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卢建 张欣 +10 位作者 江栋材 马猛 王强 王星果 李永峰 郭军 窦套存 胡玉萍 李尚民 邵丹 曲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31,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氨酸锰对产蛋后期蛋鸡盲肠微生物和产蛋性能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72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锰源(实测锰含量为21.77 mg·kg^(-1)),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以及40、80和12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实测锰含量分别为144.46、57.84、96.97和135.59 mg·kg^(-1)),试验期12周(70~82周龄)。结果表明,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77~82周龄产蛋率显著高于120 mg·kg^(-1)锰的一水硫酸锰组和8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组(P<0.05),添加甘氨酸锰对70~82周龄产蛋率有增加的趋势(P=0.071),对70~82周龄其它产蛋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蛋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Chao1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OTU数量最多,表明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属水平上Top 10的菌属追溯到门水平上,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P<0.05);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集中在Firmicutes苞菌科(Selenomonadaceae),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类群集中在螺旋体门(Spirochaetota)螺旋体科(Spirochaetaceae);差异菌分析发现,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盲肠中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8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马赛菌属(Massilia)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120 mg·kg^(-1)一水硫酸锰组(P<0.05);与4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相比,80 mg·kg^(-1)和120 mg·kg^(-1)甘氨酸锰饲粮组有益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Lactobacillus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有害菌Campyl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40 mg·kg^(-1)锰的甘氨酸锰可以改善产蛋后期蛋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增加有益菌丰度和参与代谢过程的菌群,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试验后段(77~82周龄)蛋鸡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锰 产蛋后期 产蛋性能 微生物
下载PDF
鸡群产蛋异常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2
作者 杨战江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1期39-39,共1页
蛋鸡产蛋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或发生疾病就会出现产蛋异常情况,不仅导致产蛋率异常,还会出现产蛋下降、破壳蛋、软壳蛋、不规则蛋、无黄蛋等异常现象,严重影响养殖收益。为科学防治鸡群产蛋异常的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整... 蛋鸡产蛋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或发生疾病就会出现产蛋异常情况,不仅导致产蛋率异常,还会出现产蛋下降、破壳蛋、软壳蛋、不规则蛋、无黄蛋等异常现象,严重影响养殖收益。为科学防治鸡群产蛋异常的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归纳整理鸡群产蛋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下降 产蛋异常 软壳 科学防治 养殖收益 原因及防治 产蛋 工作实践经验
下载PDF
产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3
作者 杨洁 《河南农业》 2024年第9期52-52,共1页
一、产蛋鸡不同阶段饲养管理要点(一)产蛋前期产蛋前期一般指的是母鸡自育成期开始至产蛋期达5%时的过渡阶段,一般为16~18周龄,该阶段的产蛋鸡对生活环境、营养摄入量等要素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养殖户应尽可能遵循稳定原则,减少饲养活... 一、产蛋鸡不同阶段饲养管理要点(一)产蛋前期产蛋前期一般指的是母鸡自育成期开始至产蛋期达5%时的过渡阶段,一般为16~18周龄,该阶段的产蛋鸡对生活环境、营养摄入量等要素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养殖户应尽可能遵循稳定原则,减少饲养活动对产蛋鸡生长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其产生应激反应,使其能够健康过渡至下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前期 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期 产蛋 应激反应 产蛋 营养摄入量 过渡阶段
下载PDF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4
作者 孔冬妮 王嘉 +9 位作者 邓永 翟天舒 刘丹 黄小洁 薛琪 候力丹 吴华伟 薛青红 李俊平 毛娅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 为建立检测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EDSV)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以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多抗血清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为组合,对一抗和二抗的最适工作浓度和孵育时间进行了优化,对IFA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接种EDSV的96孔细胞培养板时,多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320,孵育时间为45 min;FITC标记的兔抗鸡IgG的最适工作浓度为1∶200,孵育时间为30 min;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10-2 TCID 50/mL的病毒;多抗血清敏感度试验表明,当多抗血清稀释到1∶1280时仍可见较明显的特异性荧光;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只针对EDSV,而不与禽副流感病毒4型、鸡新城疫病毒等其他病原反应;批内重复性试验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可为我国禽源性生物材料EDSV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多抗血清 间接免疫荧光 优化
