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装置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任恺 王晓武 +6 位作者 江丽青 翟蒙恩 刘洋 段维勋 金振晓 魏旭峰 刘金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26-231,共6页
目的旨在探讨国产新型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装置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损伤模型,缓解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的绵羊,设置对照组、ARDS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和ARDS模型组... 目的旨在探讨国产新型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装置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损伤模型,缓解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正常的绵羊,设置对照组、ARDS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其中对照组和ARDS模型组均采用静脉推注的方式予以乌司他丁药物,治疗组采用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治疗。观察各组全身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等指标,以及肺组织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数目以及多形核白细胞数目明显低于模型组,但是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白介素(IL)-1β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但是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IL-10水平与之相反。湿重/干重值、凋亡指数、葡萄糖调节蛋白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指标水平中,模型组更高、治疗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对照组肺泡上皮细胞中的细胞核主要呈现淡蓝色,模型组细胞核出现明显固缩的现象,并且胞浆皱缩,明显与邻近细胞发生解离现象,治疗组细胞核明显缓解。结论国产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装置能够明显改善ARDS模型的肺部应激反应,主要与改善内质网应激以及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等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便携式一体化人工心肺装置 内质网应激 全身炎症反应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器与人工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闽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器与人工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截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实施了心肺复苏机器和人工心肺复苏,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方式的应用情况.结...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器与人工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截取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实施了心肺复苏机器和人工心肺复苏,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方式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86.23±10.11)mm Hg、心率(86.43±5.07)次/min和呼吸频率(26.44±4.13)次/min,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抢救时间短,且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心脏复跳时间及自主循环时间都比对照组短(P<0.05);患者预后情况也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器抢救效果更明显,争取到最佳的救治时间,对患者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机器 人工心肺复苏 搏骤停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浅谈人工心肺转流的管理技术(附27例体外循环分析)
3
作者 梁全发 夏桂枝 《临床外科杂志》 1994年第4期196-197,共2页
1989年以来,我们对27例外科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CPB),协助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们认为在CPB中,应注意解决血液灌注有关的影响因素:即补足体内有效循环血量,选择合适灌注流量.降低过大的血管阻力。将平均动脉压... 1989年以来,我们对27例外科心脏病患者进行体外循环(CPB),协助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我们认为在CPB中,应注意解决血液灌注有关的影响因素:即补足体内有效循环血量,选择合适灌注流量.降低过大的血管阻力。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8~10.7KPa(60~80mmHg),保持机体组织在非博动性血流下的最佳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人工心肺转流 脏外科学
原文传递
备用人工心肺 被引量:8
4
作者 金子正光 周正任 《日本医学介绍》 1991年第3期99-100,共2页
随着心肺复苏一级抢救措施的普及和二级抢救疗法的进步,改善了短时间(几分钟)心跳停止病人的预后。但是心跳停止4分钟以_匕或实施一级抢救措施20分钟以上未见成效的病人心脏复苏率仍很低,而且既或复苏,则发生复苏后脑病的机率也很高。... 随着心肺复苏一级抢救措施的普及和二级抢救疗法的进步,改善了短时间(几分钟)心跳停止病人的预后。但是心跳停止4分钟以_匕或实施一级抢救措施20分钟以上未见成效的病人心脏复苏率仍很低,而且既或复苏,则发生复苏后脑病的机率也很高。作者对就诊时心跳就处于停止状态的DOA(deado几arrival)病人用常规的一级和二级抢救措施都没能使心跳恢复的,采用预先调试好的备用人工心肺装置进行心肺复苏的尝试,并研究了其复苏率和神经组织的恢复情况。一、长时间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心肺复苏可能性以前一贯认为中枢神经细胞血循环中断数分钟后,可因细胞内能量耗竭而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如果是这样,对长时间心跳停止的病例进行心肺复苏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但是,Has smann等人报道,猫脑循环中断60分钟后还可恢复脑电波和诱发电位。观察脑血流中断后,神经细胞损伤的组织学变化,发现血流中断l^2小时发生急性神经元改变,3一24小时则发展为成熟性死亡(皿aturational death),72小时发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急性神经元改变是由于数分钟内无血流供应导致ATP产生障碍,性熟成死亡和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则与脑血流中断后产生的继发性损害因素有关。因此数分钟内即或无血流供应,所有的脑神经细胞也不能造成不可逆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肺 复苏 复苏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与人工心肺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惠 《医疗装备》 2021年第8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与人工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心搏骤停患者,按照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人工心肺复苏,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与人工复苏在心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92例心搏骤停患者,按照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人工心肺复苏,观察组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复苏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10 min后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高于对照组,复苏后即刻乳酸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86.96%,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救治,可减少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增强患者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骤停 复苏机 人工心肺复苏 生命体征 并发症
下载PDF
人工心肺救活重症心肌炎患者
6
《中国医药指南》 2003年第3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 人工心肺 重症肌炎 救治 治疗
下载PDF
人工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7
作者 梁伟平 冼福庆 石小凡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4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比人工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现场心肺复苏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为复苏仪组41例及人工组38例。人工组予以人工心肺复苏,复苏组... 目的:对比人工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现场心肺复苏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心肺复苏方式不同分为复苏仪组41例及人工组38例。人工组予以人工心肺复苏,复苏组以心肺苏仪抢救。