行了分析诊断。采用信息化及企业与部门间相互协作优化其生产流程瓶颈,对其冗长的生产制造流程进行了时间周期和成本优化。选择Petri网作为建模工具,建立了某厂的玩具手枪模具从获取订单到模具产品制成的生产流程Petri网模型。着重针对产品制造生产流程,选择流程周期时间为参数,应用ExSpect软件进行仿真诊断分析,对旧的生产流程进行了重组,获得了新的生产流程模型。新的生产流程生产时间周期由140 h缩短到了约71 h,时间周期明显缩短,大幅度提高了制造的生产流程执行效率;同时仿真结果的方差表明,处理过程的不确定性也有所降低。总体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流程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PETRI网 EXSPECT 仿真 方差 优化
下载PDF
西南土石山区不同雨型下茶树产流产沙规律研究
5
作者 王平修 孟秋雨 姚佳 《四川水利》 2024年第2期158-160,180,共4页
为研究西南土石山区茶树种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以贵州省黔南州云雾水土保持监测站野外径流小区为实验区,通过自记雨量计采集2018-2022年间降雨数据、分流池和集流池等测流设施收集产沙产流数据,采用SPSS2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西南土石山区茶树种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规律,以贵州省黔南州云雾水土保持监测站野外径流小区为实验区,通过自记雨量计采集2018-2022年间降雨数据、分流池和集流池等测流设施收集产沙产流数据,采用SPSS2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在2018-2022年5 a内,共有125次降雨发生了产流产沙事件,其中,暴雨事件17场,大雨事件37场,中雨事件64场,小雨事件7场,暴雨、大雨、中雨是茶树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降雨类型;(2)6月、7月、9月是雨量比较多的月份,茶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应重点防控这3个月;(3)通过植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联合使用,具有明显的减流减沙效果,茶树+水平阶整地+梯带种植的方式减流减沙效果优于茶树+等高带状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产沙 产流 雨型 西南土石山区
下载PDF
产流模式的发现与发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芮孝芳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6,共7页
回顾了产流理论的起源,指出Horton产流理论、Kohler与Linsley的5变量合轴相关图形式的降雨径流相关图,以及Dunne通过实验对Horton产流理论的拓展,奠定了产流理论和流域产流量计算方法的基础。总结了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这一领域的... 回顾了产流理论的起源,指出Horton产流理论、Kohler与Linsley的5变量合轴相关图形式的降雨径流相关图,以及Dunne通过实验对Horton产流理论的拓展,奠定了产流理论和流域产流量计算方法的基础。总结了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实践和理论探索,指出中国学者发现的"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流域产流模式,以及局部产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是对水文学的重要贡献。通过回顾与总结,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产流理论和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与流域产流模式之间的关系,试图开启发展、完善流域产流量计算方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ton产流理论 Dunne产流理论 降雨径流相关图 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 局部产流
下载PDF
模拟降雨下前期含水量对黄绵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淡彩虹 许欢欢 +3 位作者 王兵 张慧妮 李家明 马金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探究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产流产沙关系,以安塞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6个前期土壤含水量处理(5%,10%,15%,20%,25%,30%),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来系统研究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每个... 为探究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产沙特征及产流产沙关系,以安塞黄绵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6个前期土壤含水量处理(5%,10%,15%,20%,25%,30%),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来系统研究前期土壤含水量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每个含水量处理设置2个重复,坡面坡度为15°,设计雨强为90 mm/h,降雨历时为1 h。结果表明:(1)随着前期土壤含水量的升高,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幂函数减小,产流量线性增大。(2)坡面土壤流失量随前期土壤含水量增大呈幂函数增加,高含水量组(29.3%)土壤流失量分别是低含水量组(5.8%和10.6%)和中含水量组(15.3%,20.4%,25.1%)的86.1,8.9倍。当前期含水量接近饱和时,坡面侵蚀加剧,土壤流失量迅速增加。(3)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坡面产流量与产沙量呈幂函数关系,当产流速率超过1.4 L/min,产沙量迅速增加甚至翻倍,呈“水大沙多”的特点。前期土壤含水量通过影响入渗产流和改变径流泥沙关系双重作用来影响坡面产沙。因此,对黄绵土坡面而言,应注意防范连绵持久降雨后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可采取耕作、植被覆盖等措施维持适当土壤含水量使土层不饱和来减少侵蚀。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水土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土壤含水量 产流产沙 产流产沙关系 初始产流时间 黄绵土
下载PDF
