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产液性质的轻烃分析及评价技术 被引量:8
1
作者 郎东升 刘丽萍 杨秀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轻烃分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辅助性储层评价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储层样品进行90℃温度条件下的色谱分析得到C9以前的饱和烃及芳烃。根据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同碳数的饱和烃及芳烃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明显区别的特... 轻烃分析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辅助性储层评价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储层样品进行90℃温度条件下的色谱分析得到C9以前的饱和烃及芳烃。根据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同碳数的饱和烃及芳烃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明显区别的特点,初步建立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油水层的识别及评价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产液性质 轻烃分析 评价
下载PDF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郎东升 菅云英 刘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是地质录井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储集层含水性的识别又是产液性质评价的难点。为此,提出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即针对含水储集层烃类的细菌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强、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对岩心、井... 储集层产液性质的评价是地质录井工作的重点任务,而储集层含水性的识别又是产液性质评价的难点。为此,提出产液性质的气相色谱识别方法,即针对含水储集层烃类的细菌降解作用和氧化作用强、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的特点,通过对岩心、井壁取心样品的气相色谱分析,根据谱图形态特征、未分辨化合物含量特征,间接判识储集层含水性和产液性质:纯油层的色谱流出曲线具全油特征,主峰碳明显,碳数范围宽(C12至C30),正构烷烃分布呈规则的尖梳状,基线下未分辨化合物含量低,基线平直;干层的曲线与纯油层的近似,但碳数范围稍窄(C14至C28),峰高度较低;油水层的曲线亦具全油特征,但主峰碳碳数不同,碳数范围为C13至C30,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基线呈明显的穹窿状;纯水层的曲线主峰碳不明显,碳数范围窄(C14至C27),正构烷烃分布呈不规则梳状,部分略具马鞍状,未分辨化合物含量高低不等。应用此方法在油水分布关系较复杂、产液性质不易识别的大庆长垣以西地区对55个单层成功地进行了分析判别,符合率达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产液性质 气相色谱 油矿地质
下载PDF
用芳香化合物分布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岳兴举 王振平 +2 位作者 菅云英 孔令芳 颜红霞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储层产液性质判别是录井、测井的基本任务,也是难题之一。特别在涉及到含水油层和含油水层的判别时,更是缺少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利用芳香化合物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原理和反相液相色谱对芳香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技术,测试了67块已知产液性... 储层产液性质判别是录井、测井的基本任务,也是难题之一。特别在涉及到含水油层和含油水层的判别时,更是缺少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利用芳香化合物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原理和反相液相色谱对芳香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技术,测试了67块已知产液性质的储层样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两张判别储层产液性质的地球化学图,其对油层、含水油层、含油水层及水层的综合对判率都在8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录井 芳香化合物 储层 产液性质 相色谱
下载PDF
热解分析在储层产液性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郎东升 张亚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5,94,共5页
对储层进行热解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其含油性,而且还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描述。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恒以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应用热解分析参数,结合物性、含油厚度及试油资料,认为热解参数配合使用有效孔隙度(e)... 对储层进行热解分析,不仅可以识别其含油性,而且还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描述。本文以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恒以西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范围,应用热解分析参数,结合物性、含油厚度及试油资料,认为热解参数配合使用有效孔隙度(e)可以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判别,配合使用含油厚度可以进行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参数 产液性质 储集层 油层 油藏描述
下载PDF
试油层产液性质的多参数综合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郇国庆 康永尚 +2 位作者 李元斌 张福祥 陈志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0,共4页
准确地判断储层的产液性质,是试油选层和试油方案优化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基于电测解释结论的多因素经验判别,有较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致使正判率和符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增加了无效的试油工作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漏试油气... 准确地判断储层的产液性质,是试油选层和试油方案优化的重要依据,目前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基于电测解释结论的多因素经验判别,有较大的人为性和随意性,致使正判率和符合率相对较低,一方面增加了无效的试油工作量,另一方面,增加了漏试油气层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系统收集和统计了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地层反映产液性的录井、测井资料和试油成果资料,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提出了预测储层产液性质的新方法——综合权值法。该方法通过一定的规则给电测解释结论、岩心含水迹象、滴水试验、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原油粘度等与产液性相关的因素赋以权值,从而求得综合权值,进而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综合判别。综合权值法明显优于单纯的电测解释,使油气水层解释的平均符合率和平均正判率都提高了20%。利用该方法判断储层产液性质具有操作简单、判别率高等优点,对于更合理地优选试油层位和优化试油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性质 试油 综合权值判别法 录井 电测解释 可动水分析
