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辐照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梁笑星 杨璐 +4 位作者 马铭梓 陈兴慧 孙莉萍 郝艳梅 汪德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对相同辐照剂量下不同辐照次数处理模式时的辐照敏感性差异,为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采集志愿者外周血,分离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用总剂量为300 mGy分别辐照6次(50 mGy/次)、3次(100 mGy/次)...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对相同辐照剂量下不同辐照次数处理模式时的辐照敏感性差异,为免疫性疾病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采集志愿者外周血,分离提取外周血淋巴细胞,用总剂量为300 mGy分别辐照6次(50 mGy/次)、3次(100 mGy/次)、2次(150 mGy/次),每次照射间隔24 h,每个剂量最后一次照射后24 h检测凋亡、增殖、周期、细胞因子。结果与对照比较,经照射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在50 mGy/次照射剂量组中CD3^(-)CD56^(+)NK>CD3^(+)T>CD3^(-)CD19^(+)B细胞,细胞因子分泌量呈现上升趋势;100 mGy、150 mGy/次照射剂量组中CD3^(-)CD56^(+)NK>CD3^(-)CD19^(+)B>CD3^(+)T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呈现下降趋势。50 mGy、100 mGy和150 mGy/次的X射线照射处理后,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阻滞在G0/G1期。结论相同剂量不同辐照次数的低剂量辐照诱导凋亡处理模式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呈现不同的辐照敏感性,可抑制部分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功能,阻滞淋巴细胞在G0/G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辐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辐照敏感性
下载PDF
云芝糖肽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梁中琴 盛伟华 +2 位作者 王晓霞 杨吉成 顾振纶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MTT法观察了云芝糖肽(PSP)对由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50~100μg/mL PSP对经PHA诱导的人 PBL增殖有显著的促... 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MTT法观察了云芝糖肽(PSP)对由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和T细胞亚群变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50~100μg/mL PSP对经PHA诱导的人 PBL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 05),该浓度的PSP也能促进细胞从G_1期进入S期,并可使CD_4^+细胞明显升高,使CD_4^+/CL_8细胞比例增加,提示PSP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糖肽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增殖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烷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国栋 吴笛 +4 位作者 孙立伟 封少龙 陈源高 孔志明 刘征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9-543,共5页
烷基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污染十分广泛 ,且具有诱发某些肿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烷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并呈现出... 烷基酚类化合物是一类污染十分广泛 ,且具有诱发某些肿瘤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烷基酚类化合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9种烷基酚类化合物均能引起不同程度的DNA损伤 ,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 .其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实验结果亦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烷基酚类化合物 DNA损伤 损伤程度 剂量效应 细胞凝胶电泳 肿瘤诱变
下载PDF
川芎嗪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先胜 徐永健 +2 位作者 张珍祥 熊盛道 倪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 (LTZ)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蛋白激酶C(PKC)通道在受到与哮喘有关的炎症介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功能变化是否有影响。方法 :取 6 3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各 10mL ,分离PBL ,分 4批分别给予以下处理后 ,采用 [γ - 32 P... 目的 :探讨川芎嗪 (LTZ)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蛋白激酶C(PKC)通道在受到与哮喘有关的炎症介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功能变化是否有影响。方法 :取 6 3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各 10mL ,分离PBL ,分 4批分别给予以下处理后 ,采用 [γ - 32 P]-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胞膜、胞浆及总PKC活性。( 1)分 3组即 5g/LLTZ处理组 ( 6例 )、5 μmol/LPKC阻断剂Ro31- 82 2 0处理组 ( 6例 )和对照组 ( 6例 ,以下各批均以此组为阴性对照组 ) ;( 2 )共 3组分别用 10 0nmol/L乙酰甲胆碱 (Mch ,5例 )、5g/LLTZ +10 0nmol/LMch( 5例 )或 5 μmol/LRo31- 82 2 0 +10 0nmol/LMch( 5例 )处理。 ( 3)共 3组分别采用 10 0nmol/L组胺、5g/LLTZ +10 0nmol/L组胺 ( 5例 )或 5 μmol/LRo31-82 2 0 +10 0nmol/L组胺 ( 5例 )处理。 ( 4)共 3组分别用 10 0nmol/LPMA( 5例 )、5g/LLTZ +10 0nmol/LPMA( 5例 )或 5μmol/LRo31- 82 2 0 +10 0nmol/LPMA( 5例 )。