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与智能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春华 孙备 +2 位作者 李勇刚 黄科科 桂卫华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8-539,共12页
我国流程行业原料来源复杂,如何优化调控工艺指标使复杂生产流程适应原料波动,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的关键.本文结合全流程、工序、反应器等不同生产层级的工艺特点,系统研究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方法.针对全流程多... 我国流程行业原料来源复杂,如何优化调控工艺指标使复杂生产流程适应原料波动,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的关键.本文结合全流程、工序、反应器等不同生产层级的工艺特点,系统研究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方法.针对全流程多工序关联的特点,提出了操作模式优化方法和操作模式动态匹配的全流程多工序协同优化方法;针对单元工序多反应器级联的特点,分析了工序内不同反应器的物质转化效率差异,提出了反应器指标梯度协同优化方法;针对反应器多反应共存、工况多变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完备状态空间的动态特性描述框架,建立了竞争−促进反应体系机理模型,提出了工况全覆盖的模型参数自主辨识方法和基于分工况智能综合调节的反应器操作参数精细化调控方法.通过锌冶炼智能工厂建设案例阐述了所提方法在提高工艺原料适应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成效.最后,结合我国流程行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生产流 协同优化 智能控制 智能制造
下载PDF
崩岗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影响因素及其临界阈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希林 卓瑞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6-46,共11页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 崩岗崩积体坡面原位模拟降雨试验研究还不多见。明确不同雨强、坡度和土体初始含水率对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及其临界阈值,可加深对崩岗产汇流的认识,为合理配置水土资源和完善崩岗治理提供指导。以广东德庆县8个崩积体为试验地点,基于前期对崩积体土体理化性质的测定,采用便携式野外模拟降雨装置、无线自计气象仪和土壤剖面水分测定仪,在面积1 m×2 m的崩积体坡面径流场内,通过9种雨强(0.8—3.8 mm·min^(-1))、8种坡度(9°—38°)、12次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0.2%—20.5%)的不同组合,进行了12场野外模拟降雨及崩积体坡面产流试验。结果表明,初始产流时间随降雨强度的持续增大而逐渐缩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阈值现象。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缩短;当坡度>26°—30°时,初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增大而略有加长,初步判断26°—30°的坡度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坡度。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当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7.8%—8.3%时,初始产流时间随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升高而缩短,因而7.8%—8.3%的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可能是影响初始产流时间的临界阈值。在影响崩积体坡面初始产流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中,降雨强度对初始产流时间影响最大,土体初始含水率的影响次之,坡度的影响相对最小。土壤条件也是影响崩积体坡面产汇流的关键因素之一,开展不同区域土壤质地、土壤类型、土壤状况下崩积体坡面产汇流过程的对比分析,是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该文初步发现的坡度和10 cm深度土体初始含水率的临界现象,也需要开展更多的试验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崩积体坡面 初始产流时间 模拟降雨试验 影响因素 临界阈值 响应曲面分析
下载PDF
植被恢复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产流模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穆兴民 刘卓昕 +5 位作者 王双银 温永福 高鹏 赵广举 孙文义 马雪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0,51,共8页
探究植被恢复对产流模式的影响是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及水土流失过程的基础。通过分层原位双环土壤入渗试验和植被恢复前后流域实测场次洪水过程解析,研究植被恢复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产流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 探究植被恢复对产流模式的影响是认识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及水土流失过程的基础。通过分层原位双环土壤入渗试验和植被恢复前后流域实测场次洪水过程解析,研究植被恢复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产流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显著增强了土壤入渗性能,0~60 cm不同深度土层的入渗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植被恢复增大了表层土和10 cm土层入渗性能的差异。土壤入渗性能随土壤密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而显著增强,植被恢复通过降低土壤密度和增大孔隙度影响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植被恢复后小流域场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径流深、径流系数以及地表径流占比均减小,壤中流增加,产流模式从超渗产流向蓄满产流转变,形成黄土高原特有的浅层蓄满产流模式。植被恢复影响了流域的产流模式,为深入研究黄土高原土壤水文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模式 土壤物理特性 土壤入渗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文苓 《海河水利》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10,共4页