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心功能指标[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天冬氨酸转氨酶线粒体同工酶(m-AST)、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自主循环恢复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复苏仪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人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两组患者NT-proBNP、m-AST、CK-MB水平均降低,复苏仪组低于人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两组患者PaCO_(2)水平均降低,PaO_(2)、SaO_(2)水平均升高,复苏仪组PaCO_(2)水平低于人工组,PaO_(2)、SaO_(2)水平高于人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仪组自主循环恢复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人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人工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仪均能获得抢救效果,心肺复苏仪可以显著减少复苏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与血气指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及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肺复苏 复苏仪 院前急救 血气指标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闫芳 常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8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救治的80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心肺复苏机)和对照组(40例,人工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 目的探究心肺复苏机和人工心肺复苏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救治的80例C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心肺复苏机)和对照组(40例,人工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呼末CO2、血氧饱和度、复苏后即刻乳酸值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末CO2、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复苏后即刻乳酸值和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的有效性高于人工心肺复苏,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机 人工心肺复苏 脏骤停
下载PDF
急诊复苏病人临床护理中人工标准心肺复苏与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作用
9
作者 周海强 王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05-0008,共4页
探讨急诊复苏病人临床护理中人工标准心肺复苏与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作用。方法 将9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对照组行人工标准心肺复苏,实验组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复苏... 探讨急诊复苏病人临床护理中人工标准心肺复苏与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作用。方法 将90例心脏骤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急诊护理,对照组行人工标准心肺复苏,实验组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复苏结局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搏动恢复时间、面色红润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应用于急诊复苏患者,能够增强心肺复苏效率,缩短急救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减少骨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标准复苏 萨勃复苏机 急诊护理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10
作者 胡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4-0077,共4页
分析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共12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比较... 分析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共12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人工标准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比较两组复苏后生理指标、抢救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复苏后生理指标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机、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联合干预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呼吸骤停患者 复苏机 人工标准复苏 联合干预 效果
下载PDF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怡璇 邓海霞 +6 位作者 胡炳全 肖桂兰 龚玉芳 刘小飞 何廷廷 蔡欣 陈祖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421-424,434,共5页
目的 比较徒手心肺复苏与隆德大学心肺辅助系统LUCAS(Physio-Control Inc./Jolife AB,瑞典隆德)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更好的方法与选择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 目的 比较徒手心肺复苏与隆德大学心肺辅助系统LUCAS(Physio-Control Inc./Jolife AB,瑞典隆德)心肺复苏机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心肺复苏提供更好的方法与选择依据。方法 分别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将搜索到的文献导入EndNote X9数据库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eview Manage 5.3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3次筛选共选出14篇文献,经统计推断得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后30 d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2,P=0.17),但LUCAS心肺复苏机可能会导致更多患者肋骨骨折(P=0.03)。结论 在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中,心肺复苏机并没有显示出优于人工心肺复苏术良好的效果,而且心肺复苏机对人体的损伤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肺复苏术 复苏机 脏骤停 META分析
下载PDF
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在院前急救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11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天津市急救中心治疗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气管插管的方发进行抢救,观察组使...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与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天津市急救中心治疗心脏骤停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气管插管的方发进行抢救,观察组使用球囊面罩人工心肺复苏方式,分析比较两组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及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建立通气所用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循坏恢复、存活>24 h及康复出院方面人数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气管插管方法,结合使用人工心肺复苏球囊面罩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心肺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各项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肺复苏 气管插管 院前急救 应用疗效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机在重症监护室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的护理应用
13
作者 张莹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7期251-253,共3页
探究心肺复苏机在重症监护室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2年03月三河市中医医院74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心脏骤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应用... 探究心肺复苏机在重症监护室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3月~2022年03月三河市中医医院74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心脏骤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应用心肺复苏机进行治疗,并进行全面护理。对照组采取徒手标准人工复苏进行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统计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生命体征指标及临床抢救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复苏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心跳恢复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氧饱和度与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复苏后心率、呼吸频率、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按压有效时间、抢救耗时及人力消耗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心脏骤停患者CPR时应用心肺复苏机护理,能明显提升CPR成功率与患者存活率,并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少抢救耗时与人力消耗,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 复苏机 人工心肺复苏 护理方法
下载PDF
羊急性心梗模型人工泵肺救治疗效评价
14
作者 刘洋 程亮 +5 位作者 杨剑 陈涛 董小超 魏旭峰 俞世强 金振晓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2期109-112,116,共5页