结果 ( 1)LTZ对正常人PBL胞膜、胞浆及总PKC活性均无明显影响 ;( 2 )乙酰甲胆碱及组胺均可促进正常人PBL胞膜PKC活性增加 ,LTZ对该作用有抑制效应 (P <0 0 5 )。 ( 3)LTZ对PMA诱发正常人PBL胞膜PKC活性增加的效应有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蛋白激酶C 通道 哮喘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检测饮用水水质毒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立伟 曲甍甍 +3 位作者 李兆利 陈海刚 厉以强 孔志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4-328,共5页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无锡充山水厂、中桥水厂 ,常州西石桥水厂进出水及金坛市拟用水源地长荡湖湖心水样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水样的有机浓集物均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存在一定的遗传毒... 应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试验对无锡充山水厂、中桥水厂 ,常州西石桥水厂进出水及金坛市拟用水源地长荡湖湖心水样的生物毒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各水样的有机浓集物均可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存在一定的遗传毒性 .试验结果与各水样水质污染状况基本一致 .同时 ,季节变化以及常规水处理过程对水样的生物毒性也有影响 .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饮用水 水质监测 毒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彗星试验
下载PDF
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受体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胡静 何小军 +3 位作者 冯永东 杨长永 韩中博 龚建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33-536,共4页
本研究检测凋亡受体Fas、TNFRⅠ、TNFRⅡ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细胞周期特异性,并探讨其与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凋亡的关联性。应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G0期和经植物凝... 本研究检测凋亡受体Fas、TNFRⅠ、TNFRⅡ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细胞周期特异性,并探讨其与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周期特异性细胞凋亡的关联性。应用双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G0期和经植物凝集素刺激(PHA)进入细胞周期后Fas、TNFRⅠ、TNFRⅡ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周期特异性,同时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抗Fas抗体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结果表明:经植物凝集素刺激24小时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Fas、TNFRⅠ、TNFRⅡ表达率较G0期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增加了(35.55±6.63)%,(30.63±2.66)%,(26.62±5.14)%,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主要表达在G1期;未经植物凝集素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停留在G0期,TNF-α和anti-Fas诱导后没有发生凋亡,而刺激后进入细胞周期的淋巴细胞经TNF-α和anti-Fas诱导后发生凋亡,其凋亡主要在G1期。结论:凋亡受体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与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凋亡受体途径介导细胞凋亡的细胞周期特异性与凋亡受体表达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有关,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细胞是否进入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克隆法研究辐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被引量:3
7
作者 崔凤梅 赵经涌 +3 位作者 劳勤华 王六一 洪承皎 宁萍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目的是用克隆法研究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抗糖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的量效关系。从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 ,每份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加滋养细胞 ,另一份不加滋养细胞 ,种于 96孔板 ,进行淋巴细胞... 本文目的是用克隆法研究γ射线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抗糖转移酶(HPRT)基因突变的量效关系。从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 ,每份分成两等份 ,其中一份加滋养细胞 ,另一份不加滋养细胞 ,种于 96孔板 ,进行淋巴细胞的克隆和突变细胞的筛选 ,比较二者结果 ;剂量效应关系实验为取一健康成年男子外周血 2 5mL分成 5等份 ,分别用 0、1、2、4和 6Gy照射 ,分离淋巴细胞 ,种于 96孔板 ,不加滋养细胞条件下观察淋巴细胞的克隆效率和HPRT基因突变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加滋养细胞组的克隆效率高于不加滋养细胞组 (p <0 0 1 ) ,但二者HPRT基因突变频率无差别 (p >0 0 5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克隆效率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T基因突变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滋养细胞 照射剂量 克隆效率 血分 健康成年人 次黄嘌呤 负相关 转移酶
下载PDF
