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派作家的文化观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勇 艾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京派作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团体,在实际创作中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学术界对京派的研究长期存在着激烈争议。但他们拥有相似的文化观,这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性观、古典审美情结和中立包容、沉稳宽厚的文化姿态三方面。其中这种文... 京派作家不是一个严密的文学团体,在实际创作中也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学术界对京派的研究长期存在着激烈争议。但他们拥有相似的文化观,这一文化观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性观、古典审美情结和中立包容、沉稳宽厚的文化姿态三方面。其中这种文化姿态的形成受到了学院文化和北平文化的双重滋养。正确把握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文化观,为我们认识京派作家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坚实的依据;同时也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京派作家本身的蕴含与风格,认识其历史定位及现实影响,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京派文学 文化观
下载PDF
京派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兼与西方古典主义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冰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0,共6页
两三百年前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以中国特有的形式出现过。而京派作家群则是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同意目前流行的将京派作家划归浪漫主义的做法。京派古典主义的形成,既受... 两三百年前欧洲文学史上曾出现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也以中国特有的形式出现过。而京派作家群则是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能同意目前流行的将京派作家划归浪漫主义的做法。京派古典主义的形成,既受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启发与影响,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中国现代古典主义文学在理论和创作上表现为推崇理性、崇尚古典、追求自然人性。这些都与欧洲古典主义既有着时代与民族的差异性,又有着深层的相通与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古典主义 京派作家 理性 古典 自然人性
下载PDF
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淑玲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5,共7页
萧乾是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员,也是京派文学的重要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他以这个刊物为依托,组织起了一支强劲的书评队伍。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证明了京派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与影响,并有力地传递着京派作家的文学理念... 萧乾是京派作家的主要成员,也是京派文学的重要刊物《大公报》文艺副刊的主编,他以这个刊物为依托,组织起了一支强劲的书评队伍。萧乾与京派作家的书评活动,证明了京派文学在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与影响,并有力地传递着京派作家的文学理念,即保持文学独立性,坚守"独立"和"公正"的批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萧乾 书评 文学理念
下载PDF
乡村梦影里的城市批判──京派作家城市小说论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淑玲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9-83,共5页
乡村梦影里的城市批判──京派作家城市小说论刘淑玲京派作家是以乡土小说而引人注目的。他们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笔下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交织着原始的野性强力和真挚的人情味,堪称一个远离现代社会的理想国。京派作... 乡村梦影里的城市批判──京派作家城市小说论刘淑玲京派作家是以乡土小说而引人注目的。他们的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笔下的乡村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神秘色彩,交织着原始的野性强力和真挚的人情味,堪称一个远离现代社会的理想国。京派作家的城市小说远逊色于他们的乡土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批判 京派作家 城市小说论
下载PDF
京派作家与荆楚文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罗昌智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京派作家在人生理想、审美情趣、艺术风格上都与荆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眷恋自然、寄情田园、崇尚人性、安于虚静、冲和淡雅、和谐有致的文学气质同荆楚文化的内在精神达到了一种契合。
关键词 京派作家 眷恋 淡雅 文学 田园 虚静 内在精神 荆楚文化 审美情趣 联系
下载PDF
京派作家的聚合形态考究——以沙龙为论述中心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京派作家异于同时代作家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文化身份的不同。学院作家的文化身份不仅形成了其与海派作家和左翼作家不同的生存状态,更影响了其文学写作的观念和群体聚合形态。在具体聚合形态上,师生因缘和文学沙龙是其鲜明特色所在。在... 京派作家异于同时代作家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文化身份的不同。学院作家的文化身份不仅形成了其与海派作家和左翼作家不同的生存状态,更影响了其文学写作的观念和群体聚合形态。在具体聚合形态上,师生因缘和文学沙龙是其鲜明特色所在。在讲坛上,京派的作家以知识传递的学院派方式近乎自觉地形成了一个观念相近的写作圈,而在圈子形成之后,他们又以读诗会和"太太的客厅"两种形式不断丰富自我的存在。这种文学圈的形成和活动方式带有学院品格的深深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龙 京派作家 文化身份 学院品格 聚合形态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对京派作家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钱少武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现代文学众多流派中,京派作家所受陶渊明的影响是最多的。在京派的人生和社会理想及艺术追求等方面,都可见到陶渊明的影子。京派文人通过对陶渊明独特的生命理想和艺术追求的吸纳和化用,撑起了现代文学世界中一片魅力独具的艺术天空。