下载PDF
不同生产方式对鸽产蛋间隔的影响
5
作者 汤青萍 穆春宇 +2 位作者 刘敏 张蕊 卜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 为探究不同生产方式(捡蛋、孵化、孵化+哺乳)对产蛋间隔的影响,试验以正常繁殖、公母配对、同一天产蛋的白卡奴鸽110对,随机分成3组:Ⅰ组30对,不承担孵化哺育任务,只捡蛋,共统计三次产蛋间隔;Ⅱ组40对,只承担孵化任务,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期20对孵化2个模型蛋,20对孵化3个模型蛋。Ⅲ组40对既承担孵化任务还要哺育乳鸽至28日龄,统计两次产蛋间隔,第二个孵化哺育期,20对孵化3个模型蛋,20对孵化2个模型蛋,哺育3只雏鸽。同时统计亲鸽体重变化、Ⅲ组后代28日龄体重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平均产蛋间隔11.29 d,Ⅱ组产蛋间隔26.78 d,Ⅲ组产蛋间隔40.52 d,相同生产方式下产蛋间隔变异系数都在10%以内;试验结束时,Ⅰ组公鸽体重增加29 g,Ⅱ组公鸽体重增加40 g,Ⅲ组公鸽体重减少14 g,Ⅲ组和Ⅰ组、Ⅱ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Ⅲ组第二个产蛋期中孵化2个模型蛋和孵化3个模型蛋产蛋间隔没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亲鸽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第一个产蛋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产蛋间隔极显著差异(P<0.01),乳鸽28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研究提示,白卡奴鸽产蛋间隔整齐度高,采用不同生产方式鸽产蛋间隔差异较大,公鸽在哺育后代过程中消耗更大,孵化模型蛋数对亲鸽产蛋间隔和后代哺育效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产蛋间隔
原文传递
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唐文雅 刘根新 +4 位作者 曾爽 聂福旭 张晓跃 张健 赵正阳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20日龄健康、体质量接近的绿壳蛋乌鸡560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20日龄健康、体质量接近的绿壳蛋乌鸡560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1.5%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的平均蛋重、平均产蛋率、绿壳蛋破损率有显著影响,其中Ⅱ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平均产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绿壳蛋破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绿壳蛋蛋黄相对重、蛋白高度、蛋黄水分含量、蛋黄指数及哈氏单位有显著影响,其中Ⅱ组绿壳蛋蛋黄相对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绿壳蛋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Ⅱ组、Ⅲ组绿壳蛋水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组绿壳蛋蛋黄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Ⅲ组(P<0.05),Ⅱ组绿壳蛋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Ⅲ组(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林下绿壳蛋乌鸡的血清总蛋白(TP)、球蛋白(GL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有显著影响,其中Ⅰ组、Ⅱ组血清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Ⅱ组、Ⅲ组血清GL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血清AL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Ⅱ组血清TC和T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能改善绿壳蛋乌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且以1.0%添加量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制剂 绿壳乌鸡 产蛋性能 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吉林地方黑羽鸡不同世代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对比
7
作者 鲁英 唐丹 +4 位作者 袁英良 王海英 庄长楠 初春玲 潘庆君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解吉林地方黑羽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试验各选取240只120日龄F1、F2、F3三个世代黑羽鸡,测定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结果表明:与F代相比,F3代平均开产日龄显著提前8.7 d(P<0.05),年平均产蛋量F3显著提高7.3枚(P<0.05),种蛋受精率... 为了解吉林地方黑羽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试验各选取240只120日龄F1、F2、F3三个世代黑羽鸡,测定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结果表明:与F代相比,F3代平均开产日龄显著提前8.7 d(P<0.05),年平均产蛋量F3显著提高7.3枚(P<0.05),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显著提高6.7%和4.8%(P<0.05)。三个世代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比重及蛋黄色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三个世代中,F3代黑羽鸡产蛋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方黑羽鸡 产蛋性能 品质
下载PDF
一起产蛋鸡传染性鼻炎的病例分析
8
作者 薛树威 《家禽科学》 2024年第1期51-54,I0009,共5页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温差大的时节易发生。感染品种包括蛋鸡、蛋种鸡、肉种鸡和土鸡,其中蛋鸡发病率最高,感染日龄主要集中产蛋期,产蛋前期、中期、后期均有不同程度感染。该病潜...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温差大的时节易发生。感染品种包括蛋鸡、蛋种鸡、肉种鸡和土鸡,其中蛋鸡发病率最高,感染日龄主要集中产蛋期,产蛋前期、中期、后期均有不同程度感染。该病潜伏期短、发病快、传播迅速,1~3 d会波及全群且容易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鼻炎 副鸡嗜血杆菌 呼吸系统疾病 产蛋前期 肉种鸡 种鸡 病例分析 产蛋
下载PDF
28小时光照周期实现产蛋后期蛋鸡蛋品质提升
9