莪术四君子汤对硫酸镍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应东 李长天 +1 位作者 王毓美 王耀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探讨莪术四君子汤对硫酸镍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 (UDS)。结果 :莪术四君子汤实验剂量浓度达到 1 0g ml时 ,由硫酸镍或硫酸镍与紫外线共同... 目的 :探讨莪术四君子汤对硫酸镍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3 H TdR掺入法测定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性DNA合成 (UDS)。结果 :莪术四君子汤实验剂量浓度达到 1 0g ml时 ,由硫酸镍或硫酸镍与紫外线共同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UDS基本恢复到阴性对照水平 ;莪术四君子汤实验剂量浓度达到 1 5g ml时未见其抑制3 H -TdR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掺入。结论 :莪术四君子汤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无诱导效应 ,但对硫酸镍及硫酸镍与紫外线共同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非程序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提示莪术四君子汤能有效减轻镍和紫外线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四君子汤 硫酸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非程序脱氧核糖核酸合成
下载PDF
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 被引量:3
9
作者 穆灵敏 邢智峰 +1 位作者 张楠 孙璐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28-228,230,共2页
目的探讨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技术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大体积培养液培养人外周血并制备染色体标本,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染色体标本良好率85.5%,一般率11.9%,较差2.6%。对照组标本良好率85.... 目的探讨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标本技术在学生实验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大体积培养液培养人外周血并制备染色体标本,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染色体标本良好率85.5%,一般率11.9%,较差2.6%。对照组标本良好率85.9%,一般率10.9%,较差占3.2%,两组标本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体积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的染色体标本质量可靠,适用于大规模学生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培养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染色体标本
下载PDF
食品红、餐洗剂、萘诱发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常重杰 杜启艳 +2 位作者 金清波 张世良 赵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1993年第6期31-31,共1页
常规方法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吴旻、王秀琴SCD法(1986)区分姊妹染色单体,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食品红,餐具洗涤(金鱼牌)剂、萘诱发下的SCE频率,并与“自发”的SCE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红浓度大于0.04mg/ml.餐洗剂浓度大... 常规方法培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吴旻、王秀琴SCD法(1986)区分姊妹染色单体,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食品红,餐具洗涤(金鱼牌)剂、萘诱发下的SCE频率,并与“自发”的SCE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食品红浓度大于0.04mg/ml.餐洗剂浓度大于0.08μl/ml时可以促使SCE频率明显升高.萘的诱变能力比较强.在0.005mg/ml时即可使SCE频率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洗剂 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正常人 SCE 不同剂量 品红 诱变 常规方法
下载PDF
单核细胞促进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离体增殖的自由基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海涛 张永芳 +1 位作者 潘金燕 江家贵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5-187,共3页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数量的单核细胞共同培养,以~3H-TdR掺入法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分别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培养介质中O_2^-浓度;加入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实验性地下调O_2^-浓度,观察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 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数量的单核细胞共同培养,以~3H-TdR掺入法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分别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培养介质中O_2^-浓度;加入NADPH氧化酶抑制剂DPI实验性地下调O_2^-浓度,观察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加入单核细胞可增加培养介质中O_2^-浓度,进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示O_2^-浓度的升高是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增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离体增殖 自由基机理
下载PDF
