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口抚养比与居民消费——基于生命周期理论 被引量:31
1
作者 罗光强 谢卫卫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共7页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何在?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口抚养比的居民消费模型,考察人口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 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原因何在?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人口抚养比的居民消费模型,考察人口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性的负向影响,即少儿抚养比越低、老年抚养比越高,居民消费率越低。因此,促进我国内需持续增长必须改善人口结构和老年群体消费的供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居民消费率 生命周期理论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基于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祥 李勇刚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41,68,共8页
扩大居民消费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以分析中国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抚养比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城市化... 扩大居民消费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模型以分析中国人口抚养比、房价波动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人口抚养比与房价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城市化水平与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助涨房价;(2)儿童抚养比与居民消费显著负相关,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并非是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原因;(3)房地产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中国居民消费主要受消费习惯的影响,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样会促进消费。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加强对居民合理消费决策的引导将是现阶段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房价 居民消费 联立方程
下载PDF
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奇成 袁凯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14-19,共6页
基于VAR模型,选用中国1990—2009年的人口抚养比和居民储蓄率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是居民... 基于VAR模型,选用中国1990—2009年的人口抚养比和居民储蓄率统计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储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是居民储蓄率的格兰杰原因;通过脉冲相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少儿抚养比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逐渐微弱,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则逐渐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居民储蓄率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洪银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的研究没有统一结果。为分析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论文利用各种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人口抚养比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际程度。研...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的研究没有统一结果。为分析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论文利用各种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揭示了人口抚养比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实际程度。研究证明,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对经济增长的显性作用不强,但隐性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的精确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郝乐 吴頔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52-555,共4页
对以年龄划分被抚养人口的界限标准提出质疑,认为传统的人口抚养比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劳动人口的实际负担。引入当量消费人口和有效劳动人口概念,分别替代传统人口抚养比中的少年儿童人口、老年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对人口抚养比进行精确... 对以年龄划分被抚养人口的界限标准提出质疑,认为传统的人口抚养比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劳动人口的实际负担。引入当量消费人口和有效劳动人口概念,分别替代传统人口抚养比中的少年儿童人口、老年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对人口抚养比进行精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精确化 当量消费人口 有效劳动指数
下载PDF
省域人口抚养比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6
作者 刘颖 梁信 +1 位作者 王立波 张怀宇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1-17,共7页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核心指标之一.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省域统计数据,测算Moran’sI空间自相关系数,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抚养比在中国西南、东北地区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核心指标之一.文章基于2008年中国省域统计数据,测算Moran’sI空间自相关系数,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结果表明,人口抚养比在中国西南、东北地区呈现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人口抚养比省际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模型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小翔 《商情》 2013年第52期69-70,共2页
如何保持经济稳健持续地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解析近十七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劳动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以及劳动人口与人口抚养比的关系,导出人口抚养比与经济增长的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
下载PDF