《北方牧业》 2024年第8期11-11,共1页
高产蛋鸡产蛋期延长是家禽未来生产趋势,可有效降低孵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然而,蛋鸡50周龄后的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会急剧下降,后期破蛋率是高峰期的3倍(Bell and Weaver,2002),因此,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质量是产业呕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产蛋 壳质量 壳厚度 壳强度 产蛋后期 光照周期 资源利用效率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任钰为 陈星 +8 位作者 林燕宁 黄潇仙 洪玲玲 王峰 孙瑞萍 张艳 刘海隆 郑心力 晁哲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14,共13页
旨在通过研究文昌鸡进化过程的特征,深入理解影响产蛋性能的因素,为文昌鸡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本研究采集35只健康文昌鸡(35周龄,15公,20母)和30只健康江汉鸡(35周龄,10公,20母)的血液组织各3 mL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建库... 旨在通过研究文昌鸡进化过程的特征,深入理解影响产蛋性能的因素,为文昌鸡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本研究采集35只健康文昌鸡(35周龄,15公,20母)和30只健康江汉鸡(35周龄,10公,20母)的血液组织各3 mL提取DNA,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方法建库测序。首先,对于原始测序数据用trimmomatic软件过滤,获得高质量序列比对到鸡的参考基因组,GATK软件提取变异位点SNPs,设置参数质控去除低质量、假阳性变异位点,进一步采用snpEff对过滤的SNPs进行基因结构和功能注释。然后,比较文昌鸡和江汉鸡的群体结构差异,分别设置评估群体差异参数Fst、ROD、Tajima′s D的阈值,筛选受到选择的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基因进行功能富集。结果表明:1)文昌鸡测序获得1.05 Tb clean data,平均每个样本大约29.97 Gb,测序深度大约28×;江汉鸡测序获得1.10 Tb clean data,每个样本大约36.72 Gb,测序深度大约35×;平均比对率>98%。2)两个群体基因结构注释总数均是内含子>基因间区>上下游调控区>编码区;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文昌鸡和江汉鸡亲缘关系较远;文昌鸡的连锁不平衡程度低于江汉鸡。3)与产蛋性能相关基因的功能富集结果主要包括3种必须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代谢途径、钙离子沉积、金属肽酶抗氧化、肾上腺素和催乳素受体活性等功能,而且这些通路的基因都位于受到强烈选择的区域。综上所述,影响文昌鸡产蛋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必须氨基酸代谢、矿物质沉积和抗氧化、性腺激素分泌,这3个因素在进化过程中都受到强烈选择,对产蛋性能发挥重要调控作用。从进化分子遗传学角度研究鸡的产蛋机理,不但能够促进理解文昌鸡产蛋性能的进化特征,而且有助于加速高产蛋鸡品种或品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全基因组重测序 遗传选择 产蛋性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藿香提取物对夏季蛋种鸡产蛋性能、内分泌激素、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孙海霞 韩书宇 +4 位作者 刘静 郭梦宇 赵晓钰 安胜英 刘观忠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6-967,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藿香提取物(ARE)对夏季蛋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内分泌激素水平、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88只65周龄、健康且产蛋率相近的大午金凤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 本试验旨在探究藿香提取物(ARE)对夏季蛋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内分泌激素水平、抗应激能力、抗氧化能力和繁殖性能的影响。选取288只65周龄、健康且产蛋率相近的大午金凤蛋种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05%ARE组)、0.10%(0.10%ARE组)和0.15%(0.15%ARE组)藿香提取物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0.15%ARE组蛋种鸡第1~49天产蛋率极显著提高(P<0.01),各试验组第1~49天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0.15%ARE组第1~28天料蛋比显著低于0.05%、0.10%ARE组(P<0.05)。2)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藿香提取物对蛋种鸡蛋品质相关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3)0.15%ARE组第49天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_(2))含量和促卵泡素(FSH)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10%ARE组第28天血清中FSH、促黄体生成素(LH)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ARE组(P<0.01)。4)与对照组相比,0.15%ARE组第49天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_(4))含量显著提高(P<0.05),第28天血清中瘦素(LE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5)0.15%ARE组第28天血清中皮质酮(Cor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10%ARE组(P<0.01),各试验组第49天血清中Cor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15%ARE组第28天和第49天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显著降低(P<0.05)。6)0.10%ARE组第28天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第49天血浆中T-SOD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7)0.05%ARE组种蛋受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10%ARE组(P<0.05);与对照组和0.05%ARE组相比,0.15%ARE组种蛋死胚率显著降低(P<0.05),母鸡提供的健雏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藿香提取物可以通过提高夏季蛋种鸡的抗应激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来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同时可以调整机体内分泌,进而提高夏季蛋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并且本试验中以0.15%藿香提取物的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提取物 种鸡 产蛋性能 内分泌激素 抗应激能力 抗氧化能力 孵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产蛋水平五龙鹅肠道形态、肠道菌群结构及养分利用率比较分析