人胸腺素α1真核表达重组体的构建及其转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后者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峰 陈智 +1 位作者 姚航平 何剑琴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构建人胸腺素α1(Tα1)真核表达重组体 p BK- Tα1,并研究其转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对后者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 Tα1克隆重组体 p UC18- Tα1经 Eco R I、Hind 酶切 ,获得 Tα1片段 ,再将其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 目的 :构建人胸腺素α1(Tα1)真核表达重组体 p BK- Tα1,并研究其转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对后者免疫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 Tα1克隆重组体 p UC18- Tα1经 Eco R I、Hind 酶切 ,获得 Tα1片段 ,再将其克隆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p BK- CMV得到 p BK- Tα1重组体 ,p BK- Tα1以脂质体包裹的方法转染 PBL细胞 ,作 RT- PCR在 m RNA水平检测 p BK- Tα1在 PBL细胞中的表达。用 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转染 p BK- Tα1后的 PBL细胞中T淋巴细胞表面 E受体的表达情况 ,并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染 p BK- Tα1后的 PBL细胞培养上清中的 IFN- γ和 IL- 2值。结果 :构建成功 Tα1真核细胞表达重组体 p BK- Tα1;在 m RNA水平证实 ,p BK- Tα1可在 PBL细胞中得以转录 ;初步证实 p BK- Tα1转染入 PBL细胞可促进 IFN- γ、IL- 2的表达和 T淋巴细胞表面 E受体的产生。结论 :p BK- Tα1在 PBL细胞内的表达可能会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素 淋巴细胞 免疫学 人胸腺素α1 真核表达重组体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作为镉接触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泰廙 卢坚 蒋学之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4-184,共1页
[目的 ]本研究选择不同途径 (职业和环境 )接触镉的人群 ,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的金属硫蛋白 (MT)表达水平改变 ,以探讨其作为镉接触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 ]以广西某锌品厂镉接触男工为接触组 ,分为硫酸车间组和电解车间组 ;选取当... [目的 ]本研究选择不同途径 (职业和环境 )接触镉的人群 ,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的金属硫蛋白 (MT)表达水平改变 ,以探讨其作为镉接触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 ]以广西某锌品厂镉接触男工为接触组 ,分为硫酸车间组和电解车间组 ;选取当地 2 9名男性商业人员为对照组。镉的摄入量按Cai等描述的方法 ,主要包括工作场所接触和环境摄入和吸烟摄入。测定血样和尿样中镉浓度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MT基因表达水平测定 :分离淋巴细胞 ,抽提RNA ,进行RT PCR。以 β 肌动蛋白 (actin)为内参照 ,按公式MT/actin计算MT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电解车间组的基础和诱导的M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随尿镉水平上升 ,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都增高 ,其中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在尿镉 10 μg/gCr以上组显著高于 0~ 2 μg/gCr组 ,MT诱导能力在各组间未见显著差异。随血镉水平上升 ,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都增高 ,显示良好的剂量 反应关系。随镉摄入量增加 ,MT基础表达和诱导表达都增高 ,在摄入量最高组达显著性。MT诱导能力在组间未见显著差异。MT表达水平与血镉、尿镉以及其他指标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可见MT基础和诱导表达与血镉水平显著相关 ,同时与尿镉也显著相关。MT诱导能力与各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 [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金属硫蛋白基因表达 镉接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4
作者 侯艳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874-875,共2页
目的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方法,掌握染色体的制备技术。方法以人外周血为材料,采用RPMI 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对采血后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固定液的配制时间、滴片距离及烤片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目的熟悉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短期培养方法,掌握染色体的制备技术。方法以人外周血为材料,采用RPMI 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淋巴细胞培养,对采血后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固定液的配制时间、滴片距离及烤片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较成熟的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及染色体制作技术。结论该方法具有取材便利、用血量少、培养简单等优点,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红莲 霍静 +2 位作者 张联珠 边肖海 倪春娟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研究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25、125、500μmol/L)的甲醛溶液处理培养中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其微核率及SCE频率的变化。结果:低浓度(5、25μmol/L)甲醛处理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SCE... 目的:研究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5、25、125、500μmol/L)的甲醛溶液处理培养中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观察其微核率及SCE频率的变化。结果:低浓度(5、25μmol/L)甲醛处理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P>0.05);而甲醛浓度(125、500μmol/L)较高时,细胞微核率和SCE频率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较高浓度甲醛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遗传毒性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头孢唑啉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钙浓度的影响
16