1995-2006年我国人口抚养比时空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高小明 李学清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7-113,共7页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统计指标。在我国随着儿童死亡率的不断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口抚养比呈现出两方面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重要统计指标。在我国随着儿童死亡率的不断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人口抚养比呈现出两方面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少年儿童抚养比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则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呈现缓慢上升的反向动态变化趋势。本文将人口抚养比融入时间坐标和空间结构中进行分析,从我国近十二年来人口抚养比变化的经验数据得出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人口机会窗口"时期,同时指出这种情况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这对我们充分利用这个有利环境,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将潜在的机遇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人口机会窗口 人口比空间结构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基于陕西省1978—2007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闫文娟 曹培慎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6-40,共5页
从人口抚养比角度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运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负面影响,并且有滞后效应;劳动力... 从人口抚养比角度分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新的视角。文章运用动态计量方法研究了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陕西省人口抚养比对经济增长有较强的负面影响,并且有滞后效应;劳动力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长期对经济增长有正面的影响,陕西省经济增长具有自促进能力,因此,经济政策的制定应该考虑人口抚养比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经济 人口抚养比 经济增长
下载PDF
延迟退休、人口抚养比及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石晨曦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202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对于抑制劳动人口抚养比增长、缓解养老金支出负担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引入人口结构分析框架,量化衡量延迟退休时间跨度、提高退休年龄的速率对人口抚养比的影响,并通过精算... 202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对于抑制劳动人口抚养比增长、缓解养老金支出负担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引入人口结构分析框架,量化衡量延迟退休时间跨度、提高退休年龄的速率对人口抚养比的影响,并通过精算模拟不同提高退休年龄的速率下养老金支出、基金结余的情况。结果显示:若在未来40年保持人口红利,则提高退休年龄的速率需大于0.33岁;未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主要来自于男性,约占养老金总支出的58%;提高女性退休年龄的速率对未来养老金支出的影响大于男性,其中女干部的影响最强,尽早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对于养老金支出负担的缓解程度优于提高退休年龄速率;当国有资产划充社保基金比例分别为5%、10%和20%时,可分别为延迟退休提供16.67%、50%、58%缓速空间。因此延迟退休时间跨度、提高退休年龄的速率应综合考虑性别差异以及未来人口、经济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退休 劳动人口抚养比 养老保险 可持续性
下载PDF
云南人口抚养比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丰庆 李丽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包括学者们热衷研究的人口老龄化,还包含引领未来社会兴盛主体力量的少儿抚养比两层含义;结合云南少儿抚养比急剧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的发展现状,作者选取与云南总人口抚养比变... 人口抚养比是衡量劳动人口抚养负担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包括学者们热衷研究的人口老龄化,还包含引领未来社会兴盛主体力量的少儿抚养比两层含义;结合云南少儿抚养比急剧下降、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的发展现状,作者选取与云南总人口抚养比变化紧密联系的影响因素的1999年至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在经过相关性、多重共线性等检验后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得出云南人口抚养比的增减变化受到失业率、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及居民幸福指数的显著影响的结论。并根据分析结果对降低云南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抚养负担出谋划策,从而实现人口结构构成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人口抚养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解析
12
作者 陈锐 韩美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1期160-162,共3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道难题,若不对人口结构加以调整,人口抚养负担将会不断加重。通过对抚养负担计算公式的修正发现,我国人口抚养比自1990年至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人口抚养负担正向增长的...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道难题,若不对人口结构加以调整,人口抚养负担将会不断加重。通过对抚养负担计算公式的修正发现,我国人口抚养比自1990年至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人口抚养负担正向增长的阶段,但2010年以后开始上升的趋势却成为减少人口抚养比的警钟。针对老龄化的影响,"二胎政策"应运而生,但在实际实施中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经过"二胎政策"与减少劳动者死亡率两者对人口抚养比影响的对比发现,减少劳动者死亡率在理论上更具优势,可以为以后政策制定的关注点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人口抚养比 出生率 死亡率
下载PDF
全国人口抚养比上升背景下辽宁省人口与经济问题研究
13
作者 何海英 张成珂 《辽宁经济》 2020年第10期12-15,共4页
自1990年我国人口生育率跌破替代水平(2.1)后,人口低生育率水平已经持续近三十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上升,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预计2030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51%。近年来,辽宁省所处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情况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 自1990年我国人口生育率跌破替代水平(2.1)后,人口低生育率水平已经持续近三十年,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逐年上升,人口抚养比不断攀升,预计2030年人口抚养比将达到51%。近年来,辽宁省所处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情况严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总量不断下降。各地区意识到人口以及高等劳动人才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性采取多项措施吸引人才。本文从辽宁省人口下降以及人才流失阻碍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辽宁省人才引进的优劣势,并提出解决人口流失问题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辽宁省 人才引进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
14
《当代贵州》 2012年第15期61-61,共1页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人口抚养比是一个很有效的监测人口红利的统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劳动年龄人口 统计指标 人口红利 人口 定义
下载PDF
2013年我国人口抚养比将现“拐点”
15
《发展》 2010年第6期157-157,共1页