目的评价自制人工泵肺装置早期应用于羊急性心梗模型的救治疗效。方法健康羊(n=10)全麻下第五肋间左前外侧切口,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结扎,建立羊急性心梗模型。实验组(n=5)随即应用本课题组研制的便携式人工泵肺行右房、降主动脉... 目的评价自制人工泵肺装置早期应用于羊急性心梗模型的救治疗效。方法健康羊(n=10)全麻下第五肋间左前外侧切口,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结扎,建立羊急性心梗模型。实验组(n=5)随即应用本课题组研制的便携式人工泵肺行右房、降主动脉插管开始人工泵肺静脉-动脉(V-A)模式支持,血流量4.0 L/min,转流12 h。以单纯心梗羊(n=5)为对照。通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等心肌酶谱的测定,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心脏超声中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左心室形态变化的动态监测,评价人工泵肺救治急性心梗导致的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同时通过定时记录流入道/流出道血氧饱和度水平等监测装置氧合性能。结果实验组在转流开始后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对照组出现低血压及室性心律失常,2只动物发生不可逆性室颤;两组动物CKMB及c Tn I术后4 h均明显升高,但实验组复灌12 h,CKMB(35.24±8.61)μg/L vs.(92.56±13.5)μg/L (P=0.007)及c Tn I(4.53±1.28)μg/L vs.(17.34±4.39)μg/L(P=0.00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超声提示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均较实验组减低。12 h中,装置流出道氧饱和度保持98%以上,氧合效率稳定。结论人工泵肺装置早期应用于羊急性心梗模型的救治,能够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害,改善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式氧合 便携式 人工心肺支持装置 性能评估 动物模型 急性
下载PDF
萨勃心肺复苏机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在急诊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海玲 《医疗装备》 2022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在急诊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心肺复苏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萨勃心肺复苏机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在急诊复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北辰医院接受心肺复苏的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心肺复苏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进行人工标准心肺复苏,观察组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比较两组复苏结局(复苏成功率、复苏后存活率及康复出院率)、心跳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复苏后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乳酸水平)、复苏所致胸骨或肋骨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复苏后存活率及康复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跳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后血氧饱和度、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所致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相比,在急诊复苏患者中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可显著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患者复苏所致骨折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勃复苏机 人工标准复苏 急诊护理 复苏
下载PDF
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慧 王飒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5期273-274,共2页
目的探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诊治的心肺复苏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复苏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组(n=38)应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n=38)则采取... 目的探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诊治的心肺复苏患者中抽取76例作研究对象,并按照复苏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治疗组(n=38)应用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对照组(n=38)则采取徒手人工心肺复苏,就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以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是(17.13±2.48)min,心肺复苏成功率是44.44%;对照组患者平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是(25.98±3.79)min,心肺复苏成功率是19.44%;两组指标对比均存在差异,治疗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心肺复苏成功率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蓝仕威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其复苏成功率,快速恢复其自主循环状态,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循环恢复时间 蓝仕威克复苏机 复苏 徒手人工心肺复苏
下载PDF
经皮心肺辅助法(PCPS)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祖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69-571,共3页
关键词 人工心肺 经皮辅助法 PCPS
下载PDF
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仁杰 卢钊红 严建威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636-1637,共2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采用心肺复苏机治疗的对象30例纳入机控组,选择同期采用人工操作的心脏骤停的对象30例纳入人工组,对比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方式在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7年11月,医院采用心肺复苏机治疗的对象30例纳入机控组,选择同期采用人工操作的心脏骤停的对象30例纳入人工组,对比复苏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复苏成功者相关指标以及复苏时间。结果:机控组复苏成功率、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与人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组复苏成功者术后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收缩压低于机控组,人工组二氧化碳分压、复苏时间高于机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复苏以及复苏机复苏治疗在复苏成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人工复苏在指标改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呼吸骤停 复苏 人工心肺复苏 复苏机
下载PDF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与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在院前心搏骤停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雷艳青 徐鹏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 目的综合对比分析不同通气方式对院前心搏骤停(CA)患者的复苏效果,为CA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医院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28例CA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效果、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血氧饱和度(SaO_2)以及通气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抢救后2 h、20 h、70 h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29.1±5.2)s vs.(61.2±7.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SaO_2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ROS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CA患者的复苏中,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方式和心肺复苏球囊人工通气方式有各自的适应证,临床效果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骤停 复苏效果 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 复苏球囊人工通气
下载PDF
自动心肺复苏仪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20
作者 邓文启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4期136-137,共2页
目的对ZOLL 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比较其与人工心肺复苏的不同和优点。方法将在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ZOLL AutoPulse心肺复苏... 目的对ZOLL 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并比较其与人工心肺复苏的不同和优点。方法将在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患者。对观察组患者使用ZOLL AutoPulse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脏复苏,而对照组则采用人工心肺复苏术来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复苏时间、呼吸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和动脉压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苏成功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ZOLL 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仪在复苏患者心肺功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以及减少复苏工作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人工心肺复苏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LLAutoPulse自动复苏仪 人工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效果比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