12
作者 赵思宇 王宝维 +3 位作者 凡文磊 张名爱 孔敏 王秉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06-2415,共10页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产蛋水平五龙鹅在肠道形态、肠道菌群结构及养分利用率的差异,旨在为五龙鹅高产性状的筛选及探究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30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饲喂相同饲粮,采用单笼饲养连续记录产蛋高峰期70 ... 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产蛋水平五龙鹅在肠道形态、肠道菌群结构及养分利用率的差异,旨在为五龙鹅高产性状的筛选及探究其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300只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饲喂相同饲粮,采用单笼饲养连续记录产蛋高峰期70 d产蛋量,根据产蛋水平不同选取高、中、低产蛋量五龙鹅共150只,每组各50只。结果表明:1)在肠道形态方面,高产组肠道重量、空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低于低产组(P<0.05)。2)在肠道菌群结构方面,高产组肠道中脱硫弧菌属相对丰度较低产组富集,低产组盲肠中未分类丹毒丝菌科、未分类毛螺菌科、艾诺玛菌属和史雷克氏菌属相对丰度较高产组富集。3)在养分利用率方面,高产组钙利用率显著高于低产组(P<0.05)。由此可见,不同产蛋水平五龙鹅在肠道发育、肠道菌群结构及养分利用率上存在明显差异,上述研究结果为鹅高产性状调控机制探究及高产性状精准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水平 五龙鹅 肠道形态学 肠道菌群结构 养分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鹅产蛋性能研究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13
作者 刘怡冰 于宁 +1 位作者 刘况 赵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为解析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鹅产蛋性能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信息检索源,以“鹅”和“产蛋”为关键词对文献主题进行检索,获得2002—2022年国内鹅产蛋性能领域内的1 389篇... 为解析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鹅产蛋性能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动态和研究热点,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信息检索源,以“鹅”和“产蛋”为关键词对文献主题进行检索,获得2002—2022年国内鹅产蛋性能领域内的1 389篇研究文献,进一步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这些文献的发文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等进行系统分析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显示:鹅产蛋性能相关研究领域内国内学者在英文期刊的发文量逐年升高,作者之间合作相对密切;领域内研究热点从鹅的免疫和饲养管理等,逐渐过渡为关注蛋品质和产蛋量等经济性状。研究表明,我国鹅产蛋性能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以及畜牧产业整体水平逐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性能 CNKI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原文传递
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抗氧化性、激素水平和免疫因子的影响
14
作者 于禧凝 李琴 +5 位作者 张馨 闫婧较 赵志强 林向前 李杰峰 范春艳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470日龄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的中草药添...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对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血清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240羽470日龄的坝上长尾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1.5%和2.0%的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5%剂量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1.0%、2.0%剂量组鸡蛋的平均蛋重显著升高(P<0.05);1.0%、1.5%剂量组鸡蛋的哈夫单位有升高趋势(P>0.05),1.5%剂量组鸡蛋的蛋壳厚度显著升高(P<0.05);1.5%剂量组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各组血清中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rog)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1.5%、2.0%剂量组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1.5%、2.0%剂量组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2.0%剂量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可提高产蛋后期坝上长尾鸡的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生殖激素的分泌,提高了免疫功能,中草药适宜添加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添加剂 坝上长尾鸡 产蛋性能 品质 抗氧化能力 生殖激素 免疫因子
原文传递
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李三军 李俊营 +4 位作者 戚仁荣 马瑞钰 刘伟 万意 詹凯 《家禽科学》 2024年第5期7-13,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 本试验旨在探究夏秋茶绿茶粉对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产蛋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将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108只62周龄皖南三黄鸡母鸡随机分为对照组(GTP 0)、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GTP 0.5组、GTP 1.0组和GTP 1.5组分别饲喂含0.5%、1.0%和1.5%绿茶粉的基础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显著降低(P<0.05);GTP 1.0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和GTP 