下载PDF
录井滴水试验与储集层产液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谭判 占蓉 +3 位作者 朱建昌 彭雄 黄卫国 周慧鹏 《录井工程》 2016年第1期63-66,92-93,共4页
岩心滴水试验是岩心录井现场快建评价油气水的一种定性方法,滴水的产状与储集层的产液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含油储集层滴水不渗表示油层、滴水快渗表示水层,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储集层岩心具有滴水渗入而试油为油层的现... 岩心滴水试验是岩心录井现场快建评价油气水的一种定性方法,滴水的产状与储集层的产液性质有一定的相关性。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含油储集层滴水不渗表示油层、滴水快渗表示水层,而在生产实践中一些储集层岩心具有滴水渗入而试油为油层的现象,与常规的录井认识有差异。从录井滴水试验机理分析入手,阐述了滴水试验与储集层产液性质差异性的主因是油簸储集层岩石的润湿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差异性储集层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出现差异性储集层的油藏类型与构造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指出该类储集层的电性与物性特征,即与同一区域同一储集层相比,油层电阻率相对偏低,甚至明显低于其上下相邻的泥岩层电阻率,同时含水饱和度较高而含油饱和度明显偏低。该类差异性储集层电性与物性特征的分析为不断形成与完善该类储集层的录井解释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滴水试验 产液性质 润湿性 成藏动力 地质特征 含油饱和度 录井评价
下载PDF
试油层产液性质的多参数综合判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郇国庆 康永尚 +2 位作者 李元斌 张福祥 陈志稳 《油气井测试》 EI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地层反映产液性的录井、测井资料和试油成果资料综合分析对比,提出了预测储层产液性质的新方法——综合权值法。该方法通过一定的规则给电测解释结论、岩芯含水迹象、滴水试验、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原油粘度等... 通过对塔里木油田碎屑岩地层反映产液性的录井、测井资料和试油成果资料综合分析对比,提出了预测储层产液性质的新方法——综合权值法。该方法通过一定的规则给电测解释结论、岩芯含水迹象、滴水试验、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原油粘度等与产液性相关的因素赋以权值,求得综合权值,对储层产液性质进行综合判别。利用该方法判断储层产液性质具有操作简单、判别率高等优点,对于更合理地优选试油层位和优化试油方案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液性质 试油 综合权值 录井 电测解释 可动水分析
下载PDF
综合常规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产液性质
8
作者 张恒荣 何胜林 +1 位作者 曾少军 张海荣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4-580,共7页
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储层的产液性质及各相流体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相对渗透率和流体黏度。提出一套新的动静态参数结合的产液性质研究思路,利用常规密度、电阻率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得到储层的束缚水、残余烃与可动水体积,再结... 在一定的压差条件下,储层的产液性质及各相流体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各自的相对渗透率和流体黏度。提出一套新的动静态参数结合的产液性质研究思路,利用常规密度、电阻率测井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得到储层的束缚水、残余烃与可动水体积,再结合核磁共振T2谱转换的伪毛细管压力曲线一起建立相渗模型,计算出含水率以及流量剖面。该方法能够提供油气井开采初期整个射孔层段的烃类产量和出水量比值。预测的结果与后续的测试吻合精度高,有助于完井决策,提供今后产量变化油藏模拟所必须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核磁共振 束缚水 可动水 毛细管压力 相渗曲线 含水率 流量剖面 产液性质
下载PDF
相对渗透率分析技术在录井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郎东升 秦秋寒 +2 位作者 柳成志 姜道华 康保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7,共4页
为了判别疑难及复杂储层产液性质 ,研究了一种基于油水相对渗透率分析技术识别油水层的方法 .该方法以不同润湿岩石、不同性质原油的相对渗透率为基础 ,采用热解分析技术确定含油饱和度 ,对比分析不同润湿性、不同孔隙度储层共生水和残... 为了判别疑难及复杂储层产液性质 ,研究了一种基于油水相对渗透率分析技术识别油水层的方法 .该方法以不同润湿岩石、不同性质原油的相对渗透率为基础 ,采用热解分析技术确定含油饱和度 ,对比分析不同润湿性、不同孔隙度储层共生水和残余油的含油饱和度 ,并与所建立的油水层解释标准对比 ,即可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应用该方法试油测试了海拉尔和延吉盆地的 2 1口井 6 4层 ,符合率为 95.3% .结果表明 ,该方法适用于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层评价 储层产液性质 相对渗透率 含油饱和度 岩石润湿性 录井
下载PDF
多功能程序束缚水计算参数自动匹配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琳 李秀芹 +2 位作者 董婷 程红丽 刘中奇 《海洋石油》 CAS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孔隙度大于等于20%和小于20%时,多功能程序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要使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更为合理,人工选择参数较为困难。利用"束缚水计算参数自动匹配"方法,不仅解决了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参数难以匹配的问题,而且使计... 在孔隙度大于等于20%和小于20%时,多功能程序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要使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更为合理,人工选择参数较为困难。利用"束缚水计算参数自动匹配"方法,不仅解决了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参数难以匹配的问题,而且使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更为合理,数百口井的数字处理结果表明其方法合理、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水饱和度 含水饱和度 水率 产液性质 参数匹配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microwave on the relative volatility used in the pyrolysis of Indonesia oil sands 被引量:7
11
作者 Hong Li Peng Shi +1 位作者 Xiaolei Fan Xin Gao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485-1492,共8页