国务院参事马力近日指出,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但仍然有25年“人口红利”期。马力当天在“2010中国人口与发展咨询会”上作报告时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68%,居世界最高列。2013年中国人口抚养比将... 国务院参事马力近日指出,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但仍然有25年“人口红利”期。马力当天在“2010中国人口与发展咨询会”上作报告时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68%,居世界最高列。2013年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出现拐点开始上升,但2010年至2035年仍低于53%的“人口红利”期标准,处在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拐点” 人口红利 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与发展 2010年 中国 国务院
下载PDF
云南省人口抚养比对储蓄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杨晨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6期33-34,共2页
储蓄作为金融活动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用储蓄率来衡量。目前云南省正在经历的人口抚养比变化,会造成不同年龄阶段经济行为"异质性"对抚养主体抚养负担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储蓄率变动。通过云南省1982-2016近三... 储蓄作为金融活动的基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一般用储蓄率来衡量。目前云南省正在经历的人口抚养比变化,会造成不同年龄阶段经济行为"异质性"对抚养主体抚养负担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储蓄率变动。通过云南省1982-2016近三十年的人口抚养比和储蓄率情况,实证分析云南省人口抚养比变动对储蓄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储蓄率
下载PDF
江苏省徐州市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17
作者 夏永红 《中国商论》 2024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本文分析江苏省徐州市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特征,表明徐州市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老龄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实证检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流动率对徐州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徐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流动率每提高一... 本文分析江苏省徐州市人口增长、人口流动和人口结构特征,表明徐州市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老龄人口抚养比不断提高。实证检验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流动率对徐州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徐州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流动率每提高一个单位,徐州市经济增长率分别提高1.0692和4.5565个单位。为实现徐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优化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转变家庭生育观念,完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释放老年人力资本,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人口素质教育,获取劳动人口质量红利;把握人口流动性特征,引进并留住海内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增长 经济增长 人口流动 人口老龄化 人口抚养比
下载PDF
从抚养比变化看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雨潼 张剑宇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
人口抚养比是反映社会经济负担的一项重要指标,抚养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是反映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东北地区的总抚养比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而这种总抚养比较低的现状是少年儿童抚养比... 人口抚养比是反映社会经济负担的一项重要指标,抚养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抚养比是反映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东北地区的总抚养比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而这种总抚养比较低的现状是少年儿童抚养比较低造成的,东北地区应避免被较低的抚养比误导,忽视低抚养比下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要利用当前的人口机会窗口为未来的深度老龄化时期的到来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养比 老年人口抚养比 少年儿童抚养比 人口老龄化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人口抚养比:理论与实际的偏离及修正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姚引妹 《中国人口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共11页
作者认为传统的人口总抚养比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与法律规定不符。一是夸大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抹杀了不同年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缩小了实际劳动年龄人口的真实负担,据此提出的中国人口红利期及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的正确性令人... 作者认为传统的人口总抚养比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也与法律规定不符。一是夸大了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二是抹杀了不同年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从而缩小了实际劳动年龄人口的真实负担,据此提出的中国人口红利期及劳动年龄人口供给的正确性令人质疑。文章提出了两种修正方法,以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偏差。一是对劳动年龄人口口径的修正,认为考虑初次就业与退休年龄的劳动年龄人口(19~58岁)最接近中国现实;二是引入有效生产者、消费者和人口支持比概念,对人口抚养比的假设进行修正,使人口支持比更加符合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抚养比 支持比 偏离 修正
原文传递
内蒙古人口抚养比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丽娜 薛阳 《前沿》 2016年第2期85-89,共5页
人口特征与经济兴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年来人口红利成为支持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抚养比作为衡量人口红利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劳动力、消费、储蓄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基... 人口特征与经济兴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特别是近年来人口红利成为支持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抚养比作为衡量人口红利水平的关键指标,在劳动力、消费、储蓄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基于人口抚养比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内蒙古地区人口抚养比演变过程及变化趋势,同时对内蒙古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了内蒙古发挥当前人口红利优势及应对今后人口抚养比上升带来经济增长压力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人口抚养比 经济增长 全面二胎政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