1.5组平均蛋重和日采食量均低于对照组,而料蛋比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脂率随着GTP添加量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中GTP 1.5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总胆固醇(T-C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TP 0.5组血液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绿茶粉可以改善产蛋后期皖南三黄鸡的血液生化指标和降低腹脂率,但同时也降低了产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三黄鸡 绿茶粉 产蛋性能 屠宰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马霞 王京哲 +4 位作者 王秀君 杨帅 马仲彬 李晓翠 郭振环 《家禽科学》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为研究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63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催情散组在饲粮中添加2%催情散,蛋鸡宝组在饲粮中添加2%蛋鸡宝,4个催情微粉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5... 为研究催情微粉对蛋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用630只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空白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药物,催情散组在饲粮中添加2%催情散,蛋鸡宝组在饲粮中添加2%蛋鸡宝,4个催情微粉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0.25%、0.5%、1%、2%催情微粉。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催情微粉组、2%催情微粉组、2%催情散组、2%蛋鸡宝组产蛋率均显著上升(P<0.05),产砂壳蛋率、畸形蛋率、白壳蛋率显著下降(P<0.05),但各用药组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1%催情微粉、2%催情微粉均可改善蛋鸡产蛋率和蛋品质,但二者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因此,从经济性方面考虑,推荐添加1%催情微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情微粉 产蛋性能 品质
下载PDF
黑水虻对强制换羽后蛋鸡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发育、血清生殖激素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7
作者 王馨悦 李思菡 +6 位作者 产燕子 王俊凯 黎锦英 胡铁生 莫桂芬 梁德宏 石达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6,共12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黑水虻对强制换羽后蛋鸡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发育、血清生殖激素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600只980日龄的强制换羽40 d后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C组)饲喂不添加黑水虻的基础饲粮,... 本研究旨在研究黑水虻对强制换羽后蛋鸡产蛋性能、生殖器官发育、血清生殖激素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600只980日龄的强制换羽40 d后的京红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C组)饲喂不添加黑水虻的基础饲粮,黑水虻低剂量组(L组)、黑水虻中剂量组(M组)、黑水虻高剂量组(H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补饲50、100和150 g/kg黑水虻幼虫虫体。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C组相比,L、M、H组的第1~7天、第8~14天、第15~21天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M组的第36~42天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L、M、H组的第1~7天、第8~14天、第15~21天、第29~35天和第36~42天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M组的第22~28天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2)与C组相比,M组的第21天排卵前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L组的第21天和第42天小黄卵泡数量显著升高(P<0.05),H组的第21天输卵管长度显著升高(P<0.05)。3)与C组相比,L、M、H组的第21天血清促黄体激素(LH)含量显著升高(P<0.05),L组的第21天血清促卵泡素(F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H组的第42天血清催乳素(PRL)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C组相比,L、M组的第21天卵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H组的第21天卵巢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M、H组的第21天卵巢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5)与C组相比,L组的第21天输卵管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L组的第21天输卵管T-AOC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强制换羽后蛋鸡补饲黑水虻可提高蛋鸡血清生殖激素含量和生殖器官抗氧化能力,并提高强制换羽后蛋鸡的产蛋性能,其中补饲100 g/kg黑水虻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强制换羽后 产蛋性能 抗氧化能力 生殖激素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
18