In this paper, pyrolysis of Indonesian oil sands (lOS) was investigated by two different heating method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was conducte... In this paper, pyrolysis of Indonesian oil sands (lOS) was investigated by two different heating method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i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behaviors of lOS, showing that 550 ℃ might be the pyrolysis final temperature. A explanation of the heat-mass transfer process wa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influence of mi- 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 on the liquid product distribution. The heat-mass transfer model was also useful to explain the increase of liquid product yield and heavy component content at the same heating rate by two differ- ent heating method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a fixed bed reactor with and without the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iquid product yield was increased during microwave induced pyrolysis, while the formation of gas and solid residue was reduc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pyrolysis. Moreover, the liquid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GC-MS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iquid chemical composition by microwave irradiation. High polarity substances (ε 〉 10 at 25 ℃), such as oxy- organics were increased, while relatively low polarity substances (ε 〈 2 at 25℃), such as aliphatic hydrocarbons were decreased, suggesting that microwave enhanced the relative volatility of high polarity substances. The yield improvement and compositional variations in the liquid product promoted by the microwave-assisted pyrolysis deserve the further exploitation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 sands Microwave irradiation PYROLYSIS FUEL Relative volatility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and structure-process relationships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in water
12
作者 Thomas J. Nacken Cornelia Damm Haichen Xing Andreas ROger Wolfgang Peukert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865-1881,共17页
A scalable method for graphene and few-layer graphene (FLG) production by graphite delamin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 80 (TW80) using stirred-media mills is presented. Delaminated p... A scalable method for graphene and few-layer graphene (FLG) production by graphite delamina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of the nonionic surfactant TWEEN 80 (TW80) using stirred-media mills is presented. Delaminated product analysis using statistical Raman spectroscopy yielded extensive processing-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that revealed how stress intensity and specific energy input, i.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govern the yield of graphene production and defect formation. The dispersed carb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but the content and the quality of the FLG product decreased sharply with higher specific energy input. The FLG content of the product was up to 90%, especially for low specific energy input. Moreover, Rama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stress intensities greater than about I nJ were related to significant defect formation in the product particles. Another key parameter for graphene production is solvent viscosity. The FLG concentration in the product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10 when the solvent's viscosity was increased from 1 to 6 mPa-s because shear- and friction-induced delamination was enhanced and in-plane fracture was reduced due to dampening of bead motion. Based on the processing-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found, we propose that the delamination process can be designed in such way that the product consists, almost totally, of FLG and that single-layer graphene is produced. The scalability of graphene production by stirred-media delamination was demonstrated when an increase in the batch size from 0.2 to 2 L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duct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 delamination few-layer graphene GRAPHENE stirred-media millprocess parameters statistical Ramanspectrosc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