华北地区呈半湿润、半干旱状态,产流计算模型,既不宜单独采用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也不直单独采用干旱地区的超渗产流模型,因此,根据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产流原理,综合利用二者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混合产流模型。
关键词 产流 蓄满产流 混合产流 产流模型
下载PDF
全堵塞周期内透水砖路面的下渗-产流模型研究
12
作者 杜晓丽 杨明哲 +1 位作者 尹子杰 崔瀚武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1,98,共8页
采用下渗曲线扣损法对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路面的场次降雨产流进行模拟,研究适用于全堵塞周期内透水砖的下渗-产流模型。结果表明:4种下渗-产流模型对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产流数据拟合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Green... 采用下渗曲线扣损法对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路面的场次降雨产流进行模拟,研究适用于全堵塞周期内透水砖的下渗-产流模型。结果表明:4种下渗-产流模型对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产流数据拟合效果由好到差依次为Horton模型、Kostiakov模型、Green-Ampt模型、Philip模型,Horton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全堵塞周期内透水砖路面的场次降雨产流过程;透水砖堵塞程度和降雨重现期均会影响4种模型对下渗产流过程的模拟效果,Horton模型和Kostiakov模型的模拟效果随透水砖堵塞程度增加而提高,Green-Ampt模型和Philip模型的模拟效果则随堵塞程度增加而降低;4种模型对全堵塞周期内透水砖产流过程的模拟效果均随降雨重现期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基于模拟效果,引入堵塞程度和降雨强度修正Horton模型,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堵塞程度透水砖路面的下渗产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砖 全堵塞周期 堵塞程度 降雨强度 下渗-产流模型
下载PDF
基于价值流图的农机生产流程优化
13
作者 熊宗慧 胡平平 +1 位作者 曹东升 何志琪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2-486,502,共6页
针对农机生产流程的问题,将价值流图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制定生产线优化方案。以某农机制造车间生产线为例,首先分析其生产现状,绘制价值流图,识别农机生产线中产线不平衡、资源管理粗放、生产周期过长等问题;其次利用“5W1H”提问法和“E... 针对农机生产流程的问题,将价值流图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制定生产线优化方案。以某农机制造车间生产线为例,首先分析其生产现状,绘制价值流图,识别农机生产线中产线不平衡、资源管理粗放、生产周期过长等问题;其次利用“5W1H”提问法和“ECRS”分析法,结合精益生产理论,探究信息流和工艺流,优化生产物料需求、瓶颈工艺等;最后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验证。经改善,将生产线平衡率提高32.7%,非增值时间缩短34.5%,增值比提高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流图 农机生产流 精益生产 仿真
下载PDF
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与智能控制
14
作者 阳春华 孙备 +2 位作者 李勇刚 黄科科 桂卫华 《自动化博览》 2023年第6期24-34,共11页
我国流程行业原料来源复杂,如何优化调控工艺指标使复杂生产流程适应原料波动,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的关键.本文结合全流程、工序、反应器等不同生产层级的工艺特点,系统研究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方法。针对全流程多... 我国流程行业原料来源复杂,如何优化调控工艺指标使复杂生产流程适应原料波动,是保障产品质量、降低物耗能耗的关键.本文结合全流程、工序、反应器等不同生产层级的工艺特点,系统研究复杂生产流程协同优化和智能控制方法。针对全流程多工序关联的特点,提出了操作模式优化方法和操作模式动态匹配的全流程多工序协同优化方法;针对单元工序多反应器级联的特点,分析了工序内不同反应器的物质转化效率差异,提出了反应器指标梯度协同优化方法;针对反应器多反应共存、工况多变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完备状态空间的动态特性描述框架,建立了竞争一促进反应体系机理模型,提出了工况全覆盖的模型参数自主辨识方法和基于分工况智能综合调节的反应器操作参数精细化调控方法。通过锌治炼智能工厂建设案例阐述了所提方法在提高工艺原料适应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成效。最后,结合我国流程行业智能化发展现状和需求,分析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生产流 协同优化 智能控制 智能制造
下载PDF
外贸企业饰品出口订单生产流程及品控策略——以发圈、发箍为例
15
作者 左瑞瑞 《大众科技》 2023年第7期199-201,170,共4页
面临国际贸易激烈的竞争态势,外贸企业严控质量,把关每个订单的所有生产流程,切实提高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外贸企业饰品出口订单生产流程的详细分解,以发圈、发箍为例,重新梳理饰品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品... 面临国际贸易激烈的竞争态势,外贸企业严控质量,把关每个订单的所有生产流程,切实提高外贸企业出口竞争力尤为重要。文章基于外贸企业饰品出口订单生产流程的详细分解,以发圈、发箍为例,重新梳理饰品生产流程的每个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品控策略,重点设定关键品控点,期望达到提高外贸企业产品品质,增强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控策略 产流 出口订单
下载PDF
考虑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成帅 孙悦 +3 位作者 胡彩虹 赵晨晨 徐源浩 李文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0-540,共11页