作者 王丹丹 乔晓娜 +1 位作者 樊丽 双少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235-235,共1页
Ca^2+作为第二信使调控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用荧光探针来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已成为一种比较灵敏的检测手段。Fura-2是一种比率型探针,与钙离子结合后它的荧光显著增强,激发光谱发生位移,340/380nm可以消除由细胞... Ca^2+作为第二信使调控细胞内许多重要的生物和病理过程。近年来用荧光探针来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已成为一种比较灵敏的检测手段。Fura-2是一种比率型探针,与钙离子结合后它的荧光显著增强,激发光谱发生位移,340/380nm可以消除由细胞厚度和探针数量等可变因素所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荧光法 头孢唑啉 钙浓度 细胞内钙离子 荧光探针 FURA-2 Ca^2+
下载PDF
He-Ne激光照射对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微核的影响
17
作者 周宏治 廖映枌 +3 位作者 彭秀琼 段丹丽 陈真武 黄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He-He激光 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微核
下载PDF
^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亢继文 曹淑媛 邓志诚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F06期8-12,共5页
本文研究了在0.5—5戈瑞的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全血,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产额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对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着丝粒体畸变(dic)。无着丝粒断片(ace)。细胞畸变率(cell.a... 本文研究了在0.5—5戈瑞的剂量范围内,^60Coγ射线体外照射全血,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产额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对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着丝粒体畸变(dic)。无着丝粒断片(ace)。细胞畸变率(cell.abr)分别适合配以二次多项式函数如下:Ydic=(0.2±0.59)D+(4.79±0.40)D^2,Yace=0.03+(4.49±1.31)D+(1.42±0.67)D^2,Ycell.abr=0.05+(7.43±1.80)D+(2.56±0.91)D^2。用u,v线诱发的细胞非预定性DNA合成(UDs)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切除修复能力的变化说明,该指标受γ射线急性照射的影响不显著,而且未发现有规律性变化;同时结果也表明.0.5—5戈瑞γ射线照射不能诱发可检出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U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切除 体外照射 诱发 修复能力 ^60Coγ射线 影响 着丝粒 细胞DNA 畸变率
下载PDF
Apo2.7抗体原位标记法在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宋卫青 吕维红 +1 位作者 陈华波 辛永宁 《华中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Apo2.7抗体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 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Apo2.... 目的 探讨Apo2.7抗体原位检测细胞凋亡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和37例健康人的 外周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后,分别采用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肝癌病人Apo2.7抗体原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2.4±1.2)%,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为(12.1± 0.7)%,2种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无显著性差异(t=1.43,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po2.7抗体原位检测法可替代流式细胞仪用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原发性肝癌病人淋巴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2.7 原发性肝癌 病人 抗体 原位检测 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检测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采集 健康人
下载PDF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NKG2A/NKG2D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军 魏海明 +2 位作者 张瑞军 李柏青 田志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以结核杆菌耐热抗原为刺激剂,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NKG2A受体和NKG2D受体表达量的变化情况。方法:用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G2A受体和NKG2D受体的变化。使用RT-PCR和ELISA检测PBMCs中IFN-γ的... 目的:以结核杆菌耐热抗原为刺激剂,观察人外周血淋巴细胞NKG2A受体和NKG2D受体表达量的变化情况。方法:用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刺激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NKG2A受体和NKG2D受体的变化。使用RT-PCR和ELISA检测PBMCs中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在IL-2和抗原联合刺激下,NKG2A受体的表达量在第12天大幅度上升,NKG2D受体的表达量始终变化不大。NKG2A受体的表达在T细胞、NK细胞、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NKG2A/NKG2D比例的上升有可能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些影响,其中IFN-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耐热抗原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NKG2A NKG2D IFN-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