关键词 京派作家 陶渊明 自然人格
下载PDF
从沈从文西南联大时期作品看京派作家的文化心理转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明坤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07-110,共4页
沈从文与京派作家前后两个时期对乡土世界的描写,特别是进入西南联大后,有着诸多的不同,那就是京派作家"边城理想"在"现代性"侵袭过程中的幻灭,京派作家最终的希望与理想成了"漂浮于大地"的美丽乡愁,独... 沈从文与京派作家前后两个时期对乡土世界的描写,特别是进入西南联大后,有着诸多的不同,那就是京派作家"边城理想"在"现代性"侵袭过程中的幻灭,京派作家最终的希望与理想成了"漂浮于大地"的美丽乡愁,独自徘徊于"乡村"与"城市"之间。因此,他们最终的"边城理想"成了无所归依的"长河落日",既不属于乡村,也不属于城市,是一种游离于二者之间的二难选择。京派作家们的这种选择,从根本上说是其文化心理转型的艰难跋涉与痛苦抉择,是在时代大潮面前不得不做出的文化心理转型之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 京派作家 文化心理 转型
下载PDF
京派作家的女性观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玉秀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8-94,共7页
京派作家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一个庞大的女性群体,具有独特性。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即对理想女性的赞美、对传统女性的剖析、对叛逆女性的思考来探讨京派作家的女性观,或许这正是京派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京派作家 女性形象 女性观
下载PDF
北平文化生态(1928—1937)与京派作家的归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蕾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6,共6页
论文从时间范围和地缘文化两个角度剖析了1928—1937年北平文化生态与京派文学圈生成的内在关联。1928年北京失去了国都的政治地位成为了边城北平,并由此成为了一所纯粹的文化城,高等教育及由此环绕的文化资源成为了城市吸纳作家、衍生... 论文从时间范围和地缘文化两个角度剖析了1928—1937年北平文化生态与京派文学圈生成的内在关联。1928年北京失去了国都的政治地位成为了边城北平,并由此成为了一所纯粹的文化城,高等教育及由此环绕的文化资源成为了城市吸纳作家、衍生文学团体的重要维度。同时,在近10年的时间里,北平文坛的消长与高等教育的起伏具有深刻的同步性,这种时间曲线的同步性背后蕴含了二者之间细密、繁复的关联,从城市文化生态着眼、还原历史语境,将是探求北平城市形态与京派文学圈形成关联的又一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平 文化生态 京派作家 归趋
下载PDF
交流与融汇——京派作家与外国诗意抒情小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进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7-170,共4页
对于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学院派色彩的京派作家群体的探讨,以往的研究者往往过分强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关联,本文意在探讨京派作家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与外国诗意抒情小说)的关系,并探寻京派小说在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 对于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学院派色彩的京派作家群体的探讨,以往的研究者往往过分强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关联,本文意在探讨京派作家与外国文学(尤其是与外国诗意抒情小说)的关系,并探寻京派小说在中外文学的交流与融汇中形成的文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诗意抒情 小说文体
下载PDF
文人画与京派作家——以沈从文、汪曾祺、凌叔华为对象
12
作者 田蓉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2-48,共7页
以文本细读方法,分析沈从文、汪曾祺、凌叔华文学作品中的文人画画境追求与其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其具体表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描摹,精神气质上体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追求;空间并置与留自的叙事手法,黑、白、灰淡雅的水墨着色,传神的... 以文本细读方法,分析沈从文、汪曾祺、凌叔华文学作品中的文人画画境追求与其士大夫的审美趣味,其具体表现在: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描摹,精神气质上体现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追求;空间并置与留自的叙事手法,黑、白、灰淡雅的水墨着色,传神的人物刻画在创作手法上体现对文人画绘画技法的借鉴;空灵静谧的画面感在美学追求上体现文人画的审美追求等。对文人画的精神与技法上的借鉴,使作家的小说呈现出别样的美学风格,开拓了现代小说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京派作家 沈从文 汪曾祺 凌叔华
下载PDF
试论京派作家的中年心态与个体生命体验
13
作者 阎开振 《东岳论丛》 2004年第2期89-93,共5页
京派作家的自我生命体验与他们的中年心态密不可分。他们体验生死 ,虽然常常感到人生如梦和死的必然 ,但也并不陷入悲观、消极和颓废 ;他们体验性爱和婚恋 ,虽然主张顺从自然 。
关键词 京派作家 中年心态 生命体验 生死观 性爱 婚恋
下载PDF
早期京派作家的生死美学及文学构成
14
作者 王丽 廖钢青 《韶关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35-38,共4页
早期京派作家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于悲苦的现实里体味生活的乐趣,主张闲适自在的趣味主义和平和冲淡的隐逸气息,但又并未坠入低俗与颓废。他们因众生可敬与一切皆空的矛盾生命观念、亦梦亦醒与不生不死的苦闷中年心态和生死... 早期京派作家在动荡的年代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于悲苦的现实里体味生活的乐趣,主张闲适自在的趣味主义和平和冲淡的隐逸气息,但又并未坠入低俗与颓废。他们因众生可敬与一切皆空的矛盾生命观念、亦梦亦醒与不生不死的苦闷中年心态和生死轮回与冲淡死亡的佛禅死亡意识,"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苦中作乐"的生死美学,作品结构自由松散、漂浮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生死美学 文学构成
下载PDF
略说“京派”与“京派作家”萧乾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嘉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3期23-27,共5页