为解决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协同预报问题,本文将流域和城市纳入统一空间范畴,在提出易发生产流模式辨析框架的基础上,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了GRGM-LSTM洪水预报混合模型。以贾鲁河中牟站控制流... 为解决流域-城市复合系统洪水协同预报问题,本文将流域和城市纳入统一空间范畴,在提出易发生产流模式辨析框架的基础上,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构建了GRGM-LSTM洪水预报混合模型。以贾鲁河中牟站控制流域为例,基于18场实测洪水进行模型检验,同时将预报结果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GRGM-SWM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①GRGM模型模拟产流量相对误差、决定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8.41%、0.976,考虑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产流计算更为准确;②预见期小于6 h时,GRGM-LSTM混合预报模型纳什效率系数大于0.8,比GRGM-SWMM、SWMM等物理机制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性能;③预见期大于6 h时,GRGM-LSTM混合模型出现一定的精度损失,预见期增至12 h时,GRGM-SWMM模拟精度高于GRGMLSTM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城市防洪减灾协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城市复合系统 洪水预报 产流模式 机器学习 GRGM-LSTM模型 中牟站控制流域
下载PDF
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初始产流时间和径流流速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泽勋 吴英杰 +3 位作者 王文君 李玮 赵水霞 刘铁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对我国北方典型草地坡面产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有关北方典型干旱半干旱草原的水土保持研究理论,为合理配置草原资源提供理论及实际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 [目的]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对我国北方典型草地坡面产流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丰富我国有关北方典型干旱半干旱草原的水土保持研究理论,为合理配置草原资源提供理论及实际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基于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雨强下初始产流时间与植被盖度和坡度的相关规律,以及不同放牧条件下坡面径流流速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初始产流时间与植被盖度和坡度以及坡面流速与植被盖度和坡度的多元回归模型。[结果]雨强为1.5 mm/min时,3个坡度4°,9°,14°坡面的初始产流时间相比裸地,放牧条件下分别增加了1.23,1.39,1.30倍,围封条件下分别增加了2.02,2.03,1.38倍。整个模拟降雨的坡面径流流速变化范围0.05~0.3 m/s,围封状态下,坡面流速仅是放牧条件下的63%~68%。[结论]植被盖度和坡度对初始产流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始产流时间随着雨强或坡度的增大均减短,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而明显延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雨强或坡度越大,坡面流速越大;植被盖度越大,坡面流速越小,产流总量与之规律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坡度 初始产流时间 坡面径流流速 典型草原
下载PDF
考虑风场影响的城市建筑区产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希超 王浩 +2 位作者 杨志勇 高凯 牟亚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101,共14页
风场作用下城市建筑物的遮挡作用直接影响区域产流过程,为提高城市雨洪模拟精度,需揭示风场作用下建筑区的独特产流机理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方法。将建筑区的产流面划分为水平面和竖直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求解降雨倾角,结合几何关系确... 风场作用下城市建筑物的遮挡作用直接影响区域产流过程,为提高城市雨洪模拟精度,需揭示风场作用下建筑区的独特产流机理并构建相应的计算方法。将建筑区的产流面划分为水平面和竖直面,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求解降雨倾角,结合几何关系确定降雨在水平面和竖直面上的分布,通过产流理论分别计算2类产流面的产流,提出建筑区的产流计算方法,并将其耦合入SWMM模型在试验流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改动模型所模拟的径流的纳什效率系数整体高于原始SWMM模型,且洪峰模拟效果更好;(2)改动模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等关键参数取值更为合理;(3)改动模型对不同气象条件下建筑区产流模拟的稳定性更好。该方法可提高建筑区产流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流 城市建筑区 倾斜降雨 风场
下载PDF
土壤侵蚀正态模型试验中产流畸变系数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丽萍 张妙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9-455,共7页
根据入渗、产流原理,分析了小流域土壤侵蚀正态模型试验中的产流与流域 实际产流过程的差异,首次提出了模型产流畸变的概念。并根据实地人工降雨试验所计算的 入渗、产流过程线,理论推导出不同比例尺正态模型畸变系数,同时随着模型... 根据入渗、产流原理,分析了小流域土壤侵蚀正态模型试验中的产流与流域 实际产流过程的差异,首次提出了模型产流畸变的概念。并根据实地人工降雨试验所计算的 入渗、产流过程线,理论推导出不同比例尺正态模型畸变系数,同时随着模型相似比例尺的减 小,产流畸变系数增大。产流畸变系数的提出,提高了土壤侵蚀正态模型试验的实际应用价 值,也告诫人们用模型试验资料时,必须进行模型与原型的转换,否则会造成水保措施工程 设计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正态模型 产流方式 畸变系数 水土保持 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