作者 牟天铭 李燕 +3 位作者 苗洒洒 简华锋 董信阳 邹晓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56-23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小肠形态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生长良好、体况相似的300日龄凤达1号蛋鸡768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鸡。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以对照组饲粮营养水平为基础,分别在饲粮中添加20%、40%和60%小麦,并根据小麦用量添加适宜比例的复合型小麦酶,同时相应调整饲粮配方以保证各组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40%和60%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各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0.05),显著提高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和60%小麦显著提高血清钙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同时,40%小麦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60%小麦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对产蛋高峰期蛋鸡小肠各肠段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以及绒隐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5)与对照组相比,40%小麦组盲肠菌群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添加40%小麦显著提高盲肠脱硫杆菌门和WPS-2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不同比例小麦可以提高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降低蛋鸡血清脂质含量,改善蛋鸡营养代谢;在本试验条件下,凤达1号产蛋高峰期蛋鸡饲粮中添加40%小麦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蛋高峰期 性能 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小肠形态结构 盲肠菌群
下载PDF
甜菜碱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9
作者 片慧芳 杜旭彬 +3 位作者 李妍 张雨辰 何惠 虞德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5-1094,共10页
旨在研究甜菜碱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108只500日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 000、3 000 mg·kg^(-1)甜菜碱,试验期... 旨在研究甜菜碱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108只500日龄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 000、3 000 mg·kg^(-1)甜菜碱,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时,采集鸡蛋、血清、卵巢和小黄卵泡颗粒细胞。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甜菜碱线性提高了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PL<0.01),且线性提高了蛋白高度、蛋黄颜色、蛋黄重量(PL<0.05)。2)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甜菜碱,血清中Prog水平呈显著线性升高(PL<0.01),FSH和LH水平呈线性和二次升高(PL<0.01;PQ<0.05)。3)日粮中添加甜菜碱,线性提升了产蛋后期蛋鸡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卵巢中T-AOC水平、SOD和CAT活性,线性降低了MDA水平(PL<0.05),同时线性和二次曲线提升了血清中T-AOC水平和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PL<0.01;PQ<0.01)。此外,日粮中添加甜菜碱线性提高颗粒细胞中SOD、HO-1基因表达量(PL<0.01),二次曲线提高了Nrf2基因的表达水平(PQ<0.01),线性和二次曲线提高了NQO1基因的表达水平(PL<0.01;PQ<0.01),且显著提升了CAT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甜菜碱能够增加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和血清、卵巢中抗氧化酶的活性,促进小黄卵泡颗粒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其抗氧化能力,进而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且高剂量的添加效果优于低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产蛋后期 小黄卵泡颗粒细胞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不同能量与油脂水平对海兰褐蛋鸡产蛋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陶冶 崔一博 +6 位作者 甄艳 张鑫 万达 周帅 栗文钰 郭耀棋 郑鑫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研究饲料中代谢能(能量)及油脂用量对海兰褐蛋鸡产蛋中后期生产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不同能量及油脂饲养的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品质情况进行分析,选择30周龄海兰褐蛋鸡1080只,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6个重复,A组... 为研究饲料中代谢能(能量)及油脂用量对海兰褐蛋鸡产蛋中后期生产性能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不同能量及油脂饲养的蛋鸡所产鸡蛋的蛋品质情况进行分析,选择30周龄海兰褐蛋鸡1080只,随机分为4组(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6个重复,A组到D组饲喂饲料所含代谢能分别为11.10、11.10、11.30、11.30 MJ/kg以及油脂含量分别为1%、2.5%、1%、2.5%。在53周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6个鸡蛋进行蛋品质、脂质代谢和免疫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C组的产蛋率与产蛋量分别显著高于A组2.08%和2.59%(P<0.05),D组的产蛋率、产蛋量分别显著高于B组2.50%和2.71%(P<0.05)。D组蛋黄颜色分别显著低于B组和C组10.32%和14.86%(P<0.05)。C组的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分别显著低于A组8.11%和4.84%(P<0.05),D组的蛋白高度、哈夫单位分别显著低于B组13.73%和7.26%(P<0.05)。B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A组25.00%,而B组的甘油三酯显著高于A组81.40%(P<0.05),D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B组50.00%(P<0.05)。D组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B组133.33%(P<0.05)。C组溶菌酶含量显著低于A组27.25%(P<0.05);D组溶菌酶含量显著低于B组33.72%(P<0.05)。在53周龄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9只蛋鸡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C组的蛋鸡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的含量显著高于A组114.38%(P<0.05)。B组卵黄蛋白原含量显著低于A组30.18%(P<0.05)。由此可见,高能量高油脂的饲料能够改善蛋鸡产蛋性能,提高产蛋量,但是会使蛋品质下降;低能量低油脂的饲料虽然产蛋量少,但是能保障蛋的新鲜程度,蛋品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兰褐 饲料能量 饲料油脂 产蛋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