当人们把“京派”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流派研究时,多半是把萧乾归入其中的。但有趣的是,萧乾本人却并不领这个情。笔者曾同萧乾先生作过一次长谈,就“京派作家”等问题向他请教,他不但否认自己同习惯上所说的“京派”有很多联系,甚至认... 当人们把“京派”作为现代文学的一个流派研究时,多半是把萧乾归入其中的。但有趣的是,萧乾本人却并不领这个情。笔者曾同萧乾先生作过一次长谈,就“京派作家”等问题向他请教,他不但否认自己同习惯上所说的“京派”有很多联系,甚至认为把“京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来研究“本身就不很科学”(详见《京师访萧乾》,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四期。以下所引萧乾言论,未注出处者,均见此文)。这是颇耐寻味的。注意到萧乾如是说“京派”,再细察他创作的主要倾向,这位作家的流派归属问题的确是值得重新讨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萧乾 上海作家 文学观念 沈从文 文学流派 创作道路 文学派别 初期作品 周作人
下载PDF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京派作家的现代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史书美 李善修 《天中学刊》 1995年第S1期17-23,共7页
林徽因、凌淑华和汪曾祺各以其创作成就体现了自己的创作特色──林徽因:蒙太奇和片断叙事艺术;凌淑华:具有讽刺意义的模仿;汪曾祺:“散”的美学。他(她)们共同体现了20-30年代时期的京派作家的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 林徽因 凌淑华 汪曾祺 京派作家 现代性
下载PDF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京派作家文化心态的“二难”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宝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2期66-71,共6页
面对着30年代风云际变的社会现实,京派作家们不无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站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文化之域:一方面是风起云涌的现代文明,一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二难”选择的困惑使得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了矛盾的品性。因此,几十年来,... 面对着30年代风云际变的社会现实,京派作家们不无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站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文化之域:一方面是风起云涌的现代文明,一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二难”选择的困惑使得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了矛盾的品性。因此,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处在争议的焦点。有人把其看成是后视的,有人则认为他们是现代的。这种文本的尴尬,造就了同样尴尬的接受群。现在该是摆脱困境的时候了。因此,笔者不避浅陋,试图另辟一说,从文化心态的角度,探讨京派作家(限于篇幅,本文只就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的作品进行探讨)创作的文化心理动因,以期方家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文化心态 沈从文 现代与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废名 现代文明 中国文化 二难 现代意识
下载PDF
浅析京派作家沈从文作品中的人性美
18
作者 廖玲 《文教资料》 2011年第2期13-14,共2页
作为京派作家的重要成员,沈从文与其他作家具有相似的文化观,即自然人性观,在艺术和生活审美中追求人性美的文学价值。他的作品中有大量表现人性的自然纯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世界。本文主要以《边城》为例,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 京派作家 沈从文小说《边城》 人性美
下载PDF
京派作家与中西文学
19
作者 许道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4-98,共5页
讨论中西文化,三十年代京派作家群留下的足迹,是很不错的个例。这是一群相当特殊的作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们的劳作,或创作,或理论,几乎都能引发人们从中西文化的碰撞这个角度去扫描,去思索。他们自有相对狭仄的一面,但也不乏精警处... 讨论中西文化,三十年代京派作家群留下的足迹,是很不错的个例。这是一群相当特殊的作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们的劳作,或创作,或理论,几乎都能引发人们从中西文化的碰撞这个角度去扫描,去思索。他们自有相对狭仄的一面,但也不乏精警处。其中有些稍经梳理,便会显现出并不寻常的意义来;倘能探其三昧,究其神髓,恐怕更会有发扬光大的价值。一时序使大批京派作家对“五四”文事具备了一定的距离感,申言“愰若隔世”,多有夸张,不过他们吮吸的是“五四”乳汁,却终少了“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中西文化交流 三十年代 诗论 沈从文 距离感 异质文化 四十年代 王国维 中国文学
下载PDF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京派作家文化心态的“二难”选择
20
作者 郭宝亮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8-64,共7页
【正】面对着三十年代风云际变的社会现实,京派作家们不无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站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文化之域:一方面是风起云涌的现代文明,一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二难’选择的困惑使得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了矛盾的品性。因此,几... 【正】面对着三十年代风云际变的社会现实,京派作家们不无惊愕地发现,他们已站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文化之域:一方面是风起云涌的现代文明,一方面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二难’选择的困惑使得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了矛盾的品性。因此,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处在争议的焦点,有人将其看成后视的,有人则认为他们是现代的。这种文本的尴尬,造成了同样的尴尬的接受群。现在该是摆脱困境的时候了。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心态的角度,探讨京派作家(限于篇幅,本文主要以沈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派作家 沈从文 文化心态 现代与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西方悲剧 重义轻利 三十年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